第32頁,共255頁 第一第一 ... 2230313233344282132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311 到 320 共計 3829 條

混合查看

  1. #1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84
    Thanked 2,974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我個人是覺得 ERATO 比起最佳的 emi france 還要小輸『一點點』啦!不過己經是非常棒的正確錄音了...
    老實說,這套CD我大部份是用AKG701聽隨身聽CD (睡前在床上聽)。又不敢開太大聲(怕傷到耳朵)。這套錄音(Mravinsky 指揮列寧格勒交響)是現場錄音。所以大概不會有太多麥克風。Mravinsky 是我個人很喜歡的指揮。:)

  2. #2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95
    Thanks
    3,756
    Thanked 5,943 Times in 1,98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老實說,這套CD我大部份是用AKG701聽隨身聽CD (睡前在床上聽)。又不敢開太大聲(怕傷到耳朵)。這套錄音(Mravinsky 指揮列寧格勒交響)是現場錄音。所以大概不會有太多麥克風。Mravinsky 是我個人很喜歡的指揮。:)
    Mravinsky 好像是我在台灣第一個『長篇大論』叫好的指揮家,請轉到貝多芬討論串分享我先前的樂評文章....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t=731

  3. #3
    註冊日期
    2009-04-09
    文章
    69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預設

    請教psycho大人:
    何為"監聽式"喇叭,與一般入門的二聲道喇叭有何不同?
    請賜教囉~~:P
    ~樂於自處當下的幸福~

  4. #4
    註冊日期
    2007-07-29
    文章
    4,235
    Thanks
    1,107
    Thanked 902 Times in 437 Posts

  5. #5
    註冊日期
    2008-02-19
    文章
    24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2 Posts

    預設

    老師應該打造的是專門為你設計的音響,

    小弟都是用老師介紹的軟體來校音,用此設計出來的器材,

    當然都自己弄,才知道自己喜歡哪些音色,哪些音色器材發不出來或是被蓋掉拉,

    不然怎嚜看,都覺得老師器材很爛(只有喇叭最高級),聲音不知道好不好。

    當然小弟的也是看起來很爛,聽起來自己爽。

    0.0

    亂哈拉一下,老師不要介意。

  6. #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95
    Thanks
    3,756
    Thanked 5,943 Times in 1,98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照相技術不是主要原因,是相機.......
    引用 作者: andychu 查看文章
    是真的.....
    引用 作者: michael99 查看文章
    psycho,你該換相機了,小葉不說,我幫他說
    這些死沒良心的,我己經玩物喪志到快被老婆打死了,你們還要再挖一個攝影的錢坑......:O :O

    現在正在玩義大利咖啡機,之前玩紅酒,再來是感謝 Fred 真的送我一顆 ortofon MC2000、開始玩MC唱頭......沒錢啦!救命啊!.....(sweat) (sweat)

    引用 作者: dew 查看文章
    請教psycho大人:
    何為"監聽式"喇叭,與一般入門的二聲道喇叭有何不同?
    請賜教囉~~:P
    "監聽式"喇叭是有專門定義的,但是定義的方法太多、類型太廣,己經造成這個名詞在喇叭上是毫無幫助的名詞了.....:)

    引用 作者: dew 查看文章
    psycho大人....您這篇文章寫的太好了!!~~真的是獲益良多!~尤其是有關"音場"深度定位與左右定位,值得反覆閱讀深思其中的奧妙~~
    還有關於"彗星式"與"花香式"錄音的CD,聽您深入的分析,似乎"花香式"的錄音比較接近在音樂廳現場所聽到的。若是家中音響系統能充分展現音場的深度,那麼音樂就能創造出空間感與臨場感,呈現出的畫面更容易打動人心、陶醉其中!~
    不知psycho大人能否推薦其他近期所謂"花香式"的發燒CD?真想一聽他的風采!~另外有關RR所出版的CD,他的錄音方式是"彗星式"還是"花香式"呢?非常期待psycho大人能替我解答!!~:)
    感謝支持本人的嘔心瀝血的文章.....

    其實在你開的討論串中,Kevintran 己經點到了:一般風行的古典音樂或發燒片,那種多麥克風且層層後製的錄音,不但與現場完全不同,而且就是我謂"彗星式"的錄音。

    而比較符合現場感的『花香式』錄音,風行的古典音樂只有前面討論的 EMI FRANCE(包括CD與LP)做得到,再來就是我力推的新天新地唱片,還有上揚的一些法國廠牌唱片如 HAMARUVIA MUNTI 或 NAIVE.....還有其他如 MDG 的 GOLD系列,都在這裡的樂評文章可以看到,你就辛苦些一篇一篇慢慢看....

    至於 RR,我聽過幾張好像比較偏向慧星式。

    引用 作者: wei123wei123 查看文章
    老師應該打造的是專門為你設計的音響,
    小弟都是用老師介紹的軟體來校音,用此設計出來的器材,
    當然都自己弄,才知道自己喜歡哪些音色,哪些音色器材發不出來或是被蓋掉拉,
    不然怎嚜看,都覺得老師器材很爛(只有喇叭最高級),聲音不知道好不好。
    當然小弟的也是看起來很爛,聽起來自己爽。
    0.0
    亂哈拉一下,老師不要介意。
    『打造的是專門為你設計的音響,』沒錯呀!為了省錢,只好尋求專家高手的改裝。就好像我也想開時速破250的高級跑車,沒錢只好買改裝的(當然絕不是汽車雜誌報導的那種禁不起操的高增壓渦輪改裝車)。

    像你己經被我引入『音色藝術』的毒圈,入此門來,音響的選擇會變得很少很窄。因為單憑要能隨時正確地區辨長笛與單簧管的音色,很多百萬元級的英國器材與德國器材都是做不到的;不是他們不好,而是他們『不重視』這個。

    相對的,重視音色藝術的音響廠商,例如我使用的 PEL,就算是最入門級的 MURONA,它的音色區辨力還是勝過......B&W S800!我沒有開玩笑,因為 B&W 本來就不重視這個表現,所以旗艦之後妥協下的二哥 S800 當然優先放棄音色區辨力;再加上喜歡這種喇叭的人多半也不重視,所以調整出來無論多麼HI-FI、HI-END的頂級音響,照樣沒有音色的區辨力。

    ACAPELLA 是比較中性的:重視音色的人,調整出來的就有音色區辦力;不重視的人,調整出來就是沒有音色區辦力。

    DYNAUDIO 有音色區辦力,但是通通被染成 DYNAUDIO 色。相對來說 MBL 就屬於比較沒有音色區辦力的喇叭,但是我可沒有說『比較不重視音色區辨力就比較差』喔!:P

    而 harisonlin 與 throne 的 Venture,就很像我偏好的 PEL 或 JMR 等法國喇叭(比利時本來在文化上就是屬於法國一路),無論會調整還是不會調整,都硬是可以出現音色的區辨力。以上次音響展的感受而論,Kharma 的喇叭應該也是這一種走向。

    當然以上只是目前的個人主觀看法,說不定那天聽了什麼高手的系統後,又會出現天翻地覆的改變......我一直期望把自己目前的水準與聽感大聲明確地講出來,錯就錯嘛!又不是上帝誰能無錯?而且日後追溯自己『犯錯』的歷程,往往是更有意義與成長效果的知識形成歷程呢!....

  7. #7
    註冊日期
    2009-04-09
    文章
    69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預設 新天新地

    感謝psycho大人的指點!~
    還請問您在中時部落格有發表文章嗎?
    無意中發現"音樂藝文生活隨筆",裡頭有很多很棒的文章!!~~小的要多多取經 ~~~:o

    由psycho的介紹,小的最近去了一趟"新天新地唱片行",那的店主真的很特別,對音樂與藝術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在那裡實際聆聽所謂的法國式錄音(花香錄音)英美北歐錄音(彗星式)的不同,確實法國式錄音以古典樂來說較接近在音樂廳所聆聽的自然感覺、沒有後製修飾也比較適耳耐聽。
    在店主的介紹下,才驚覺自己對古典音樂領域所知甚少,是該好好K個西洋古典音樂史!~若只追求音響系統的升級來提升音樂聆聽感受(花費甚多也是無底洞),我想倒不如轉而投注在音樂曲目本質的了解,在聆聽音響的重放中去體會音樂家所灌注的情感帶給自己的感動!~:)

    另外五月份新天新地有音樂講座
    http://stsd.pixnet.net/blog/post/24170457
    ~樂於自處當下的幸福~

  8. #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695
    Thanks
    3,756
    Thanked 5,943 Times in 1,98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wei123wei123 查看文章
    這幾天看到APEX有出ERATO尤拉菊絲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果然也是很好聽,雖然只有31跟32號,還是忍不住買下來做紀念。
    尤拉菊勒的 ERATO 的錄音(也就是Nimbus那套)當初被林主惟指出錄音不夠好,我聽我自己的 Nimbus 也覺得大有問題,不知道是不是 Nimbus 轉錄之故?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沒犯錯表示沒進步。Psycho大加油!沒嘗試怎麼知道做對還做錯!
    多謝 kevintran 啦!所以我在討論區一向最喜歡得到『具體的批判』『越具體越用力越爽』,像上次被 jackiex 兄指正對 Naxos 的看法,就真的被指正地好爽好爽....

    引用 作者: dew 查看文章
    感謝psycho大人的指點!~
    還請問您在中時部落格有發表文章嗎?
    無意中發現"音樂藝文生活隨筆",裡頭有很多很棒的文章!!~~小的要多多取經 ~~~:o

    由psycho的介紹,小的最近去了一趟"新天新地唱片行",那的店主真的很特別,對音樂與藝術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在那裡實際聆聽所謂的法國式錄音(花香錄音)英美北歐錄音(彗星式)的不同,確實法國式錄音以古典樂來說較接近在音樂廳所聆聽的自然感覺、沒有後製修飾也比較適耳耐聽。
    在店主的介紹下,才驚覺自己對古典音樂領域所知甚少,是該好好K個西洋古典音樂史!~若只追求音響系統的升級來提升音樂聆聽感受(花費甚多也是無底洞),我想倒不如轉而投注在音樂曲目本質的了解,在聆聽音響的重放中去體會音樂家所灌注的情感帶給自己的感動!~:)

    另外五月份新天新地有音樂講座
    http://stsd.pixnet.net/blog/post/24170457
    沒錯,蘇友瑞就是 psycho,psycho就是蘇友瑞;blog 以完整文章為主,而且偏向藝文;這裡以討論激盪為主,偏向科學或社會科學.....:) :)

    如果被新天新地的唱片迷住了,而且同我對錄音藝術與音樂欣賞的觀點,那麼行有餘力的話,會建議你的音響系統還是要有一定級數才能輕鬆獲得我或林主惟揭示的音樂藝術。比方說,先花個六萬元把喇叭升級到 PEL MUXXXXX.....:P :P <== 以上是勸敗文,不要太當真啦!....

  9. #9
    註冊日期
    2008-09-05
    文章
    521
    Thanks
    1,794
    Thanked 88 Times in 55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多謝 kevintran 啦!所以我在討論區一向最喜歡得到『具體的批判』『越具體越用力越爽』,像上次被 jackiex 兄指正對 Naxos 的看法,就真的被指正地好爽好爽....
    psycho大師請千萬別這麼說
    小弟只是剛好有機會接觸到一些資訊
    提供給大家參考分享而已,說指正就真的擔當不起了

  10. #1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8,873
    Thanks
    7,666
    Thanked 20,857 Times in 9,319 Posts

    預設

    照相技術不是主要原因,是相機.......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