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altraps空間處理系列影片 (2012/2/12 更新第三支影片 "小房間的終極處理")
各位前輩與朋友,
小弟最近跟Realtraps公司談好幫該公司一系列的影片加上中文字幕,
這是第一彈, 談的是梳型濾波(comb filtering)
這影片談的主要是一個概念, 還未涉及到空間處理, 先用這個暖暖身, 也讓我熟悉一下怎麼製作這些影片,
這裡面的字幕是我自己用聽的並加以翻譯而來的, 可能有些錯誤的地方, 請各位發現的話務必告訴我
我會持續進行其他影片的翻譯以及後製
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此篇文章於 2012-02-12 11:45 AM 被 chsiang 編輯。
-
The Following 2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BHMzero,Brachy,chanc95,deng_s924,edwardmos,eric_hsu,Eton,jj-bond,kee,kib,Leo Yeh,martin,Mell,Michael99,orange,sdhuang,seitei,sp007,wu61,將軍,小佐,小余,藍光城市
-
第二支影片已經完成,
這次換了方式製作字幕, 若在Youtube上看不到字幕請檢查一下Youtube上 "cc"的字樣是否有打開(變紅)
換製作方式的原因是字幕比較清楚, 而且也可以自己在Youtube上修改自行顏色等, 方便大家閱讀
這一支影片講得是擴散, 還有實例可以聽, 讓大家對擴散有更清楚的想法,
當中也有許多觀念值得探討
歡迎大家有問題提出討論, 我也可以把問題收集一下回饋給原廠
此篇文章於 2012-02-04 07:07 PM 被 chsiang 編輯。
-
The Following 1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chanc95,edwardmos,eric_hsu,Eton,hansonz,iVox,orange,sancoba,sdhuang,小佐,小余,泡泡,藍光城市
-
 作者: chsiang
2:10 房間寬,那麼側牆的間接音行程與直接音差很大,則梳形濾波效應的作用頻段範圍就很低,擴散板的作用頻段卻沒那麼低,擺了沒啥用
不如拿來吸收
16呎算小房間...美國果然什麼都很大...
我去過的,大概只有廖老哥家更寬... 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11...g-post_29.html

其他人大概都是長邊擺法或是一邊開放空間
多數人的狀況都是離牆不及1m,應該不適用於這段的觀點
2:32 這個之前有測過 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html
3:05 十呎!哇勒...只有坪林陳伯與高雄mts更遠...其他人大多在3呎以內,貼牆的當然佔絕大多數
十呎背牆的間接音效應是28Hz的倍頻,實在非常低的頻率了...
3:55 三呎!一般大概都不到1/3呎
三呎作用頻段就能低達85Hz,但台灣的空間很難啊...
6:20 來看看廖老哥家的

大概用了1/2弧面
8:58 QRD擺很近的例子是葉sir家 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12/01/sir.html

 作者: chsiang
歡迎大家有問題提出討論, 我也可以把問題收集一下回饋給原廠
這裡所說的一般居家房間,與台灣的尺寸有相當的差異啊...
以台灣的狀況而言,我想多數人的聆聽位置背牆問題最大,次之是側牆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drunkenlife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drunkenlife
嗯...這個版上的文不能自己修改...
上面寫反了,這段我的觀點與video不同
-
-
 作者: drunkenlife
3:55 三呎!一般大概都不到1/3呎
三呎作用頻段就能低達85Hz,但台灣的空間很難啊...
是三英吋啦, 三英呎太誇張了, 它們自家的產品厚度大約20cm左右
-
-
聲常識影片.
 作者: chsiang
是三英吋啦, 三英呎太誇張了, 它們自家的產品厚度大約20cm左右
三英呎不誇張,三英吋不可能.
http://tw.myblog.yahoo.com/jw!Cg_XOX...=91&l=f&fid=17
-
-
 作者: chsiang
是三英吋啦, 三英呎太誇張了, 它們自家的產品厚度大約20cm左右
3英寸大概只有7.5公分而以,以低頻的波長來說,太淺了。80Hz的波長是4公尺左右,就算半波也要2公尺。就算是20公分的深度的diffuser也大概不夠吧?
-
-
第三支影片已經完成,
這支影片中展示了如何處理一個小房間,
並有響應與瀑布圖來顯示各種聲學材料加上去之後的改善結果,
最後並有實例可以讓各位用聽的聽出各種聲學材料的效果,
此篇文章於 2012-02-12 11:44 AM 被 chsiang 編輯。
-
The Following 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
 作者: chsiang
是三英吋啦, 三英呎太誇張了, 它們自家的產品厚度大約20cm左右
那天在陽光下看,眼花啦~
不過若是以那個著名的混音師的空間來看,那擴散板似乎也接近三呎了...
這裡video說一般便宜的擴散板都太淺,但我看了一些也都差不多三吋啊...
 作者: chsiang
這裡的示範,喇叭背牆有擴散板,
但第二段video中卻又說喇叭背牆不該用擴散板...
-
-
 作者: drunkenlife
那天在陽光下看,眼花啦~
不過若是以那個著名的混音師的空間來看,那擴散板似乎也接近三呎了...
這裡video說一般便宜的擴散板都太淺,但我看了一些也都差不多三吋啊...
這裡的示範,喇叭背牆有擴散板,
但第二段video中卻又說喇叭背牆不該用擴散板...
若是空間單純只想用擴散來處理, 確實一定要夠厚才能處理到頻率低的頻段, 不過只用擴散來處理的例子應該是極少數的
RPG 1D QRD擴散板設計的厚度是23cm, 影片中Realtraps的自家產品厚度也是22~23cm (6英吋)
RPG有款2D QRD (我有用過的Hemiffusor)厚度倒是10cm
各家設計跟背後的理論用的各有不同, 不同厚度也對應到不同的處理範圍, 用家在使用上必須要知道這些訊息
若是因為用家空間的關係而在該用厚的地方用薄的, 那我到認為不如就用吸的就好了
背牆用不用擴散板?
原則上, 與聆聽位置距離夠遠就可以選擇用
一般而言, 這個距離要是最低擴散頻率的波長的3倍, 一般擴散板的最低擴散頻率大約都在700Hz左右, 那3倍波長大約就是1.5m
Realtraps裡面說的是QRD最少需要厚度的3倍, 那也就是說至少要離70cm左右
就第三段影片房間的大小這些標準應該是有守到,
不管如何吸音與擴散的搭配有時候反倒是個人口味, 以及預期達到的目標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選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chsi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