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共715頁 第一第一 ... 3676848586878896136186586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851 到 860 共計 7142 條
  1. #851
    註冊日期
    2010-06-02
    文章
    356
    Thanks
    342
    Thanked 312 Times in 137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bchsieh 查看文章
    ......
    2. 前後端clock有沒有同步也是重要, 畢竟如果有同步, 理論上就可以避免preamble jitter. 但preamble jitter只是jitter中的其中一項, 光是同步前後端clock並沒有完全避免掉jitter的問題. 原文作者應該也沒有強調前後端clock同步很重要. 以小弟來看, 原文作者把重點放錯了.

    小弟用下列三種組合來解釋上一篇的內容, 不知道會不會比較清楚.

    a. 轉盤和DAC各自有時脈: 有preamble jitter, 但可能可以藉由好的reclock解決 (因為DAC的時脈在reclock旁邊).
    b. 轉盤和DAC用外接時脈同步: 可避免preamble jitter, 但是由於時脈外接, 所以傳送到reclock的時脈已經髒了, 所以reclock之後的時脈還是可能有問題.
    c. 轉盤用DAC回灌的時脈(也就是圖中所示): 可避免preamble jitter, 而且reclock可以獲得乾淨的時脈, 所以能夠把所有jitter壓低.

    因此小弟才會認為: C > A > B, 但前提是時脈源的品質相同.
    很清楚.
    I've got your point. Many many thanks!

  2. #852
    註冊日期
    2010-06-02
    文章
    356
    Thanks
    342
    Thanked 312 Times in 137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bchsieh 查看文章
    .....
    ps. 又發現一個有問題的地方.. 從re-clocking灌進DAC的時脈應該要是紫色的.
    同意.... ;-)

    不知道 bchsieh 兄現有環境有沒有上這種 solution (或其他更好,更複雜的) ? 願聞香一下.... :-)
    此篇文章於 2012-09-14 07:27 PM 被 LSP000 編輯。

  3. #853
    註冊日期
    2007-10-23
    文章
    884
    Thanks
    3,147
    Thanked 3,785 Times in 77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LSP000 查看文章
    同意.... ;-)

    不知道 bchsieh 兄現有環境有沒有上這種 solution (或其他更好,更複雜的) ? 願聞香一下.... :-)
    目前的系統, 連reclock都沒有.. :p

    以前用過audionet在1997年的旗艦dac, 當年定價14萬. 這台dac的reclock設計非常複雜, 也十分優秀. 當時打開機殼後, 不太敢相信十幾年前就有這樣的設計. 它先將資料送進buffer, 然後用buffer內的資料多寡, 回饋到一顆OP上, 而這顆OP緊緊跟兩顆晶振鎖在一起. 因為晶振的頻率跟溫度有關係, 所以就可以用OP的溫度去控制晶振頻率. 當buffer內的資料超過容量一半, 表示DAC時脈的頻率低於轉盤時脈的頻率, 所以就改變OP的溫度讓DAC的時脈變快. 反之如果buffer內的資料少於容量的一半, 表示DAC的時脈高於轉盤的時脈, 這時就控制OP的溫度讓DAC的時脈變慢. 藉由這個回饋的機制, 一段時間後就會讓DAC的時脈跟轉盤的時脈同步. 這個buffer會讓播放的時間延遲0.7秒, 所以當在轉盤按下停止鍵後, 音樂還會繼續0.7秒, 感覺很奇特. 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是, 如果這個DAC剛開機就播放音樂, 在播放約一分鐘的時候, 會跳針一次, 之後就好了. 原因是因為OP讓晶振從室溫升高到工作溫度需要一段時間, 而由於晶振的溫度太低, 所以頻率跟不上轉盤, 使得buffer的資料滿出來, 不得不丟掉一部分資料. 而之後因為溫度升上來了, 所以工作就正常了.

    由於時脈非常接近DAC晶片, 而且藉由上述的方式達到跟轉盤時脈同步, 所以就算沒有把時脈灌回轉盤, 也可以有相同的效果.

  4.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5. #854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0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ccsu 查看文章
    [恕刪]
    1.從03 USD以RCA端子頭輸出接到PCM1794端的端子頭也是RCA形式嗎?是RCA to RCA? 還是RCA to COAX?

    A: OOPS!.....你還真的是剛入門哩!沒關係,我不過是七年前,還使用測直流電的方法測量擴大機的輸出,弄了大笑話.....:P

    一般 COAX 一定都是 RCA頭,少數才是 BNC 頭,當然也有轉接頭先不必管它,只要看到 COAX頭 再使用RCA頭一定就是對的。而線材嘛!使用 VEDIO線就保證是 75歐的標準規格了,如果不想這麼寒酸,可以買 YU-STUDIO 的入門線,問老闆就會得到答案了。

    等到玩燒起來了,再來推薦你玩一條好幾萬元的高級線....:P

    1794 DAC 的連結是: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103151978244

    2.另外你說比較難找的BNC線材指的是指這類的嗎? http://ppt.cc/Kc_i http://ppt.cc/i4__

    A: 是沒錯,但是不建議買,因為跟兩端RCA的比起來毫無任何提升效果;BNC的優點等你玩燒起來了再說,現在一點都不重要。

    3.USB電源/訊號分離線的電源端接到交換式電源,使用上是要先通電再開電腦嗎?還是哪個先都可以?

    A: 最安全的做法是先通電再開電腦,但是以交換式電源先天安全無比的特性,我從來都不管它!想開就開想關就關,從來都不會有事。

    會有事的是線性電源....:P 要注意很多 HTPC 或 CAT 玩家高舉線性電源而沒有燒機,是因為他們太燒了,音響室有完整的電源保護或接地,所以線性電源開機時的脈衝造成的危險性不高。如果是像我這種懶蟲,大樓接地不良好像還水火線接反,這時膽敢用線性電源.......完全是找死!!!

  6. #855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0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LSP000 查看文章
    該請 psycho兄 發言了. DoZo ^___^
    我還在消化!消化完就會發言了.....

    bchsieh 應該跟我一樣喜歡追根究底,哇咧!我才想到,bchsieh 要消化吸收我那些唱片評論,以你的追根究底精神,應該會比理解那些JITTER理論還要更累死才對!.....

  7. #856
    註冊日期
    2009-06-13
    文章
    426
    Thanks
    40
    Thanked 875 Times in 26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bchsieh 查看文章
    目前的系統, 連reclock都沒有.. :p

    以前用過audionet在1997年的旗艦dac, 當年定價14萬. 這台dac的reclock設計非常複雜, 也十分優秀. 當時打開機殼後, 不太敢相信十幾年前就有這樣的設計. 它先將資料送進buffer, 然後用buffer內的資料多寡, 回饋到一顆OP上, 而這顆OP緊緊跟兩顆晶振鎖在一起. 因為晶振的頻率跟溫度有關係, 所以就可以用OP的溫度去控制晶振頻率. 當buffer內的資料超過容量一半, 表示DAC時脈的頻率低於轉盤時脈的頻率, 所以就改變OP的溫度讓DAC的時脈變快. 反之如果buffer內的資料少於容量的一半, 表示DAC的時脈高於轉盤的時脈, 這時就控制OP的溫度讓DAC的時脈變慢. 藉由這個回饋的機制, 一段時間後就會讓DAC的時脈跟轉盤的時脈同步. 這個buffer會讓播放的時間延遲0.7秒, 所以當在轉盤按下停止鍵後, 音樂還會繼續0.7秒, 感覺很奇特. 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是, 如果這個DAC剛開機就播放音樂, 在播放約一分鐘的時候, 會跳針一次, 之後就好了. 原因是因為OP讓晶振從室溫升高到工作溫度需要一段時間, 而由於晶振的溫度太低, 所以頻率跟不上轉盤, 使得buffer的資料滿出來, 不得不丟掉一部分資料. 而之後因為溫度升上來了, 所以工作就正常了.

    由於時脈非常接近DAC晶片, 而且藉由上述的方式達到跟轉盤時脈同步, 所以就算沒有把時脈灌回轉盤, 也可以有相同的效果.
    所以,聽起來如何? 我對audionet的印象也不錯,就是聲音太拘謹了點,放不太開,

    但整體是很明確精實的聲音,質感非常好,而且沒有奇怪的味道,很透明.

    不過價位好貴,玩不起XD.

    又,那台da的型號是? 純好奇.

  8. #857
    註冊日期
    2009-06-13
    文章
    426
    Thanks
    40
    Thanked 875 Times in 26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iguma 查看文章
    想效法這概念,但有點實行上的小問題,

    雖然Win7可以實現對每個process指定執行

    核心的操作,但除了application可以透過修改

    捷徑以CMD呼叫的方式直接指定核心(跟priority).

    其他相關的系統程式(Windows audio等)卻只能

    透過工作管理員手動指定..........這方法很沒效率,

    而且也很難讓多核心的負載平衡(除非你願意自行

    測量動態環境下個別process的資源使用率).

    所以,我想請問有沒有辦法讓某個核心只能執行

    我指定的特定process,其他的則透過windows

    自行選擇?
    自問自答,原來我之前一直在使用的程式

    http://www.windowsxlive.net/fidelizer

    就有這個功能,不過它是把幾乎所有

    process都集中到核心0,只避開播放

    程式,這點我不太喜歡,所以還是手動

    再調整過.

    P.S. 這款程式還會把所有process的priority

    改成low.但在系統程式上,我覺得反而是反效

    果,要試用的網兄還請注意.個人建議是把你自

    己執行的程式,例如瀏覽器 msn等改成low就好,

    其他系統自己執行的部份不要調.應該直接從services

    裡關閉用不到的服務.

  9.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10. #858
    註冊日期
    2012-09-12
    文章
    19
    Thanks
    45
    Thanked 1 Time in 1 Post

    預設

    感謝psycho的回覆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你還真的是剛入門哩!
    羞...還是個超級入門,所以好多東西都看不懂 > <"
    所以你們在上面講的技術性對答一點都看不懂...看來還有好多文要爬跟功課要做~
    不過很感謝你沒不耐回答小弟那麼入門的問題,感受到溫暖,謝謝!
    此篇文章於 2012-09-15 01:03 AM 被 ccsu 編輯。

  11. #859
    註冊日期
    2007-10-23
    文章
    884
    Thanks
    3,147
    Thanked 3,785 Times in 77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Higuma 查看文章
    所以,聽起來如何? 我對audionet的印象也不錯,就是聲音太拘謹了點,放不太開,

    但整體是很明確精實的聲音,質感非常好,而且沒有奇怪的味道,很透明.

    不過價位好貴,玩不起XD.

    又,那台da的型號是? 純好奇.
    就如您所說的, 質感非常好, 空氣感十足, 泛音完整, 透明度也非常高.
    無論什麼牌子, 最近的機種都貴到翻掉, 所以只敢玩老旗艦, 相對便宜又好聲.
    打開這台DAC的機殼, 總共八組穩壓供電, 類比輸出部分不用opamp放大而是離散零件堆起來的, 左右聲道總共六片模組.
    十幾年前的機器, 還提供六種不同數位濾波, 六組數位輸入. 最可怕的是, 甚至另外還有一組數位輸出+輸入, 作用就像老綜擴的tape 2功能, 可以把從六組數位輸入的訊號, 先送到另外一台機器做處理(例如數位EQ等等), 然後再送回audionet dac, 再進行reclock和DA. 意思就是把audionet dac分開成 a. 六組數位輸入選擇 以及 b. DAC 兩台機器一樣. 另外, 所有數位控制電路和訊號電路之間, 用光隔離器做隔離, 避免雜訊串入. 說實在話, 直到目前, 小弟似乎還沒看到第二台DAC可以同時有以上這些功能和設計.

    這台機器的型號就叫做audionet DAC, 當年會出這台機器是為了要搭配定價三十幾萬的旗艦轉盤audionet run (一台像LP的落地式轉盤, 大得很誇張), 所以集audionet的所有精華和資源來設計製造這台DAC. 網路上曾經有看過網兄描述audionet run + audionet dac合體的聲音, 真可惜小弟無緣一聽.

    這台audionet dac目前二手價才32K, 光是用"超值"兩字不足以形容. 可惜的是因為只支援到48KHz (1997年出品的, 非戰之罪), 所以很多玩家都直接忽略. 問題是, 現在大家99%以上的音源也都還是44.1KHz, 超過44.1KHz的軟體寥寥可數. 以32K來買這一台工藝和技術的結晶, 就算是買來專門聽44.1KHz的軟體都值得.

    聽過這些旗艦機種在家裡系統發出過的聲音後, 對DIY來說, 就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方向和比較對象.

    這台就是小弟當年擁有的audionet dac的脫光照. 圖中右下角比較空曠的區域的正中間有一塊黑色的IC, 那就是DAC晶片. 而時脈就是在DAC晶片的右下角, 有一塊銀白色T型區域(只是T要逆時針轉90度). 那就是把一顆OP(橫向長方形)背後貼上絕緣矽膠片之後, 用螺絲跟兩顆震盪器鎖在一起, 變成一個轉90度的T字型. 另外在圖中右上角整個區域可以看到六片離散元件搭出來的類比放大模組. 而左上角那片副電路板, 是為了要修正B&W鸚鵡螺喇叭的相位而設計的. 可惜小弟沒有鸚鵡螺, 不知道這個相位修正的效果如何.


    而這是audionet run轉盤:
    此篇文章於 2012-09-15 08:18 AM 被 bchsieh 編輯。

  12.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860
    註冊日期
    2007-10-23
    文章
    884
    Thanks
    3,147
    Thanked 3,785 Times in 77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我還在消化!消化完就會發言了.....

    bchsieh 應該跟我一樣喜歡追根究底,哇咧!我才想到,bchsieh 要消化吸收我那些唱片評論,以你的追根究底精神,應該會比理解那些JITTER理論還要更累死才對!.....
    小弟從多年前就開始消化您的文章, 至於有沒有吸收, 或是能不能吸收, 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