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頁,共714頁 第一第一 ... 134534584624632633634635636644684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6,331 到 6,340 共計 7137 條
  1. #6331
    註冊日期
    2007-10-23
    文章
    884
    Thanks
    3,135
    Thanked 3,785 Times in 77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恕刪]
    要玩大電容的,只有 MKP電容 是唯一答案。還要注意:汽車改裝音響常用的音響大電容雖然可能用到mkp的,但是它往往內建12v的穩壓電路,所以,死定了!那些穩壓電路保證讓音質與音色完全毀掉。
    教授您好,如果您指的是那些法拉電容的話,依其體積和電壓規格來看,應該都是電解電容,不太可能是MKP。

  2.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3. #6332
    註冊日期
    2007-10-23
    文章
    884
    Thanks
    3,135
    Thanked 3,785 Times in 778 Posts

    預設 不同容值不同材質電容並聯

    引用 作者: bchsieh 查看文章
    以單一相同電容來說,電路安排不要太離譜的話,一般來說數量多還是會贏過數量少的。但這僅僅限於相同電容並聯。不同容值不同材質的電容並聯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前面小弟提過不同容值和材質的電容並聯,有不少廠機內部也是這樣做,包括Audiomat也是,而DIYer也幾乎已經有並電容的SOP了,例如所謂的1/10或是1/100準則,也就是如果不同容值要並聯的話,容值之間的比例最好是10倍或是百倍,在經驗上聲音聽起來比較不會怪怪的,像是10000uF+1000uF+100uF+10uF+1uF+0.1uF等等。為什麼要不同容值的電容並聯?因為經驗上大部分的大容值電容低頻好高頻不好,小容值電容低頻不好高頻好,那麼兩個在一起就恰恰好,截長補短之後就高低頻都好~~ 想得很完美,做起來卻不簡單。

    其實小弟也忘了有沒有提過下面這些東西,搜尋了一下也沒找到。如果小弟真的是重複提了,還請大家見諒。

    先來說一下電容的等效串聯電阻(ESR),這個電阻越低,表示電容越容易充放電。但這個ESR是跟頻率有相關性,一顆電容在不同充放電頻率的ESR是有很大的差異的,所以必須有ESR vs. 頻率的圖,才能夠了解這顆電容真正的ESR特性。既然ESR跟頻率有關,這就表示一顆電容在不同頻率的充放電難易度是不同的,也就代表了 1.對不同頻率的雜訊濾波能力不同 2.當後端有不同頻率的電流需求時,電容能夠穩定電壓的能力也不同。所以,前者就導致在不同頻率的底噪會不同,而後者會導致動態頻率響應不平整。所以,如果要讓高低頻雜訊都能夠被充分濾除,並且讓動態頻率響應也盡量平整的話,可以利用大小容值電容並聯,使綜效ESR vs. 頻率的圖又低又平。但有那麼容易嗎?

    知道了ESR之後,我們來看一下大電容的ESR vs. 頻率圖,下圖是GE 25000uF 75V電解電容,頻率範圍從200Hz~100MHz:
    ge_25000uf_75v.png
    紅線和紅色數字就是ESR,單位跟電阻一樣,都是歐姆。可以看到這顆大容值電容的ESR自100KHz之後就開始上揚。其實是從10KHz以上就開始大幅度上揚,只是小弟三年前在測這些電容的時候,縱軸的範圍弄太大所以讀不出太小的值,而且接頭是隨便接的,並沒有很牢固,自然沒辦法量出很小的值。無論如何,這些圖拿來說明應該也還夠用,請大家就忍耐一下,別太在意~~ 抱歉,回到正題。所以,從圖中就可以直接看出,大容值電容的低頻充放電能力比高頻強。

    再來看一下小容值電容,下圖是3.3uF 250V的MKP電容:
    mkp_3.3uf_250v.png
    可以看到跟大電容不同,這顆3.3uF MKP在100KHz和1000KHz之間的ESR最小,越往高頻和低頻的範圍,ESR就開始上升。

    既然25000uF那顆的ESR從100KHz開始上揚,而3.3uF MKP在100KHz反而是最低,那麼這兩顆電容並聯的話,眼睛從上兩張圖看起來大概可以推測,並聯後的ESR可以從低頻到至少1000KHz都可以又低又平,真的是好棒棒。那就實際來並並看好了:
    mkp3.3+ge25000.png
    結果並聯了以後,高頻的確是延伸了一些,但慘的是在200KHz附近有個非常高的突起,這個突起會有什麼問題,各位應該都能夠理解了。這就是為什麼大小電容不能亂並,會出問題的。

    更何況,就算是相同容值,但不同廠牌的電容,ESR vs. 頻率差異可以非常大。例如下圖是EN 100uF 50V電解電容:
    en_100uf_50v.png

    而這張圖是Nippon KY 100uF 50V電解電容:
    nippon_ky_100uf_50v.png

    這兩顆電容拿去跟其他容值的電容並聯,其綜效ESR會長得一樣嗎?不可能的。所以1/10和1/100的SOP,並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

    另外,同廠牌同容值同系列的電容,耐壓越高,ESR也會越低,例如Nippon KY 100uF 16V電解電容,ESR就比上圖耐壓50V的同系列電容高了50%:
    nippon_ky_100uf_16v.png


    看完這些,您覺得那些使用各種不同材質和容值電容的大水塘廠機,有多少真正拿去量過ESR vs. 頻率?那麼DIY機又有多少呢?當然,這些都可以是調音的手段。對廠機來說,有客戶買單就好; 對DIYer來說,自己覺得好聽就好。
    此篇文章於 2021-03-11 11:09 AM 被 bchsieh 編輯。

  4. The Following 1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bchsieh For This Useful Post:


  5. #6333
    註冊日期
    2017-02-07
    文章
    251
    Thanks
    447
    Thanked 416 Times in 220 Posts

    預設 外行畢業總成績報告

    外行畢業總成績報告

    我盡量把文章客觀的、知性的部份擺在前面,然後主觀的、感性的擺在後面。
    想知道資訊或知識的就看前面就好。


    先看老ortf團的老錄音對上福特萬格勒的部份。
    所以看起來,我是因為老天團錄音會殺音響,因而錯判這兩團的差異?
    又一次的殺音響!我覺得這種進度比我想的還要快。

    所以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有效的結論,亦即:一個外行人,用M1Active 320USB的喇叭可以走到什麼地步?
    我把最近的經驗姑且分成四階段:

    1.勒菲布(不知道被殺音響前) > 2.勒菲布(知道被殺音響後) > 3.近年的ortf展覽會之畫 > 4.福特萬格勒

    在這裡「我和我的音響」直到展覽會之畫都還可以正確運作。
    但在更過去,進入福特萬格勒區域之後,這裡就「走精」、失準了。
    因此,從我的經驗可以畫出「安全區域」,雖然不確定精細的界線在哪裡,但是可以知道哪裡是安全的。
    (因為教授講的很多,還在消化中,對炸在那裡有點抓不到點。)

    1.的階段之前,大概是專注在聲音正確性,和錄音的好壞。當時不知道被殺音響,所以被教育了。

    2.的階段,轉折點是教授講解了勒菲布與阿格麗希Argerich同一首的差異,
    (似乎)開始有所轉變,開始從專注錄音變到專注演奏實力(勒菲布的鋼琴音色)。

    3.這是聽了十幾部快二十部ortf演奏的結果,結論就是目前我的階段:感受合奏水準帶來的美感。是說不就我運氣好,現代錄音的ortf團的演奏都沒被殺音響?

    4.炸裂。原因待查。我頭腦在這裡有點打結。
    4.1所以我想確認一下,在我這裡就是福特萬格勒沒被殺音響,但是ortf被殺音響?因此ortf聽起來很差?
    4.2但是我依然可以聽出來兩者錄音差異?
    4.3寫成表格對照的話


    老ortf 福特萬格勒
    殺音響
    錄音差異 可以聽出來
    演奏程度 誤判成較差


    前勒菲布的演奏是殺音響而誤判錄音差。
    現在看起來是殺音響,但能聽出錄音較佳,「卻誤判演奏實力」?
    夭壽喔,殺音響也太難搞了吧!?被殺音響什麼情況都有不成?
    我認為接下來想進步,先去研究殺音響比較快。

    所以,這就是「一個外行人加上一台不是很貴的喇叭」可以走到的極限。我想這應該是這種組合下「真正的天限」了。
    再上去,我感覺自身的耳朵以及音響系統都要升級才可以了。
    這個是給其他人可以當作參考的「範圍」。

    其實結果我預估的比好上兩級(很多很多)了,我原先認為這樣的組合應該在1.那附近,
    也就是在被殺音響的情況,可能聽不出阿格麗希Argerich與勒菲布的差異。
    但到底是運氣好還是怎樣,我這關竟然過了。
    總結來說,我覺得這已經出乎意料的好了。我原先以為我(以現有條件)到不了展覽會之畫的階段。


    ---再來是閒聊的部份


    福特萬格勒這次這個天限,給我感覺不只是器材上的,也是「古典素養」上的。
    我自覺再上去沒辦法在靠這種方式進步了。
    我想對我來說是雙重意義上的天限。

    接下來我來說說
    1.我是用「什麼底子」在聽古典音樂,一個外行人到底怎麼聽古典樂跟理解教授的古典樂相關文章。
    2.當初為何踏進這領域。
    3.走到今天,我怎麼看我自己跟現在這個「成就(或能力)」。


    1.我是用「什麼底子」在聽古典音樂,一個外行人到底怎麼聽古典樂跟理解教授的古典樂相關文章。

    有一個前提,我未聽古典樂之前,所聽的音樂基本上都是正確走向,未被「扭曲的加料音樂」給污染。
    這是現在走到這階段的我可以自己來判斷(有沒有加料扭曲),不用再請教教授了。

    我一直以來都自稱「外行」,因為我真的不懂古典樂知識。
    直到前陣子去看新天新地第一代老闆的影片的時候,
    我才知道(憑印象可能有誤),原來弦樂部是從左到右由高音到低音排列。
    而看了影片才記起來,管樂器有分木管跟銅管。
    我想提這兩個內行人就知道我有多外行。
    到今天,我也不知道管樂器有幾種。

    我後來想到一個形容詞:古典樂文盲。
    我能聽古典樂,但我不懂古典樂。

    而我聽古典樂是我的其他領域的底子。

    (1)我的國術經驗。我練過國術(就是平常人可能在電影看到的「中國古拳法」),但僅止於內行之外,外行之上。
    我的國術經驗,讓我對古典樂的許多概念都可以理解。
    比方說,「基本功很重要」這件事兩者是互通的。
    還有,「同一首曲子不同實力的人來演奏會是兩回事。」這個國術也有對應的事。
    「殺音響」在國術裡頭也有類似的感覺,就是「火候不夠」打超出功力的套路時,看起來會像菜鳥的感覺。
    因此,當談論古典樂的時候,我是在用國術經驗在對照理解。
    我的國術經驗算是給我「理解古典樂的語彙」,因此可以看到,我講古典樂時的語彙是很國術的。

    (2)我的遊戲經驗。國術給我認知的基礎跟語彙。但真正讓我可以理解更進階的層次的,是我的遊戲經驗。
    跟國術比的話,我的遊戲「造詣」是遠遠超國術很多很多。
    我這麼形容不知道能不能被理解:台語有句話叫「一理通,萬里徹。」
    意思是你在一個領域夠內行之後,你就可以觸類旁通到其他領域。
    在談到更高深的領域的部份,我是用我的遊戲經驗在理解的。
    我不一定能全懂那些古典樂用詞,但我「大約」可以理解那些在講什麼。
    老王賣瓜兼表示我不是在唬爛,我列出這些遊戲
    從低到高排列,共四款

    (2-4) Overcooked 2
    (2-3) Emperor: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2-2) 歐洲卡車模擬 2 (Euro Truck Simulator 2)
    (2-1) 暗黑破壞神2 (Diablo 2) 的私人模組 The Sin War mod

    2-4.只有到「很強」,內行的。
    2-2跟2-3都是超強,行家。兩款等級差不多。
    2-1是超級強,行家中的行家。巔峰期的時候肯定是世界等級的。

    前三名我都有可以給人看的東西在的,不怕人家探聽。
    所以,我對內行話的理解是靠這個支撐。

    (3)我的「直覺」。這是我聽音樂的判斷標準。
    就如前面所說,我發覺我是古典樂文盲,而這最近我認為我可能還是「音響文盲」。
    我無法把看到的跟聽到的做結合,文章讀懂是一回事,但他們並不能連結到聽感上。
    因此我聽音樂就是靠我的「直覺」,就是以前發文的那幾個問題。
    聽的完嗎?如果可以,那團實力應該有。作曲還不知道。
    然後喜歡嗎?
    想再聽一遍嗎?
    這些都不是靠推理或理智處理的,而是感性那一邊處理的。
    所以,有時候會發生「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我就是喜歡/或不喜歡。或者該做/不做。」
    但我信任我的直覺,所以這種時候我就是照做了。然後「我不知道。」就這樣。


    2.當初為何踏進這領域。

    當初是看到教授的Hifi音響的理論,而我在當時雖然不是古典樂迷(現在也不是)。
    但我認為正確音響對我聽音樂應該也很重要。
    而後,我看到教授提到的幾個看法(憑印象),
    即使是外行,也可以從hifi音響中的音色辨識出差異。
    即使是外行,也能從hifi的音響當中提昇古典素質。
    大概是這類的說法。

    總之就是,即使我外行也可以走這條路線學古典樂。這才讓我判斷可以走這條路。
    我是抱持著「學真功夫」的心態來接觸古典樂的。
    與古典樂迷相反,古典樂迷可能是因為喜歡古典樂,所以才來練功夫。


    3.走到今天,我怎麼看我自己跟現在這個「成就(或能力)」。

    走到我現在,至少我以己身證實教授所說的是真的。
    新天新地以及教授的理念確實可以讓一個外行得到這樣的能力。

    也是到了現在,我發覺:我其實不是古典樂迷。
    我聽古典樂不是因為我喜歡古典樂(明明就外行)。
    我聽古典樂是因為我要練功夫,但如果有好聽的古典樂就聽。
    這其實有跡象在,比方說,主觀上,少有作曲家是我喜歡的。
    那些一般知名的作曲家(巴哈、貝多芬…等等)都被我丟出喜歡的籠子之外了。
    只剩西貝流士看能不能敗部復活。

    拉威爾是少數可以聽很多首的,再接下來大概只剩海頓的兩三首。
    我對Dukas跟Cras有期待,但還沒聽很多。
    我「下意識」拒絕德布西跟聖桑,我不知道原因。
    而我猜我不喜歡Faure跟他的徒弟拉米里德(忘了正確名稱,看影片是說布列塔尼的作曲家)。
    而展覽會之畫的那篇文當中,只有這一部是我主觀喜歡的(願意無條件再聽一遍的),其餘尚稱喜歡的都是沒到這種程度。
    由此可知,我應該超級挑作曲家,或者就是不喜歡古典樂。

    現在只有找到兩首,應該是喜歡曲子多過合奏的(因為不是天團等級的演奏)。
    我覺得我會願意買這兩首的唱片。
    Rossini - Concerto pour basson
    Stravinsky - Pulcinella
    而且我不知道為什麼,兩首有些地方給我感覺很像。會把A頭接B尾的那種感覺。

    最後,真正讓我這麼想的原因。就是在得到教授(真正的內行人)的肯定說自己有「進階欣賞能力」的時候。
    如果我是古典樂迷,我應該會爽到飛天,今晚吃好料。
    但我不是。
    對我來說,我是有點爽,加上別的心情。
    我知道我的古典樂欣賞絕非靠「古典樂素養」所撐起的。
    而是前面所說的那四個因素構成的底子。
    對我來說,我現在的「古典樂欣賞能力」就是這四項因素的開花結果。
    對此,我更多的是欣慰。
    知道我那些基底,不是我的空想(雖然我內心很清楚這點)。
    由這些基底孕育出來的結果,得到客觀的內行人的認證。
    再次讓我知道,我以前的人生不是白費。
    此篇文章於 2021-03-11 11:11 PM 被 yuntree 編輯。

  6.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yuntree For This Useful Post:


  7. #6334
    註冊日期
    2017-02-14
    文章
    563
    Thanks
    1,660
    Thanked 1,638 Times in 458 Posts

    預設

    還記得以前提到過的『SystemRip差異』嗎?甚至後來Sam兄似乎也發現了這點(樹莓派開機用不同儲存裝置)。

    我自己有買了一款2.5吋的WD外接HDD傳統硬碟,可以透過PowerISO寫入OS做成開機碟,本來打算用希捷內接式硬碟來做為開機碟,但寫入後發現開機讀取不到。

    但這也無妨,這次主要測試的是HDD與USB隨身碟(SSD)來重灌系統的差異。

    會想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我發現不管是Chrome或JPLAY....!@#$%等應用程式只要經過被高品質交換式電源供電的儲存裝置,特別是HDD,就會聲音大幅提升。

    那我就想了,如果把重灌OS也這麼做會如何?

    結論是,即使是用外接式HDD吃USB HUB來的供電聲音也變得非常好!而且畫面看起來很像Apple顯示器的效果含流暢度。

    與隨身碟重灌不同,聲音變得非常豐富、動態更大、音色更正確、音場跟立體感也較好、暫態與細節也非常不錯。
    泛音的部分是電爆SSD。
    可能是HDD的雜訊比較低,資料排列相對正確整齊,以至於讀取寫入到PCI-E SSD的時候仍有助益。

    這邊值得一提的是,要先把BIOS設置好,如調整時序或者電壓等等,再來重灌,以後開機都用這組設定聽音樂,否則會有說不上來的違和感。

    還有,一開始先灌各種驅動,JPLAY這些要等『關閉不必要的服務』後才來安裝,安裝任何程式的時候,要『一個一個』安裝,絕對不要同時執行很多個App。

  8.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9. #6335
    註冊日期
    2014-08-02
    文章
    320
    Thanks
    0
    Thanked 788 Times in 273 Posts

    預設

    一般 SSD 的 NAND Flash 顆粒的確是沒有甚麼可取之處,但是 Intel 的 Optane 就截然不同:

    https://pcper.com/2018/12/intels-opt...loser-to-dram/


    讀取的 Latency 方面,16GB 或 32GB 的 M10 型號比較便宜又大碗:


    外國的一眾發燒友於 2017 年已經發現 Optane 的優點:

    https://audiophilestyle.com/forums/t...ve-sq-nirvana/
    https://www.lejonklou.com/forum/view...p=50260#p50260
    The group test I saw was done by a group of guys using largely the same hardware as the Extreme (motherboard, CPUs, RAM etc.) and their consensus was that the Intel Optane was the best for the OS.
    I was very sceptical about this Intel Optane compared to an Intel 320 after trying numerous SSDs, M.2 SSD via PCIe etc. However my initial and very early impressions are that it is better than the Intel 320. I'm going to let it burn in for a day or two before posting clips but it's highly promising.
    登峰造極的 Taiko Audio SGM Extreme 也是用它跑 Windows 10 LTSC 2019:

    https://audiophilestyle.com/ca/revie...t-2-of-5-r908/


    16GB 的淘寶賣家不能盡錄,32GB 的話就只有這些: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79307993891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79433570264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06863389460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25519747512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39786990963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必須找到能夠成功開機的方案,這是其中一個 Optane 的例子:

    https://audiophilestyle.com/forums/t...omment-1086470
    Orico M2PJM-C3 enclosure (Realtek RTL9210B)
    另一 JMS583 晶片的 Orico TCM2-C3 亦聲稱支援 Optane,但是不知道能否成功開機:

    https://www.orico.cc/us/product/detail/4039.html
    https://www.orico.shop/en/nvme-m2-ssd-housing.html
    Intel Optane memory 600P, 760P, 900P
    然後就是怎樣供電的問題,有 USB HUB 的話該是比較簡單,否則這種 iFi iDefender+ 也是可以的:

    https://ifi-audio.com/products/idefender-plus/


    ASM2362 晶片的 Orico M2P2J-C3 也可以外接電源:

    https://www.orico.cc/us/product/detail/7205.html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626454559111

    同樣是不知道能否成功開機:

    https://www.lulian.cn/product/563-cn.html
    https://www.ugreen.com/products/encl...pci-e-nvme-ssd
    Intel Optane 800P


    另外把 Windows 10 的 ISO 直接『燒錄』到 Optane 的話並非十分方便,因此可以考慮把 WinPE 安裝到 Optane:

    https://www.hirensbootcd.org/files/ISO2USB.exe
    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hir...leUSB2.3.4.exe
    https://www.hirensbootcd.org/files/HBCD_PE_x64.iso

    USB Booting
    https://www.hirensbootcd.org/usb-booting/


    這個簡單的 IsoMounter64.exe 很好用,把不同的 ISO 拷貝到 32GB Optane 就可以輕易安裝需要的 Windows 10 版本:

    https://github.com/schierlm/IsoMount...oMounter64.exe
    代碼:
    IsoMounter64.exe en_windows_10_enterprise_ltsc_2019_x64_dvd_5795bb03.iso
    掛載 ISO 後再執行 setup.exe 就可以了:



    Methods to install Windows from WinPE
    https://www.aioboot.com/en/install-windows/

  10.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eeteeyou For This Useful Post:


  11. #6336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過年時 tetsuka 帶了一條 diy網路線,我聽了三秒就立刻決定花錢搶下來!!!其實沒run過的這條網路線,音質與暫態都還有問題。但是我依長久的經驗,知道『細節』變多一定是hi-fi性能變強,直接賭了!!

    結果,過了約一個月後常來音響室的學生又來聽,一聽就問:又升級了什麼東東?蕾菲布的巴哈之表情變化更多更豐富了!你看,換一條網路線,可以讓有經驗的音響新手一下子就聽出來耶!!.....

    請看下面引文那是2018年9 月我強烈推薦的網路線:LINKWAY 40G CAT8 SFTP 金屬接頭版本。當時就猜想:它的接頭還是比不上 Telegartner MFP8,如果自行把 LINKWAY CAT8 的接頭換成 Telegartner MFP8,會不會大躍進?但是我手賤不會做,就一直拖下來.....直到好心的 tetsuka終於做好一條拿來聽!!

    當然一聽之下,如上述結果,可以說應該是不限價位的世界第一流網路線了!!看看有沒有人想要團購的?我會再報名:5m 兩條.....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早就應該換網路線了!不過一直無緣,直到最近才終於測試卜去,結果......又有新東西了!!

    決定跟使用 Telegartner MFP8 網路接頭,找一找國內拍賣只能搭配 Oyaide IS-707網路線;我對 Oyaide『線材』的聲音頗有保留,結果也真的如此...:~~~~ 但是要自己做線實在煩死了!所以就硬下心來試試看兩者的搭配。

    同時間又在淘寶上看到『cat.8』的這種網路線:40G八类网线CAT8 SFTP双屏蔽网络线,品牌:LINKWAY。它的金屬接頭版本線看起來有夠粗壯的:
    附件 32097

    我看個網路頭跟 Telegartner MFP8 相差有限,又是CAT.8 SFTP,賭了!!買回來玩。

    要強調的是,國內己經有 cat.8 線,但是都不是我偏好的廠牌;唯一信任的Audioquest又太貴了。而且要強調:在我們jplay雙cat可怕的hi-fi性能下,有音響特色的產品常常就是加料與削弱,反而純粹3c產品才是安全的。檢查了一下LINKWAY不是音響廠商,我才真的賭了!

    因此現在有三組網路線進行比較:real-cable低階線、 Telegartner MFP8 + Oyaide IS-707、LINKWAY金屬接頭cat.8線。

    今天測試一下,毫無疑問,連同在場的三位大學生都都一致同意:LINKWAY金屬接頭cat.8線 大勝特勝!......

    而且更清楚知道『網路頭』與『網路線材』的相互關係。

    Telegartner MFP8 + Oyaide IS-707 是本次比較中『最好聽』的網路線!!但是我馬上聽出來,這是加料的殘響,還削減了音樂細節。如何證明?非常簡單,把葛魯米歐與哈絲姬兒的 INA-PHILIPS 終極測試拿出來。

    先用real-cable低階線,請學生們記住兩個版本的差異,他們當然一致公認 INA >>> PHILIPS,400元比一萬多元還好聽、正確。

    再來換 Telegartner MFP8 + Oyaide IS-707,慘了!雖然覺得變好聽,但是 INA >=:= PHILIPS??學生這時才服了,真的知什麼叫做音響產品會加料、會削減訊息。

    最後換LINKWAY金屬接頭cat.8線,不但狂電real-cable低階線,還把INA=\=PHILIPS 表現更多不同面向。也就是說,它挖出更多INA的細節,也挖出更多PHILIPS的細節,然後更證明 INS ==\\\== PHILIPS。

    為什麼我很肯定是 Oyaide IS-707的問題?很簡單,拿 Telegartner MFP8 + Oyaide IS-707 與 real-cable低階線一比就知道了。

    real-cable低階線 的音色正確,INA >>> PHILIPS。但是不但音質遠輸 Telegartner MFP8 + Oyaide IS-707,而且最重要的是大聲合奏時聲音細節會亂掉、暫態出來會糊掉。在我的經驗,這就是接頭有問題,包括接頭品質不佳或連接不確實等各種因素。而real-cable低階線的聲音走向完全與 LINKWAY金屬接頭cat.8線一樣,可見REAL-CABLE的綬材沒問題,問題是出在太低階(太便宜了 )。

    總之,最後的測試結果是 LINKWAY金屬接頭cat.8線 大勝,它是3C線材價位比任何音響產品都便宜多了,台灣好像買不到只能上淘寶?向大家推薦啦!!.....

    (END)

  12. The Following 8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6337
    註冊日期
    2016-07-29
    文章
    458
    Thanks
    2,192
    Thanked 1,625 Times in 427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過年時 tetsuka 帶了一條 diy網路線,我聽了三秒就立刻決定花錢搶下來!!!其實沒run過的這條網路線,音質與暫態都還有問題。但是我依長久的經驗,知道『細節』變多一定是hi-fi性能變強,直接賭了!!

    結果,過了約一個月後常來音響室的學生又來聽,一聽就問:又升級了什麼東東?蕾菲布的巴哈之表情變化更多更豐富了!你看,換一條網路線,可以讓有經驗的音響新手一下子就聽出來耶!!.....

    請看下面引文那是2018年9 月我強烈推薦的網路線:LINKWAY 40G CAT8 SFTP 金屬接頭版本。當時就猜想:它的接頭還是比不上 Telegartner MFP8,如果自行把 LINKWAY CAT8 的接頭換成 Telegartner MFP8,會不會大躍進?但是我手賤不會做,就一直拖下來.....直到好心的 tetsuka終於做好一條拿來聽!!

    當然一聽之下,如上述結果,可以說應該是不限價位的世界第一流網路線了!!看看有沒有人想要團購的?我會再報名:5m 兩條.....

    其實使用Telegartner MFP8自行製作網路線的難度並不高,小弟建議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YouTube上的製作教學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PzjvRFM4xc&t=2s

    LINKWAY 40G CAT8的網路線散線在淘寶上也有在販賣。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d=570238797930
    賣場中的22AWG CAT8散線就是LINKWAY 40G CAT8 SFTP 金屬接頭版本所使用的網路線身。

    小弟現在手上MFP8跟CAT8網路線散線都已經沒有備品了,也沒有幫忙代工製作網路線的打算。這一點請大家見諒

  14.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etsuka For This Useful Post:


  15. #6338
    註冊日期
    2017-02-14
    文章
    563
    Thanks
    1,660
    Thanked 1,638 Times in 458 Posts

    預設

    昨天淘寶買的法規PSU三孔排插跟3C級 5公尺 法規頭的5.5平方電線也到了。

    把電線鎖進排插意外的超級簡單。

    根據我的想法,我猜想『交換式電源』跟『線性電源』要分開。

    而不同品牌(甚至同品牌)的『交換式電源』會影響其他『交換式電源』。

    首先原始配置是『美規頭新天新地代工之Real cable PSOCC排插』,因此這個就當『總排插』。

    『香堡大接地盒』接到『總排插』的第一個孔位。

    原始配置是把所有的設備共兩台Cosel PBA1500-5(交換式電源)、DAC、擴大機(交換式電源)、單JCAT PC(交換式電源)扣除接地盒一共需要用到五個孔位,都接到『新天新地代工之Real cable PSOCC排插』。

    但由於空間有限,我就先把淘寶買來的做成兩組『隔離用排插+5公尺法規電線』。

    測試組合一、
    隔離1:Cosel 兩台交換式電源
    隔離2:擴大機、PC
    原排插: DAC

    這個組合聲音最糟糕,原因是PC的暫態死的很慘!

    於是又進行第二次組合,
    測試組合二、
    隔離1:Cosel 兩台交換式電源
    隔離2:擴大機、DAC
    原排插:PC

    暫態回來了!聲音大大進步,主要是立體感跟聲音的穩重感大為進步!

    後來又進行第三次組合,
    測試組合三、
    隔離1:Cosel 兩台交換式電源
    隔離2: DAC
    原排插:擴大機、PC

    聲音又比『組合二』好一些,跟『組合一』的問題類似,雖然『組合一』的聲音也相對立體,但整體的動態以及活生感變得奇差無比、CAT的暫態也爛掉,而『組合二』的動態及活生感差一點點、高低頻兩端延伸也是差一點,直到擴大機插在原排插上。

    而使用『組合三』,在不殺暫態的基礎上動態及活生感、高低頻兩端延伸在我比較滿意的部分,甚至是在原始基礎的聽感上,我感覺只有進步,沒什麼副作用,要說唯一的副作用就是材質、插頭不夠好,聲音質感上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從上述經驗我才知道『交換式電源』的汙染是真的很大,當初的想法是把『線性電源』與『交換式電源』分開,結果出現例外情況,也就是CAT暫態被材質不好的電線殺爆!於是只能在源頭的部分插上會汙染其他線性電源的CAT。

    我猜想如果CAT要隔離又要暫態好,可能要5公尺的2x2 PSOCC線+ATL紅銅頭吧!(因為如果越長越插,我住18樓不就GGGG,可是我還是聽得很爽)。

    結論是教授分享的『電源隔離方案』真的有用,它的效果某種程度來說跟『隔離變壓器』類似,但沒有『隔離變壓器』的副作用,如高低頻兩端延伸不夠開、殺暫態、殺動態,一樣的正面作用在於聲音變得立體、有力、聲音更接近現場,不會像以前一樣太遠或太近。

    最大的優點是教授分享的『電源隔離方案』比『隔離變壓器』好上不少的地方在於可以自行選線的材質以及接頭。

    我的CAT最大的暫態來源在於CPU電壓的高低,電壓越低暫態越快,只是很容易當機(i7 7820x爛),電壓越高暫態相對會變弱而且中頻會越來越凸出,所以組CAT首選讓CPU電壓越低越好同時確保頻率以及核心數越高越好。

    就我所知,Intel i5 8500(沒記錯的話)電壓就能低到0.800,而我的0.836聲音就超好...只是要穩是0.842~0.845,超過0.850聲音都不好,是沒活生感但中頻力道很強的聲音!

  16.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gangster.tank For This Useful Post:


  17. #6339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gangster.tank 查看文章
    [恕刪]
    首先原始配置是『美規頭新天新地代工之Real cable PSOCC排插』,因此這個就當『總排插』。
    『香堡大接地盒』接到『總排插』的第一個孔位。
    [恕刪]
    測試組合二、
    隔離1:Cosel 兩台交換式電源
    隔離2:擴大機、DAC
    原排插:PC
    [恕刪]
    測試組合三、
    隔離1:Cosel 兩台交換式電源
    隔離2: DAC
    原排插:擴大機、PC
    [恕刪]
    PC 要插在原排插完全理解,因為旁邊有重要的的大地盒。但是組合三會比組合二好?也就是擴大機對DAC的污染很大?大於『被PC污染』??這個就有趣了!我又忘了你的音響系統....@$%^@$^&........DAC或擴大機有使用交換式電源嗎?

    而看起來,『PC本身需要大地盒』這件事可能比『電源隔離』還重要;否則從『總排插』拉『第三條』5M法規排插,應該就可以隔離掉PC旳污染了。至於是不是如此?就要麻煩你測試啦!....

    最後,等你測測 bc大魔王的電感理論囉!我的擴大機之真空管快爆了,剛換了真空管,難以進行實驗..............

  18.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19. #6340
    註冊日期
    2017-03-13
    文章
    78
    Thanks
    22
    Thanked 141 Times in 53 Posts

    預設

    在這裡請教大家一個 LMS 的問題,真的是很神奇阿,不知道怎麼解決。

    我用 EAC rip 了一片CD,有 8 首。從 LMS 讀起來,就是少一首。
    我曾經把資料夾複製一次,也重新 rip 一次,還是少了同一首。
    但是更怪的來了,這音樂檔案我放在 E 槽。
    我同樣的檔案放在 F 槽,竟然沒有少,這是怎麼一回事。
    因為我的 F 槽打算拆下來做外接硬碟了。E 槽是新買的硬碟。
    如果這跟硬碟有關實在是太扯了。

    今天又放入另外一個資料夾,又來了,又少一首了。8 首變成 7 首。
    我快昏倒了。

    請問大家有沒有遇過這個問題,該怎麼解呢?
    我的 LMS 是 8.1 版。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