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頁,共714頁 第一第一 ... 189589639679687688689690691699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6,881 到 6,890 共計 7137 條
  1. #6881
    註冊日期
    2015-03-17
    文章
    552
    Thanks
    351
    Thanked 1,416 Times in 482 Posts

    預設

    看來小弟在單機上採用 ArchQ + MPD light 已經有資格跨入這棟大樓的門檻了!
    但小弟反而要面臨另一個挑戰:檔案。檔案又延伸了兩個議題:存儲格式和硬碟機的供電。

    看來我犯了一個大錯:採用ALAC + 封面Tag。用ALAC是我沿襲了在Mac ripCD 的習慣,加上檔案可以直接讓Apple 設備直接取用的方便性。另外,有些文件顯示,檔案加了Tag 和面封,也是破壞音質的原兇。若是完全丟棄Tag,直接採用WAV,又會喪失曲目分類管理的方便性。真是兩難全啊!

    另一個議題是硬碟供電:小弟一直是採用5V和12V分開供電,5V 吃AX1600i、12V吃GaN。小弟一直認為12V是給硬碟馬達供電,瓦數大小應該不至於影響音質。所以就拿樹莓派時代用的倍思100W GaN來供電,即使手中還有顆250W GaN PSU,也是擱置著不用。看來這點小弟又錯了,硬碟的12V一樣需要大電供,至於要多大?可能AX1600i 可以決解所有問題,包含rip用的光碟機。這裡指的是硬碟的供電是要獨立於電腦的PSU,即使是AX1600i也是一樣。

    這次在教授家中的測試下,結論就是量子效應無所不在。各個軟、硬體都有量子糾纏的效應,諸凡compile, wipe, file type, disk, power ...似乎都糾纏在一起,都不能成為獨立事件。所以呢,下次的kernel 就會是用雙AX1600i 加 220V來compile 了,最好有人Donate一顆來!
    此篇文章於 2023-01-28 08:22 AM 被 sam0402 編輯。

  2. The Following 7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am0402 For This Useful Post:


  3. #6882
    註冊日期
    2009-06-13
    文章
    426
    Thanks
    40
    Thanked 875 Times in 261 Posts

    預設

    補充Sam找到的文章,關於flac與wave,原來在2010/2016年

    他們就覺得有明顯差異,且不完全只是因為系統負載引起的噪訊變化.

    https://www.enjoythemusic.com/magazi..._Different.htm

    摘要結論:
    1. Resolution of metadata associated art (MDA).
    所有的tag資訊,其中封面是最大問題.

    2. Degree of MDA compression as created in typical photo-editing software.
    封面大小也是變因,但接受結論1的話,這很直覺.

    3. Degree of FLAC compression according to settings in dBPowerAmp.
    Flac壓縮比參數,應該沒爭議,直接連結到系統負載與線路噪訊.

    4. CPU load during decompression and conversion of FLAC files to PCM format.
    同3.

    5. Allocated buffer size in playback software, music server, and/or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這邊我沒仔細看他是主張大buffer好還是小buffer,我認知是越小越好,但要避免破音問題.

    另外他們還發現,在tag存在的情況下連續轉換flac-wave-flac-wave甚至會越來越糟,真的非常有趣.

    更有趣的是這篇文章的實驗設計與benchmark已經儘量做到定量了,值得一看.

    不過要完全擺脫tag.................大家考慮看XDDD.

  4.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Higuma For This Useful Post:


  5. #6883
    註冊日期
    2014-08-02
    文章
    320
    Thanks
    0
    Thanked 788 Times in 273 Posts

    預設

    MPD 該是支援 CUE 格式的說:

    https://mpd.readthedocs.io/en/stable/plugins.html#cue
    Reads .cue files.
    https://wiki.archlinux.org/title/Mus...icks#Cue_Files
    No additional steps are needed for cue support in mpd since 0.17. MPD has its own integrated parser which works with both external and embedded cuesheets. For example, the command mpc load albumx/x.cue loads the file music_directory/albumx/x.cue as playlist; or in the case of an CUESHEET tag, mpc load albumx/x.flac.

    Client support of CUE files is a bit limited. Two available programs that do support CUE files are cantata and ncmpcpp.
    Mp3tag 很久以前就支援 CUE 了:

    https://aur.archlinux.org/packages/mp3tag
    https://www.mp3tag.de/en/news.html
    Mp3tag v2.43 - This version comes with support for automatic updates, improved layout of the Tag Panel, improved support for Apple Lossless (ALAC), and many other new features, changes and bugfixes.
    Mp3tag V.2.24 - user defined columns, reading and tagging of Cuesheets, support for WavPack 4 and much more.
    當然還可以用 MusicBrainz Picard 的其中一個 plugin:

    https://github.com/metabrainz/picard...ugins/cuesheet
    https://wiki.musicbrainz.org/User:Co.../PicardPlugins
    Generate Cuesheet


    另外屬於 Subsonic 的那一種 Lightweight Music ServerNavidrome 還可以支援 NFO 格式:

    https://kodi.wiki/view/NFO_files/Music
    https://kodi.wiki/view/NFO_files/Artists
    https://kodi.wiki/view/NFO_files/Albums

  6.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eeteeyou For This Useful Post:


  7. #6884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sam0402 查看文章
    看來小弟在單機上採用 ArchQ + MPD light 已經有資格跨入這棟大樓的門檻了!
    但小弟反而要面臨另一個挑戰:檔案。檔案又延伸了兩個議題:存儲格式和硬碟機的供電。

    看來我犯了一個大錯:採用ALAC + 封面Tag。用ALAC是我沿襲了在Mac ripCD 的習慣,加上檔案可以直接讓Apple 設備直接取用的方便性。另外,有些文件顯示,檔案加了Tag 和面封,也是破壞音質的原兇。若是完全丟棄Tag,直接採用WAV,又會喪失曲目分類管理的方便性。真是兩難全啊!

    另一個議題是硬碟供電:小弟一直是採用5V和12V分開供電,5V 吃AX1600i、12V吃GaN。小弟一直認為12V是給硬碟馬達供電,瓦數大小應該不至於影響音質。[恕刪]
    1、查了一下舊文章,發現去年你們就在我這裡測試過ArchQ CAT,我那時就認為擺脫PI是絕對正確的方向;只是你們當時電腦不夠力、電源又爛,現在電腦與電源的性能通通打敗我的CAT,才終於讓我認同ArchQ CAT可行,所以,一切都是CAT的性能與電源....

    2、我過去測試過了,連小葉站長都發現過:就算是完全不壓縮直接copy wav只是加上tag的APPLE AIFF檔,聲音照樣變差!!!早就說過WAV永遠只能用WAV,絕對不能亂來......

    其實可以救回來啦!就是先準備 WIPE 10次的硬碟,再把那些ALAC、FLAC解成WAV 儲存在WIPE 10次硬碟,然後重新複製10000次.......反正拼命WIPE,總有救回的一天,要WIPE幾次那只有鬼才知道.....

    3、『小弟一直認為12V是給硬碟馬達供電』<== 這個理由真是該打!!當初玩蓋藍光轉盤我就唸過box跟一大堆人了:馬達需要無限大的扭力,所以一定要使用1500w以上,不然一定後悔!box己經直接被電爆,怎麼現在還有這種誤解?真該打!

    當天的情況如下:

    1、原本理應最高級的 ax1600i 接硬碟,但是與電腦共用同一顆電源,所以爛到沒資格入門!!

    2、5V 吃AX1600i、12V吃GaN,應該是使用usb轉sata,『據說』sata電源線的5v是直接吃usb的5v,12v才是外接電源。

    但是!!sam0402你是使用 2.5吋硬碟,它應該只吃sata電源線中的5v而12v是沒接的,這種情況下,如果接上『12V吃GaN』會有影響,那就又出現鬼怪現象了!!??

    而我的 3.5吋硬碟需要sata電源線中的12v,所以加上『12V吃GaN』會有影響沒錯。

    3、後來在我的cat,使用usb轉sata,5v來自usb??12v來自gan或1500w,相差十萬八千里!

    我先想辦法測試看看 usb轉sata,5v究意是不是來自usb?再來後續解釋。

  8.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9. #6885
    註冊日期
    2015-03-17
    文章
    552
    Thanks
    351
    Thanked 1,416 Times in 48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1、查了一下舊文章,發現去年你們就在我這裡測試過ArchQ CAT,我那時就認為擺脫PI是絕對正確的方向;只是你們當時電腦不夠力、電源又爛,現在電腦與電源的性能通通打敗我的CAT,才終於讓我認同ArchQ CAT可行,所以,一切都是CAT的性能與電源....
    這個應該是去年過年的事,是ArchQ起步的階段,這場小弟沒參與到。

    2、我過去測試過了,連小葉站長都發現過:就算是完全不壓縮直接copy wav只是加上tag的APPLE AIFF檔,聲音照樣變差!!!早就說過WAV永遠只能用WAV,絕對不能亂來......

    其實可以救回來啦!就是先準備 WIPE 10次的硬碟,再把那些ALAC、FLAC解成WAV 儲存在WIPE 10次硬碟,然後重新複製10000次.......反正拼命WIPE,總有救回的一天,要WIPE幾次那只有鬼才知道.....
    這樣看來就得連Tag 都要放棄了!難過。

    3、『小弟一直認為12V是給硬碟馬達供電』<== 這個理由真是該打!!當初玩蓋藍光轉盤我就唸過box跟一大堆人了:馬達需要無限大的扭力,所以一定要使用1500w以上,不然一定後悔!box己經直接被電爆,怎麼現在還有這種誤解?真該打!
    這個嘛,Sony X800 小弟也玩過,轉盤的部份我也用了1000W 12V,還加上大電容。不過我看轉盤本身也有電路板,所以用大電流頗合理的。不過硬碟機的馬達看來就是很單純,不經電路板就可以用12V驅動。難道大電供就可以轉更快、更好???這是我難以理解的地方。


    當天的情況如下:

    1、原本理應最高級的 ax1600i 接硬碟,但是與電腦共用同一顆電源,所以爛到沒資格入門!!

    2、5V 吃AX1600i、12V吃GaN,應該是使用usb轉sata,『據說』sata電源線的5v是直接吃usb的5v,12v才是外接電源。

    但是!!sam0402你是使用 2.5吋硬碟,它應該只吃sata電源線中的5v而12v是沒接的,這種情況下,如果接上『12V吃GaN』會有影響,那就又出現鬼怪現象了!!??

    而我的 3.5吋硬碟需要sata電源線中的12v,所以加上『12V吃GaN』會有影響沒錯。
    我沒提過我是用2.5吋的。這個應該是教授把Box 用的2.5 套在我這裡了。我的3.5吋硬碟的接法是:SATA訊號走有獨立供電的SATA卡,電源部份是我DIY的線,5V吃AX1600i的,12V就用GaN,硬碟端仍是用SATA電源端子接上的。


    3、後來在我的cat,使用usb轉sata,5v來自usb??12v來自gan或1500w,相差十萬八千里!

    我先想辦法測試看看 usb轉sata,5v究意是不是來自usb?再來後續解釋。
    最後,我覺得真正成熟的ArchQ 是在去年的11月份才開始的。

  10.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am0402 For This Useful Post:


  11. #6886
    註冊日期
    2020-12-31
    文章
    186
    Thanks
    307
    Thanked 505 Times in 168 Posts

    預設 DT2 的 driver

    想請教一下大家那天在教授家,ArchQ 接 DT2 的時候,driver 是怎麼處理的呢?

    附帶一提:Pyka 另外一張錄音 Brahms aujourd'hui... (三位作曲家的作品)用的是法國鋼琴 Stephen Paulello,而且從幕後花絮影片看起來,應該是音階設計弦全部直走、不交錯排列(和 Pleyel 一樣)的 102鍵 SP300
    此篇文章於 2023-01-29 09:18 AM 被 dequad 編輯。

  1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dequad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6887
    註冊日期
    2015-03-17
    文章
    552
    Thanks
    351
    Thanked 1,416 Times in 48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equad 查看文章
    想請教一下大家那天在教授家,ArchQ 接 DT2 的時候,driver 是怎麼處理的呢?
    只要是USB的介面音效設備,對於Linux 都一樣,接上就可以用了。

  14.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am0402 For This Useful Post:


  15. #6888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sam0402 查看文章
    [恕刪]
    這樣看來就得連Tag 都要放棄了!難過。
    [恕刪]
    我沒提過我是用2.5吋的。這個應該是教授把Box 用的2.5 套在我這裡了。我的3.5吋硬碟的接法是:SATA訊號走有獨立供電的SATA卡,電源部份是我DIY的線,5V吃AX1600i的,12V就用GaN,硬碟端仍是用SATA電源端子接上的。
    [恕刪]
    最後,我覺得真正成熟的ArchQ 是在去年的11月份才開始的。
    1、沒錯,你們想想看:連WIPE存檔就會讓WAV檔變態了,任何對WAV轉包添加...當然都會死!其實我也測試過:透過GOLDWAVE這種WAV編輯程式,把WAV『另存新檔』,新的WAV就變爛了!

    這裡有一個混淆變項:如果對WAV檔的操作,以最單純的COPY為例:CAT越正確、COPY就越安全;CAT越爛,COPY就越爛。目前只有『WIPE過的硬碟』與『1500W經過HUB的USB外接傳統硬碟』是可以保證COPY後變好的,其他幾乎都是變爛的。

    所以理論上,如果我們真的找到絕對正確的CAT,有可能 WAV 改成 AIFF甚至改成FLAC就會變好或沒差!!

    只是到目前為止,『可能』只有gangster.tank最新的那一套CAT才勉強合格....:P

    2、當天我瞄了一下你的機架盒,誤以為你用2.5的??... 原來也是3.5?那.....

    『電源部份是我DIY的線,5V吃AX1600i的,12V就用GaN,硬碟端仍是用SATA電源端子接上的』<=那麼這個就沒問題,真的是5V內建而12V外接。所以換上我的3.5硬碟也是同理??不過,你不是一直說你的CAT裡有HUB?到底你的硬碟的『SATA數據線』是接在USB轉SATA還是主機板的SATA??還是我又聽錯了?

    3、真正成熟的ArchQ,真是一件大工程啊!!.....真的是跌跌撞撞了三年,偉大!!...

  16.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17. #6889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2
    Thanks
    3,509
    Thanked 5,477 Times in 1,850 Posts

    預設 sam0402 的 Arch Linux CAT 之成功告訴我們重要的數位播放系統現象

    sam0402 的 Arch Linux CAT 之成功告訴我們重要的數位播放系統現象


      其實我也蠻壞心眼的,看到 sam0402 那麼辛苦地建構 Arch Linux CAT,卻一直嫌累沒有去幫忙驗證。另一方面也是一直覺得聲音完全比不上 JPLAY CAT,幹麻去自找麻煩?直到現在人家成功了,我再來蹭蹭蹭蹭蹭.....

      不過真正開心的是,透過完全不同OS與播放程式,完全映證幾個最基本最重要的數位播放系統之音響現象,這個就非常重要,值得我拼命來蹭蹭蹭蹭蹭......

    最最重要的是:殺音響!

      原先推廣JPLAY CAT,它太早就走向正確,所以太早就出現殺音響現象,導致只有我與其他能忍受『殺音響』現象的同好才能堅持下來。據我觀察,當初被吸引到 PI Arch 方向的,很大一部份就是因為 JPLAY CAT出現殺音響的惡聲,因此轉換跑道。

      結果不斷追求更正確的 Arch Linux CAT,最後還是殺音響,完全跑不掉!唯一的差別是:似乎 Arch Linux CAT在殺音響時,有機率出現『錯誤的美聲』,這跟黑膠系統很類似。所以在 sam0402的『類比端音響』己經與中壢音響室不相上下之情況下:dac贏我,擴大機平手,喇叭線大贏我,喇叭高頻贏三頻輸。這樣子相差不大的類比端,居然可以讓sam0402誤判 ALAC檔比WAV檔好聽??直到中壢音響室才直接暴露真相。

      每個人都是從不同道路走向最正確的音響,所以要走 JPLAY CAT 或 Arch Linux CAT 都是自由選擇。但是只要追求極緻,那麼『殺音響』現象就是永遠躲不掉!!...

      更可怕的是,像我己經從『殺音響』進化成『殺音樂』了!對我現在來說,3B2T己經完全老掉牙太簡單只能當成兩隻老虎的兒歌了!沒有科學進步級的現代古典音樂(至少也要德布西之後),就算是貝多芬最複雜的莊嚴彌撒曲我還是只能當兒歌啊!因為太簡單了.......我等著看看那一個人最早從 Arch Linux CAT 進化到『殺音樂』!....

    (所以我才沒有買Pyka 另外一張錄音 Brahms aujourd'hui...,看到布拉姆斯就嫌太簡單了.....哭哭走寶......)

    第二重要的是:想要省空間或一體機?沒門.....

      PI 己經完蛋了還不算,Arch Linux CAT 還得乖乖走大型PC,我等著看使用ATX大型主機板的Arch Linux CAT一定可以剁掉ITX主機板...

      就算不在乎CAT本身的大小,後端的蜈蚣串一個都躲不掉!乖乖 U3TT=>HUB=>U3TT=>USB DDC,乖乖1500W四台加無限顆大電容。只要見識過最正確的聲音,就能體會上述蜈蚣串一個都躲不掉。反而CAT可以降級,例如我那個排名不到前20的低級CAT;CAT之後的USB DDC是絕對不能降級的。

      當然了!可能因為中壢音響室供電太完美,導致CAT本身的升級不像你們自家那麼大的差距,才讓我一直懶得繼續升級CAT。所以目前大家另外要努力的是:

    如何簡化蜈蚣串??

      這個東東才是真正造成CAT必需複雜而龐大的主因,相對的CAT本身的大小簡直不重要。

    (END)

  18.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psycho For This Useful Post:


  19. #6890
    註冊日期
    2015-03-17
    文章
    552
    Thanks
    351
    Thanked 1,416 Times in 48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psycho 查看文章
    ... 恕刪
    『電源部份是我DIY的線,5V吃AX1600i的,12V就用GaN,硬碟端仍是用SATA電源端子接上的』<=那麼這個就沒問題,真的是5V內建而12V外接。所以換上我的3.5硬碟也是同理??不過,你不是一直說你的CAT裡有HUB?到底你的硬碟的『SATA數據線』是接在USB轉SATA還是主機板的SATA??還是我又聽錯了?
    ...
    本來我也是用 PC=>USB HUB=>3.5硬碟+DDC,後來用發現有獨立供電的USB 3.1/3.2 PCIE卡會更好。可惜小弟的主機板有問題,PCIEx4 的卡法無工作,USB3.1的卡就擱置著。之後來了SATA卡,採用Tetsuka的方案,等同獨立供電(不經主機板,直接吃PSU的電),也發現比SATA轉USB HUB好,所以硬碟訊號就由USB HUB移轉至SATA介面,硬碟供電就恢復至SATA接頭。

    由於 USB 3.1卡仍不能Work ,所以這次在教授家的DT2 就是走USB 3.1 HUB,HUB的5V電也是吃AT1600i。去除USB HUB 也是小弟的短期目標,就是要用USB3.1的卡來取代,加上獨立供電。

    獨立供電的方式就有趣了,若用兩顆PSU(AX1600i) 應可提升不少音質。目前小弟的設備都是依靠一顆AX1600i供電,包含DDC、McFifo dirty side;除了硬碟和光碟機的12V用GaN以外。為何要這樣?就是電視櫃太小了,為了能放入 ITX PC 和 AX1600i,連以前的大電容都無法上線。就是這樣,才會發展出各種怪招,如:我的USB HUB 是藏在ITX 機殼裡主機板的下方;為了簡化系統,就會想辨法把USB HUB 去掉,訊號直通CPU。

    此外,若採用獨立供電的USB 3.1/3.2的PCIE卡,U3TT=>HUB=>U3TT=>USB DDC是不是就有機會變成 USB卡=>U3TT=>USB DDC ?這或許是小弟下個遠期目標,前提是櫃子要能塞得下。
    此篇文章於 2023-01-29 02:58 PM 被 sam0402 編輯。

  20.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sam0402 For This Useful Post: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