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共197頁 第一第一 ... 456781656106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51 到 60 共計 1968 條
  1. #51
    註冊日期
    2007-12-16
    文章
    370
    Thanks
    89
    Thanked 863 Times in 28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說好的破億收藏呢..............


    你瘋啦
    我哪有那麼多錢
    能加減買一些就偷笑啦

    8)

  2. #52
    註冊日期
    2007-12-16
    文章
    370
    Thanks
    89
    Thanked 863 Times in 28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說好的破億收藏呢..............


    都收藏在 LP 裡面啊


  3. #53
    註冊日期
    2007-12-16
    文章
    370
    Thanks
    89
    Thanked 863 Times in 282 Posts

    預設 朱銘簡介

    1938年朱銘誕生於苗栗通霄,本名朱川泰,是家中的第11個孩子,出生時雙親年紀加起來總共92歲,故暱稱「九二」。雖然家境清寒,父母親忙於和窮困拚鬥,但也沒忘了儘量給與他們受教育的機會。那時的朱銘坐在教室內第一排位子,什麼都聽不懂,少數令他感到興趣的科目,是美術和體育,這時學業成績雖不好,但級任老師卻不因此而看輕他,反而挺喜歡他。而這段時間除了「顧讀冊」外,也還要顧生計,放了學,仍要不時放羊牧牛去。十三歲那年,朱銘拿到了生平第一張,也是唯一的一張學業文憑,隨後開始協助家計,在雜貨店當店員。
    15歲時,鎮上媽祖廟慈惠宮進行翻修工程,在父親作主下朱銘辭去雜貨店工作,跟隨雕刻師李金川學習雕刻及繪畫手藝,開啟雕刻生涯。在傳統工藝學習階段時,李金川曾說過:要把東西刻好,一定要懂得畫草圖,不要只是照著別人的圖或樣式來刻,否則,「雕刻師不會畫圖,就像建築師會造屋卻不繪畫設計圖一樣。」於是學徒生涯中,朱銘白天雕刻晚上學畫,比其他人都努力。成名後朱銘始終念念不忘少年時期的這一位恩師,日後每當有媒體採訪他的藝術啟蒙及成功之路,朱銘總會提到,是李金川師傅為他打下好基礎。
    經過3年4個月的學習,不到20歲,朱銘出師了,1955年朱銘和兩個同門師兄相約去南庄,朱銘在這兒,賺到了他生平第一筆錢。46塊錢!「終於實現了我賺錢的夢想。」如今手中作品身價不斐的大師朱銘,談及當年第一刻,喜孜孜的神情彷彿那收入遠超過他日後的任何一筆進帳。他當初拿到錢,一毛錢也捨不得花,就趕快拿回家,全部交給媽媽。「我比我媽媽還要歡喜。」他笑著回憶。
    在那個年代競爭激烈,他先後在南庄、基隆等地擔任雕刻師傅。在南庄待了一陣子的朱銘,後來打道回府。在大哥打鐵鋪工作了大約半年,朱銘漸感無奈,深知這不是他要的,因常聽人說起台北、基隆這些繁華都市,就想去看看,於是一向孝順的朱銘1956年離家,目的地選擇了台灣東北端的基隆。一到基隆,先在金山軒當雕刻師傅,之後離開基隆市區的金山軒,到了基隆半山腰之地,租了一個店面,請兩位師兄弟一同合作,開始自立門戶起雕刻生意。結果,在這兩處,都因被房東看中,想「招做女婿」,最後「躲」回通霄。但在基隆的三年期間,累積了雕刻歷練及店面經營技巧。自基隆歷練一遭後,1959年回到通霄鎮上的朱銘,在自家的老房子前,用些工具弄弄,搭了個棚子,當工作場地,開始收些徒弟。這時候,也能夠刻一些自己喜歡的、具欣賞價值的藝品,然後交由台北、基隆的藝品店販售,甚至遠在高雄,也有朱銘的客戶。當時的朱銘,算是初有成績了。
    1961年朱銘迎娶同鎮女孩陳富美為妻,戀愛期間為愛侶雕塑的「玩沙的女孩」,為其日後知名作品之一。婚後的朱銘,在雕刻工藝品的事業上,有一段蒸蒸日上的時光,徒弟多了,他也蓋了工廠及房子,可惜好景不常,因投資太多,經營不善,而發生了危機。從在通霄負債,然後輾轉后里、大甲,他在這段人生第一個黃金歲月裡,遭受到重大打擊。一個從學藝以來就備受看好的年輕人,一個雕刻技藝和工作態度一向都備受讚譽的青年師傅,卻因不識人心難測,及欠缺生意的技巧,而面臨辛苦耕耘的廠房失於一旦,飽嘗事業跌落谷底之苦。但也因此時在生意上失敗,反而影響了他日後一項重大決定:不做工藝生意人,堅定了通往藝術創作,成為藝術家的心志。這一期間朱銘開始嘗試以藝術類作品參加競賽,1966年作品〈相悅〉曾獲選台灣省第21屆全省美術展覽會雕塑部優選獎,隔年〈久別〉獲台灣省第22屆全省美術展覽會雕塑部第3 名。當年這一場打擊,使得「成功的師傅及大老闆」這樣的朱銘消失了,卻間接造就一位「藝術家、雕刻大師」的朱銘。



    儘管精湛的雕刻技術已為朱銘帶來相當名聲與財富,但他追求藝術成長的念頭愈發強烈。歷經周折,一個冬日上午,30歲的朱銘,手中拎著大包袱,和朋友來到了楊英風家的門前,按下門鈴。當時朱銘攜了一個包袱來到楊府,包袱裡裝著的,是他的兩尊木刻作品,分別刻著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慈母像和玩沙的女孩。兩個小時歡談後,楊英風應允收了朱銘這個學生。自此朱銘從工藝雕刻正式踏入藝術創作領域,進入人生的轉捩點。從此使「朱川泰」成為「朱銘」,也使他從一個「工藝師」蛻變成為一個「藝術家」。

    拜師後,朱銘舉家北遷板橋江子翠。整個白天都在楊老師工作室中作息、學習,通常等吃過了晚飯,朱銘才在暮色中回返江子翠的家中。而回到家,則是另一個工作的開始。那一陣子,多重身份的交疊,未曾澆熄朱銘的旺盛藝術熱情,朱銘白天是楊老師的學徒,晚上則在家中帶領學徒進行謀生的工藝品製作事業。待學徒收工,他再於斗室中,進行自己的創作,往往到夜深,以比常人更多的毅力去追尋創作。

    楊英風重精神、重靈性的創作理念,深深地影響朱銘,楊氏教導朱銘「丟」的儉樸道理,丟去手上已臻精湛熟練的技法和留在腦海中的形式:拋開形式,擺脫寫實,保留神韻。經過八年與老師一同生活的「同修」時光,楊英風給了朱銘一個機會,他巧妙安排了朱銘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檔期,讓朱銘正式曝光在大家面前。

    1976年3月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的首次個展,朱銘一鳴驚人,各界佳評如潮,奠定他在藝壇的位置,由於參觀者眾多,史博館更延期加展。他充滿鄉土形象的作品,廣受台灣文化界重視及討論,《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一連五天以專文介紹(與同期展出的洪通首次畫展同時被廣泛報導),日後被視為1970年代台灣鄉土運動的重要象徵。這年朱銘更獲獎無數,5月榮獲中國文藝協會第十七屆文藝獎章,以表彰其在雕塑領域的傑出表現。緊接著9月再以「從事木刻研究極具創意」之由獲得第14屆十大傑出青年的榮銜。12月以〈同心協力〉、〈文聖〉、〈偉人〉、〈正義〉等木刻22件得到第2屆國家文藝獎的肯定。該年成為奠下朱銘邁入藝術殿堂的堅穩基石。

    1970年代後期,開始邁入40不惑之年的朱銘,在藝術道路上,堅定而果決地如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所言的:「從傳統中走出來的新生命」。以鄉土形像獲得成功的朱銘,儘管初啼試聲便取得空前的成功,朱銘卻並未停留於鄉土的造形,在這段期間,他又逐步發展出日後知名的「太極系列」(當時以「功夫」命名之)。這一新的創作嘗試,源自於朱銘為健身而學習的太極拳,當時日日練習太極拳法,每日想的都是太極,自然而然就想刻起太極來,藝術必須源自生活,傳達生活的感動,朱銘接觸太極所得到的新體悟,標幟著他創作上的新養分和新突破,太極反映了此刻藝術家的每日活動,並且依此發展出獨具個人風格的創作語彙。

    1977年,朱銘首次赴國外展出,地點是日本東京中央美術館,展出28件木雕的「太極」系列作品。此次展出贏得當地藝壇的高度評價。朝日新聞與產經新聞均已鮮有的篇幅報導來刊登朱銘作品的照片和簡介。日本國立京都美術館館長河北倫明更言:「朱銘是有重量感的,這點和日本近代雕刻家相同;朱銘是有動感的,這也和日本近代雕刻家相同。但是日本雕刻家中卻沒有人像朱銘一樣兼具兩種特性。」

    時序接近1980年代之際,儘管文化界對朱銘的風格從鄉土轉向功夫有極大的爭議,但楊英風斬釘截鐵地支持著朱銘:「對,你要這樣走才對!」老師的支持和自己的堅持,朱銘無畏地追尋著自己的路。



    1970年代結束,朱銘已在台灣藝壇立足,然而,他並未以此自限,更寬闊的世界呼喚著他:「我到美國去,是踏出國際的第一步,我認為非常重要。」1980年,朱銘暫別妻兒,隻身赴美闖天下,在紐約的小車庫中,克難地解決了材料與場地的種種問題,發展其「人間系列」。80年代初期埋首紐約的創作成果,在朱銘鍥而不捨地拜訪畫廊自我行銷後,獲得漢查森藝廊的青睞,同意展出,當時展覽的成果被藝廊老闆稱為「奇蹟」!因為少有第一次在紐約展出的藝術家就能賣出作品,況且是在美國名不見經傳的台灣創作者。從通霄至台北,從台北到紐約,朱銘的創作一再地追求突破,從水牛轉成太極,再從太極蜕變為人間。黃永松曾如此評析朱銘的創作:「他原先的鄉土題材是『台灣』的,『太極』是『中國』的,到了『人間』是『國際』的。」
    80-90年代是朱銘全面發展其藝術創作的時期,就作品而論,此時「太極系列」與「人間系列」並行發展。「太極系列」逐步深化它的語彙及精神體悟,太極初刻是從招式簡化而來,但慢慢地,朱銘手下的刀斧不隨「形」走,開始隨「意」走,朱銘:「不單是刻這一招或那一招,而是走到這一招到下一招之間的演變。」這讓太極拳師傅看了都驚問:「這件作品的招式很熟,但怎麼在圖片中看不到這一招?」太極的創作在朱銘的體悟下,從有形到無形,兼備形似與神似。「人間系列」則反映了朱銘對俗世人間形色人物的透觀和呈現,紐約的生活正是觸發了彩木人間出現的關鍵。朱銘個性不喜重複,因此他求變,順著內心的體悟、追求新境界的呼喚,順勢發展了人間系列,朱銘:「我為什麼要刻『人間』呢?我認為須刻一些生活的東西……『人間』比較生活化,製作態度也比較接近現代雕刻的理念—隨興而自由。」從彩木人間開始,朱銘的人間創作,一再一再地自我蜕變,媒材上不僅止於木質材料,陶土、海綿、青銅、不鏽鋼等等,盡為他所用,題材上含括了俗世人物的眾生百態,三姑六婆、摩登女郎、運動員、出家僧眾等對象,一切均信手拈來。
    此時期,朱銘開始與藝術經紀人張頌仁的合作,陸續將作品介紹至國際藝壇,此時朱銘的藝術足跡遍及台灣、新加坡、香港、英國、法國、日本等地,國際展出的成績豐碩。展覽之外,朱銘大型的戶外雕塑品,也陸續被裝置在國內外的公共空間,其中一個著名的案例是1989年朱銘在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的邀請下,為香港的中國銀行大樓新建物設置雕塑作品;為配合大樓的高聳氣勢,朱銘創作了一對太極系列作品〈又稱:和諧共處〉,其粗獷質樸的青銅質感,與大樓鋼鐵玻璃的冷冽光滑質感形成對比。
    藝術家身分的朱銘,不管在面對自身創作,面對每個展出機會,都以無比積極且認真的態度去面對,努力讓自己驕傲站上藝壇,成為世界級的台灣藝術家。



    朱銘的藝術從台灣出發,帶著他獨特的精神內涵,風靡世界,他的創作豐富,為了各式大小的作品,朱銘陸陸續續在台灣北端的金山山坡上購地,隨著購地面積的增加,朱銘逐漸萌生闢建藝術園區的念頭。1987年開始,他在台灣北端的金山進行美術館的創建籌備,逐步落實他的夢想。從無到有,從荒地變公園,美術館園區的規劃、整地、建築設計與施工,朱銘無不親自參與,1999年,傾注朱銘一生積蓄和12年漫長的辛勞,朱銘美術館正式開幕,美術館成為他最大的一件作品,亦是他對社會及藝教領域最大的付出與回饋。

    在藝術創作的表現上,朱銘早已獲得肯定,但他仍持續創作,要求自我,追求更高更寬闊的藝術境界。2000年,朱銘發表〈太極系列─太極拱門〉,並以此為太極系列創作的完結。朱銘說:「本來,我以為自己不會再創作太極了,因為現在的進展都是人間系列。但回頭看看過去的幾件拱門作品,發現我對拱門敘述還不夠,於是再刻出二十件新作,把它交代清楚。我想,用拱門為太極系列做個完結,也很好。」朱銘從這20件拱門新作當中,挑出其最為喜愛的一件進行放大,這件超級大作的材質為青銅,長15.2公尺、寬6.2公尺、高為5.9公尺;這件作品於2000年9月19日朱銘美術館兩週年慶當天對外公開,作為送給美術館的生日禮物。之後,朱銘投注四年的時間,全心於三軍主題的創作上。2005年朱銘正式發表〈人間系列─三軍〉,這批達三百多尊的等身軍人雕塑以描述抗戰英雄及現代陸、海、空三軍為主題。向英雄致敬,是朱銘三軍作品重要的理念,那是對純然形象與價值的景仰,藉由藝術形象來傳達意涵,破除了不同語言文字溝通的隔閡。談到三軍創作,朱銘表示:「我幾乎每天都要完成一件作品。不管在時間、體力、或經費方面,三軍作品對我個人來說是個很大的考驗。我常在想,錯過此時,未來我可能就無法完成了,所以我將〈人間系列─三軍〉作品稱說是自己空前絕後的『大系』與『大戲』。」創作三軍是朱銘繼續其「人間系列」的使命-描繪紀錄人間形色,但三軍作品的重要,不僅止於造型藝術表現上,在造型之外,還包含了行動與裝置藝術的元素在內,整體的呈現與發表都是朱銘精心策劃的演出,創作三軍的過程與精神,才是藝術家最大的成就。朱銘的創作繼續轉變,2007年開始,朱銘的「人間系列」進入另一個發展階段,「人間系列」從此色彩開始轉變,轉為白色。朱銘:「以後,我的雕刻上色只用白色…,這是一種成長!」白色的色彩嚐試,抽離了朱銘以往利用彩色的說明性與裝飾性來描述作品身分與情境的表現方式,宣示著朱銘的藝術創作,將以呈現更純粹的造型世界,更力求透視本質的材質語彙為新方向。

    千禧年後,朱銘的藝術成就持續獲得各界的肯定。2002年,法國知名出版社藝術循環出版社(Les editions Cercle d'Art)於12月在歐美同步推出朱銘雕塑畫冊。這本英法對照的精美畫冊,邀請了法國知名藝評家尚克‧夏綠莫(Jean-Luc Chalumeau)執筆撰寫專文。循環出版社是歐美極富影響力的藝術書籍出版社,出版過眾多當代藝術史、藝術評論以及重要藝術家的畫冊全集,而朱銘則是第一位列名其中的華人雕塑家。

    在台灣,朱銘的藝術成就持續獲得肯定。2003年,朱銘獲頒名譽藝術博士學位。輔仁大學鑒於朱銘對藝術追求與社會關懷的執著,並肯定其於成名後在台灣致力實踐「種活藝術的種子」之理念,頒授該校首位榮譽藝術博士予朱銘,以示尊崇。朱銘接受證書及撥穗儀式之後,與現場嘉賓分享的第一句感言:「只要肯努力,醜小鴨也會變天鵝。」

    來自學界的肯定之外,政府同樣肯定朱銘對台灣的貢獻。行政院民國九十三年的文化獎頒發給了朱銘,行政院文化獎是台灣對文化界人士所頒發的最高榮譽獎項,藉以表彰對文化維護與發揚有特殊貢獻人士之尊崇,為終身成就獎。同時為讓各界更全面了解朱銘在藝術文化領域上的貢獻,弘揚其藝術創作理念、文化精神與價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與朱銘美術館特別舉辦「朱銘國際學術研討會」。此研討會邀請了國內外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的專家學者參與,以嚴肅的學術態度,深入探討朱銘雕塑藝術的造型意涵、美學意涵與文化意涵。

    朱銘的藝術成就也獲得了國際肯定,2007年,朱銘獲頒第18屆福岡亞洲文化獎藝術文化獎,用以表彰他對於亞洲文化創造的貢獻。朱銘因其充滿動勢、力度的作品,且融合了傳統雕刻與現代雕塑精隨的創作表現,忠實地展現了深厚的東方精神,並且創設了朱銘美術館,對於藝術推廣普及貢獻良多,因而獲得此項獎項之肯定,成為繼侯孝賢導演後,第2位領得這個獎項的台灣文化人。

    現今,年過七旬的朱銘,歷經種種戲劇般的人生轉折,仍以旺盛的精力,使徒般的熱情,獻身修行於藝術之途。「藝術即修行」是朱銘的美學體悟,也是他的人生信仰。

  4.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wjhuang For This Useful Post:


  5. #54
    註冊日期
    2007-12-16
    文章
    370
    Thanks
    89
    Thanked 863 Times in 28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wjhuang 查看文章


    賞析:

    朱銘1938年出生於台灣的苗栗縣通宵鎮,早年未接受完善的美術教育,15歲時跟隨李金川師傅學習傳統木雕技藝。30歲時,他放棄在大雕刻廠首席師傅的高薪,離開故鄉,向雕刻大師楊英風學藝術現代雕塑,為期八年。當年朱銘身體瘦弱,楊英風建議他修習太極拳養身。練太極拳原本僅為了強身,然而領悟力極強的朱銘,卻從中體會到思想與心靈上的奧妙。
    以太極拳調養與修行期間,朱銘體會到自然萬物、大氣運作的能量與蘊涵,內化為個人思想體系後,漸表諸於雕刻創作上。於是,氣勢磅礡的快意大作「太極」系列,便在朱銘的領悟與體會下以藝術創作成形,「太極系列」雕塑的抽象意涵,將中國文化傳統化為超越語言、國界的藝術創作。
    1978年,朱銘二度赴日本東京中央美術館舉辦展覽,他的「太極系列」也首度在國外發表。其中一件高150公分左右的《單鞭下勢》銅雕,後來為日本箱根雕刻之森美術館典藏,它是日本第一座戶外美術館,以展出並收藏二十世紀藝術大師如畢卡索與亨利摩爾等人傑作聞名國際。「太極系列」也為朱銘的創作生涯開闢了另一個旅程。其實在此之前,朱銘曾在1976年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個展中發表一件名為《功夫》的木雕,它可說是「太極系列」的真正發端,而《功夫》木雕人像所採取的姿態正是「單鞭下勢」。
    在朱銘眼中,「太極系列」才是他個人風格的代表,而他所要表達的那份生命力,是由內而外,而非由外而內。太極拳看似柔軟無力,實則陰陽相生、柔中寓剛、剛柔並濟、動靜相隨,它以架勢誘導身體產生調和動作的均衡,氣體運行,而達平與靜的效果。太極拳講究勻、慢、柔、圓,充分體現美學思想,宛如同不同的人練太極同一招式時,會展現不同的力度。因此,當朱銘在雕塑每一件太極時,也賦予他們獨特的生命力。
    朱銘在「太極系列」創作同時參照、融合架上雕塑與空間環境雕塑,引進現代雕塑的新觀念。朱銘的雕塑作品為現代化的公共空間賦予廣闊的視覺創造以及經典人文圖景。其中尤以「太極系列」之獨特的視覺符號和雕塑形態,成為都市生活的互補和自然造化的延伸。作品形成以靜制動的視覺張力,震撼人心的體量感,具有特定的時代感召力,富有當代審美精神的想像和陶冶。
    連結了幾何化抽象體面以及人物動勢造型,「太極系列」雕塑在三度空間語言中動與靜、粗放與簡潔的對比,形成豐富有致的節奏變化;雕塑在光線和陰影之中形成有層次的變化效果。而在巨型《單鞭下勢》銅雕中,朱銘憑藉著自身的閱歷與判斷,將人們熟知的太極文化,以及相關的拳術套路轉化為一種藝術形式,從以往的意象架構中脫離出來,讓人生動地感覺出單鞭即下的大器、力沉與勢不可擋。
    「單鞭下勢」,無疑是朱銘「太極系列」作品中最為人熟知的造型。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朱銘雕刻過多件《單鞭下勢》銅雕,名稱雖然相同,但其神態、氣勢不同,各有千秋,極具視覺張力及造型美感

  6. #55
    註冊日期
    2007-12-16
    文章
    370
    Thanks
    89
    Thanked 863 Times in 282 Posts

    預設 藍季---朱德群版畫

    URL=http://img88.imageshack.us/i/66188969.jpg/][/URL]

  7. #56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wjhuang 兄.
    年前至 貴社區 姚前主委家維修工程.
    朱銘 大師.與大師之子 朱雋的真跡原作..滿屋滿院都是..
    據聞是好友..哈.

  8. #57
    註冊日期
    2007-12-16
    文章
    370
    Thanks
    89
    Thanked 863 Times in 28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Yeh捨 查看文章
    wjhuang 兄.
    年前至 貴社區 姚前主委家維修工程.
    朱銘 大師.與大師之子 朱雋的真跡原作..滿屋滿院都是..
    據聞是好友..哈.

    那還真讚啊
    朱銘的作品已經好貴
    買個單鞭下勢就吃不消了
    (sweat)(sweat)(sweat)

  9. #58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wjhuang 查看文章
    那還真讚啊
    朱銘的作品已經好貴
    買個單鞭下勢就吃不消了
    (sweat)(sweat)(sweat)
    我女兒有..十字手....鑰匙吊飾..嘻:P.

  10. #59
    註冊日期
    2007-12-16
    文章
    370
    Thanks
    89
    Thanked 863 Times in 282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Yeh捨 查看文章
    我女兒有..十字手....鑰匙吊飾..嘻:P.



    我老婆要買單鞭下勢的項鍊

    還被我阻止

    呵呵

    :)

  11. #60
    註冊日期
    2007-12-16
    文章
    370
    Thanks
    89
    Thanked 863 Times in 282 Posts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