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共24頁 第一第一 ... 1321222324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221 到 230 共計 234 條
  1. #221
    註冊日期
    2008-04-08
    文章
    352
    Thanks
    211
    Thanked 379 Times in 145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aYeh 查看文章
    以『A片』的比方,再引申”個人”的一點點看法...
    真正的流出片(代表作:陳x希...)偷拍片(代表作:璩x鳳...)夠寫實吧?!也是一鏡到底!
    造成市場激起的起伏不小吧?!(至少是華人市場的話題和焦點) 8)
    兄舉出的兩個熱烈例子正好可加強此一說法。若非名人參與其中以滿足大眾偷窺的慾望,這兩個案例不會引起熱潮。假設卡薩爾斯哪天透過電話拉奏某大提琴稀有曲目被友人答錄機錄下,發行之後銷售量也會超過許多無名藝人以發燒精神錄製的唱片。

    當然這一切前提還是在於:我們聽音響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如果擁有一套好音響的目的不是為了更貼近唱片中的偉大音樂演出,那麼...其實也不必玩音響,多去學校等免費場所聽現場音樂就好了,既傳真又省錢。

    說到陳x希我還是想轉貼這篇發人深省的攝影文(應該很多人看過了):
    真實的力量-獻給紀實攝影大師 陳冠希

  2.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martin For This Useful Post:


  3. #222
    註冊日期
    2010-03-30
    文章
    11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預設

    我以为唱片始终应该以音乐第一,制作第二,曾经和朋友争论过,朋友的意思是唱片是属于第四度艺术创作。而我以为唱片就是还原现场就可以了。原来是怎样就是怎样。我不需要太多的艺术加工。

  4. #223
    註冊日期
    2009-03-29
    文章
    72
    Thanks
    51
    Thanked 7 Times in 4 Posts

    預設

    這問題很有趣,不論還原現場或唱片創作都是給人聽的,而每個人的喜好均有差異,我想是沒一定標準,所以依個人而定(其實不同時候每個人感受也不同).

  5. #224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LinnLee 查看文章
    問題在於,我們沒有辦法知道,載媒內容究竟有多少訊息。

    所以才會一再發生鈔票換新機的事情。

    製作唱片當然有製作單位"自己"認定的標準..與經驗值累積.
    載媒內容有多少訊息.恐怕製作人自己也不敢講得多明白確定.但總比你我事後由音樂軟體播放後才聽到的-多很多吧..
    載媒內容之中.從母帶(片)~成品 CD/LP後.整個訊號強度(俗稱動態)起伏.
    確是有既成的數位軟體程式.可以在 PC 上面經由 Monitor數值顯現..輕易比較出來.
    耳聽力當然可以做依據.加上工具會更精準..免於誤判讀..:P


    引用 作者: lin2356 查看文章
    這問題很有趣,不論還原現場或唱片創作都是給人聽的,而每個人的喜好均有差異,我想是沒一定標準,所以依個人而定(其實不同時候每個人感受也不同).
    錄音源自現場.理應還原現場到最高程度..但現場完全還原了~一定好聽過適當修飾.?!|-)
    但大多數錄音師.製作人~大概都已經顧慮到市場需求與消費者使用走向而做了一點妥協?
    台灣如此.對岸如此.歐美亦然吧..人心同理.

  6. #225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74
    Thanked 2,972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像美藝三重奏在Philips上的布拉姆斯和海頓的三重奏全集,那個錄音,珠圓玉潤的鋼琴,完全不刮耳的小提琴,豐滿的大提琴,那真是美啊!老實說,我還從來沒有聽過真實的樂器能發出那樣的聲音;錄音中都能聽到演奏者的呼吸聲了,弓在弦上拉的時候一些不可避免的雜音都聽不到?不會吧?鋼琴的聲音也不可能那麼甜潤吧?如果您覺得那是適當的修飾,那就算是吧。我個人寧願忍受修飾的更少的錄音。

  7. #226
    註冊日期
    2009-12-31
    文章
    40
    Thanks
    135
    Thanked 15 Times in 13 Posts

    預設

    在美國當地容易接觸各式音樂演出場合,
    加以長期聆聽比較,該會有不同嗜好要求的.

  8. #227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74
    Thanked 2,972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wu61網友,您要不要試試看這個鋼琴錄音http://www.outhere-music.com/store-AECD_1094, 點“Listen“.
    或是這個三重奏http://www.outhere-music.com/store-FUG_547,點“Listen“

    如果您也有Philips的美藝三重奏的錄音(貝多芬,布拉姆斯,海頓,Dvorak,等等),您可以比比看,那個比較像真的鋼琴或是小提琴(低音在電腦上聽大概不太準).

  9. #228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DSD原檔,聽聽看真實的錄音
    (要用audiogate)
    2ch WSDファイル(2.8M) (250MByte) Vadim Repin2
    2ch WSDファイル(2.8M) (600MByte)
    2ch WSDファイル(5.6M) (400MByte) Kristof Barati

  10. #229
    註冊日期
    2008-04-16
    文章
    84
    Thanks
    41
    Thanked 9 Times in 6 Posts

    預設

    如果是藝術家要求把聲音修成那樣的呢?或許演奏者自己並不喜歡這些雜音,或者不滿意自己琴的品質,所以要求錄音時修飾?

    音樂家的意見與錄音師的意見孰輕孰重?音樂家並不見得都同意音響迷的意見。

    再想一想,音響迷之間都未必彼此同意囉。

    請問小葉大,在錄音的時候有先測量嗎?擺麥克風是用測量結果還是耳朵呢?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像美藝三重奏在Philips上的布拉姆斯和海頓的三重奏全集,那個錄音,珠圓玉潤的鋼琴,完全不刮耳的小提琴,豐滿的大提琴,那真是美啊!老實說,我還從來沒有聽過真實的樂器能發出那樣的聲音;錄音中都能聽到演奏者的呼吸聲了,弓在弦上拉的時候一些不可避免的雜音都聽不到?不會吧?鋼琴的聲音也不可能那麼甜潤吧?如果您覺得那是適當的修飾,那就算是吧。我個人寧願忍受修飾的更少的錄音。

  11. #23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錄音擺位一般都選擇現場邊錄邊聽邊調整較多,屬於微調的部份

    選麥克風就會"看"麥克風的"特性"來使用了...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