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共16頁 12311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 到 10 共計 234 條

混合查看

  1. #1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唱片是藝術創作?還是還原現場?

    先講我的答案,兩者都對!
    不過要有這答案是因為經過許多的思維
    情況是非常複雜的
    該是時候說明一下了,雖然文字的表達要花費很多才能清楚,不過我還是儘量試看看

    唱片製作的最高理想,就是忠實完整的記錄現場的聲音,透過音響還原
    不過由於科技尚未能發展到100%的忠實完整的記錄現場聲音及100%的還原
    因此這中間便有許多權衡的地方存在
    先簡單說一下一般製作唱片的簡單過程
    演出 → 錄音 → 混音 → Mastering → 母帶製作 → 壓片母帶 → 音響系統播放

    (1) 何謂現場音樂?
    我們人在現場聽表演者的即時演出,就是現場音樂
    有趣的是光是現場就有很多的情況不同了
    第一是場地,是在什麼場地聽的,如音樂廳、教堂、Pub...形態都不同,而且每一種場地都又有不同,音樂廳就百千種了....那就各有不同的聲音表現
    第二是現場的演出聲音處理,是不插電的直接樂器聲音,還是有透過喇叭再發聲,那聲音自然又有很大的不同
    第三是很重要的,您坐在什麼位置聽,是在前排,還是後排,在左還是在右,還是在中間,還是就坐在演奏者前面,您所聽到的現場聲音都會有非常大的不同
    除了上述的現場演出場地外,現在唱片製作最常見的還有一種,就是錄音室,為什麼要選在錄音室?
    簡單來講就是最能控制變數,不過錄音室不是我們一般愛樂者會聽現場音樂的地方
    當決定在錄音室進行錄音時,基本上就是走向創作音樂的方式開始了
    當然也可將整個樂團的演出同時在錄音室演出,這就是兩者思維的權衡

    (2) 錄音
    錄音考量實際狀況與需求,會有不同的錄音方式,這時候唱片的製作人就必須決定要用什麼方式了
    若要能控制變數,收到最好的聲音,避免相位差的問題,就是使用多隻麥克風的多軌錄音,缺點是最後我們聽到的聲音是兩聲道,因此多軌必需混合成兩聲道,如何"混"就是一種"創作"了
    若不想經過混音的程序,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使用單點收音,單點收音的缺點剛好是多點錄音的優點,單點會有相位差的問題,在聲音的品質上必然也會比多隻麥克風來得差些,不過想像您在現場不可能像多隻麥克風一樣有同時坐在不同地方聽音樂後再用人腦混音,因此就現場音樂來說,單點錄音會比較像我們人在現場的感覺
    如何取捨,就要看製作人的決定了?現在商業錄音多半採多軌錄音,很多演出是無法重來的,控制變數非常重要,儘量將誤差做到最小
    多軌錄音在混音時也有可能做到單點的程度,重點是在混音師的決定,要混出什麼樣的聆聽感覺,例如對應到現場的什麼位置,當然很多混音師根本不考慮這點,聲音同時出現就好,甚至樂器位置跟現場完全不一樣.....
    另外就是錄音器材與格式的決定
    器材:跟High End音響一樣,越高等級越好,而且還要搭配用得對,可惜錄音室通常以規格論,以一般大眾為對象,很少用到非常高等級的器材設備
    格式:除了類比與數位的格式決定外,當然越高規格越好,以數位來說
    DSD 5.6 > DSD 2.8 (SACD)
    24/192 > 24/176.4 > 24/96 > 24/88.2 > 20/44.1 (HQCD) > 16/44.1 (CD)

    (3) 混音
    若非單點立體聲錄音,採用多軌,我們聽的是兩聲道,一定要將多隻麥克風收錄的音軌混成兩聲道,因此怎麼混就決定了您最後聽到了什麼樣的聲音
    混音的思維有幾個方向
    1 最好的方式,就是想像在現場的某一個最佳的聆聽位置,將聲音混成那樣的感覺,因此混音師一定要非常清楚那個位置該是怎麼樣的聲音
    2 次佳:不管現場聆聽位置,找出最清楚與合適的聆聽感覺解,這是普通等級發燒片的作法
    3 最差:混音師不在現場,若混音師沒在現場,那各位可想像這問題有多大了?那就是憑自己經驗或喜好決定了,當然很多情況是後來混音師拿到母帶再處理,當時沒有辦法在現場,若對該種演出場地很有經驗的混音師,也是有機會做出很好的混音的
    另外就是再錄音室錄的多軌、甚至分批錄的,這個就由製作人決定音樂的面貌了...但跟現場音樂面貌有不同
    寫到這裡,大家可以發現,只要人創作的部份越多,越就有機會遠離現場音樂的感覺

    (4) Mastering
    近來Mastering是一個很熱門的工作,也有許多大師級的出現
    就最原始來說,Mastering工作是確保整張專輯的品質聽起來一致
    舉例來說,每首錄的聲音大小都有可能不同,演出者的聲音與樂器大小聲也都會不一樣,錄音時間不同、場地不同,因此Mastering的重要工作
    就是讓我們在聽這張專輯時可以很一致的音量聽完
    近來很多因素讓Mastering的工作加重更顯得重要,很多到混音後的聲音出現了許多問題,因此Mastering的部份又做了一些調整
    另外一個就是過去的母帶再經過重新Mastering擁有不同的聲音表現,很多發燒片的不同版本聽起來不同,就是這個原因
    若是多軌錄音,若要重新處理,其實最好處理的階段是在重新混音就開始了....
    若更講究的拿早期的類比母帶經過現在最佳的A/D數位轉檔後開始製作

    (5) 壓片母帶製作 (格式轉換探討)
    我們知道最常發行的格式就是CD Red Book 16/44.1了 (少數的有20Bit HDCD或是DSD的SACD)
    因此若一開始並非用16/44.1,就要將規格如24/96轉成16/44.1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就又會產生問題,轉換的過程中也決定了保留那些訊號是最好與較正確的
    因此不同的轉換方式與軟體都會產生很大的差異
    這也是很多人聽到母帶後會發現,阿,原來是這麼好聽,怎麼CD都聽不出來
    格式OK後,壓片的問題其實也很多情況
    1. 早期就是燒成CD-R母片後到壓片廠,好一點的壓片廠直接壓,有不少自己還會動手腳的,另外就是國外原廠可能給的CD-R不是最原始版,可能是亞洲代理的第2版,第3版,中間自然會有許多損失,這也是海外版比臺灣版好聽的原因
    2. 近來都直接給16/44.1 wav檔給壓片廠,壓片成如何燒變數就又更大了
    3. 使用光碟的品質也會決定聲音品質,這也是近來HQCD、SHM-CD、Blu-Spec再撈一票的原因,早期則有24K之類的,有些聽起來不一樣有可能這些版本也再重新Master一次
    近來High End音響也開始生產支援高規格的DAC或播放器,原因無他,就是越接近母帶,越高規格,就能有越好的本質,High End音響的重播又能更上一層境界

    聽音樂是一種愉悅?
    在以上很多因素後,我們常聽到說音響重播是要讓人有如臨現場回到現場的感覺,不要忘了,我們重播的是唱片,其製作的程序決定了我們聽到的是什麼東西,音響系統有兩派,也是跟唱片有兩派意思一樣
    1. 音響就是要儘可能還原唱片裡的東西
    2. 音響就是要能讓我儘量感受到現場的氣氛
    無論那一派都沒有問題,只要清楚自己所追求的就行,都是一種妥協下的平衡
    真就是真,美就是美
    那些是真,那些是美
    不要迷失了方向

  2. The Following 10 Users Say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3. #2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妥協完美?

    完美的演出
    完美的錄音
    完美的唱片製作
    完美的音響重播

  4. #3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妥協完美?

    完美的演出
    完美的錄音
    完美的唱片製作
    完美的音響重播
    (常)理論上..要求完美應該是與妥協背道而馳.:P
    蠻期盼年後發表會上會有何超級表現.:)

    若大部份問題..一時之間沒法定論或共識.
    交給時間吧..時間的考驗也會證明不少事情..

  5. #4
    註冊日期
    2010-09-19
    文章
    812
    Thanks
    66
    Thanked 196 Times in 123 Posts

    預設

    唱片
    為聲藝術經人工拾音借由各種設備.技術...等手段將聲訊息經由一定的方式載入的一種載媒,其間的過程可進行聲藝術再創作,然不為還原現場.

    兩派說乃是有所不明.

  6. #5
    註冊日期
    2007-07-06
    文章
    3,191
    Thanks
    346
    Thanked 827 Times in 411 Posts

    預設

    小葉提的主題我倒覺得不是主要問題, 因這部分不是我們所能掌控的

    但若換成: 音樂(音響)重播是藝術創作?還是還原軟體?

    這就有趣多了~

  7.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Musk For This Useful Post:


  8. #6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馬哥哥提到的我寫在最後

    另我發現大家的一個問題在於

    我們不能控制的就不去瞭解....其實這問題是很大的.....

  9.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10. #7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我舉例來說了
    以第一排與第十排為基準的唱片所製作出來的聲音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
    我們沒有辦法控制這張唱片如何製作,但如果我們能瞭解這張唱片的製作是以第一排為基準
    那麼我們聲音的校調就應該要有這樣的基準
    如果一套系統所有的唱片都聽起來第一排也像第十排的聲音,那就有很大的偏差了

    再舉個例子
    多軌混音的混音師根本不照現場進行混音處理
    發燒友卻看著DVD的現場演出在進行調校,這也是會有問題

    我們不能控制,但我們可以瞭解

  11. #8
    註冊日期
    2007-07-06
    文章
    3,191
    Thanks
    346
    Thanked 827 Times in 41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馬哥哥提到的我寫在最後

    另我發現大家的一個問題在於

    我們不能控制的就不去瞭解....其實這問題是很大的.....
    我沒說不去瞭解喔... 而是瞭解後也不能怎樣...

  12. #9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小葉兄,

    善意提醒,

    雖然DSD取樣取率很高, 但是其解析度只有1 bit,

    若要說其數位規格優於192KHz/176KHz 24 bits, 恐怕不全然正確.

  13. #1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有看到我本來已經分段了嗎,我就是這意思

    這陣子我研究非常多喔 8)

    引用 作者: chsiang 查看文章
    小葉兄,

    善意提醒,

    雖然DSD取樣取率很高, 但是其解析度只有1 bit,

    若要說其數位規格優於192KHz/176KHz 24 bits, 恐怕不全然正確.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