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共47頁 第一第一 ... 91011121321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01 到 110 共計 469 條
  1. #101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何大可以想想一般錄音為何要採用多隻麥克風
    多隻麥克風錄完後,如何變成我們在聽的兩聲道唱片

  2. #102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這並非盲點,反而剛好是完全反應現場聽到的東西
    所以要錄出好聽的平衡的聲音,就要不斷嘗試樂團的擺位及麥克風的擺位
    人聲如何加入unplug的樂團,是近來我們再討論的事,當然還是要靠實際錄音時來認證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其實這還有一個盲點,即使是單點錄音,麥克風距離發聲點的不同(近錄和遠錄的頻譜不會相同),發聲物的不同(您不會用錄人聲的方式錄鋼琴或是打擊樂器),等等都會影響最後的結果。

  3. #103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不知大家是否有想過,不同麥克風對聲音的影響是有多大......
    瞭解麥克風特性也是一個認識唱片聲音表現的功課

  4. #104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何大可以想想一般錄音為何要採用多隻麥克風
    多隻麥克風錄完後,如何變成我們在聽的兩聲道唱片

    多隻麥克風可以拾取離主麥克風比較遠或微小的聲音,

    不過現場閉眼不一定聽得到這較遠或微小的聲音.



    混音我不是很清楚,

    不過混成 stereo 似乎並不困難.



    麥克風特性也很重要,

    多種麥克風的同時使用,很常見.

    不同麥克風的特性及方向性也不同,

    要判斷唱片聲音表現不容易,

    我認為也不須要.

    用耳朵驗收訊息就可.


  5. #105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混當然不難...問題是我們要知道混出了什麼樣的音樂出來

    以5隻麥克風多點近距離錄音來說好了,混音師會怎麼混成兩聲道

    然後思考一下發燒友要聽的是什麼?

  6. #106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以一般發燒友來說,當然不用瞭解那麼多,音樂音響好聽就行

    但對認真調音的發燒友來說,一些正確認知的建立是有必要的

    只有瞭解越多錄音方式、越多現場音樂,才能進行不偏離的調校

    光靠不瞭解的唱片來調整音響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7.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Leo Yeh For This Useful Post:


  8. #107
    註冊日期
    2008-04-08
    文章
    352
    Thanks
    211
    Thanked 379 Times in 145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以一般發燒友來說,當然不用瞭解那麼多,音樂音響好聽就行
    但對認真調音的發燒友來說,一些正確認知的建立是有必要的
    只有瞭解越多錄音方式、越多現場音樂,才能進行不偏離的調校
    光靠不瞭解的唱片來調整音響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我以前也是這樣想,但是我發現這樣很容易淪為聽音響不聽音樂。
    後來看到Peter Qvortrup一篇文章後才知道這十幾年來的問題在哪。
    我自己翻譯的版本如下:
    你正在往音響地獄的路上嗎?
    文章有點長,我希望能對大家有點幫助。

    劉名振

  9. The Following 11 Users Say Thank You to martin For This Useful Post:


  10. #108
    註冊日期
    2007-12-12
    文章
    4,701
    Thanks
    593
    Thanked 2,728 Times in 1,37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小葉 查看文章
    混當然不難...問題是我們要知道混出了什麼樣的音樂出來

    以5隻麥克風多點近距離錄音來說好了,混音師會怎麼混成兩聲道

    然後思考一下發燒友要聽的是什麼?

    不同的混音師可能會有:

    不同的 空間,地點,距離,

    不同的 mic 拾音方式及數量

    不同的方法和機器混成兩聲道

    不同的後製及剪接

    不同的刻片方法


    發燒友要聽的是什麼?

    從不同廠牌軟體的特性差異大,

    就知錄音團隊的看法大不同.

  11. #109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771
    Thanks
    946
    Thanked 136 Times in 9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artin 查看文章
    我以前也是這樣想,但是我發現這樣很容易淪為聽音響不聽音樂。
    後來看到Peter Qvortrup一篇文章後才知道這十幾年來的問題在哪。
    我自己翻譯的版本如下:
    你正在往音響地獄的路上嗎?
    文章有點長,我希望能對大家有點幫助。

    劉名振
    新店開張.. 放鞭炮....

  12. #110
    註冊日期
    2009-10-10
    文章
    2,782
    Thanks
    779
    Thanked 4,478 Times in 1,34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artin 查看文章
    我以前也是這樣想,但是我發現這樣很容易淪為聽音響不聽音樂。
    後來看到Peter Qvortrup一篇文章後才知道這十幾年來的問題在哪。
    我自己翻譯的版本如下:
    你正在往音響地獄的路上嗎?
    文章有點長,我希望能對大家有點幫助。

    劉名振
    摘錄一小段, 真是一語道盡......要重新學習了!

    「舉例來說,當比較兩個喇叭系統時,認定不管播什麼唱片總是能表現出超過喇叭之間的舞台寬度者是較正確的,其實是大錯特錯。你可能較喜歡這樣的舞台表現方式,但是另一個喇叭,因為能夠表現出不同唱片間的差異,其實是比較正確的。較能表現出唱片與唱片之間的差異的,反而是那個較能接近演出實況的喇叭。」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