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共57頁 第一第一 12341252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11 到 20 共計 563 條
  1. #11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第2篇..一樣要靠~發訊號(從現有器材)--接收 mic..再做評比?
    是 impulse respondence..不是 freqency domain..?

  2. #12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為了避嫌打廣告..(在下未碰過.也不了).有勞 版主啦..!

  3. #13
    註冊日期
    2010-09-05
    文章
    847
    Thanks
    0
    Thanked 433 Times in 246 Posts

    預設

    哎呀呀...偷懶不成...
    DRC,Digital Room Correction,數位空間校正
    數位表示用上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數位訊號處理)
    空間校正,有人稱之為空間補償,更精細點說,或許可以稱之為Room Response Correction空間響應校正
    DRC這詞,該算是很通用的詞,而我在玩這個,則是特指由Dennis Sbragion發展出來的一套open source algorithm,詳情看 http://drc-fir.sourceforge.net/

    DRC的目的?當然是消除空間造成的負面效應
    假設有一套完美傳真的音響系統,擺在無響室裡,聽到的音樂便是完美傳達錄音媒體上記載之訊號,
    然而我們都不在無響室中聽音樂,都在家中聽音樂,
    由喇叭傳出來的音樂,直接音或許完美,但接著,空間反射的各種複雜扭曲的音樂也會傳到我們的耳朵,這,就離錄音媒體上記載的訊號遠矣...

    那些反射音有多強呢?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嗎?
    這個居家空間測試或可說明 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10...g-post_12.html
    第一張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igh+linear.png
    顯示的是當送一個猝發音訊號給系統時,在聆聽位置測得的訊號模樣。
    可以看出猝發音後,有一根根的凸起,每一根都可以推論出一個反射點,某幾根其實還經過不只一個反射點,
    我們其實單看最高的那幾根就夠了,1.0ms, 1.7ms, 2.5ms, 3.8ms分別為左側牆、聆聽位置背牆、地板、右側牆造成的反射,
    直接音最高振幅1.0,聆聽位置背牆可高達0.73,加上薄毯吸音,也有0.6。

    這樣強的間接音影響不可謂不高...
    以大家熟悉的振幅頻率響應圖來看,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R+mag+full.png
    看起來亂七八糟...聽起來,當然也會是亂七八糟...
    若是以猝發音的能量消退圖來看,中低頻會是 http://3.bp.blogspot.com/_QtIX994Ul0...�照IR+mid.png
    本該是很乾淨的一根猝發音,成了拖了一堆尾巴緩緩消退的狀況...

    以直覺觀點來想,當音樂中敲了響板一下,本該聽見的是咚,很乾淨的一聲
    實際上卻是咚..咚..咚...,這當然,就糊了...
    當音樂中每個音都是這樣,那會糊到啥狀況應該不難想像...
    其實簡單用個對照組聽聽就知道,耳機,沒有空間反射,聽到的聲音就非常乾淨。

  4.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runkenlife For This Useful Post:


  5. #14
    註冊日期
    2010-07-05
    文章
    197
    Thanks
    1,302
    Thanked 203 Times in 84 Posts

    預設

    冒昧請教一下,所謂的impulse respondence與freqency domain,差別是?

  6. #15
    註冊日期
    2009-08-12
    文章
    51
    Thanks
    0
    Thanked 13 Times in 9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ungcw99 查看文章
    冒昧請教一下,所謂的impulse respondence與freqency domain,差別是?
    impulse 的意思就是瞬間的訊號
    如果音響可以完美播放的話聲音就會ㄧ瞬間就會停止
    但是因為音響不是完美的,喇叭本身會停不住,空間會產生殘響
    所以 impulse response 就是要測量系統在發出後每個 mini second的音量
    所以測量的是時間方面的聲音特質
    每個 frequency 產生的 impulse response 可能都會不同
    這種時間方面的殘響會對不同頻率產生相加或者相減的效應
    所以其實總體效應是蠻複雜的

  7.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shimmer For This Useful Post:


  8. #16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DRC的目的?當然是消除空間造成的負面效應
    假設有一套完美傳真的音響系統,擺在無響室裡,聽到的音樂便是完美傳達錄音媒體上記載之訊號,(恕 刪)


    字面解釋為..數位房間正確器.
    看來 life兄已累積不少測量經驗.:)
    無響室應只是單純測speaker特性用的吧..聽音樂還是有響室好.否則錄音室/製作在monitor時豈不是錯誤.?!:P

  9. #17
    註冊日期
    2007-06-07
    文章
    3,243
    Thanks
    3,174
    Thanked 2,972 Times in 1,404 Posts

    預設

    所以,這個就牽涉到每個人對聲音的偏好,喜歡直接音(原本在錄音載體上的)多些,還是喜歡間接音(空間幫忙加進去的)多些.

    因為聆聽的習慣,我比較喜歡直接音多些.

  10. #18
    註冊日期
    2010-04-19
    文章
    2,352
    Thanks
    668
    Thanked 1,132 Times in 558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所以,這個就牽涉到每個人對聲音的偏好,喜歡直接音(原本在錄音載體上的)多些,還是喜歡間接音(空間幫忙加進去的)多些.

    因為聆聽的習慣,我比較喜歡直接音多些.
    各半都要..應是在下屈就現況習慣的需求.
    但是間接音(空間影響).困擾著"大部份"的音響玩家.要搞定到一個程度已相當困難.這也給了等化"不小"的施展範圍8).

  11. #19
    註冊日期
    2010-09-05
    文章
    847
    Thanks
    0
    Thanked 433 Times in 246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ungcw99 查看文章
    冒昧請教一下,所謂的impulse respondence與freqency domain,差別是?
    frequency domain相對的是time domain,分別討論/針對頻率與時間
    頻率必須經由時間流逝才能計算,看frequency domain下的特性,就看不出時間流逝時的變化

    impulse response可譯為猝發響應,餵進一個猝發訊號(這張裡的藍色 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ull+linear.png ),測量最終的結果(紅色與綠色),
    目的在看系統的暫態反應,觀察的是時間流逝的變化,也就是針對time domain
    frequency response頻率響應,這又可分別針對振幅、相位、失真...
    大多數人提的是振幅頻率響應,也就是音量大小(這張 http://4.bp.blogspot.com/_QtIX994Ul0...前FR+full.png ),
    常用的測量法是餵進單一頻率的訊號一段時間,測量振幅,這是frequency domain

    音樂,可概略視為各種不同振幅的猝發音在不同時間的組合
    將音響+空間的impulse response隨著時間乘上音樂變化的振幅的累積組合,就是我們聽見的最終音樂
    例如一串音AEIOU,A發出後經過空間迴盪成A..a..a...a...,E也是E..e..e...e...
    那麼我們會聽見的是A+E的組合會是,AE.ae.ae..ae...
    若是再加上IOU呢,那真的是非常複雜的組合...
    那這張實際的測試結果http://1.bp.blogspot.com/_QtIX994Ul0...ull+linear.png 呢?
    不難想像最終結果有多複雜...

    單一頻率的訊號,也可視為某種猝發音組合,也就說音響+空間的振幅頻率響應其本質是impulse response構成,
    換句話說,由impulse response可求得振幅頻率響應
    以直覺觀點來說,例如音響+空間的駐波,是一波波的低音由音響發出後,與空間迴盪回來的一波波低音交疊在一起的結果
    impulse response是因,振幅頻率響應是果,改變因,就能改變果
    回過來想,我們真正想要的並不是完美的振幅頻率響應,而是完美的impulse response,也就是音響+空間發出的聲音傳遞到我們的耳朵正如同錄音載體上所記錄者

    有完美的impulse response就會有完美的振幅(以及相位、失真)頻率響應,反之不然
    例如,針對駐波以frequency domain的filter壓低該頻段的振幅(一般EQ的作法),
    那麼當一段該頻段音由音樂載體上讀取後,會先被壓低振幅,再由喇叭播放出來,
    直接音傳到聆聽位置時,已經是被壓低的音量了,等到間接音傳來,與當時又再傳來的直接音交疊在一起,才得到如同記錄上的音量,
    以振幅頻率響應來看,結果很好,很平直
    以impulse response來看,顯然就完全不對,嚴重失真了,
    聽起來呢?就是先小,再大,慢一點的聲音,或者說,沒力的聲音

    這其中的謬誤就是音樂並非是一段連續單一頻率的聲音,而是一堆各種頻率振幅相位的猝發音的組合(這段用語不是很精準,莫怪)
    引用 作者: 葉sir 查看文章
    無響室應只是單純測speaker特性用的吧..聽音樂還是有響室好.否則錄音室/製作在monitor時豈不是錯誤.?!:P
    mastering studio比較接近我們使用的狀況,聽重播的音樂
    該環境都會弄成重吸音,喇叭又擺成超近距離,盡量排除空間影響
    且至少有四家以上的產品專門針對mastering studio處理空間問題
    引用 作者: 葉sir 查看文章
    引用 作者: kevintran 查看文章
    所以,這個就牽涉到每個人對聲音的偏好,喜歡直接音(原本在錄音載體上的)多些,還是喜歡間接音(空間幫忙加進去的)多些.
    各半都要..應是在下屈就現況習慣的需求.
    有些人就是喜歡那種轟轟然的低音哪~覺得那樣的低音才夠啊...
    習之於人大矣...
    絕大多數音響+空間都會有嚴重的中頻間接音(高頻可藉由吸音材吃掉,低頻用小小的喇叭也就沒有,中頻沒了,當然就不算聽音樂),看這張 http://2.bp.blogspot.com/_QtIX994Ul0...�前IR+mid.png
    聽習慣這樣的聲音,就會認為那才是正確的聲音
    記得上回蔡琴出新唱片時,音響媒體不都很訝異於蔡琴的聲音並不如音響播放出來那麼低沈嗎?
    其中空間該佔了不少比例,不見得是錄音載體上就搞成那樣...

  12.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drunkenlife For This Useful Post:


  13. #20
    註冊日期
    2008-04-08
    文章
    352
    Thanks
    211
    Thanked 379 Times in 145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drunkenlife 查看文章
    例如,針對駐波以frequency domain的filter壓低該頻段的振幅(一般EQ的作法),
    那麼當一段該頻段音由音樂載體上讀取後,會先被壓低振幅,再由喇叭播放出來,
    直接音傳到聆聽位置時,已經是被壓低的音量了,等到間接音傳來,與當時又再傳來的直接音交疊在一起,才得到如同記錄上的音量,
    以振幅頻率響應來看,結果很好,很平直
    以impulse response來看,顯然就完全不對,嚴重失真了,
    聽起來呢?就是先小,再大,慢一點的聲音,或者說,沒力的聲音
    這段解釋得太好了,我本來也想寫這東西,但是自己懶惰就一直沒動筆。

    引用 作者: drunkenlife 查看文章
    mastering studio比較接近我們使用的狀況,聽重播的音樂
    該環境都會弄成重吸音,喇叭又擺成超近距離,盡量排除空間影響
    我自己看了一些mastering名家的空間,看起來倒是沒有重吸音,與一般空間無太大差異。

    這是doug sax的五點一mastering room:
    看起來只有地毯吸音較多?也許其他材質不同也說不定。

    這是他弟子,現在獨立門戶的Gavin Lurssen的空間:

    磚牆應該更不可能是吸音吧?

    Ted Jensen這間更明顯,連地毯都不用了:

該主題的標籤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