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是在那一州?謝謝
玩了半輩子的音響 世間喧嘩 不如孤獨 寧靜 思想 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
小弟住在麻州Boston Metropolitan Area
此篇文章於 2023-06-10 10:48 PM 被 k900733 編輯。
我是在猶他 聖喬治 ,音響室的配置 設置 是很~~~
這是專業錄室用的吸音材料 我是放在家内高處位置 減少室內的雜音 IMG_3813.jpeg IMG_3815.jpeg
過去陸陸續續玩過雙超低音、DRC、time alignment, 這些對系統聲音都有助益,但由於純兩聲道架構上的限制, 無法發揮這些工具的最大效用,同時也產生一定程度的副作用。 因此我一直對全dsp多聲道分音的兩聲道聆聽系統非常感興趣, 也慢慢地朝這個方向建構得差不多了,只缺一台多聲道DAC。 我對多聲道DAC的需求包括: 1. 解碼有一定水準 2. 至少有六個獨立聲道 3. 內部沒有ASRC 4. 每個聲道要有XLR輸出端子 市場上最符合這些條件且負擔得起,大概就剩下OKTO DAC8 PRO。 OKTO小公司產能有限,只偶爾開放幾台供訂購, 十月左右發現又開放訂購了,馬上下單一台, 也因此有這篇心得文。 系統架構: 1. Audiolens xo做數位分音, 左右聲道60hz以下sum成monobass 作超低音; 60-3500hz bandpass作中低音; 3500hz以上highpass給高音。 同時也做drc及time alignment 2. HQPLAYER convolution engine使用Audiolens生成的filter輸出六聲道 3. DAC8 PRO解碼後, 高音兩聲道給一台AHB2後級接Orfeo 喇叭的高音端子; 中低音兩聲道給另一台AHB2後級接Orfeo的低音端子; 兩個聲道的monobass給兩顆超低音 4. 喇叭是JMR Orfeo,音樂類型90%為古典。音響室大約12坪的長方形房間。 對照組則是Holo 梅L3 + Benchmark LA4前級,接兩台AHB2來biamp和兩台超低音,但AHB2都吃全頻訊號無分音 聽感: 首先,最大的改善是乾淨迅速紮實的低頻, 這點歸功於把主喇叭60hz以下low cut,讓超低音更好跟主喇叭整合。 此外,把主喇叭很吃力的60hz以下砍掉,有助於減少喇叭失真並改善中高頻。 兩年前用minidsp SHD做類似的事情,第一次體會到「加入超低音同時有助於系統中高頻」 這種違反直覺的概念,這次又重新體會到。 第二個明顯的改善就是中高頻清晰度, 主要來自於主動分音以及time alignment, 整個形體非常立體明確, 音樂的輕重緩急也呈現地更加輕鬆。 相較起來,對照組有種柔化霧化的聽感,需要稍微加上一點自己的腦補。 再來則是細節爆棚。 之前每次調整系統,都覺得細節變多了,沒想到還能榨出這麼多細節。 但另一方面,系統也更反映錄音了,平庸的錄音聽起來變得更沒吸引力。 有意思的是,有個正就讀波士頓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所的朋友, 平時需作曲並請其他學生演奏且自行錄音當作作品集, 特地帶了一些他的錄音作品來播放, 我們還真能辨別哪些是專心認真的錄音、哪些錄音是趕工交差的XD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些DSP全上之後, 並沒有改變Orfeo原本的音色或是聲音特性, 更像是奠基在原本音色之上的全面升級版。 Orfeo是我很喜歡的一對喇叭,之前分別用drc或像是rePhase, 多少會讓Orfeo的音色跑掉,對我來說是big no no。 決定入手dac8並嘗試全DSP時,這也是最大的擔憂, 幸好建構完成後聆聽到現在三週尚未覺得有問題。 結論: DAC8 PRO單就解碼而言,是比不上梅的。 剛入手前幾天,暫時把它當純兩聲道dac來用時, 還跟樂友哭訴我系統鋼琴聽起來變電子琴了。 但它擁有獨立八聲道所帶來的高度彈性, 得以突破傳統兩聲道的限制,讓用家對更多環節有操控權並優化, 進而提升系統整體的表現。 若有機會且有條件,還是蠻推薦有興趣的樂友試試看。 雜談: 以下是系統各環節一些經驗心得,這些受我系統限制以及我個人偏好影響,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經驗。 1. Audiolense xo: 這是我用到目前最滿意的drc and time alignment軟體。 彈性高功能多,但相對的有learning curve, 要達到好的效果,要求也很高, 一年多的嘗試直到現在三路分音後才達到令我滿意的效果。 以前用過dirac 2.0方便簡單,但相對地彈性較低,比如雖然frequency domain可以做partial correction, 但time domain仍是強制全頻調整,因此聲音還是有生硬感。 此外,嘗試多次後仍覺得頻響只砍不補最自然。 2. 超低音: 良好的低頻對音樂體驗的提升是無庸置疑的,之前文章提過就不重複了。 目前有效的低頻整治方法包含bass trap、eq、還有multi-subwoofers, 我選擇三管齊下,GIK各種bass trap大概也砸了將近$6-7k鎂, 而雙超低音放房間前牆和後牆正中,打算再蹲兩個Rythmik F12放左牆和右牆正中來達到更平順的低頻。 3. 連接Orfeo時其實我沒有bypass內部分音器, 但儘管如此,前端主動分音的效果還是很顯著。 下一步就是找對體質不錯也不貴的喇叭,拆了內部被動分音器, 來個全主動系統試試XD
bchsieh,kevintran,psycho
討論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