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0 Hz駐波處理 in 3坪小空間
這串又可以來更新了。
這兩天總算結束租屋生涯(跟老婆兩人來美六、七年總共租過10間房子XD),
而且新家能有一個完整長方形的專屬音響室!
長7.4米、寬5.3、高3.5,
目前計畫先從38% rule開始,聆聽位約離後牆2.9米,喇叭放在離前牆約2.4米,
喇叭間距2.5米,人也離喇叭約2.5米形成正三角形。
Room treatment 計畫把之前買的四個GIK Tri-Trap先擺四個角落,和兩個GIK 244 traps放側牆。
然後再開始調整。
之後隨著調整過程,再把量測和聽感分享在這邊!
先上個房間圖


窗外風景,不過春天才剛到,樹還光禿禿,草皮也才剛種
-
The Following 4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900733 For This Useful Post:
-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kevintr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恭喜!!!
七年10間房也太猛了<(_ _)> 小弟自愧不如ww
不過這也不再是3坪空間啦XDD 標題可以更新了哈哈哈哈
-
The Following User Says Thank You to arnoldonomics For This Useful Post:
-
總算開聲啦!
實際擺設後,喇叭離前牆2.2米,人和喇叭形成2.5米正三角形,
座位離前牆4.5米,離後牆也有到2.9米,減少後牆反射的影響。
如預期一樣,聲音舞台非常寬非常深,
不過空蕩蕩的房間,也是很明顯感受到反射音過多。
等明天再來把GIK room treatment擺進來,
也會來量測分享一下room treatment前後

老婆進來看到角落那堆電容,差點把我從三樓踢下去...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900733 For This Useful Post:
-
100 Hz駐波處理 in 3坪小空間
經過三個月整治空間和整治低頻,
現在差不多告一個段落了。
先上圖!


首先是空間整治。
音響室放了沙發、地毯、CD架、書桌後,
整體殘響還是很高,聽起來有點「空靈」,而且不耐聽。
量了一下RT60發現200hz以上都在700-900ms。
後來除了原有的GIK bass traps,又再訂購了一批,
放在四個角落以及天花板側牆第一反射點做吸音。
放完四個角落的bass traps後,改善幅度大到令人驚訝;天花板的吸音改善也不錯;
側牆的第一反射點吸音後各有利弊,
定位和舞台深度變好,但聲音包圍感降低,(但這都是可解釋的,後面再說)
權衡後以及個人偏好,側牆第一反射點就繼續採吸音。
到了這一步,聲音已經很不錯了,
中低音結實、收放快,高音細節多且不刺耳;
而聲音舞台定位層次深度也都非常有水準。
再來就是低頻整治,
添購了第二顆一模一樣的12吋超低音,
兩顆只唱80hz以下,一前一後放在音響室前後牆正中,
如此一來80hz以下不只能量更足,也更平順了。
(之前在ptt有分享1顆vs兩顆的頻響圖,這邊就不放了XD)
空間整治好後,給我帶來的是聲音非常真實(當然depends on錄音);
而低頻整治好後,給我帶來的是更如臨(錄音)現場的感覺,
應該是因為能夠較好且完整地重播低頻能量、以及重播錄音空間氛圍資訊,
現在在音響室聽音樂非常享受!
我老婆兩位朋友(她們在這邊唸大學時得過學校鋼琴比賽冠軍,並開演奏會演奏鋼協),
每次來時都要我放鋼琴錄音給她們聽,
她們覺得covid時期音樂廳沒開放,但能聽我的音響真是太好了哈哈。
她們也聽得出來有些鋼琴錄音聲音雖然好,但應該是有修過,不像鋼琴實際彈出來的聲音。
此外,這三個月同時也在讀這本書(忘記板上哪位前輩推薦過),真的受益良多。
對整個重播系統、音樂錄音、以及空間的交互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調整系統和整治空間時觀察到的現象、聽到的變化,後來在書中都有讀到相關的學理解釋,
因此隨著讀了更多,調整起來更知道自己在幹嘛,比較不會如盲人摸象。

整個系統和空間暫時應該不會有什麼變動了,
好好享受!
此篇文章於 2021-08-08 11:09 AM 被 k900733 編輯。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900733 For This Useful Post:
-
100 Hz駐波處理 in 3坪小空間

今天偶然播到這張,整體聲響跟以前差很多,
完全沒有以前的濃得化不開的感覺,
才意識到這張可能對空間要求不低。
定位方面,現在可以聽出來聲音舞台的層次,
鋼琴在前、弦樂部在鋼琴後一點、
管樂器再更後一點、以及最後排的鼓,
而且聽起來是愈後排位置會高一點。
音色部分,一片小提琴部襲來,能聽出裡面各小提琴既相同又不同,
倒數第二首的前20秒也是,能聽出不同的低音提琴,
更不用說鋼琴和管樂器的變化多端了。
在喇叭能夠拉開、並拉離前牆和側牆、
聆聽位也距離後牆一段距離之後,
這張錄音給我全新的體驗,現在愛上這張了
此篇文章於 2021-10-13 08:25 AM 被 k900733 編輯。
-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k900733 For This Useful Post:
-
第一反射點還有兩個位置呦, 喇叭後面那道牆, 跟座位背後那道牆, 雖然距離相對比較遠一點, 但是也都算第一反射點. 可以簡單試試處理的差異. 座位背後那道牆我覺得可以用毛毯, 地毯那類的東西試試就行, 甚至是把那兩道門打開, 然後掛毛毯地毯. 喇叭後面那道牆, 可能就需要用GIK的吸音板來做做比較了, 畢竟喇叭後牆會反射, 而吸音板也能處理的頻率還是偏向中高頻為主.
若能感受到變好, 則可以進一步再去考慮吸音或者擴散.
-
-
 作者: chsiang
第一反射點還有兩個位置呦, 喇叭後面那道牆, 跟座位背後那道牆, 雖然距離相對比較遠一點, 但是也都算第一反射點. 可以簡單試試處理的差異. 座位背後那道牆我覺得可以用毛毯, 地毯那類的東西試試就行, 甚至是把那兩道門打開, 然後掛毛毯地毯. 喇叭後面那道牆, 可能就需要用GIK的吸音板來做做比較了, 畢竟喇叭後牆會反射, 而吸音板也能處理的頻率還是偏向中高頻為主.
若能感受到變好, 則可以進一步再去考慮吸音或者擴散.
謝謝前輩建議!
後來確實有把座位後牆也掛上GIK的四吋吸音板了,
放上後聲音尾韻的細節更清楚明確了,
聲音舞台倒是沒什麼太大變化,不過這也是預期內就是了。
喇叭後面的牆壁,因為只有中間一小部分能掛,
或許會用個GIK的六或八吋吸音板吧,
不過就會把閣樓燈的開關遮住了不方便,所以還在考慮中。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