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ricc0922 For This Useful Post:
-
兄真是有心人,小弟只先購入2條黃金蟒電源線,先細細品味,爾後再提高導入率囉!:)
 作者: ericc0922
(sweat) 來不及了,已經敗了~~~
這些金系列是給另一套系統用的,我還是很愛黑金系列的啦~金系列相較之下有更大的動態與寬鬆感,Telos線材真的每一個等級都會忠誠的回饋給一分的價值。但黑金系列相對售價來說還是非常超值的,就如同廣告所述,50%的售價,但確有金系列80%以上的表現,真的不為過。
-
-
Telos Audio USB 金版聽後感
USB訊號電性是屬於差動訊號,由二條線之間的高低電位差來傳輸訊號,藉以提昇抗雜訊干擾的能力,然而USB是屬於低電壓超高速差動訊號,因此線材本身的屏蔽也是重點。一般來說,音訊在USB大多是使用同步傳輸(Isochronous)的方式,當使用同步傳輸方式時,USB設備會連續不斷的與主機之間傳輸資料,在傳送資料發生錯誤時,USB並不會去處理錯誤資料,而是繼續傳送新的資料,此時線材是否能保持完整的訊號波形也是影響Jitter的重點之一了;當然也有少數使用非同步傳輸的方式來解決時基誤差與資料遺失的問題,需要特定的驅動程式來達成,這些產品目前大多為高價位,然而這種作法卻也漸漸成為Hi-End器材的設計趨勢。
但無論如何,USB在主機與設備二端之間,免不了透過線材,二端的時脈、雜訊狀況不一,此時連接二邊的線材變成為了一個重要關鍵,或許很多人認為數位時代的訊號處理與演算能力成就了線材的影響微乎其微,然而人耳終究是線性的產物,往往這些突破觀感的差異,進入了人腦卻是好聽與不好聽的天壤之別。還在用自己所認知的知識來衡量現象?這樣或許就太過偏頗了。

為什麼忽然間好像抱怨般的口吻說了這堆拉哩拉雜的事?實在是因為前陣子在友站MobiXXX1,看到了一些習慣用自己瞭解的知識來否決現象的人,連自身都未體驗就鐵齒否決,真是要不得的心態,如果站在研發的角度來看,這就是故步自封,當然我也明白該站大多為消費性產品的使用者,就算有發燒友經過也少有發言,因為稍有不慎就會淪為筆戰的文化實在不敢恭維…好啦!廢話不多說,聊聊Telos USB金版聽感吧!


這條Telos USB線,線身超級柔軟,據小林描述說是使用了超軟PVC介質來製作,線身覆有尼龍隔離網及Telos獨有的純銅鍍金配重環,一樣散發出無比的高貴感,我用在連接Perreaux 150i綜擴USB DAC輸入,目前暫時使用小筆電充當播放器,首先透過WiFi播放台北愛樂網路廣播實在是方便,音質也可接受,可以一整天不用換CD當作背景音樂聆聽。但真正要達到發燒音質還是透過播放器+高音質檔案來測試。目前使用Foobar2000為播放器,以及今年Hi-End音響展的CD Rip為WAV檔來感受測試。對比的USB線材是Perreaux綜擴原廠附上的USB線。

一開始我就先上了Telos USB線,可以感受到較多的細節與較寬廣的音場,就這樣聽了幾首曲後,換回原廠USB線,頓時感受到明顯的「凝聚」感,仔細重複聆聽了這幾首曲後,我才明白到這種凝聚感,原來是來自於Telos USB具有更寬廣的音場與3D音像,你會覺得樂器的間距拉開了,同時音場不只是往二側發展,更表現出了上下與深度的空間感,有些放大音場的線材會在大場面表現時過衝而帶來刺激的聽感,導致不耐聽的狀況,Telos USB卻沒有這樣的情形,在適合的地方收斂得很好,該交代的細節卻一點也不放過,綜合出細膩開闊的質感,微動細節非常豐富,明顯感受到不同的音色貴氣。原廠USB線相對之下音場顯得平面許多,中頻表現似乎也因為平面音場顯得保守,整體聽來就比較沒有那麼過癮了。
Telos Audio設計線材的能力真的越來越厲害了,就算是數位時代的產品還是一樣給它抓到了重點,不知道把它拿來插在印表機,會不會讓我的彩雷印出更豐富的色彩呢?!8)
-
The Following 9 Users Say Thank You to ericc0922 For This Useful Post:
-
又有新線@@/
最近都在台南忙UMC的事..
終於回台北了....
話說..我的HD800耳機升級線呢...XD
-
-
 作者: Rendy
又有新線@@/
最近都在台南忙UMC的事..
終於回台北了....
話說..我的HD800耳機升級線呢...XD
R大調整環節我都測試差不多了
我找時間較助理去跟你拿回線材
在修改一次就可以給你測試了
-
-
我也來交心得囉~
系統上的訊號線有好幾年沒換過了,原因是最後買的一條是cardas netural reference xlr,已經要價萬把塊,我當下就告訴自己再上去也玩不起了!再換同價位聲音要大幅進步也很難八…所以都沒再變動,
直到前一年無意間注意到telos的線大受玩家好評,但是看到金版價格我就軟啦,直到今年初發表了黑金版
看看價格還碰得起,於是就買來給我家新老闆embla當小弟使喚囉∼
入手這線run兩個禮拜了,聲音應該趨近穩定了,聲音比較對象當然是cardas囉∼
反覆仔細比對聆聽的感想如下:
黑金有些銀線的特質,高音方面量感稍多出一點,但全頻段延伸與解析都優於cardas,動態也變大,
聲音有著一般台灣品牌少有的質感與音樂性,聲音走向我個人是覺得中性均衡稍偏亮,
但casdas到也沒兵敗如山倒,再在中頻人聲的魅力上,我覺的cardas比較好,特別是人聲為主的音樂就喜歡cardas的表現,聽說telos也能有這種人聲魅力,但要上金版Orz~
為了能取這兩條特色在系統上,比較聆聽後,訊源就接cardas,前後級接黑金,把onix master退下犧牲一些低頻量感了!報告完畢!
以後線材應該還會再變動,但是目前還是先升級embla的dac模組優先^Q^
-
The Following 5 Users Say Thank You to metalman For This Useful Post:
-
metalman兄爾後可以注意一下有沒有二手的黃金版,真的很超值
 作者: metalman
我也來交心得囉~
系統上的訊號線有好幾年沒換過了,原因是最後買的一條是cardas netural reference xlr,已經要價萬把塊,我當下就告訴自己再上去也玩不起了!再換同價位聲音要大幅進步也很難八…所以都沒再變動,
直到前一年無意間注意到telos的線大受玩家好評,但是看到金版價格我就軟啦,直到今年初發表了黑金版
看看價格還碰得起,於是就買來給我家新老闆embla當小弟使喚囉∼
入手這線run兩個禮拜了,聲音應該趨近穩定了,聲音比較對象當然是cardas囉∼
反覆仔細比對聆聽的感想如下:
黑金有些銀線的特質,高音方面量感稍多出一點,但全頻段延伸與解析都優於cardas,動態也變大,
聲音有著一般台灣品牌少有的質感與音樂性,聲音走向我個人是覺得中性均衡稍偏亮,
但casdas到也沒兵敗如山倒,再在中頻人聲的魅力上,我覺的cardas比較好,特別是人聲為主的音樂就喜歡cardas的表現,聽說telos也能有這種人聲魅力,但要上金版Orz~
為了能取這兩條特色在系統上,比較聆聽後,訊源就接cardas,前後級接黑金,把onix master退下犧牲一些低頻量感了!報告完畢!
以後線材應該還會再變動,但是目前還是先升級embla的dac模組優先^Q^
-
-
Telos 白金版 保護蓋,保護端子..:
剛收到的 Telos 白金保護蓋,水哦!!~
收到 BNC 保護蓋了(盒一):

收到 XLR 跟 RCA 保護蓋了(盒二):

Studer D731 背面:

Antelope 旗艦 主時脈時鐘 Trinity 背面(這些保護蓋價值不會亞於 這 Clock 多少..,這台花得最兇!!):

10M 銣原子鐘背部:

我的前級..,J C Verdier Control B 背部:

我的 DAT(Studer D780 + Sony PCM-7010)背部:

後級..,J C Verdier 275DE 背面:

Audio Space 300B 推挽機背面:

早上剛收到的喇叭保護端子..:

Sony CDP 3100 背部:

Audionet PAM 背部:

另一臺 Phono(Project Tube Box II..):

謝謝觀賞!!
-
發文規則
-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您不可以發表回覆
-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 您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
討論區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