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類型: 文章; 用戶: gangster.tank
搜尋:
搜尋花去 0.01 秒。
-
我也購入了【Avier】USB4 線 兩條,然後我聽感結論基本上跟教授相差無幾,但HIFI性能一定是比教授好上一大截。
首先我一開始先把電腦裡BIOS的USB全部開啟,然後將【Avier】USB4 線直接插入電腦40Gbps的Type-C孔連接到U3TT,我的轉接頭是POLYWELL雙面10Gbps有晶片的USB type-A(公)toUSB...
-
不好意思驚動bchsieh兄上來回覆(特別是身體才剛開刀完不久,萬分抱歉),其實我沒有很在意這個時鐘的測量數據,因為看到這種設計跟孔位加上沒任何改善就知道凶多吉少。不過非常感謝 bchsieh兄的超詳細測試!
我自己本身也有第二型糖尿病,最近好像還有高血壓,真的大家要多注意保養身體!
也祝 bchsieh兄早日康復、身體健康!
...
-
你可以說說你使用的CAT有什麼配置嗎?比如用什麼主機板、BIOS怎樣設定、有沒有用USB分離、有沒有用U3TT、有沒有用工業級USB3.1 GEN2 HUB,是否使用JPLAY進行測試、有沒有使用過wipedisk wipe過HDD的分區以Gut方法抹除35次?我覺得沒有上述這些東西,突然插進來討論串還說什麼SATA磁碟跟SSD磁碟不同的荒謬話語,SSD也有SATA介面好嗎。
...
-
咦,沒有Delock鐵殼線?這個比短FPC線更重要,而且也不知道非Delock的短線聽起來怎麼樣。
順帶一提,Delock USB3.0鐵殼線真的可以煲開(clapping)
教授提到 BENEVO工業級 USB 3.0 HUB,我自己是用『四千元級 工業級 USB3.1 GEN2...
-
我不用時也是關機拔插頭,但我連續開了7天煲IE900耳機,也沒有衰聲,推測是我房間冷氣一直開著的原因?
-
今天樂之邦網站又能連上了,幸好 (clapping)
-
北京樂之邦沒有意外應該是倒閉了?網站都連不上了......聯絡還有在賣樂之邦的淘寶賣家也只說在東莞的廠家仍有負責售後,只是如果北京樂之邦沒了大概也不會有多好的服務了。
微信公眾號也聯繫不上官方,看來可能真的要涼。
-
DDR5 超過 6400 就很難維持 CR1了,至於在 8000 那種高頻率下幾乎不可能有 CR1,也不知道為什麼?
然後好像不是每個CPU都可以跟記憶體跑 Gear 1 模式,像我只能跑 Gear 2 模式,這導致了我想降低延遲只能透過拉高頻率並同時降低時序才有比較合理的延遲表現;大陸那邊也是有 4x ns的高頻表現,也不一定要 Z790 Apex。
水冷記憶體目前沒有像...
-
最近看對岸論壇以及閑魚上一些「秀跑分」的電腦截圖,發現其實 13700 同樣頻率下,延遲會比 13900K/KF 低 4ns 左右,並且『似乎』也可以跑到全核 6GHz 以上。
水冷小綠條的話搭配 Z790 APEX 很多可以超頻到 DDR5 8000、8200、8400,但8533以上雖然可以進入桌面,很難過得了燒機。
Intel 13代+Z790以後世代的問題大概就是慢慢要淘汰掉...
-
34281
後來測試出最佳組合,不曉得是不是我電腦超高性能的原因,總是覺得全部都用Delock USB3.0鐵殼線聲音有點拖泥帶水,還有一種可能是我現在測試的這種線長組合正是適合我的CAT系統的。
原先
電腦 -> Delock 3.0 鐵殼 A to A-> A母 to A公電源分離線+U3TT -> Delock 3.0 鐵殼 A to A + Lindy A to C...
-
34244
我已經收到這些線材了。
剛開始我只將 HUB 到 外接硬碟 這段 Amber USB3.1 GEN2 TYPE C USB線換成上面的那短短十幾公分的特殊Type C線,結果聲音就變得開闊、直白,細節跟動態也變好。
後來我將
電腦→Delock USB3.1 1m A to A(以前那條)→U3TT→Amber USB3.1 GEN2 A to C→ USB...
-
34244
Delock USB3.0 鐵殼頭線 請人代購啦(devil)
-
看來 amber USB 3.1 Gen2線 被 Delock USB線 打敗了,我只好乖乖找人代購(angel)
如果有人要開團,請讓我跟一個?
-
我的CAT是:
1.CPU: i9-13900KF (6.0 Ghz all P-core、關閉E核、5.3 GHz Cache,開啟HT)
CPU Voltage 1.51V
SA電壓 1.05V
Cache 1.275V
CPU SVID 1.25V
CPU Input 1.50V(最低)
V/F offset all auto
-
有一次無意間把 DDR5 5800 CL28 超到 DDR5 6200 CL52,發現聲音變得更多暫態,就在想是不是頻率越高越好,即使時序很高?
後來將 DDR5 6200 用了幾個小時調整後,終於有比較令人感到滿意的聲音,至少是超越我以前那台。
以下是 DDR5 6200 的 BIOS設定:
34207
34208
34209
34210
-
BCLK 設成 101、102、103這樣應該還是可以開,只是好像意義不大;CPU 電壓提高到 1.55V 也仍然是一樣的結果,我認為是 CPU 體質的關係。
Cache Ratio 最高只能到 54,可以聽JPLAY,但不穩定;能穩定工作在 53 以下。
Cache Ratio 到 52 以上的時候,聲音也進步有感,聲音的流暢度提升了。
-
我分別測試了:
5個P核 6.0GHz + 3個P核 5.8GHz
4個P核 6.0GHz
2個P核 6.0GHz
1個P核 6.0GHz
我覺得核心數越少,似乎聲音越乾淨,但核心數越多聲音空氣感越明顯、能夠聽到更多細節以及有更多的暫態。
就我個人認為的排名:5個P核 6.0GHz + 3個P核 5.8GHz > 4個P核 6.0GHz > 2個P核 6.0GHz >...
-
這個我測試了,結果BCLK=120、150、200都不能開機,很奇怪?也有注意頻率的問題。
Cache Ratio 的話我設為 50,越高暫態越好。
目前測試只開四核,聲音的確比全開八核要好。我猜測是因為其中三核是 5.8GHz 的因素;若全核 6 GHz 的話,聲音相較不遠,沒什麼太大的差異。不過四核好像有好那麼一些,可能全開核心會互相干擾吧?
-
dequad 大您好,
不曉得哪邊可以做此設定?不過我猜測聽感會差不多。
-
經過這兩天的測試,我發現CPU主頻高遠比任何優化都重要許多!
當初剛開聲用『全P核6.0GHz』驚為天人,後來將DDR5超頻到 5800,CPU主頻降為5.8GHz,雖然還是很好聽,但就沒有6.0GHz那種驚艷的感覺。
5.8GHz:暫態、細節非常不錯。
5.9GHz:暫態、細節又更好,不知為何動態也稍微變好。
6.0GHz:暫態、細節、動態突然屌打上述兩種頻率??
...
-
現在有一個問題是記憶體跑不了Gear1模式,在DDR5 5800 CL34-34-34-66-1T的頻率下,AIDA64測得延遲為68ns左右,不知道有什麼辦法能夠以Gear1模式運行?
-
34195
34196
34197
Z790 Apex我請店家幫我組好了,13900KF搭配龍神三代水冷,可以上到6GHz,然後沒特別調隨便播一下音樂,果不其然暫態變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豐富!!
其他還在調。
後來解決Windows 10 LTSC不能用網路的問題了。測試Candy11發現音質超級超級糊!
敬待後續...
-
+1,不知道有人開團嗎?德國網站我不知道要怎麼買,我也要四條!
另外,因為想快點買到Z790 apex,所以在淘寶用溢價一萬多新台幣的價格買入apex了。
-
Z790 Apex主板沒有交期,至少得等到二月以後了...(angry)
其實主要是在等主板,不然早就可以組裝了。不過既然如此,那我就乾脆也等看看13900KS好了。
希望不要用到分體外置水冷才能壓得住溫度。
-
感謝 dequad 大大寄予厚望,會想升級到13代Intel CPU純粹是7代的CPU太爛,已經不符合所需。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調整到各位都滿意的程度,但我會把自己調整的經驗寫下來。根據上次調整的方法:我都是調完一個參數就直接進入系統以JPLAY來試聽變化,每個項目調整都有不同的變化,需要耗費很多心力跟時間慢慢調整,沒有辦法很快調好;有時候甚至是數月才能讓我感覺滿意,數位訊源就是這麼好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