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搜尋花去 0.00 秒。
-
已經有人去聽巴黎管絃樂團來台了 (clapping)
這周在台北 可以期待一下
在正式演出之前 有興趣的同好可以去他們的網站上看看音樂會live的影片 聞香一下
https://philharmoniedeparis.fr/fr/live/orchestre-de-paris
-
因為對於兩位小提琴演奏家(Tedi Papavrami與大衛·歐伊斯特拉赫)對於貝多芬第24號奏鳴曲演奏差異,產生了一個重要的討論。
在討論到兩位小提琴家不同的演奏時,psycho提到:「**至於每個演奏家詮釋的不同方式,在你心中的權重不高**,這句話得詳細解釋:
...
-
在前述的條件下,初步實驗成功了。
用兩顆900v/2000uf的EPCOS的MKP做成的CGT,聽起來在全頻寬上都沒問題啦~
當然目前的系統電腦性能與類比性能都稱不上極致,可能聽錯也說不定
-
因為最近性能好的DAC回去原廠,mydac同軸接受又掛了QQ 數位性能與類比性能都嚴重不足下,轉由結構美感欣賞,才看懂psycho說音色藝術的問題。
...
-
關於之前CGT用來給牌插當電源接地的測試,發現用CGT給牌插當接地會造成超低頻細節的損失。並且,當時推測有兩種可能性,一是CGT不適合做為電源接地;二是MKP容值太小(550uf的兩顆,共1100uf)
今天測試結果如下:...
-
結果這個測是讓我發現另外一個慘劇
我就在想如果你用KP2K聽得出來,為甚麼我聽的效果會跟產生這個差異??
直到今天在側是別的東西的時候,回去聽pyka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才發現聽起來怎麼這麼難聽??? 普遍超低頻直接少一半
檢查之下,才發現nano dac接的CGT之前掉了(angry)(angry)(angry)(angry)(angry)(angry)(angry)
...
-
關於這個層面的問題,我猜psycho之前討論上某種意義上的回答是:「音色營造能力越好,就OOXX。」從這個客觀性指標來回答問題(?)
不過,我猜D大想要討論的應該不是怎麼樣詮釋音色營造比較好,而是怎麼樣的詮釋更接近浪漫?
如果我的猜想正確,可以先提供以下素材,作為討論的基礎:...
-
有趣,所以你是在M5R+AM擴+JMR v.s. M5R+myzic+KP2K的對照?
也就是說在KP2K的環境下,你也是覺得在音色音質的表現上,不敢肯定的說EVCD贏過,而是要到JMR的環境,才能確認EVCD比CAL好很多?
如果是這樣那可不是我被騙了,我只是很客觀的在我的環境底下,描述出我聽到的現象。
...
-
如果要說1:21~2:16的話,CAL也是三重奏喔。
我一樣可以在錄音比較差的情況下,聽出鋼琴高音部與低音部不同的音色營造以及弦樂部的配合。並且,在錄音比較差的情況下,我聽起來似乎CAL的音色營造給我的感覺比較接近之前討論踏板音色的時候說到的,每個音符都有精心刻畫的感覺。當然是接近,而沒到Alain Jacquon那個程度。所以,我才判斷演奏更佳。而非你說著凸顯細節。
-
以錄音來說EVCD037的錄音一定是比CAL早期的錄音更好。這是錄音科學的進步沒辦法。
不過,在演奏上面剛剛又仔細聽了一下。雖然,EVCD037的小提琴音色表現比起CAL在音色營造上更好。不過,鋼琴部在觸鍵音色的變化上,可是比不上CAL 3251。這個觸鍵音色指的鋼琴琴鍵敲擊下,產生的類似音色之間的輕重起伏。具體而言,請比較兩張OP.24中CAL 3251...
-
如果想要OP.24的話,caliope早期有張錄音跟演奏都不錯的CALL3251
https://m.media-amazon.com/images/I/91K56niw6JL._AC_SL1500_.jpg
不過,現在已經絕版了。要去二手市場找找。
-
對於這個問題,有一些粗淺的想法。趁psycho還沒回之前,就先為王前驅了(X)。
---
古典音樂作曲出現後,隨著時代演進、樂器的更新乃至於某些樂器被淘汰後,即產生了一個問題:對於古樂(例如:貝多芬、莫札特之於現在)到底該如何演奏?進而產生了不同的取向。
...
-
自從psycho的音響開始變貴之後,系統表現超低頻的能力,在他的評價系統之中就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他就認為超低頻的完整性以及中高低頻正確的平衡二者共同構成旗艦系統的重要指標。為了判斷系統是否能夠正確判斷超低頻,還發展了「管風琴測試法」來分辨現象。
...
-
設計那種東西都是要個案依照情況去做的,沒辦法通案搞攻略啦XXXD
而且,要處理美觀問題,還是等到都穩定下來不要亂動的時候再說了。
-
其實用工業用的機櫃之類的 好好重新規劃應該會好不少
尤其是那堆亂七八糟的接線 如果改用厚的紅銅板連接電容,然後把所有DC線、電源按照大小規劃好。
另外,電源隔離方案的走線也是,應該就會好不少。
-
hi s大好
關於這個 之前有人提過dcdc背後的科學推測
因為當總瓦數不變,但是電壓降低,相對來說就意味著電流量變大,而設備要能夠負荷足夠大的電流量內阻就就要夠低。也就是說跟大瓦數SMPS電腦性能會特別好一樣,是因為整體線路的內阻變低了。
此外,另一件事情是dcdc本身就是一種穩壓。在穩壓過程中,本身也會降低電源本身雜訊。
...
-
那個是可以換掉啦 但好懶喔 lol 不然你有沒有二手的給我撿算了(X
-
我適用
https://world.taobao.com/item/616461899110.htm
上述這個AOKO USB TO SATA 之前看到GANGSTER大大推的 本身就可以外接12v 沒用分離線 效果聽起來也就還行了
-
我在等你寫欸
你自己來吧,最近系統太好聽了
另外一個問題是我似乎沒辦法上傳試聽檔?
-
這個部分你要不要再清楚的說明一下?
讓除了當場對比的人也能夠知道這個現象。
例如:CD播起來在你那邊的何種條件下會沒有,哪些CD應該要有之類的。
-
今天另外一個最重要的發現是超低頻不只是受到數位性能所決定的吧。
就算數位性能夠,類比性能不足,還是會完蛋。
然後,就是CGT的電源對於CGT效果的影響,不知道我帶過去那個全漢的48V到底是沒run還是甚麼導致音質不如明緯的那兩顆?
雖然,我跟H都覺得動態好像有好一點點?
-
其實本來有想去改,但是看到都沒人吐槽,就懶了=.=
這就是學術研究一定要有審稿以及正確的審稿意見機制的理由吧
-
psycho手上那顆,跟我手上這顆一樣都指是用NDK的晶振,根據BC大的理論以及sam大在fifo的實踐來看,換成sc-pure應該改善更多。
這個早就試過了,必須是德國製品(devil)
本來還想說你如果實驗結果巴拉巴拉的,我就要來問你有沒有乖乖按照經驗用的德國制。
然後我有點看不懂你的那個測試實驗?
-
「a5401920 認為簡化DC供電不會影響聲音、甚至會改善」
我可沒說不影響或是改善,而是在有限的條件底下,可以最優先被放棄的是選項是分接。因為從過去討論來看,這個最不影響,比起少一顆MKP、用次級的SMPS來說。
另外,在接線時,也要注意的是短線、粗線這些東西,我就不額外在說了。
-
這個狀況以我目前碰過的多顆2000w以及不同取電板均無遇過。因此,以下只能提供初步想法:
1.最簡單的方式是直接與FSP聯絡,確認問題。
2.如果想要自行處理,或許可以先試試看更換取電板?
都無法解決那就要回到電源本身是否損壞了。
以上想法僅為猜測,提供給M大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