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類型: 文章; 用戶: arnoldonomics
搜尋:
搜尋花去 0.00 秒。
-
居然連ROC曲線都出現了XDD
這樣的話,統計檢定應該會長得像:
H0: x = w
H1: x = s + w
s = Psycho教授的rip檔和k900733兄的rip檔不一樣
w = noise
x = 偵測結果
由於沒有先驗機率,所以用ROC曲線來解?
-
受k900733兄啟發,也來試試大家來找渣的遊戲(blush)
這次是蕭邦協奏曲第一樂章4:45~5:05處,其中一個聲道可以聽到一個高頻雜訊~ 小弟無法分辨是什麼的聲音(giggle) 希望不是沒rip好造成的(那就不是bit-perfect啦囧)
http://www.stsd99.com/music/lyr2266.jpg
-
bchsieh兄您好,小弟想說的是像測量Spinorama一類的...(blush)(blush)
33373
-
在美國,Psychoacoustics這門課通常是開在音樂學院底下(和心理系、統計、資訊、電機、資工等等共同授課)喔~ 本身則是心理學的分支,和電機工程、物理學、生理學、資訊科學等等學科的綜合領域。 小弟無聊時去試聽過一兩堂課,基本上是以統計方法為基礎的一門學科。
...
-
dearflight兄您好,小弟忘了說明(blush)
第一張圖的縱軸是動態沒錯,可以從(連續)觸頂與否看出是否clipping。也可以從波形呈現"高原"情況時猜測有clipping。
波形削平是以動態為縱軸的時候,波形圖可能會出現的現象。
-
Kevin兄附近音樂會應該也是很多~ 光樂團就有巴巴和NSO,費城好像也不遠?
不過歐美樂團是真的很需要幫助>< 尤其美國年底前音樂會肯定都是開不起來的。
Chamayou的拉威爾左手鋼協有錄影喔~
...
-
-
dearflight兄您好,小弟是用Goldwave。
"上網查了一下,clipping 指的是動態過大的時候,超出了 0 dB 產生的破音狀況對嗎?"
超出0dB會產生clipping沒錯,不過更準確的說法可能是開始產生大量諧波失真的時候稱為clipping。
(波形削平後,頻譜分析上是產生大量諧波失真。
"有人說即使原始取樣在 0 dB 之下,但是經由 DAC...
-
dearflight兄您好,這是錄音本身的問題,在動態最大的時候發生了clipping的情況(破音)。
至於是錄音時麥克風增益沒調整好還是後製問題就不好說了(angel)
可以看圖,在接近2:18的位置破音的情況最明顯。
https://i.imgur.com/axfJivf.png
-
基本上沒有影響,除非data的波動嚴重到影響0、1的判斷~
Data在這裡可以是類似開關的角色,只要0、1的判斷沒問題,輸出就是獨立clock(或是bc兄提到的flip-flop)決定的
-
教授好,深藍和neural network 沒有任何關係,IBM的深藍西洋棋程式廣義上其實是窮舉法...
前幾年的圍棋程式是Alpha(zero) Go,本質也是搜索演算法,不過運用neural network幫助搜尋時的判斷。
neural network(類神經網路)的一個類比方式是經驗法則,從每次選擇的結果學習,目標是越來越好(實作上常常學壞掉就是)...
-
k900733兄買CD的精神值得小弟好好效仿(blush)
Naxos這張是聖桑小提琴協奏曲全集裡面小弟最喜歡的了,主要是第一號和第二號協奏曲實在太難找,然後第三號的演奏也還可以。 ZZT那套樂團錄音都很棒,但小弟最喜歡的幾首小提琴作品VC2、VC3、Morceau de Concert等等曲目的小提琴表現都差強人意...(汗)...
-
教授好,小弟認真聽音樂的時候不用YouTube啦! 放youtube是方便大家參考(angel)
另外雖然對於殘響自然與否的判斷和教授不太一致,但應該不至於把人工echo聽成"鋼琴抖音"。後者小弟推測是運用延音踏板去控制大二度或小二度和聲,藉由beat frequency的效果來創造音色顫動,聽感上還是很明顯的。
當然如果小弟理解有誤,也麻煩教授再多解釋一些鋼琴抖音的細節或聽感了~...
-
Naxos有一張聖桑小提琴協奏曲集小弟覺得還可以~
https://m.media-amazon.com/images/I/71CjrCWnrpL._SS500_PIPJStripe-Robin-Large-V2,TopLeft,0,0_.jpg
-
這個感覺好好玩(giggle)
報告: 整張專輯從第一軌到最後一軌都有這個滴答聲XDD (而且很清楚!) 聽起來像是時鐘的秒針沒錯哈哈哈
這個就比較小聲了,Spotify上面有但不是很明顯,沒有人提醒應該注意不到(blush)
-
小弟用耳機聽效果很明顯耶? (筆電 -> Soncoz SGD1 -> JDS Atom -> AKG K7XX)
Cras就算是Spotify版或Youtube版的相關錄音也都可以聽得很清楚~
附上Youtube連結(blush)
Skarbo版 Cra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JxbRX-jlUg
Hortus版 Cras
-
忘記說了,k900733兄也可以考慮加個前級試試看? 也許RME 的output stage和Benchmark的input stage不那麼搭也說不定~
便宜的選擇有JDS Atom、Drop THX789 ...
或是更配AHB2的Benchmark LA4等等
-
Psycho教授好,小弟很喜歡這段音樂,謝謝分享~
k900733兄您好,
小弟猜想k900733兄在聆聽時可能陷入了文字上的誤區,教授的鋼琴抖音應該是指藉由琴弦彼此之間的共振影響創造音色變化。 在特殊的音程(和弦)或踏板運用下,會有音色"顫動"的感受。
弦樂器對"音高"的抖(揉)音(vibrato)在正常的鋼琴上是不存在的~
-
轉播連結沒有了QAQ
(還是國外不能看?
小弟最近倒是蠻想聽一次NSO的現場,這兩年在美國聽了一些音樂會,總覺得把記憶中的NSO和安娜堡交響樂團並列是不對的...
(看教授的評價,NSO應該也還可以啊? 但小弟記憶中的演出和這兩年聽過的音樂會對比... 嗯,差不多或略好於A2SO吧(blush) 不是說記憶是會美化的嗎><
本來今年想把附近的音樂廳全部跑一遍,但北美疫情QAQ
...
-
Psycho教授好,錄音是LCR三聲道或雙聲道和雙弦好不好沒有關係啦~ 小弟明明是說葛羅米歐會偷偷用抖音來掩飾音準不穩定的情況(angel)
話說小弟分享的多聲道資料是不是沒人在關心......
果然是推行了五十年、從類比到數位時代都沒成功的技術lol
-
Psycho教授好,小弟想要表達的意思是:
有動態壓縮的錄音一樣可以拿來測試音響系統有沒有動態壓縮~
因為這是兩件不同的事情,有動態壓縮的錄音可能會有不自然、細節不佳的情況,但在實際重播過程音響系統不會"知道"這件事情。當然在聽感上如何分辨就是另外的挑戰了。
謝謝Psycho教授和Kevin兄補充(blush) 小弟沒注意到Mercury也有三聲道SACD的發行~...
-
兩個錄音都來自Blue Coast Music,JCR先生是共同創辦人(angel) 另外一位公司主事人是JMR喇叭的愛好者。
從網站上的搜尋系統可以找到JCR先生參與錄音/混音/製作的幾張專輯。至於這個搜尋系統可不可靠就沒人知道了(blush)
傳送門
...
-
謝謝bchsieh兄分享,這好像符合劉總編定義上的"sashimi"錄音(clapping)
小弟是用耳機聽這份錄音,感覺聲音動態被錄音器材限制住了,其他相位什麼的反正耳機不夠好感覺不到(giggle)
(開Goldwave看波形,聲音動態應該是被限制了沒錯
(這現象不完全等於動態壓縮
以小弟粗淺的錄音經驗來看,會限制聲音動態的因素可能出現在幾個環節:
1. 麥克風性能不足
-
不曉得教授怎麼定義加料的? 小弟是認為5.1 downmix 到 2.0 的過程,側環繞或後環繞錄製的空間殘響加到2.0裡面也算是加料的一種,尤其聲音的定位、方向性會在這個過程中被破壞~
稍微補充一下~
第一個錄音是Jean Claude Reynaud先生的作品~ 不過JCR先生只負責了recording和mixing的部分,也許問題會出在mastering的部分。
...
-
謝謝Kevin兄的分享~
小弟也曾經對reel to reel tape特別有興趣,不過去年在RMAF上有聽到幾個盤帶系統,也有看到錄音師出來賣reel to reel tape,老實說效果都比不上好的CD或數位流系統~
(附帶一提,現場Ed Meitner的展房無論CD還是黑膠系統都是全場最好的水準~ 真正的專業人士還是厲害(ange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