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9d/20091021a1.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9d/20091021a2.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9d/20091021a3.jpg
可列印查看
小葉哥哥也選擇用bdr的板子當背景囉...
還有阿...這系米東東..
簡單地講,是一種新奇有效的墊材,也可貼在器材或線材上面發揮抑震作用
詳細可參閱底下友站這篇日本Oyaide原廠海外銷售經理石黑勇人專訪
http://www.hi-av.net/modules/article...rticle.php?115
這玩意兒真的很邪門(效果太好,卻想不通原理,只好說它邪門....|(|-)。
放在訊源底下,silver面朝上,乖乖
原本調系統時整我整個半死的Hilary Hann拉的Ciaccona
琴音突然就飽滿了起來
原本高把位的刺耳轉成溫順
卻又不失力道
空間感也更好一些:O
簡單來說,小葉敘述的正反面聲音走向,在我系統上有同樣的結果。
我目前是留在銀面朝上
不過等喇叭再進入狀況些,說不定carbon朝上呈現的溫潤感會更好聽
很好玩的小東西,花費也有限,可以試試
對了,小葉有試過兩銀兩黑的擺放嗎....:o
在我系統上,的確是沒有拿下來的理由
測試完就買下來了
我也是silver carbon朝上
其他的玩法我就沒試了
因為真的是有點懶....也歡迎大家提供心得
好想買來玩玩...偶也很久沒玩墊材了說...
台北市音逸音響有在賣!
淫王也有用?感想如何?
小弟也在用。沒有去認真地比較
(sweat)小弟是用在這裡 畫面跟聲音都有差喔 不過我只注重畫面的差異哩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pictureid=6848
這個INS-CF真是個很小很小的東西...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pictureid=7429
已經很久沒用墊材了,不過看到小葉兄介紹了這個便宜小東西,心癢難耐,於是就拿了一組用在訊源的腳下,截至目前為止還不錯...
我自己的聽感是細節會再多些,不過我自己的系統感覺比較多的是原本感覺太剛硬,現在則好很多,聲音更耐聽了。也不會因為修掉剛硬,反而失去細節,算是蠻可貴的。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pictureid=7432
我自己的使用方法也很簡單,copy 小葉兄的用法...相當簡單牢固。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pictureid=7431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pictureid=7430
副教主,你入手囉!
照片中,看起來好像跟一塊硬幣差不多大小...
實際大概是多大呢?
PS.上面那台PS3好像吃很好勒...
剛剛退回去第一頁!看到小葉有拍跟一元的對比..
真的跟一元差不多...Orz
真是神奇的小東西^^
卡蹦的教主當然要試一下呀.........
有人拿這個來墊綜合擴大機嗎?不知效果如何?
INS-BS
8,610 yen / 4 pieces per pair, including tax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9d/INS-BS_big.jpg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9d/INS-BS_CF_big.jpg
不知道,要等東西進臺灣.......
昨天又騎車車去拿了兩套 INS-CF 回家, 湊一湊 12顆剛好可以給兩個排插,訊源還有D/A使用...
剛上排插後怎覺得似乎聲音比較小,想說怪怪的...但是聲音仍舊相當通透,只是聲音音量確實變小了...
後來將 第二組 排插墊上後,整個聲音突然大了起來,但人聲和樂器聲音分的更開...且不失細節,甚至覺得細小聲音密度增加了,所以小聲音的形體(例如淡水小鎮裡面那隻筆掉落的聲音)變的形體感更好一些...聲音調更大聲後也還不覺得吵,想必不是單純聲音變大這麼單純...:^):^)
今天早上起床小聲的放史茵茵的聖誕專輯,輕輕柔柔的聲音,第一次感覺兩聲道放背景音樂覺得還OK就是這時候,以前會覺得聲音小了,細節少了不少...
今天再繼續聽看看,有心得再上來分享,很有趣的小玩意兒...
也感謝小葉分享的小東西(bow),對系統加分效果真令我對小東西刮目相看。
算是hi-end + med price = high C/P嗎:o:D
感謝e兄這麼認真的心得....
阿我怕影響後面排隊,就取消了....其實購買的管道很多,這不是重點吧。這裡也非營利網站,心得分享比較重要啦。
再補充一下,昨天回去把銀的朝上擺在綜合擴大機下,邊做事邊聽,原本前一陣因調整弦樂高頻變得較不優的問題沒了。還沒仔細AB test,但效果還滿明顯的。
前幾天朋友來訪,聲音難聽異常,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放在兩個排插下面的INS-CF在做怪。有些片子聽還可以接受,但是其他片子一放,整個聲音空虛乾燥潤度全失,狀況還蠻慘的,只能說:難以入耳。
所以昨天晚上乾脆來個換換樂。
1. 排插的INS-CF拿掉,果不其然,聲音的能量和密度又回來了,看來INS-CF和電源部基本上還是不搭的,電源部和以前的break經驗相符合,必須 follow 穩固為原則。
ps.排插放在地板上。
2. 放上QX4 了...聲音變細緻耶,看來有搞頭喔。這時候我的INS-CF 不夠了(sweat)
ps.QX4放在地板上。
3. 放上後級,前級了...bingo...聲音的凝聚力強。形體感又更好。
ps.機器皆放在黑金石上。
發現機器直接放在黑金石上面(3cm厚度)如果機器本身的腳是硬派的,絕對會有聲音開叉的狀況,凝聚感劣化,加上INS-CF後凝聚力實在是讓我驚艷。
不錯的小東西。讚!
請問ec337280兄是銀的那面朝上還是朝下呢?
這個底座看起來似乎可以跟機器的腳墊互換.
那個孔好像是貫通的.
昨天也收到了
就先試著墊在喇叭底下
聲音變的扎實立體了一點
接下來也在超高音下方嘗試了一下
聲音變的更乾淨了
最後墊到擴大機下面
毛邊少了
解析度提升
聲音也更飽滿了一點
亮了起來
這東西果然是好物阿~~~8)
在我的系統上擴大機提升的效果比喇叭要好得多
但同時用上更是加分(blush)
目前都只試了銀面朝上
改天等CDP到家再來試試
拖了很久~心得終於來交差了
先略述一下參考系統
1:訊源embla basic(此機相關心得擇日再補,做了一些大家或許會有興趣的實驗)
2:speaker : Dali Evidence
3Preamp:JRDG synergy
4:Amp:Classe CAM200x2
測試曲目:Arch Enemy/Rise of Tyrant/第1首(重金屬:D)
蔡琴民歌xrcd/第1,7,8首)
齊豫live雙cd:第1張/第2首
心得:
embla腳墊下面剛好也有四個略小於墊片的小圓洞,放這小墊片還蠻費神的,一不小心就會沒完全支撐,一放上去的最初感想聲音變凝聚,樂器線條變清楚,速度變快但音場規模縮小了點,
一:以此狀態來聽蔡琴,齊豫人聲為主的音樂,感覺人聲會突出一點,但卻少一份寬鬆的韻味,空間感略微後退,但低頻力道比較強一些,取捨之下我會選擇不墊
二:但是要是聽重金屬的話此墊片放上去就具有完全的優勢,聽重金屬因為音壓大,樂器 多,音樂節奏快,所以系統聲音不能慢,不然鼓聲,電吉他,貝斯會全部糊在一起,讓人聽的很難過,此需求剛好符合這墊片特性,所以聽起來虎虎生風,氣勢磅礡,吉他低音弦彈的riff
聽的很清楚,實在過癮,一旦拿下整個解析就下滑,讓人聽的有點難過
總結以上,那不就變得很麻煩?得拿上拿下~(sweat),所以現階段還是選擇放上去,畢竟我聽大動態音樂比例比較高,但為了想兩全其美,我弄了三組BDR腳錐加墊塊來調整看看(比這組貴好多),有改善,心得等仔細聽了再補述,最近動了太多東西印象怕有點亂~
以上:)
沒想到有人用Embla跟我一樣,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