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已將新購置的綜擴/喇叭/CD/訊號機架好了.
連續幾個晚上"燒機"後,應該會越來越好才是!! 在此感謝小蔡與其他回應教導
各式線材的接法.
想再請教各位二個問題: 請指教.
1. 目前喇叭尚未用角錐,僅放置花崗石上. 不知各位有無推薦適合品牌? (預算1500)
喇叭是:Diamond 9.1 75週年版.
2. 昨晚整理一些五年前買的CD有些發霉,用電腦LCD專用布清後,有些還可以,有些不行.
各位可推薦那種清楚用品來用?
另外那裡可購置上述東西請告知. Tks :P
可列印查看
上週五已將新購置的綜擴/喇叭/CD/訊號機架好了.
連續幾個晚上"燒機"後,應該會越來越好才是!! 在此感謝小蔡與其他回應教導
各式線材的接法.
想再請教各位二個問題: 請指教.
1. 目前喇叭尚未用角錐,僅放置花崗石上. 不知各位有無推薦適合品牌? (預算1500)
喇叭是:Diamond 9.1 75週年版.
2. 昨晚整理一些五年前買的CD有些發霉,用電腦LCD專用布清後,有些還可以,有些不行.
各位可推薦那種清楚用品來用?
另外那裡可購置上述東西請告知. Tks :P
Sorry 小葉!! 筆誤. 請見諒
http://musicalsound.com.tw/diy/ks.htm => 可參考
角錐的話,可能要描述一下系統想要的聲音
真多謝!! Leo.
去一罐來用看
至於角錐,我比較想到的是背景音樂之中低頻能夠再明亮點,再重一點.
但不知對Dimond 7.1是可以做得到. 昨晚先用茶杯(老人茶那種)試了一下發現聲音有一些些不同.
等過幾天花梨木錐到了再來試試.
不好意思
借個板面問一下
一般市售的角錐(Y拍上的銅錐 花梨木錐....etc)
放置於喇叭之下時
是直接放,還是需要黏貼阿?
看到有些角錐本身就貼上了雙面貼了,
但想到這樣用,擔心黏到喇叭的小屁屁,(黏上去了想換該怎麼辦?)
直接放又怕搓、括傷喇叭的小屁屁,
不黏貼,直接用會否括傷喇叭(鋼烤那一類型的)
亦或加了墊片 不黏貼使用就不怕了?(sweat)(sweat)
就是樂音唱片行郵購
http://musicalsound.com.tw
不能用同心圓,裡面有圖介紹喔
另外3點提醒
1. 沒事不要擦,只要有擦就有風險
2. 先用吹氣球把灰塵吹掉
3. 使用細的拭鏡布之類的.....
其他地方我就不清楚了
可問看看38度C或是Joy Audio,應該會有類似的產品
==============================
左手的三根手指的施力最好一樣(不好意思,小弟我是左撇子),而且擦拭的方向和手指方向平行,忌用同心圓擦拭方式,以免有意外造成同心圓刮傷,恐易造成跳針現象。
http://musicalsound.com.tw/diy/ks-3.JPG
感謝小葉大人~~~
我再去找找........
我清潔CD應該比較奇怪一點,我都是用粗蠟拋光!:D
有汽車用的最細目的粗蠟,也有鑽石膏!
剛剛用了這次新買的#10000的鑽石膏,哇塞,超好用,拋光完一看我真想說它是玻璃CD:D
其實小葉兄那樣擦,我可以一百個肯定那一定擦出很多痕跡!不過如果器材等級夠,那就應該比教不受影響了!:o
對了,另外一點是如果CD不很髒的話,其實我們嘴巴哈出的水蒸氣,是最可以把CD表面擦乾淨的,光水或是用噴瓶噴出的霧狀水都還不像水蒸氣來的好用喔!
那個不是我擦的,我很少擦CDㄟ........
呵!我知道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我在胡說八道,或者不曉得我在說什麼:D,因為每次講好像都沒人理我!;(
拿粗臘拋光CD?有沒有搞錯:o
其實粗臘也有研磨粒子粗細的等級之分,我用的是日本SOFT99的“極細目”粗臘,也就是粒子是最細的,它應該可以算是烤漆表面研磨打臘最後的一道臘,它是有“鏡面效果”的,在它之後就是上美容臘,但美容臘只有填補作用,並非能真正將刮痕去除,所以要用這個極細目的粗臘,才能真正將刮痕磨平!
當然CD片不會有那麼嚴重的刮痕,這也是用極細目粗臘的原因之一,能同時除痕〈也能拋除CD片上的霉菌〉又有鏡面效果,它對嚴重一點的刮痕就沒辦法了〈只能減輕而已〉
後來我又發現“鑽石膏”,這是給更精密器材拋光用的,我也用一段時間了,效果不錯,但施工難上許多〈其實用極細目粗臘就要花很多時間,用鑽石膏可能就要一個鐘頭(whew)〉,它一樣有分等級,這次我買了“光學級”的鑽石膏,昨晚第一次用,發現好用很多,而且真的讀取面超透亮,嘿嘿!看來這下子我又有得忙了!(whew)
記得不久前有說過,我最近買了莎拉布萊曼Time to say Goodbye專輯,它是1997年那時出的,我買的是鍍金版,滿心的期待在聽到那宛如收音機出來的聲音時完全破滅(u),
我便把片子拿在燈下看了看,天啊!整個片子雖然看起來讀取面是透明的,但表面全是花的!明顯就是片基不是很好,
所以就還是不死心給它拋光看看,結果不曉得是不是我最近也用了電源處理器的緣故,拋光後的效果在這次聽起來超明顯,我只能說我幾乎到了錄音現場〈尚為不足處我想還是它本身錄音的問題:o〉
昨天再用新買的鑽石膏再弄一次,一些細節聲響更浮現,我想片子本身的性能應該也差不多發揮了吧!:D
remo找個機會弄個圖解吧.......:P
remo太神了吧!!~
你說的好像在幫車子打臘
還真想見識一下~~~:O
好吧!那就是這張囉~
http://img122.imageshack.us/img122/919/dsc00208.jpg
右上光點的下方可以看到絲絲細痕,不只那裡,是整張都有!|(|-
http://img67.imageshack.us/img67/1780/dsc00210.jpg
拋光用品之一~CD油,可防止臘劑太早乾,也能幫助將殘臘清除!
http://img139.imageshack.us/img139/7348/dsc00211g.jpg
再來就是三塊布~
http://img218.imageshack.us/img218/1695/dsc00213oeg.jpg
其實三塊都應該算是可以用來擦光學鏡頭的,而藍色負責沾臘拋光,土黃色的負責上油,綠色的負責最後的清潔!
前兩者在網拍買得到,綠色的已經買不到了,它的清潔效果絕對是我前所未見,而且也是目前也沒有其他可以比得過的!
以光點為中心,右邊顏色較深,那是有上油的部份,也變得比較透明,另一邊則是原來稍感霧狀的樣子,但其實那也是透明的~
http://img122.imageshack.us/img122/7821/dsc00214.jpg
用布將整片CD上油完畢,上油可防止臘劑早乾,也可讓臘〈或鑽石膏〉變得比較好推~
http://img122.imageshack.us/img122/322/dsc00215y.jpg
用來上臘的布也同樣先沾點油,才好作業~
http://img122.imageshack.us/img122/218/dsc00216.jpg
我這次是直接就用鑽石膏〈番號是#100000光學級的〉~
http://img122.imageshack.us/img122/8670/dsc00217.jpg
小區域上劑,並稍推拋一下,將鑽石膏先推散,整片上滿之後再正式以畫小圓的方式拋光~
http://img122.imageshack.us/img122/1892/dsc00218.jpg
以光點為中心,右邊顏色較深是拋光完並完全清潔後,左邊是還有殘劑在上面~
http://img149.imageshack.us/img149/9874/dsc00219f.jpg
用嘴哈出蒸氣到CD上,趁未乾掉前要用那塊綠色布趕緊和著水氣將殘劑清除掉~
http://img254.imageshack.us/img254/7521/dsc00220n.jpg
不過很糟糕的是,這張片子的片基可能是比較差,上頭依舊是絲絲條條的|(|-,看光點下方有條痕~
http://img254.imageshack.us/img254/8418/dsc00221s.jpg
有時我如果推的太大力,會反而產生新的刮痕,但那樣的刮痕會是圓弧形的,而這次不是,都是直線條的,那是它原本就有的,真是昏倒,這算是我第一次遇到這麼頑強的片子!所以我不死心,用極細目粗臘再拋,結果一樣(headbang)
這是莎拉布萊曼的Time to say Goodbye,光點附近也有條痕,那是各音軌之間的間隔,不是刮痕!可能照片看不太出來,它是真的很透很透!
http://img179.imageshack.us/img179/2299/dsc00222x.jpg
用極細目粗臘再拋過後,我再用鑽石膏再拋光一次,依舊如此,沒想到這片的片基這麼糟!
不過還是以聽為準啦~
http://img89.imageshack.us/img89/9061/dsc00223w.jpg
嘿!沒想到曲子開始,小提琴聲出來時我只有一個感覺~這小提琴聲離我很近!從半夜12點多搞到近2點,看來是沒白費啦!:D
雖然沒有去掉那些條痕〈我其實很懷疑那是生產片子時就已經存在了,而非後來再刮傷的〉,但還是有改善了它的透明度,這跟我聽莎拉布萊曼那張的感覺是一樣的!
最後讓功臣們一起亮個相吧!
http://img25.imageshack.us/img25/1169/dsc00224kiy.jpg
對了,做這個拋光,有一項必要條件,就是燈光!而燈光要什麼燈呢?~~~
http://img25.imageshack.us/img25/239/dsc00225nef.jpg
最早我是用燈泡來看,要那種黃光燈才能看得到CD片上的刮痕,後來搬新家,新家裝潢有這種投射燈,哇塞!看的更清楚!
當然如果各位是寧願眼不見為淨,那或許也可以不用像我這麼龜毛又浪費時間!^_^~
remo其實你示範的那張CD刮痕很少耶!~
我家的CD刮痕才多勒.....
莎拉的我也有一張....聽久了刮痕也出現不少
想不到你的眼力這麼好!看來我也要檢查一下我的CD了...
如果真的要在強燈下看CD,我想每一張CD都會有刮痕
看你示範的圖....感覺工程浩大
我看不然把我的CD都寄過去給你一並處理好了~~呵呵...:P
我想是照片呈現不出來,不然那張的痕是真的很多,要實地在燈光下作些轉動讓你看才看得到!:o
要處理真的滿費時又費神的!
不過也覺得很值得,1812在處理過後,真的我又好像到現場,我指的現場意思是在現場錄音器材的這端,因為聽起來並非人在樂團前面的感覺,而是在錄音器材前聽著耳機monitor的感覺,細節也都出來了,聽得出錄音場地是盡量減少迴音的,不過樂器的材質質感反而可以清楚的感覺出來,跟我第一次聽不到20秒就把耳機拿下來的感覺完全不同了!而跟莎拉布萊曼那張比算好很多!
所以雖說1812處理效果在“視覺上”不盡滿意,但在聽覺上則印證還是有效的!:D這次弄其實有點心急,所以有時間我會再拋光一次!(whew)
dew兄可以拿你比較不喜歡或不用的片子試試啊:D
有點像SHM-CD和Blu-CD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就變好,這樣CD不用重買了。
这样操作会不会用力不当也把CD搞花了?
這個分享實在太用心了,超級感謝~~~
那請問一下
細目粗臘感覺便宜很多,如何使用,這個經濟效益似乎比較大,
門檻也比較低。
哈!哪裡哪裡!不過就是我當宅男的一點心得罷了:D
嗯~~細目粗臘應該還不行,那會將片子拋成霧狀!:O
除非你是片子刮得很嚴重才用細目做初步研磨,不過我發現有刮痕只要還播放得出來,應該都ok啦,我這個拋光的目的主要是要將CD讀取面拋得更透亮,以有助訊號讀取更精確!
所以要用“極細目”的粗臘,不能用“細目”粗臘!
極細目算只有一道工,可同時研磨和鏡面效果,但用細目的,因為拋了會花,所以要再用更細的臘再拋出鏡面效果!而且CD可不像烤漆那樣,花掉了那麼好修復!
比較推薦SOFT99的極細目粗臘,我曾用過其他牌子的效果不佳,就這個才OK!汽車百貨找應該都有!
而像我用的鑽石膏,我倒發現用越細的番號等級越好用,可以很容易就拋亮,也減少拋光過程中發生造成新刮痕的現象,其實兩者價差差不多一倍,倒是滿建議鑽石膏的,當然極細目粗臘也是可以作為其他狀況適用的必備品!不過鑽石膏較稠,不好推,可能要先練一下才好熟手操作!〈同時要注意力道跟膏的狀況,以避免刮傷CD〉
另外還有就是拋光完後,一定要將殘劑完全自CD上清除乾淨!鑽石膏會不會我不曉得,粗臘就會~~沒清乾淨的話,過一段時間片子會霧掉!所以我上面就有說上CD油將殘劑稀釋,再用布及“水蒸氣”重複擦拭數次才行!油的話我有想到再試試WD40,因為那個CD油也不好買:|
過程滿複雜的,也滿費事的,我昨天處理了一片,算很快也一次就OK的,也得要約四十分鐘(whew),所以如果有時間才試吧!:P〈還有布還沒講(sweat),布也很重要地!: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