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
唱片也愛洗澡
洗完澡,唱歌好聽多了
http://sphotos-c.ak.fbcdn.net/hphoto...90618059_n.jpg
可列印查看
信不信
唱片也愛洗澡
洗完澡,唱歌好聽多了
http://sphotos-c.ak.fbcdn.net/hphoto...90618059_n.jpg
ㄨ的,
電源插座有插滿和沒有插滿,聲音不一樣?
(angry)
我的喇叭調了一年才達到及格邊緣,
原因是空間及喇叭的特性不易磨合.
所以沒有熟悉,合理處理的空間,
是很難短時間判斷器材特性或優劣的.
所謂的 run in 不是什麼都沒作,
成熟的系統仍要作極小的微調.
不成熟的系統,有時還要導入新器材或新道具.
case by case ,不易言盡.
階段的最佳設定:
the best adjustment is the one you like best
http://sphotos-h.ak.fbcdn.net/hphoto...41077320_n.jpg
如何調到都好聽?
會有困難嗎?
http://sphotos-e.ak.fbcdn.net/hphoto...83323156_n.jpg
調到都好聽常常是不太容易的,
因為差一點點,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所以少聽的不同類型不好聽的唱片,有時可用來檢驗系統特性.
之前家中調音還發現當CD調更好聽再去聽LP發現變得不好聽 (angry)
stereo sound 也說訊息量和播放的問題
http://sphotos-a.ak.fbcdn.net/hphoto...23039271_n.jpg
調整不只是燒友常作的吸音或吸收、減小能量,
有時可以嘗試反向的處理,
我的經驗,常常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插播一下,這幾期的stereo sound內有幾個講綫材和音響系統調整的連載專題很值得看
說起來音響系統調整的題目已落後咱們 myhiend 好幾年了.(clapping)
人文素質很抽象,
可能是空間太小的關係,
從 STEREO SOUND 的照片來看空間處理及擺位,
我倒以為日本發燒友的成就可能會受限.
是的,日本的空間是比較小.
但不影響人文素質.
人文素質雖很抽象,但從他們的音響器材發展史,到軟體的發行.
就可發現我想表達些甚麼??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硬體:人家至少有個像樣的Accuphase
軟體:至少也買的到日壓的DGG
STEREO SOUND 的試聽室也是不怎樣呀!!??
但老實說,人家裡面幾位有素質的前輩,又怎麼是我能比擬的!!
或者,我應該說:怎麼是我們能比擬的!!
何大言語一向溫和有禮,是值得學習的對象.
我比較大砲,但實事求是,不打狂言.
但,不是每個人都像我們如此理性或感性.
所以,這也就是我說的:
對軟硬體的認知與認同感!!
而不是以小搏大或以大欺小的偏激論調!!
以前Stereosound 我天天讀,每本都看過好幾次,
編輯的話真是精采,雖然有些體會不清,卻是精神糧食.
來試試vdh balanced tonearm cable
http://sphotos-f.ak.fbcdn.net/hphoto...81620139_n.jpg
vdh balanced tonearm cable先 run in 一下,
來比較看看balanced v.s un balanced 有何差別
http://sphotos-b.ak.fbcdn.net/hphoto...07264446_n.jpg
來試試磨豆的新吸音板
加上藝術感,更容易容入生活
http://sphotos-e.ak.fbcdn.net/hphoto...77160767_n.jpg
有高超的控制力及技巧,更能輕鬆的感受到情感及激情。
難道沒有更好的聲音嗎?
怎樣找到更好的聲音呢?
http://sphotos-b.ak.fbcdn.net/hphoto...10065919_n.jpg
每個表演者都有獨特的唱腔或者是表演的方式,先了解特性為先如同模仿秀一樣的如法炮製,想必會更上一層樓。
古典音樂的演奏家也是一樣的!
如法炮製,其實也很難的...(blush)
何大,其實不會呢 您可以觀察模仿秀在追求什麼重點。如特性等等 來調整您的系統是否能發揮出您要模仿對象的特性,再來追加您要的音場及厚度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