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友說的音場舞台定位,有人說是 聲舞台,
不過不用理它, 就是音場,
用了幾十年了,說聲舞台沒人懂的.
但明白就好: 相同的字,不同領域的人會有不同內涵.
從來就不用別人來教我們如何說話,如何調音.尤其是圈外人.
可列印查看
燒友說的音場舞台定位,有人說是 聲舞台,
不過不用理它, 就是音場,
用了幾十年了,說聲舞台沒人懂的.
但明白就好: 相同的字,不同領域的人會有不同內涵.
從來就不用別人來教我們如何說話,如何調音.尤其是圈外人.
何大,为和那么气?谁把你气到这样?不要气了开回几首自己喜欢的歌来调整一下心情。
还有CDP斜放秘技!垫脚的换下面这个就太享受啦
http://p2.la-img.com/1098/29987/11648550_4_x.jpg
發燒是努力和嘗試的過程,
走向正確或有理論根據的方向就不會不知所措.
颱風天沒事幹,來亂組合墊材
http://a5.sphotos.ak.fbcdn.net/hphot...66811870_n.jpg
潛力非凡的kharma ,真是越來越滿意.
來張自拍
fight with my kharma
http://a4.sphotos.ak.fbcdn.net/hphot...93104528_n.jpg
stage lll tonearm cable
來試試頂級tonearmcable
http://a8.sphotos.ak.fbcdn.net/hphot...48665429_n.jpg
何大~~想問問不知您對Consonance tonearm ST-600評價如何???使用與調整上有無須注意的地方??
%302++
http://www.tnt-audio.com/sorgenti/opera_st600_e.html
stage iii 唱臂線,
剛插上,先 run 幾天吧..
http://a5.sphotos.ak.fbcdn.net/hphot...15723070_n.jpg
這恐怕不是用"天"來算的.........
真好,
那叫 馬哥放在我這裏試個幾年好了..哈..
大家知道什麼線最難 run 嗎?
是類 clearaudio 唱盤~~~差一點點可以~~這是滿好的!!!但是目前手上的每個臂的鎖點都不一樣!!!臂板現在已經累計好幾隻
stageIII concept tonearm cable
清淅有厚度的銀線,十分有潛力的tonearm cable
http://a8.sphotos.ak.fbcdn.net/hphot...58798369_n.jpg
dynavector 507 m2 / clearaudio titanium cartridge
http://a1.sphotos.ak.fbcdn.net/hphot...79947124_n.jpg
搭 ASR basis exclusive phono 試聽 stage III tonearm cable
http://a5.sphotos.ak.fbcdn.net/hphot...69556585_n.jpg
stageIII concept tonearm cable 剛插是平平而已,
因為換tonearm cable 一定要關唱放,
加上新線的濛濛感,
第一天試是普通而已.
所以揷上後,唱放就不關了,
先唱個幾天才作比較.
第二天,果然霍然開朗了,
音色變好,兩端延伸也更好了.
沒有 VDH 那麼亮,較柔和一些,訊息卻更多.
形體感更好,可以聽到更多的音樂表情.
Harry Belafonte Sings the Blues ,Belafonte能有更佳的感情詮釋.
伴奏樂器定位更佳.
整體而言自然完全沒有毛邊,卻也不會有做作的情感,
很中性高貴的線材.
音響預算
如果發燒友喜歡音響勝過汽車,
我想以購車預算來類推音響應是合理的吧?
購車預算如果是100 w/8年,
一組音響要聽8年,超過100 w的音響預算應是合理的吧?
不合理啦
車車 全家用 生活常備
音響 個人享受, 其他人會有意見的啦
將軍大..........的標準都差不多,音響也花了快一台Bugatti了
好的音響確實讓人更貼近音樂,
任何音樂類型都是, 絕非只有古典音樂, 偶而我會翻出當學生時聽的流行音樂, 以及吵死人的搖滾樂等....
都能有不一樣的感受,
聽音樂是美育養成的一部份, 跟送小孩去學樂器, 畫畫是一樣的效果,
每個人, 家庭有不同的價值觀,
但若美育的培養對您(們) 很重要的話, 花一筆錢在音響器材上我認為是很值得的
這也絕非家長自私的興趣而已
音樂是生活常備,音響 真的是生活常備嗎??
除了不餓死之外, 應該很難說有什麼東西是生活一定需要的吧?
沒有音樂, 很多人還是活得好好的,
但是某部份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滿足了,
開始直追尋其他的東西, 音樂是其中一項,
這裡面的某部份人, 要求的更多,
自然會投入更多金錢心力在音響上,
如此而已,
音響對許多人是沒有必要的, 但對於對重播品質有要求的人卻是必要的
就像各種其他商品一樣, 有價位低的, 有價位不可思議的,
功能性嘛, 只看基本功能當然都一樣, 但是品質等附加價值卻不會一樣.....
需不需要, 值不值得, 隨著每個人的心態都不一樣.....
器材間差異有多少呢?
如何呈現“差多少”就是發燒.
表現出更優的差距就是發燒內涵之一..
唉!您想太多了。養了兩個小孩之後,我的感想是,不要企圖去改變或是塑造孩子。老實說,大部份家長只是“以為”自己在”養成”小孩的“氣質,美育”。小孩都是看著大人學的啦!家長愛看書,小孩也許就會愛看書。父母愛聽音樂,小孩也許就會愛聽音樂。我家老大從小學鋼琴和小提琴,他也沒愛聽古典音樂。我朋友家連套音響都沒有,他的小兒子(和我兒子同學)從小學鋼琴,小提琴,合唱,他只愛聽古典音樂,明年上大學準備輔修音樂。
買音響聽音樂是慰勞自己,不用想那麼多啦!如果不想自私,那麼搞個家庭劇院,然後確定全家每個人都會操作,想看電影就看電影,想打電動就打電動,想聽音樂就聽音樂。孩子在打電動,老爸雖然想聽音樂也不能叫孩子閃邊,這才叫不自私。我承認我作不到,所以我搞兩套。
不予置評...
潛移默化, 寓教於樂是也~
倒不能說潛移默化沒用, 雖說眼前喜愛的是其他音樂類型但你從不會知道古典樂在他們腦裡起了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