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感謝!!
親一個...
可列印查看
再補充一下
High End音響的聲音結構因子很複雜
就算是DRC的修正也不能全部涵蓋
就像RTA漂量不見得好聽
全沒反射音也不見得好聽
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及很多人文的know how與成因
不會阿
我相信他的量測,
會不會有差異, 我贊同將軍大, 而我自己的經驗也是換線差異不大(幾乎沒差), 我有圖本來有想po在我的版面上, 但怕有爭議, 後來作罷
Andy的跳動似乎比我看過的大了些,
原因是甚麼可以探討看看
這樣搬器材就多一位助手了...............
%302++
不然大家說看看
在Andy考慮與控制的可能的變數後
造成這樣差異還有什麼可能的原因呢
是換線沒熱機造成的?
PAA6很敏感,所以要看大的差異,你的差異已經是顯著了.....
記得看紅色線, 跟變動範圍喔
換線前的圖~~~~~~~
http://www.my-hiend.com/vbb/attachme...0&d=1323610741
換線後的圖~~~~~~~
附件 17040
補一下換線前的.........
PAA每次pause會刷掉之前的紅色哦
現在的設定是顯示即時的,所以跟拉長時間沒關係呀
對了提醒一下大家,
我兩張圖最大值不一樣喔, 換線前是90dB, 換線後的是80dB, 所以圖形會有點扭曲,
但是如果對照數字來看就會發現差異不是太大
chsiang的圖雖然有不同時間的其他因素等等
不過我覺得換線的頻率變話有反應在RTA上,雖然不是非常大,但這點細微之處早已是影響聽感的原因之一了
不過RTA用在線材換的前後差異,我是覺得不需要啦...
RTA看大方向為主就好
舉手之勞而已~~~免客氣
我還是回到一句
RTA就是量頻率的尺,不用給他其他的任務
聲音的好壞不只是頻率而已
小經驗是.
測量點退個5~60公分.差異值影響大過其他任何動作.
因為系統/空間因素是固定的.如果測量點不(能)動的話..
沒有那個修正(EQ.DRC..)可以做到多麼全面.完全是取捨問題.
比如..你要忍受某個低頻hz點10dB+的駐波或共振嗎..
還是你可以改變聆聽位置.或是大動土木去試圖改善.或是靠器材...
Mic的靈敏度必須相信它..
比人耳客觀是無疑的..
小經驗是.
從一路~EQ(自己的.測調多了.).DRC(測..試用數次..到現在使用).中間也測過paa6.也多次反覆回推本來的使用習慣.客觀的講.根本回不去那種原本系統空間的(偏差)聲音..
我的PAA6也寄來了~
下午來玩玩看~
%304f++
PAA6主要的功能是給例如建築聲學的從業人員在外方便探知場地基本特性用的啦,
越大的空間越適合用這種東西, 因為空間大相對地儀器本身的誤差就顯得不重要(比例小),
一般視聽室不可能大到哪(例如跟大學的講堂比),
誤差一定會高,
如果又是討論換線這種微小的差異, PAA6這樣的儀器所得的結果就必須更小心
(我沒說不行用喔!)
我認為用這種東西來抓個空間基本特性即可, 太細微的, 可以不要去看
如果要減少其他干擾造成的誤差~
增加測試的音量來測試~是比較合理的推論~
下午來試試看~
不過Myhiend試音室~背景噪音很低~空間也不算小了~
應該可以在那邊測試看看~
換線是不是會有差異?
%325++
ANDY 兄很勤力啊 %314++
根據自己的經驗
測量得到的人耳總能聽得到
但測量不到的人耳也可以聽到!
別忘了儀器是人造出來的哦
補充一些
這個情況單單測量空間的頻率響應是不足夠反映情況的
因為頻率響應只是同一時間發生的事
而空間中發生的事情是連續性的
這時候你需要一個 WATERFALL 瀑布圖來看看殘響時間
至於線材,道理其實是一樣
不過多加一個 SPECTRUM ANALYZER 低頻頻譜分析儀可以看到很多
當然你要知道你看到的變化代變聽到的什麼變化
還有不要過份信頼儀器
有太多東西是儀器量不到的
甚至是科學未知的!
PAA6可以輸出pink noise,
左邊三顆按鈕, 中間那顆訊號產生器就是, 把output接到擴大器就ok,
用法類似Gryphon驅魔人
不然到網路上隨便download都有, 用DAC 202放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