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真是太帥啦!!
請收悄!!!
可列印查看
那真是太帥啦!!
請收悄!!!
之前,就想再買一台ML的LNP-2L回來收藏.
好不容易找到一台,狀況極為OK.:*:*:*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ictureid=12896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ictureid=12897
空間空間.....實際上我也知道空間的重要性,也聽過許多好空間,不同的空間的確會有不同的聽感,事實上空間也應算為器材之一。
系統,尤其是大系統,訊號經過這麼長的傳輸,先不提訊號loss,最大問題是要解決沾染線材的特性,搞到選用線材在大系統搭配上變得很重要。
這次到將軍大聆聽系統主要就是想聽這個空間帶來的聽感,聲音怎麼經過空間處理過後到達耳朵,是怎麼樣的聽感,畢竟有獨立空間、有能力處理空間的人,作法都 大同小異,所以....計較的事是什麼呢? 注意...重點是 '''比較難做到的是空間適當的比例''',簡單來說就是長、寬、高的比例。
另一個就是更難處理的問題,就是音色,大系統通常'''音色'''很難過關,倒是音場很容易過關,就是線材的問題。
獨立空間需要什麼基本要素
1. 隔音要做好
大家心理上都因為很多的因素,不敢將音量調大,強迫自己適應小音量.....這嚴重影響聽音樂的心情
2. 材質施工
堅固的材質是必須的,音量動態一大起來,這裡振那裡振,你說煩不煩
3. 喇叭、器材、聆聽位
空間要怎麼設計,要先確定這三個要素的位置,再來做出適當的空間處理(包括器材擺放在什麼上面)
4. 正確或接近正確的比例
這跟喇叭尺寸運算空間數據有相當大的關係
5. 獨立獨立......不准任何人有事沒事進來試聽室......
有了基本概念,那這個空間要難聽也難,尤其摒除了心理因素後(1、2),才能專心的聽音樂....不讓任何東西在聆聽過程中干擾自己。
提到上面這些......就是因為在將軍大家中,將這五條做到了淋漓盡致.......在這裡長期聽音樂,真是享受,完全是屬於音響燒友的空間,三兩個認真的燒友在這裡討論音響,真是過癮。
上班中,所以先寫到這裡.....心得待續
繼續......
之前小葉照的照片並沒有表現出將軍大空間的''大'',實際上比我想像的還大。
很特別的聽感,有一張唱片(這需要將軍大補充),動態特別大,音浪居然可以前到後,又從後掃到前,前後經過身體居然可以很清晰的'''聽'''到聲音從後 面推回來,不只是音浪從後到前,而是'''聽'''到低音從後到前........我知道細節出盡是會有點反向的聽感(環繞感),我基本上我只在超過4百 萬的音響器材上才能聽得到這種反向音場(是完全測試過正向的系統,而且很多套系統),普通音響所說的定位的聽感到了這個層次可能都要完全推翻,通常都是 中、中高、高音的包圍感(造成反向聽感的原因),這套系統居然能表達出低頻的細節到這個程度........通常有量跟線條的低頻就算很厲害了,這時我只 能說''捷克,這太神奇了'',這時完全反映出依照'''喇叭'''設計做出的空間處理是多麼的神奇..........擁有超級音響的人還''''故意 ''''把聲音調回原本概念的音場聽感,我只能說可惜了。
這套系統果然是動態無敵......跟將軍大另一興趣 ' 超跑 ' 一樣,將軍大可能已經習慣了超跑鼓動引擎震撼人心的低頻,所以這部分有點重鹹,這個程度的低頻居然還不能滿足需求,還希望再加強.......當 然,Rockport的設計讓將軍還能再進一步玩,而且將軍大已經有想法,這部分就待未來將軍大自己說明了。
將軍大對器材擺放更是要求,我們通常使用高級線材,都會屈就價格所以盡可能越短越好,就算是大系統,因為高級線材一公尺動乍數十萬,怎麼可能隨便拉,不過 在這裡,將軍大為了器材擺放在使用上便利、正確........除電源線外,訊號線都是好幾公尺在拉的........而且大部分都是 Transparent旗艦..........所以我才會提到線材的重要性,不是傳輸能力,而是僻性,不過在這裡,我聽到了全頻段平衡的、渾厚的音色, 高音衝上去,低頻串下去的.......絲毫沒有不夠氣的感覺,以前我也覺得我的系統不錯了,現在回家聽,總覺得差了一口氣,音色上喜好因人而異,但通過 這個長的線材,而且絲毫沒有奇怪的tone調,讓我開始對Transparent有興趣了。
總之這是一趟讓我獲益良多的行程....感謝將軍大給我這個機會拜訪,期待下次再遇。
transparent真的很優!!缺點是台灣銷售通路較封閉所以聽過的人少,評論也少,非常可惜!
最近我也要開箱一條讚的:)
這樣的音場,不單純只是動態的問題.
之前,我就曾對人說過,但大多數的人都不能理解為何只有2支喇叭,仍舊能營造出如此"效果".
你我的好友"Andy高",說我應該是被禁止發言的人,因為我在說的,很多人是無法理解的,所以乾脆不要發言!!:D
如今,你將它用文字清楚的敘述出來,我真是又高興又感動.
因為,經由你的解說,相信大多人的人比較能理解,也比較願意相信.
所以,當大家都在說"平衡"很重要的同時,我的答案也是"平衡".
只是,我要"平衡"的不是一小部分!!
不是只有LP部分的平衡,不是只有CD部分的平衡,不是只有擴大機和SP部分的平衡,更不是只有SP和空間部分的平衡.
我在玩的,是"所有整體的平衡".
但這樣難嗎??
坦白說,難,真的難!!
難的除了金錢,還有毅力;排除一切"雜音和阻力"的毅力.
我曾聽過一個案例,因為要看"VIEW",所以不買高度超過150cm的喇叭.
這是甚麼跟甚麼道理??:O
如此,買床頭音響不就解決了??(headbang)
最後,仍是再一次感謝Andy你的厚愛!!
一聽就會厚厚的愛上的厚愛!!
(blush)(blush)(blush)
這個方案不知是巧合還是...??
反正在今年初,我對代理商提出構思的同時,Rockport也正在對此事做升級的實驗中.
這個方案雖已經定案,但要修正的部分很多,加上Rockport是出了名的"慢郎中",所以除了耐心的等,也只能等.
我對低音的要求是:
1.要有量
2.要有形體
3.要扎實,不能糊
4.但又要能沉的下去
所以,主動式的超低音對於我而言不是真正的低音.
那麼方案的重點在哪裡??
先賣個關子,但簡單來說類似BI-AMP卻又不算是BI-AMP..!!??
不過後級是真的要再多一組.
而為了增益的相同,當然還是Gryphon Colosseum S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