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買伽利略的PCI-E 1X to 16X 介面轉接卡內附的USB線,這張才不到500元
但實際上看線身標示是USB3.1的規格
可列印查看
再者,用礦卡外接的方式會不會好聲
完全端看主機板等級而定
因為礦卡外接是將負載從主機板轉移到PSU或是線電
而低階板子外接可以有強烈的好處
這無可否認
但足夠高階的主機板,外移顯示卡、網卡、USB卡等等
會不會有好處,那可不一定
甚至使用主機板本身的網卡、USB3.1孔都很有機會勝過外接的PCIE卡
如果使用RAMOS,也就是加載在內存裡面運行的操作系統,是不是就可以忽略不同的SSD以及SATA線帶來的影響呢?理論上系統已經脫離SSD運行了,應該跟SSD以及SATA線無關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會省下不少錢的。因為只需要增加內存容量並採用極簡的操作系統就可以了。Audio PC其實就只需要安裝數字時代2的驅動以及JPLAY就可以了,體積可以做到很小。實際上現在我就在用MYAV論壇上分享的極簡WIN10系統並做成RAMOS,只不過方法上跟他的有所不同,他用的是F驅,我用的是P驅。
ucyga兄您好。其實MYAV的lolo大的RAMOS我也是有使用在另一台看影片用的HTPC上,lolo大的RAMOS用來看影片效果真的是很不錯。(devil)
不過JPLAY雙機我自己追求的的是系統極簡化所以只接上一條RAM而已,所以要再使用RAMOS的話記憶體實在是不夠用。
另外使用RAMOS的話還是必須從SSD載入VHD,而SSD只要有接上PC就算OS已經全部載入RAM裡其實SSD跟SATA線還是會有部分影響的。
不過畢竟我自己沒有實際比較過搞不好OS載入RAM裡獲得的好處可以忽略掉SSD跟SATA線帶來的影響也說不定。(blush)
之前教授也曾經提過lolo大的RAMOS可能也有加上他自己的調音喜好,所以目前JPLAY雙機的OS我還是以自己安裝自己優化為主。(angel)
今天去樂之邦的論壇看到有人詢問樂之邦客服為什麼都買不到數字時代2了,樂之邦客服回答數字時代2已經全面停產了
而且因為賣得不是很好所以以後不會再推出USB DDC了。(angry)
所以對數字時代2有興趣的網友最好趕快去先買回來(blush)
不怕了,不怕了!!
剛剛到樂之邦官網去哭鬧了一頓,人家客服六號承認他們會有出高階 USB DDC的計劃了,這就夠啦!!......(devil)(angel)(angel)
至於說價位會是 DIGITIMES2 的好幾倍,就算是5倍好了,一個 DT2 等級的 USB DDC要價兩萬元台幣,照樣是超值到爆!當然了,可能會有有高手或商人直接改裝 02 US MARK2 來跟它一拼就對了.....;)
羅年浩 同好說的我非常同意喔!!PCI-E外接當然可以減少機內干擾,但是高級主機板的『板』品質如果高過那塊『外接板』,這下子就勝負未定了!所以我一想到如此就很懶得玩,等你們當先烈再說......(devil)(giggle)
再者,有些網卡與 USB 3.1 是直通 CPU的,具體理論我有些忘了。所以擴充卡除非非常高級(貴啦!)否則被主機板內建功能電掉也是非常有可能的。我猜啦!網卡要用到 INTEL PCI-E X 4的(兩仟元?),USB 3.1也是要用到 PCI-E X 4 可能也是要兩仟多高等級的。
咦?ucyga 同好你有提供測試用的下載嗎?(以下消音..............................................)
基本上我猜測 RAM OS 就是 OS 的『清晰版』,所以還沒做成 RAM OS之前聲音走向就不符我需的話,做成 RAM OS也不會有救。而你ucyga 是自己搞的 OS 吧?那就只能耳聽為憑了!.....(clapping)(clapping)
我認為 RAM OS 可以玩,但是前提必需是那個 OS 之聲音走向要符合所需。所以我測試過幾次發現未 RAM OS化時聲音就不符所需,就會直接放棄了。
tetsuka 還提到另一個重點:就算使用 RAM OS,SSD與SATA線與SSD的供電....還是會造成影響,只是影響減小。總之,最後還是耳聽為憑.......(giggle)
這裡怎麼有這麼多怪物CAT??我覺得你們都比我還瘋耶!......(clapping)(clapping)(clapping)
我再提一點:JPLAY CAT有兩個非常詭異的特性喔!
第1:主機板(晶片組)越新,JPLAY CAT的『電腦性能』之聲音提升度就會越佳!所以Z97的中階板就可以幹掉Z68的旗艦版....現在都己經是Z270了,還有AMD咧!.........測試不完.......(angry)
第2:RAM越『少』,聲音越好!是什麼原因真是只有鬼才知道;所以 JPLAY 雙 CAT 使用 RAM OS 在這一點會有取捨喔!
(END)
我用LOLO258精簡的系統是因為他做的系統體積很小,安裝後體積3G多點,這樣我建4G的虛擬內存盤就夠了,如果想用8G的運行內存的話,也只需要12G的內存就可以了。另外我並沒有用LOLO建立VHD的方式,我是用軟件直接將C盤內容直接克隆到虛擬硬盤,然後再把虛擬硬盤加載到內存裡運行。理論上,SSD只在將虛擬硬盤加載到內存時才會讀取數據,加載到內存後系統就完全脫離SSD在內存裡運行了。對雙機來說,SSD跟SATA線應該是沒有一點影響了,甚至用機械硬盤效果也一樣。另外LOLO極度精簡的系統的聲音我也懶得跟其他人精簡的系統去比了。因為我用RAM OS在用原有SSD和SATA線的前提下,聲音確實有變好。所以我控制PC也採用RAM OS系統了。只不過因為要多工,所以控制PC我並沒有用LOLO精簡的系統,而是用大陸適當精簡的系統。雖然多工違背了教授只能單工的原則,但是因為我習慣在聽音樂的時候會偶然聊聊天,所以就作點妥協了。控制PC我用12G的內存加載系統,用8G作為系統的運行內存。所以我控制PC安裝了20G的內存條。我是大陸這邊的,雖然整個討論串都一頁不拉的全部看完了,也從中受益很多。但是因為自己水平有限,只有跟大家學習的份,所以發言不多,但是仍然不妨礙我從中獲取營養。另外就是雖然精簡和繁體只是字體的差別,但是很多用詞都不一樣,不知我的回覆你們理解起來會不會比較吃力。反正我在開始讀這個討論串的時候有些詞是要費點時間去跟我們這邊的用詞對應的。
上個星期小弟常去的日本BLOG的發燒友發現JPLAY的CONTROL PC的主機板和系統碟及音樂碟改用HDD使用交換式電源供電後,聲音的表現完全不輸給主機板加SSD使用400W線電供電。剛好之前bchsieh兄有提過不管是SSD或是HDD都要外部獨立供電聲音才會好聽,於是我就留言建議他們把HDD另外獨立使用交換式電源供電試試看。
結果日本發燒友試過HDD獨立供電之後的聲音表現提升的幅度讓他大吃一驚。因為他使用的電源供應器是CORSAIR RM650X,所以他就請教我現在使用的CORSAIR AX1200i的聲音表現如何。我回答他AX1200i的中高頻質感表現不錯而且低頻也很有力。剛好之前pawaslider兄曾經比較過CORSAIR AX1500i、Antec HCP1300、海韻P1200XP3的聲音表現,結果最後是CORSAIR AX1500i的表現最好。於是我順便告訴他這3顆POWER台灣有人測試過後CORSAIR AX1500i的聲音最好,還有教授提過的電源瓦數越大聲音的暫態表現會越好。
沒想到BLOG上有日本人看到我的留言後,馬上去買了一顆CORSAIR AX1500i回來借給BLOG作者測試。BLOG作者在測試過CORSAIR AX1500i後簡直嚇傻了,AX1500i不只中高頻聲音比400W線性電源好上許多連低頻也是從地板上滾滾而來。他說CORSAIR AX1500i帶來的聲音提升比當初換擴大機還要來的大,也比他今年購買的30萬日幣的音響用網路HUB更讓他驚豔。所以他自己馬上也上網去定了一顆CORSAIR AX1500i,BLOG上的其他日本人也開始紛紛去採購CORSAIR AX1500i或CORSAIR AX1200i。
所以有要使用CAT當訊源的網友請聽從教授的建議使用1000W以上的電源供應器且最好是80+白金的。真的像教授說的一樣要玩CAT千萬不要省POWER的錢,高品質的交換式電源聲音是可以勝過線性電源的。在此再一次感謝教授提供的寶貴CAT經驗讓大家在CAT路上少走了不少冤枉路。(clapping)(clapping)(clapping)
PCIE SSD的BUG已經被我破解了。
把檔案移到PCIE SSD,然後把HDD從磁碟管理中離線,聲音大幅提升 (devil)
這是絕對有效的,因為HDD離線後,會進入休眠,大幅度降低振動和電磁干擾。
小弟幾年前就在友站提出播放音樂時將所有硬碟(包括HDD和SSD)全部深度休眠停轉,
會大幅降低干擾,聲音背景變黑,細節和訊息量大增。
後來P900系統也是如此設定。
一般的系統要如此操作有很多的障礙和不方便,因為:
第一,必須要手動離線/連線音樂硬碟。
第二,系統碟無法離線。
小弟的CAT在播放音樂的時候,所有的硬碟(包括系統碟)全部都可以拔掉,在無硬碟的情況下唱歌。
只要在唱完歌之前把硬碟插回去就可以。
但這無論在linux還是windows系統下,應該都是要大幅度的修改系統才能做到。
這樣做還有另外一個最大缺點..... 頻繁的停轉,讓硬碟死得很快(devil)
小弟的CAT硬碟,大概平均一年死一顆...
ps. 抱歉這幾個禮拜太忙,沒辦法參與各位的討論以及回覆各位網兄的悄悄話。這週應該會有比較多的時間。
祝各位新年快樂~ 在2018天天都有好音樂可以享受~
最近從U3TT+DT2+dCS Elgar(BNC入) -> U3TT+exD DDC+dCS Elgar(雙AES) -> U3TT+Gryphon Diablo 300 DAC(USB直入) -> U3TT+DT2+Gryphon Diablo 300 DAC(BNC入)。
再次驗證,當用上DT2,大大改變整個高頻域的細節,音場定位,特別特別是增強大小聲對比與動態。
DT2可以讓Diablo 300從溫潤的聲底大大改變成兼具高解析高頻域的擴大機。
不過當增強動態及改變高頻域細節同時,也會放大很多路徑上的缺點,這時候就可以往溫潤的方向再次調整。
完整路徑版的DT2還真是可怕的照妖鏡!
一定得拚上這麼高檔的電源嗎?
話說CORSAIR AX1500 這個好像也沒賣了...?
價格當然是一大考量,只是不曉得到底是要一次到底 1500W的還是 RM1000X的
今天美國CORSAIR正式公開新的AX1600i 1600W電源供應器,售價450美金在官網已經可以開始購買了。(blush)
之前介紹AX1500i給日本BLOG的發燒友後,日本的AX1500i庫存已經都被他們給掃貨掃完了。
沒想到不到半個月後就推出AX1600i,雖然不確定AX1600i聲音會不會比AX1500i來的好不過還是對他們有點不好意思了...
不知道台灣代理商甚麼時候會引進AX1600i,等台灣AX1600i上市後小弟考慮買一顆回來玩玩看。(devil)
就怕又和ax1500i一樣是20A的電源母座!又要加買轉接頭!
http://news.mydrivers.com/1/562/562810.htm
這玩意會有人想賭看看嗎?
220V 2200W
教授,AX1600i的國外實測數據出來了,性能強到我自己都想買,
我覺得應該是能立下業界新標竿的程度,最大突破點在於全路性能都極端強悍,
而非以往只專注在12V輸出,5v 3.3v達到一般優秀程度就好的情況,同時cross load
測試也是一片平坦,多路全功率輸出下依然穩定無比,真的是看到就心癢的數據。
很期待你之後的聽感實測,你應該要用最嚴格的標準去期待,畢竟價位也是飛在雲上XD。
https://www.techpowerup.com/reviews/Corsair/AX1600i/
http://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psu,5406.html
NO NO NO,『一路電源搭配轉換版拉出不同電壓 』這樣子一看就不合格了,我要的是:三顆msp,一顆12v、一個5v、一個3.3v,直入電腦。有些玩線性電源的也是這樣子搞,所以才問問看有沒有人交換式電源也這樣搞的......(giggle)
我會賭!! 2200w咧!!問題是:去那裡買?怎麼買....................(angry)
大家拼命叫我跳坑,但是我沒錢了!EVGA 2200W 與 AX1600i 只能選一個。我首選 EVGA SuperNova 2200W P2,買不到才會去玩 AX1600i。因為我深信數位轉盤的情況下,瓦數越大一定越好!.........;)
不知有沒有人用過這顆
Cooler Master MasterWatt Maker 1200
MIJ(Made In Japan)全日本製造
而且還是
Murata Corporation村田製作所共同設計及製造
這應該比那些貼牌
或
只賣牌子的POWER強大太多了吧!
不過這顆價錢
突破天際
好像要3萬(angry)
官網
http://apac.coolermaster.com/tw/powe...aker-1200-mij/
評測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31668
http://www.pctekreviews.com/Reviews/CM-MASTERWATT-1200-MIJ.aspx
https://www.kitguru.net/components/p...-review/all/1/
我比較相信Toms的實測數據,至少有大量的其他型號可以橫向比對。
http://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su,4963-2.html
另外我比較好奇你所謂的只賣牌子跟貼牌POWER是指哪些? Cooler Master,就生產角度,說是貼牌也不算錯,
其他EVGA Corsair Antec Be-quiet也全部都是。要不貼牌的POWER,大概就海韻 振華 全漢 enhance這些。
我可以告訴你們,跟著我玩『完整方案』的jplay雙cat的燒友,你們真的死定了!!.......(giggle)
什麼死定了?就是數位轉盤的水準太高,耳朵養刁了!只能乖乖花 45萬+35萬+40萬+15萬=135萬 消災了.........(devil)
一直以來,我一直強調 hi-fi性能最重要,音質不重要、它是有錢人才要考慮的。這個路線完全正確、正確到不能再正確的正確。尤其是從『音樂欣賞』的角度來說,我們聽到音質難聽的樂器聲,不會造成我們無法分辨巴哈與拉威爾有什麼不同;而要仔細聽出波麗露用了幾隻樂器,如果同時要求音質,那真的只能花一百萬以上。如果只要求『聽到音樂的訊息就好、難聽沒關係』,那麼就是直指hi-fi性能,就可能只要花三十萬(甚至更低)就可以輕易成為欣賞音樂的頂級高手了。
如果行有餘力,當然就可以追求『除了聽到音樂』『我還想聽到音質好一點的音樂』,這下子就真的完了........
被hi-fi性能寵壞的耳朵,是完全無法忍受音質極佳而音樂訊號稍減的音響系統的!!這就是我一直不肯直上最頂級的audiomat擴大機的原因。因為在我的聽感,它的音質太好了,但是音樂訊號中的超高頻與超低頻是削減的。這就足以讓我懷疑是不是真空管機有天限?所以一直不肯直上..................
之前被box直接抱 Audiomat Solfege 到我的音響室下毒,承認它的音質細節狂電kora 150,音樂細節也不輸(其實超高頻與超低頻還是輸了一點);覺得自己也有資格好好享受音質美感了,於是就訂購了一台220v版的 Audiomat Solfege,開始run-in地獄。
到現在大概run了100個小時了,剛剛大聲全力播放了常聽的演錄雙絕唱片,哈哈!我知道了............
原來之前對Audiomat擴大機的保留,都是因為我們的數位轉盤太可怕了!!
使用我的音響系統run開的 Audiomat Solfege,超高頻與超低頻完全、徹底狂電新天新地店裡的任何一次聽感,這意思就是音樂訊息徹底狂電。而兩個地方唯一的差別就是數位轉盤,完整方案之jplay雙cat的重點不是音質,而是hi-fi性能;它的超高頻與超低頻就是遠遠狂電任何價位的數位轉盤,被它run過的任何器材,都會『真正成功』地run開超高頻與超低頻,而聽到該器材真正的hi-fi實力。
所以我這台 Audiomat Solfege 的超高頻與超低頻完全不輸任何大瓦數的晶體機了,這時最大的差別就是細節:真空管機的優勢就是很大聲播放時,超高頻的奇次諧波失真不會拔高,結果超高頻的細節多地要命,音質也好的感人。老實說,完全是曚到的!因為只有jplay雙cat才有辦法讓它展現這麼可怕的音樂與音質水準,前端沒有jplay雙cat+ Audiomat maestro 3 reference 這種絕世頂級的訊源,只能聽到它的音質極佳,無法聽到它的hi-fi性能直接壓倒任何晶體擴大機:至少在 JMR ORFEO這對喇叭聽起來正是如此。
我相信這個發現連 Audiomat 主事者都聽不到,他們不可能有JPLAY雙CAT這麼可怕的數位轉盤;跟著我走這個JPLAY雙CAT的發燒友,真的賺到了!也真的慘了.............
慘的意思是:你可能會跟我一樣,因為JPLAY雙CAT的訊息太可怕,導致對音響的HI-FI性能要求變得無敵高。請注意這不是空間響應或頻譜圖可以看出來的。我在猜:
一般數位播放系統無法直接正確播放16K以上的基音(數字是胡猜的),經過DAC後的超高頻都是時間延遲後的泛音而非基音,所以超高頻的『暫態』是不夠正確的。而JPLAY雙CAT是唯一可以讓超高頻的『暫態』是正確的。同樣的,超低頻的暫態也可能如此。因此,雖然我的空間非常爛,但是『暫態』這個在聽覺生理上『最重要』的物理指標決定了音樂訊息,導致無論音質多麼難聽都一定可以聽到這些超高頻與超低頻的音樂訊息。
注意到這音樂訊息的人,就會非常挑剔現有的音響器材了!更可能發生的就像我一樣的誤判。我一直誤判HI-END級的真空管機之HI-FI性能不足,原因就是因為沒有聽過JPLAY雙CAT的使用者使用真空管機。結果一直以為真空管機不是我的菜、沒有超高頻、沒有超低頻........等到自己矇著眼睛賭了 Audiomat Solfege,才知道被 JPLAY雙CAT 害死了.......(blush)
我還敢賭,被我RUN過的 Audiomat Solfege擴大機,它的性能會贏過任何其他人的 Solfege擴大機;理由就是他們的擴大機不可能被最正確的超高頻與超低頻之『暫態』用力RUN,結果就像我先前聽過很多發燒友家訪中的器材沒有RUN開一樣。有可能HI-END器材要RUN開,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暫態』才能RUN開,單單只播放超高頻或超低頻完全無效。
說了這麼多起肖的內容,總而言之,入了JPLAY雙CAT的完整方案大門,加上了U3TT方案,再接樂之邦USB DDC;再來就量力而為,什麼器材都要買最頂級的就對了...........保證聽起來會跟別人聽到的不一樣,因為我們的訊源實在是無法想像地可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