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小弟全系統皆為交換式電源。
交換式電源內,因為前有EMI/RF濾波,後有DC電源輸出濾波,小弟覺得這些EMI/RF對電源和電源線的干擾,應該可以被交換式電源壓低不少。
電源線內的外層銅箔接地對聲音的改變,小弟猜測大部分是來自於容抗的改變,而非EMI/RF的降低。
不過這些都有待實際實驗來證明。
可列印查看
萬歲!!關於 DIGITIMES 2 之淘寶版外接時鐘
今天把與 tetsuka 相同賣家的 SMA(m) 90° to SMA(m) 90°, 線徑 3.5mm, Semi Rigid, 總長120mm 時鐘線換上去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11090929463431
哈哈!萬歲!!完全證實我的猜測,整個失敗的原因就是那條附贈的時鐘線是垃圾啦!!.........(clapping)(clapping)
換上 Semi Rigid 後,外接時鐘的『改變』方向完全一模一樣,就是彷彿增加了泛音、背景更黑一點、但是暫態有變小的傾向。
如果時鐘線會吃暫態,上述的唯一缺點就會惡化地很嚴重!沒有給外接時鐘加上 MSP-600-5,根本就惡化地不能聽。
而什麼是暫態呢?最簡單的講法就是可以到達100M或1000M以上的超高頻,暫態就不會差。所以Semi Rigid這種儀器級的線材,推想其超高頻的頻響應該非常正確,連帶地暫態反應變佳,上述最致命地缺點就消除一大半了!
因此在我的系統聽來,暫態似乎還是差了極為小.......的一點點,在目前最正確的錄音『進階版小牧神』己經幾乎聽不出來了!超低頻一出,地板傳來天搖地動幾乎完全沒變。
沒有這個最嚴重的吃暫態問題後,外接時鐘的優勢就通通跑出來了!那的確就是時脈更精準的感覺無誤,聲音質感大幅提升,超大聲聲音不亂,耐聽變佳,聲音變圓潤。相對的內建時脈聲音是較粗糙的,這個意思是日後如果有暫態更可怕的錄音,內建時脈有可能還是會反過來幹掉外接時鐘,終究外接時鐘還是有一點點點點點........吃暫態。
這種吃暫態的問題,直接修改時鐘或DDC接收外接時脈晶片之供電就可以幾百元解決;偏偏他媽的我們不懂電子學又不會DIY,只好花一大筆錢升級 MSP-600-5與時鐘線,幸好這條200元而己的時鐘線真是太便宜了!!
而且我己測試過,如果你己經有 MSP-600-5,外接時鐘的供電與其他 5V裝置共用,幾乎不影響音響效果的好壞,放心一起接吧!這樣子只要多花一條DC線的錢。
所以時鐘 2000元(直接向淘寶買)+255元( semi線+運費)+600元(給好一點的dc線吧!);不到 3000元有遠勝更換dac與線材的巨幅音響性能提升、又不至於破壞電腦(hi-fi)性能,完全無條件推薦!!!
但是請記住:如果你的音響系統沒有我使用地這麼嚴格、就可以得到外接時鐘的改善效果,那絕對不是好事!表示你的系統對於吃暫態的敏感度不高,那真的是嚴重缺陷喔!......(angel)
請大家一起幫 tetsuka 與 bchsieh 幫我們找到這麼偉大的外接時鐘裝置用力鼓掌!!......(clapping)(clapping)
p.s. 這下子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對市售十幾萬元的外接時鐘都完全無感了!!唉,音響市場不重視吃暫態這件聲音絕對正確的指標啦......(angry)
p.s.1. 幹!我怎麼覺得我對dsd或192k或升頻....的無感也類似這件事?就是聲音雖有改善但是吃暫態嚴重......
教授,SMA接頭的頻寬為18GHz~26.5GHz,12公分的semi-rigid cable的線材,若不是受限於SMA接頭,頻寬還會更寬。
另外之前忘了提醒一點... 線材接頭直進直出的,頻寬最好。
90度的接頭,或是線材有彎曲的semi-rigid,會比不上直進直出的。
不過當然跟一般數位線相比,這種儀器用的線材,頻寬還是高出許多,是不是直進直出,差別也許不大就是了。
至於暫態差了一點點......
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把外接時脈拆開後,把下圖中紅色圈圈內的小零件拍清楚?或是把這兩個零件上面的字貼上來也可以。
也許,有完全不用改機的解決方法也說不定。;)
附件 31432
小弟也是亂玩。
不過DIY數位線,阻抗匹配是必須先要求的。
線身選擇符合阻抗要求還不夠,關鍵在線身和接頭連接的處理。
如果沒有儀器可以測量,很難達到要求啊~~
以SPDIF同軸線來說,看下面wiki網頁內的表單,impedance為75 ohm,VF越高越好的型號,然後挑線材大廠的品牌購買: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axial_cable
記得RCA頭必須找75 ohm規格的。
至於USB線,D+/D-請找大廠的CAT5E/CAT6/CAT7的網路線,四對絞線拆一對來用,請記得盡量保持絞線的原來的絞繞鬆緊度和角度。
謝謝tetsuka兄的幫助,照片非常清楚。
SS14那顆是電源極性反接保護用的蕭特基二極體,而另外一顆是Analog Device出的ADP150 3.3V輸出的線性穩壓晶片。
以這個外接電源的價位來說,用料算是物有所值。
重點來了... 電源經過二極體之後會有壓降,再經過穩壓晶片輸出3.3V到時鐘。
穩壓晶片的輸出入電壓壓差,會影響到輸出的特性。
只要音響系統稍有鑑別度的,無論是用在類比或是數位的穩壓,都可以明顯聽出壓差不同對聲音的影響。
二極體的壓降,和通過的電流大小有關。SS14抓個保守一點的壓降,大約是0.3V。
而ADP150 3.3V可以工作的輸入電壓範圍,約是3.4V ~ 5.5V。
意思就是,這個時鐘的輸入電壓範圍,大約可以從3.7V ~ 5.8V。
雖然ADP150的絕對限制電壓為6.5V(超過這個值會出現損壞),但為了安全起見,高壓範圍再保守一點,降個0.2V。
所以輸入電壓可以從3.7V ~ 5.6V。
如果您的外接時鐘的電源是獨立的MSP600-5,又有三用電錶 (您如果沒有三用電錶,小弟強烈建議您買一個便宜的來用,常常會需要它),
可以試著調整MSP600-5的輸出電壓(3.7V ~ 5.6V),聽聽看聲音的變化,找尋您最喜歡的工作電壓。
小弟猜測,教授應該會愛上高電壓的聲音.... (angel)
聽音樂的時候我用三用電表量,115V是好聲,等變難聽的時候再測量看看有沒有壓降。
附件 31435
問題找出來了,晚上很多人使用電器的時候電壓從115V降至113V(偶爾來到114V)造成聲音薄聲難聽... *37
請問有什麼好的方案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平衡式隔離變壓器?穩壓器(有115V以上規格嗎)?
有沒有什麼可調式交流輸出電壓的?最高可以到幾V安全(120V嗎)?
剛剛看了一下最低竟然到112V...WTF
附件 31436
112V的聲音跟屎一樣(112~113V浮動),好一點是114~115V真心希望115V以上穩定...
我喜歡115V帶來的澎湃感、力度,112V就軟軟的...低頻也是115V比較好?
把三用電表開關的瞬間,AC會瞬間來到120V或117V之後到115V,然後穩定都是113V左右。
附件 31432
時鐘傳輸線可否考慮使用光纖線呢?
聽過好聽飽滿純凈的光纖回不去聽有地環路影響雜雜的同軸,想當然半年以前我也不喜使用光纖(乾淨也乾乾瘦瘦的)。
光纖線應該沒有阻抗匹配的問題吧!個人是這麼想著的。
我認為電壓才降到112V而己,絕對不可能出現什麼大影響!!以前在新竹還降到106V過呢,之前的燒友家中降這麼慘的一大堆.......
gangster.tank 一直複製我先前那種完全走HI-FI鑑聽能力而放棄美聲之路線,這種路線對於污染聲音的因子都會『反應過度』。例如你自己說過的,播放音響同時如果別人或別住戶使用很多電器,聲音就會大幅下降,這在我還玩三萬元系統時就常常發生了!
我的答案是『無藥可救!!』,唯一的方法是升級,只有價位夠高的器材才可以讓整套音響系統『反應過度』時不會變難聽而還可以聽,所以.....慢慢來,慢慢升級.......(devil)(devil)
我的估計是:整套音響花到三十萬元,仍然是『反應過度』時會變難聽的情況,好處就是可以不必浪費時間去聽發燒片與欺騙大師片,真的比百元電腦喇叭還難聽!!花到五十萬元,才開始『反應過度』時不至於難聽到令人昏倒......(angel)
教授,您沒有全面交換式電源化,答案當然是無藥可救.... (giggle)
全面交換式電源之後,對電壓變化、市電直流、以及市電諧波失真可以說是幾乎完全免疫。
對市電雜訊的抵抗力也比線性電源高出不少。
解決方式.... 可以先試試看最省錢的..
小弟之前提過,就是把電箱內,除了音響使用的那條迴路以外,其他所有迴路的水火線全部套上磁環。
如果套完覺得有作用,就可以在線長足夠的情況下,每條線多套幾個,效果會更好。
這招在香港發燒圈已經流行了好一陣子了~
等一下等一下,你說的和我說的是同一件事嗎?
我說的是:我使用全套三萬元音響時(全部交換式電源喔!!樂之邦N99純數位擴大機),無論是供電、擺位、錄音好壞都非常非常敏感,而且『過度反應』常常變得很難聽。
而現在全套兩百萬,只有數位播放系統是交換式電源,其他DAC與擴大機都是線性電源了,因為音響性能巨幅提升,『過度反應』時終於沒有那麼難聽了。
這跟你說的好像搭不上???......(giggle)
話說回來,『全面交換式電源之後,對電壓變化、市電直流、以及市電諧波失真可以說是幾乎完全免疫。』<== 那麼對AC電源線也會免疫嗎?在我的全套三萬元音響可沒有這回事喔!一換電源線就中毒了......(devil)(devil)
教授,交換式電源對電源線非常敏感,但對電源品質不敏感。
也就是說,只要當它要吃東西的時候在量和速度上可以「立即」滿足它,吃的是米其林三星還是路邊攤並不重要。
確實,我的電源線還不是real cable(耳擴用)的~
排插也只是一般3C排插~
排插到msp 600 5這段是一般電腦電源線(測過跟高價線沒差別)
對了,後來MSP 600 5的AC輸入變成透過谷津濾波插座有好很多~神奇
不同磁環規格有差,主要是差在針對不同頻率範圍的雜訊抑制,抑制的程度也不同。
如果能找到磁環的原廠資料,資料上都會有一張阻抗vs.頻率的圖,例如下圖:
附件 31458
阻抗越高,雜訊抑制效果越好。
阻抗高的頻率範圍越廣,能抑制的雜訊種類也越廣。
由於通常不知道雜訊的頻率,也不一定能取得磁環的原廠資料。
因此如果線夠長的話,可以採用亂槍打鳥的方式,在同一條線夾上幾種不同的磁環,可以取得最大的雜訊抑制頻寬。
磁環可以的話,最好買大廠的,如TDK等等,比較有效果上的保證。
另外注意磁環的內徑大小。
萬一買到比電線線徑還小的磁環,就夾不上去了...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440391844538
這一家的可以嗎?
如線是2.0mm的怎麼辦?
線材不怕太細只怕太粗夾不進去。
因為是在電箱裡,只要您不在乎,讓它鬆鬆的效果也是相同。
看了各大拍賣網站,很多都說他們是TDK原裝磁環,但這玩意其實仿冒品不少....
為了確保原裝正品,小弟建議在確定是正品來源的管道購買。
例如RS component:
http://twcn.rs-online.com/web/p/ferr...eeves/9164327/
一包五顆,每包台幣128元,加上稅金也才135,平均每顆才台幣27元,比許多拍賣網站賣得更便宜。
如果買10以上(50顆),價錢又會更便宜。而且RS component完全免運費,只是到貨時間稍久,大概需要一個禮拜左右。
裡面賣的東西保證是正品,完全不用擔心是假貨。
請先別買太多。等確定有效再大量購買也不遲。
ps.. 忘了提醒,如果線距夠近,兩三條線共用一顆磁環也行。
BENEVO 不用外接電源,在分離線那裏直接接DC電就可以,就是A to B公的地方。
BENEVO HUB我接也是感覺不大,但隨著時間越來越長,加上我又用了完整U3TT方案,有天把HUB拔掉(因為分離線出問題),發現聲音根本不能聽,沒有骨架、平、薄聲!接上去就有骨架了 (angel)
如果不只要骨架還要肉的話,就需要U3TT方案的加持了~這兩者簡直雙劍合璧,所向無敵。
另外,不管是USB解決方案或U3TT方案,兩者加起來的效果遠大於單一方案,這是我個人的感覺~
一定要雙劍合璧就對了 (devil)
如果一開始用 benevo hub 開聲覺得很鳥,就要檢查是否 USB線材問題,或者要 RUN 一段時間。
U3TT方案也同理,但教授是直接用 msp 600 12 餵 benevo hub,我覺得差異應該不大。
最後,你們都將錯就錯啦 「BEOVEN」錯啦,人家品牌名稱是「BENEVO」....
如果地瓜兄會使用淘寶購物的話,那淘寶我找到的這個東西應該是跟長芯盛一樣的東西。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u=t2dmg8j26111
這東西就只有長芯盛有生產,我想應該都是長芯盛代工出來的東西。有需要的話地瓜兄可以試試看。
基本上DT2+BENEVO HUB沒上U3TT的話是無法發揮完整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