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的控制IC肯定有影響的,但USB不會是個好的音響解決方案,USB的功用太多,在我看來跟很多多晶片做在一起的感覺一樣,成本是低了,但雜訊那些太多,訊號很容易很髒
音響就是傳輸聲音資訊而已,專用的一定比USB這類大雜會好用
可列印查看
USB的控制IC肯定有影響的,但USB不會是個好的音響解決方案,USB的功用太多,在我看來跟很多多晶片做在一起的感覺一樣,成本是低了,但雜訊那些太多,訊號很容易很髒
音響就是傳輸聲音資訊而已,專用的一定比USB這類大雜會好用
別什麼大溼的.....:P
CAT 的重點,就是把高效能、多工的電腦用品,調整成較低效能、單工的『跛腳』;JPLAY派雖然沒有drkao派降低效能降地那麼誇張,但是略略調低一點還是比較不會有太躁、太鑑聽的緊張感。似乎把電腦用品『滿載動作』,會產生『抖動』而增加高頻或超高頻訊躁的可能,這一點不知道有沒有硬體高手可以確認一下?chen3058請順便問工程師.....:)
我是非常肯定可以任意 A B TEST 盲目測試出是 3.0 還是 2.0,但是電腦原理到底是什麼我就莫宰羊了.....:P
太謝謝了!!不過我這兩個星期都在忙著改學生作業(所以才會上網打屁發洩兼燒掉器材。。。。),等兩個星期後且重新買的USB3.0與MONITOR 03 USD到手,一定來小小交流一下,謝謝了!....:D
[QUOTE=psycho;172841]那就沒有任何解答方向可以依循了,太悲慘了!.....:P 還是你想到了什麼我忽略的?....:)
USB晶片模組上大部份都有參考時基的clock,如果有能力動手去修改的人,就會知道那絕對值得一試8)
不論是 USB 2.0、 USB 3.0 盪晶片 都是 採用 24MHZ 非 CD 44.1KHZ DVD 48KHZ 整數倍;(
(176.4khz 22.5792mhz(好像記錯了,懶得察了):( 192khz 24.576mhz 有落差。
這可能造成 usb 和 內接式 專業錄音卡 有落差(雖然 樂之邦的數位時代 敗陣 我看過它的晶振 是 24.576mhz)
也就是說 內接式的錄音卡 可以真實的 硬體 同步時脈。
而 usb 音效卡、數位卡。 則必需 靠 FPGA 去合成 22.5792MHZ、 24.576MHZ 這是我蠻 擔心的一點
目前我是將外部時鐘同時接音卡及dac
未來如果換上MSB
應該不再須要外部時鐘
因為MSB DAC內有很棒的時鐘
在數位訊號進入DAC之後
再重新編碼
我認為沒有一家HIEND廠商對於數位流有正確態度
每家廠商在DEMO時都用筆電
沒有一家願意去了解電腦本身的影響
所以他們永遠把USB當成次要
他們永遠不會知道USB的問題出在那裡
他們只會講非同步沒差啦
那這樣會進步嗎???
我想我來弄個LYNX音卡來比試
PSYCHO兄邀請一些人
找個良辰吉日來我家研討一下
試試RME及LYNX的不同
試試音卡及USB的不同
最後用OS4.0來跑USB
因為OS4.0只能用RME音卡
跑USB須手工校調
看OS4.0能否帶給PSYCHO兄幫助
richard pc兄的質疑也是我努力要找答案的動力,但我後來發覺大部有聆聽精驗的人都能聽出256word的全面勝出的優勢後,256word對我而言變成只是一種必要
"手段",閱讀文件方式的找答案在發燒線領域已給我帶來很大的挫折,例如Nordost 的光速93%我就不會花太多時間去研究~但它可以替我重撥更完整的音樂我卻
一點也不懷疑,只相信當能入手97%這個等級應該會更好~~
但個人經驗是在有些系統4Xword都不見的會比2Xword好聽時,當然也就沒有必要討論到256word的需求,即使它在Resampler時會有極大關鍵性的影響,卻也得
暫時的靠邊站~至於4Xword都不見的會比2Xword好聽的問題,類此端的改善就可以解決
eljohnchiu 兄
恕小弟中文程度不佳,完全無法理解您的回答和我的問題之間的關連性.....
(sweat)
這裡是追求『超值』且『極緻』耶!追求更卓越的時脈 DIY 或機器會不會遠離了『超值』與『實際』?....(blush)
我非常非常重視『超值』與『實際』,正因為我看到市面上的唱片 99.9%都有問題;從190X到1955的 MONO、SP,到 LP、到CD,市面上流行的唱片,無論是愛樂者高舉的大師演奏,還是發友高舉的發燒錄音,通通是『加料的錯誤錄音』,百分之百遠離美好的聲音本身,讓發燒友或愛樂者的耳朵比兩歲小孩子還要更差,而且投資越多音響、聽越多唱片,往往比兩歲小孩更差...:P 這都在我的簽名檔討論串舉證歷歷、論述數仟萬字了。
影響所及,愛樂者因此完全無法分辨什麼是真正高水準的演奏或音樂,發燒友因此完全無法分辨什麼是真正高水準的器材或調整。
當唱片本身就是一個錯誤,音響當然不可能有任何正確的答案:你測試的發燒唱片 30HZ +10DB,我偏好的發燒測試唱片是 30HZ -10DB,當然永遠無法溝通。
因此唱片界與音響界都需要一個從根救起的『超值』而『方便』的解決方案,讓任何沒有DIY能力、只能負擔一兩萬元音響系統的愛樂者或發燒友,都能在這麼簡單的門檻,就能發現『市面上的唱片都是加料錯誤錄音』這個簡單事實。然後,唱片界與音響圈才有可能出現新氣象.....:)
當然我也會全力支持 drkao派 CAT 的極緻走向,因為再怎麼超值、最後一定都會有瓶頸;推廣超值的人,有責任好好理解瓶頸的真相而不是滿足在超值的一元論中。因此我急著想知道 drkao派 CAT與我尋找到現在的超值派CAT有什麼不一樣哩!
因此我很好奇 eljohnchiu網友您的實際解決方案是什麼?有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展示或購買?價位為何?因為只有實際上的成果才是解決方案,學理上的是非對錯反而不是該優先考慮的 ── 不是說學理不重要,而是我們聽音響根據的唱片或錄音基本上就是完全錯誤的,再怎麼正確的學理只會造成這種錯誤唱片越來越難聽...:P 所以我有一個走偏門的簡單判準:走學理的?那我要看看他是不是把市面上的唱片通通丟掉?還是他常駐一台EQ或DSP『每播放一首』就重新調整『唱片的等化』一次?....:)
至於音效卡外接時脈,早就知道這種解決方案了!可是,價位......超值.......我可不想為了 CAT 賣掉我近兩萬張的唱片收藏哩!....:P :P
在YU-AUDIO的賣場發問的該不會是你吧?....:D
我看到廠商回答:引用:
問題 4
jes***********
可以多訂兩條這樣的線嗎?
1. B母 to B公,拉出接電源接線
2.A母 to A公,拉出電源接線
上述兩者,USB的線身最短,極短..... (2012-04-2416:35:37)
於是打電話給他,把我們這個討論串的密技教他一些,請他務必開發B母轉B公的電源分離『轉接頭』;結果應該說服成功,現在正在開發中;我自己是先預訂『六』條了!!....:D引用:
第一種目前廠商是沒有製作的!!
第二種可以製作的!!
感謝您!!
(2012-04-2420:20:53)
消費者也可以跟廠商合作的,先搶先贏!....:)
晚安
我試過三台DAC, 分別是W4S DAC2 北極星DAC32 以及昨天聽的Mytek 192, DDC都是DA&T C11
基本上每台的USB直入都明顯遜於USB轉SPDIF(Mytek最誇張 USB直入簡直慘不忍"聽")
我沒聽過更好的機器, 但至少就這三台機器的經驗, USB直入, 我是幾乎完全沒期待了...
個人比較好奇的是AES16或AES32這等級的卡數位output跟DDC(EX.03USD或其它)之間差異有多大?
畢竟音效卡放機殼內, 優化的功夫可能要花上不少才能避免一堆汙染源~
如果DDC能夠將USB solution的表現提升至接近頂級音效卡的水準, 那麼對很多網兄來說要好聲的難度可能又會降一些~
期待P兄的測試~
幹!我知道為什麼會燒機器了!!
使用我推薦的USB 解決方案之網友請注意了!這可是我燒掉一台 HUN、一台03 USD(哭死!)與一條一千元的伽利略USB 3.0信號放大線所得到的慘痛知識!
一般而言,頂級的 USB HUB或 USB放大延長線(裡面也是一顆HUB晶片),都會有過電流保護或其他保護,所以當我在 CAT=>HUB 之間加上電源分離而外接電源,HUB=>USB DAC 之間加上電源分離而外接電源,這兩個外接電源會讓 HUB爆衝,先燒HUB,再燒USB DAC,最後燒電腦!
03 USD 被燒了,極可能沒有過電流保護......;(
rendzaw DAC 的 PCM2706 沒有被燒,應該是有保護....:)
一千元的伽利略USB 3.0信號放大線 燒得一乾二淨,又是VL810晶片,威盛跟我犯沖.....不是啦!這表示這條線的過電流保護有問題....:(
前面推薦露天網拍的USB 3.0 HUB,我得暫停推薦了!因為它的保護不力,直接燒了....;( 拆開屍體後,發現伽利略線、這台HUB與 WIKI上的威盛HUB公板實在非常接近,應該通通是沒有保護所害的....(sweat)
露天 850元的 NEC 2.0 HUB,保護完善!所有先前沒有被燒的好狗運,都是它救的!甚至之前使用07220708的分離線,我搞錯使用方法造成嚴重短路,結果也沒有燒,太偉大了!!只可惜聲音居然輸給前述的USB 3.0 HUB......
露天同一賣家的 NEC USB 2.0 放大延長線,同樣是保護完善!也沒有燒,嚴重短路也沒有燒.....:)
YU-AUDIO 的線性電源,連續兩次燒HUB都沒事,不知道是它的體質強,還是....?我就不懂了!
剛剛以必死之心測試PCHOME最貴的 凡達克 USB 3.0 HUB,一試之下..............還好沒燒,聲音下次再說,現在不能測試。
元本山網友,看到這裡還敢借你的HUB給我測試的話,請舉手!....:P
結論:什麼HUB或延長線才不會燒?天知道!!誰要當先烈?膽小的就乖乖跟著我買....:D
至於到底要有什麼特性的HUB才不會燒?那真的是鬼才知道!目前最可靠的大概就是價錢.....:O :o
多謝如此寶貴的經驗分享,我更確定我的走向有意義了!
而且我要跟你分享,記憶沒錯的話 C11 是 TE8802 ,雖然比 TE7022L好一大截,但是......
因為 C11 是『完善的音響器材』,所以如果沒有任何調整與優化,C11 >>> MONITOR 01 USD。
但是 01 USD是電腦器材,所以只要使用我的USB解決方案,01 USD將會狂勝 C11。我猜想 TE8802 仍然遠比不上 MONITOR這種先進的『電腦商品』,只是樂之邦的音響投資太少,所以電腦的完成度一等一,音響的完成度就要靠我們後天改善了....:)
所以時間夠又不怕燒HUB的話,就試試看我的USB解決方案 + 03 USD 或 01USD 吧!....:D
會有風險的玩法.....請求加註警語
畢竟依樣畫葫蘆.......功力有別
鐵殼NEC HUB是工業規格,當然絕對不會有問題!問題只在於 USB 2.0 的聲音真的明顯比不上 USB 3.0,我也不懂為什麼?...:P
我兩次燒機器都是使用 YU-AUDIO 的線性電供,同一台電供有兩個電源,前後各插一個,然後.......
請務必分享與C11 PK的聽感......不過.....也許試試舊版的 01 USD 就夠了,露天拍賣上的陳生電子正在特價一台才2000元....:D
請小葉站長幫忙改標題,加註:天乾物躁,小心燒機!......:D :D
別怕別怕,才燒幾台 HUB 而己,而且我現在在中壢使用一萬八千元音響,剛剛測試PCHOME的凡達克USB 3.0絕無問題,而且音色的正確性直接剁掉USB 2.0,讓兩歲小孩開心地跳起舞來....:)
結果興奮過度,換喇叭時一個不小心.......『又』燒掉一隻全音域喇叭,我再也不要玩全音域喇叭了!極端不適合我這種手賤的笨蛋!......:@ :@
andyhang 想歪了!...:d 真的怕被燒,了不起使用一台5v/4a就好,絕對不會燒機器!是我太發燒了硬是要使用兩台或三台,才會燒機器.....而且交換式電源的保護遠比線性電源好太多了,一定安的啦!
店家只會使用很普通的材質,但是我猜應該只有買了人家的線性電源才可以買到這個重要的轉接頭,看看有沒有先鋒去賭那台只要一仟八百元、但是我嫌a數不夠大的那台線性電供.....:P
我也不懂啊!大概是 [負責電源的+5V和GND兩心線] 到了USB音效後,再循著 [負責訊號的D+/D-兩心線] 倒灌回 HUB而燒掉HUB......我真的不懂啊!但是真的燒了.....:P
歡迎新網友!(clap)(clap)
可是我前面的燒機問題不是線路接錯啦!線路都沒有問題,不要前後皆外接電源就沒事,發燒過度接太多電源就有事,目前只能指定HUB來躲這個莫名奇妙的問題了....:)
就是您對音樂的熱心讓我真是佩服到五體投地
我認為應該是能讓大家手邊已有的每一張唱片都變得比"以前"更好聽,多少救回一些唱片是否更符合您的超值論呢
音響的改善過程當然要追求極緻,我想每個人都會在自己的能力負擔範圍內找到超值的選擇
Psycho兄關於我改善CAT平台的解決方案,理想值是所有可以切入的I/O點都要作,但如此一來應該就不符您的"超值"要求
所幸CAT開放式平台提供了我們更多切入點的選擇,我會以光碟機及Pci-e轉SATA卡這兩個切入點讓您比較提昇的幅度
至於USB HUB/USB DAC也是生死門一定要照作但等第一階段的試聽有共識之後我再來改這個Block
如果您中壢方便試聽就在您熟悉的平台會更容易感受差異性
聯絡方式再以悄悄話告知
比較安全的做法,會不會是都先不接電..usb線都插好pc與hub與dac
再逐一開電,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