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零與一』的恐怖差異之鑑識音響歷程:
再次專程去吐槽 rendzaw 與 scs 之音響系統,當然是利用錄音藝術水準最佳的唱片來證明彼此的音響器材誰有所不足。我個人對於音響只有『科學』興趣,能夠彼此開誠佈公地相互嚴苛吐槽才能得到真正的科學進步;相信這種經驗都是發燒友所樂見的,只是要遇到能真正理性討論的只怕不容易。所以我得強調,我並非吹捧特定商家或個人;誰可以跟我進行這種科學等級的交流而就事論事,我就寫誰,很公平的....:D
詳細討論交流過程有點忘了,所以以下內容行程是經過重新整理過的。我分成三大部份:第一是錄音藝術之LP的鑑識音響歷程,專門針對『零與一』的恐怖差異;第二是唱頭放大器大對決,專門針對『能量感』;第三是訊號線大對決,專門針對『中性』。
之一 『零與一』的恐怖差異之鑑識音響歷程:
早就知道 rendzaw 與 scs 追求超值 hi-fi 的方法,固然可以找到超值器材,但是音樂一些進階的音響感動還是有性能天限,再怎麼超值的器材還是會面臨天限。請注意,我百分之百贊成超值之路,但是科學是比道德修養還要更高一層的理性,如果滿足於超值卻沒有真正理解自己系統仍有缺陷,那鐵定會變成自命清高的虛偽徒眾。隔壁網站有一大堆專門吐槽他人的音響與音樂分享文章之虛偽徒眾,說有真正實力也的確有那麼一點;只可惜永遠停留在那一點,就變成永遠只會自命清高嘲諷他人的虛偽徒眾了。身為理性的發燒友或愛樂友,這種陷阱不可不甚。破除這虛偽的陷阱,就是要永遠記住:『科學是比道德修養還要更高一層的理性』。
換句話說,這篇文章的討論受眾,通通假設你不是入門的,而是『主動』想『進階』的發燒友或愛樂友...:)
很多發燒友可能會以為所謂的『天限』只是動態差一點、音質爛一點....也就是說,大家以為『超值』的『天限』只是『正確的聲音』被打了幾折而己。在此我得提出更嚴格、更進階的事實描述,那就是:『超值』的『天限』,有可只能是全有或全無的零與一之差別!這個麻煩就很大了:如果只是『打折』,我們還可以想像自己的聲音加幾成就是正確的聲音;如果是零與一,我們將『完全無法』體會正確的聲音應該是什麼。
有關CD唱片可以讓音響系統出現『零與一』的恐怖差異,我所推薦的『psycho包』唱片正是從這種立場去推薦;也就是只要你的音響系統有任何環節之科學性能不足,那些cd就會立刻擺爛給你看。幸好 my-hiend 這裡的發燒友通常都是重視hi-fi性能的,所以通過折磨的發燒友還真的不少。
LP就好玩了,各人主觀調整方向差那麼多,如何能有一個科學的理性標準?當然了,在此我直接移植CD鑑識音響的經驗,找到LP來鑑識音響系統,重點也是在尋找那一種LP可以得到這種『零與一』的恐怖差異。
結果我與 rendzaw、scs 的交流中,我發現『版位差距』與『錄音差距』可以出現這種『零與一』的恐怖差異。也就是說,有很多版位較差的LP唱片,例如日本版且再版多次的LP唱片;如果它的原始錄音是非常頂級的錄音,那麼在音響系統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版位差距』大於『錄音差距』,也就是這種『爛版位而好錄音』的唱片會很難聽。相對的,音響系統夠完善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錄音差距』大於『版位差距』,也就是這種『爛版位而好錄音』的唱片會變得好聽。當然了,如果是『好版位而爛錄音』的唱片,一定要播放地很難聽才是正確的音響系統。當然我所謂的難聽是指暴露出爛錄音的訊號扭曲與人工加料。
rendzaw 的喇叭: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ow2/red1.jpg
rendzaw 的器材: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ow2/red2.jpg
多次聆聽 rendzaw 系統,一直想吐槽他的就是 SL1200 轉盤有天限、唱放有天限、線材有天限與擴大機有天限。問題是如何證明這種『天限』是『零與一』的危機呢?透過下列兩張日本再版的『爛版位而好錄音』的唱片,我使用價值五萬元的 ESPRIT STRUCTURE 4 訊號線與九仟元的 RendistoR(小丸子、威爾鋼)來呈現這種『零與一』的危機。
讓大家跪地求饒的 Esprit Structure 4 訊號線: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ow2/esprit.jpg
讓善於 DIY 的臭屁仙 scs 高舉雙手投降、讓 rendzaw 恐嚇勒索搶走我的一對 RendistoR: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ow2/resr.jpg
首先以 rendzaw 的原始設備播放這一張LP: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Ppic02/EMIhighend.jpg
果然如我預料,播放結果這張唱片真是難聽:聲音悶住好像沒有高音,音場與舞台完全擠在中間放不開、深度層次更是完全扭曲....請注意!這套音響系統播放版位絕佳的美國版是不會有這種問題的,可見討論音響,如果不先正確理解唱片的水準,根本無法客觀理性地分享。這時換上九仟元的 RendistoR,哇哈哈哈哈....變好聽了,再加上 Esprit Structure 4 訊號線,這張唱片變成無可倫匹的超級發燒片,就算是美國版的其他 EMI FRANCE 照樣通通被打下來。我早就說過了,這張唱片是我所聽過最完美無缺的 EMI FRANCE 錄音典範。
這種極端誇張的『零與一』之恐怖差異,同樣複製在 scs 家中。先使用 scs 的原始系統放這一張 LP,天啊!從來沒有聽過這麼難聽的LP,比MP3還慘。只裝上 RendistoR,這下好了,音場寬度立刻左右放大兩倍、前後增加兩倍、高度再增加兩倍,音量還大了一些。更重要的是,原先小音量聆聽音樂的細節嚴重不足,裝上 RendistoR 後小音量變得清清楚楚。極為難聽的 LP,又變成極端正確的 LP。
很多人會認為這是 RendistoR 有神效,我當然同意這一點;但是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這種『零與一』之恐怖差異,證明了『超值』音響系統在某些錄音藝術是連打折效果都不如的,換句話說,這是所有使用超值系統的科學態度者都要認真面對的天限。
在 rendzaw 店裡試過另一張他公開說這張LP唱片不好聽的克路易坦指揮柏林愛樂之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http://www.my-hiend.com/psycho/low2/Bee9.jpg
同樣的,換上 RendistoR 後,當場被我吐槽:這張唱片那裡難聽了?雖然還是聽得出錄音水準遠比不上前一張,但是至少己經是目前錄音最好的貝九了。
對我的『錄音藝術鑑識音響法』之科學原則來說:能找到這種出現『零與一』的危機之唱片,它就是最客觀的音響檢驗工具;能解決這個危機,音響科學就是更進一步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