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超愛馬勒,
買了很多版本,
柏老的DG馬勒2號,價格還記得,所以仍沒入手.
馬勒在大系統更能感受其深沈的感情,
詹兄的系統一定能充分表達,
訪問您的時間已敲定,
期待品味您的聲音..
:P
可列印查看
這陣子再回頭試前級的電源線,
發現電源線真是影響好大,
弄了半天,仍暫時維持原有設定,
不過對自己的系統有更深的認識.
何大, 請問試了那些?
前一陣子朋友來, 也帶了一些線來體驗 , PAD 25 週年 power cords, Tara labs Zero Gold XLR, argento speaker cable
PAD 25週年跟 siltech RM 比起來 (CD & 前級), PAD 聲音較平衡, 音樂性比較好, 差異比較多的是低頻的從容感, PAD 更沉一些且保有量感. RM 力道比較強但緊一些
Tara labs Zero Gold 跟 MIT 則比較是口味的差異, Tara labs Zero Gold 的中高音表現的比 MIT要好, 但MIT的低音比較震撼, 耐聽程度可能要聽久一些才比較好斷言
基本上還是電源線的差異最大, 但換了電源線,其它就面臨了口味搭配的問題, 所以也是弄了半天,維持原有設定:)
李兄,
現用鋼鐡林的銀合金,
試了一下Shunyata , MIT AC1,
還有 SILTECH 的還沒認真試..
我想在您的系統,不同線一定差別很大,
不同的组合可能會有不同的結論?
不過,有結論,可能又是花錢的前奏吧..
:D
這一兩個月,嘗試略拉長音響室的殘響,
吃了不少苦頭,
新年假期也持續作業中,
這幾天似乎有些眉目,有新的體會,
如果能有新的平衡,就太棒了..:^)
何大,您怎麼把殘響拉長的啊?變短好像容易些
中高頻的擴散不行嗎?????
若不增加擴散
那就是要減少吸音了....
還有就是讓空間呈喇叭型.....由小變大.
理論上不同的錄音空間與音樂類型都有其合適的殘響值
無法固定單一
找一個平衡值就對了
何大這樣玩優喔!
仍在摸索當中...:)
這一兩天我手又癢了, 又想來大搬風,
可是手沒力.......呵呵~~~
新華社報導,已故的蘋果電腦公司創辦人「賈伯斯」,雖然創造出風靡一時的數位音樂播放器「iPod」,不過賈伯斯自己是不聽數位音樂的,還是在家裡聽黑膠唱片。
據美國知名歌手,也是賈伯斯好友的「尼爾楊」表示,賈伯斯所帶來的「iPod」,是數位音樂的先鋒,不過有趣的是,賈伯斯在家裡,聽的卻是黑膠唱片。尼爾楊說,賈伯斯之所以喜歡黑膠唱片,是因為他覺得,數位音樂的音質,還是遠遠比不上類比訊號。
美國一位知名的科技專欄作家也表示,賈伯斯曾經說過,
人們竟然會為了方便與價格,而犧牲音質,讓他太吃驚了。
所以發燒友並沒有發燒...
為了填飽更多人的肚子....生產基因改造食物
為了普澤更多人的枯燥靈魂....生產廉價實用音樂播放設備
發燒友是幸運的.....其他人等的音樂歡愉並無二樣
平心而論極緻僅是自我跨欄田徑賽....揭開未知而已....不必非他
所以賺錢的都是利用人們的無知..........
賺錢都是資訊不對等
賺錢很難很辛苦
我不仇商....我是小商人
消費是十分複雜的行為,
可以是資訊不對等,
也可以是服務,專業,附加價值..
這般反問我喜歡
如果是知行合一的信徒會說...退如果錯進些何妨
如果知易行難則否
如果知難行易直如沒文化的劣者如我....做苦工學經驗
射出箭再畫靶吧..基本都會正中紅心
某大哥打電話給小弟,
說最近要來踢館,
所以這幾天比較用心調整.
東弄西弄,真是辛苦.
還是延續空間的處理,
希望能找到新的平衡.
預期新平衡不會太難,小突破應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