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歌喉還可以,
張學友的歌還唱得上去,
這幾年胖一些,中氣就有些不足了..:P(blush)
聽 diana krall 比較有趣..:D:P
可列印查看
Look Of Lov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t1NaXrIN9I
這羊皮唱片墊真是披著羊皮的狼,
昨天試了一下還真好,
run 一下再來報告..:D
換唱片墊就像換了轉盤一樣,
VTA 及針壓可能都得重設定,
果然針壓是可以下降一些,
聲音是不同的.
整體而言是更好的,
好在那裏? 是中低的提昇.
高頻不確定是否有更好.
打電話給鋼鐡林兄,
要他趕快弄出來賣..:D
http://img23.imageshack.us/img23/31/p7097090b.jpg
有了新的參考聲音,
發現空間是要再微調的.
還好空間已很熟悉,
很容易又找到新的平衡..:D:o
新的平衡會比較好嗎?
不一定,沈澱一下再說吧..:^)|-)
Nordost QRT Qv2 AC Line Harmonizer
http://img42.imageshack.us/img42/4789/p8197715b.jpg
Qv2插對地方很重要, 可不是有洞就插就好
自己多試試是最好的方法喔..........
今早起床發現左手怪怪的,
不太能動了..
想想原來是昨天搬動喇叭的原故,
幾 MM 的移動,都要使出“鮪魚腰”的蠻力..
喇叭又要再來試試擺位了..(sweat)(sweat)
喇叭擺位如何最佳化呢?
有那些選項呢?
在客廳最常見的是落地窗的影響,
不過如果不嚴重就還好.(sweat)
嗯,我說的是來自器材本身造成的!
這可能要用一些儀器測量,我的方式是用光纖跟類比訊號線為比對,然後播放一張white noise音量滾降的densen消磁CD,然後再看輸入端MD DECK上的兩聲道音量顯示,就可以發現在滾降過程中,光纖是兩聲道同時消降,而類比線則是左右不平均,那又因為MD DECK的類比輸入大小,是左右各自調整,我遂在一次調整好左右平均後,把訊號線左右對調,那平均又沒了,這才真正確定線材有這樣的問題!
那像何大這樣的完整系統,我就是想到再經過一些後端器材後,會不會發出來的音量差異已經到了有影響的程度,卻因為都以為沒那麼嚴重而忽略?:^)
我設想的沒錯,那真的就算0.1mm,也還是調整不出來...(sweat)
標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