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剛又想了一下,我的MSP-100同時接到電腦=>鐵殼=>DDC
結果只有電腦=>鐵殼這端燒毀,代表應該是電腦=>鐵殼這端出問題
這樣可以排除MSP100,剩下有問題的就剩下三個條件了
1電腦端USB孔 2 電源分離線 3鐵殼HUB
後面兩個已燒掉,只剩下電腦端可以測試了
可列印查看
我剛剛又想了一下,我的MSP-100同時接到電腦=>鐵殼=>DDC
結果只有電腦=>鐵殼這端燒毀,代表應該是電腦=>鐵殼這端出問題
這樣可以排除MSP100,剩下有問題的就剩下三個條件了
1電腦端USB孔 2 電源分離線 3鐵殼HUB
後面兩個已燒掉,只剩下電腦端可以測試了
你好
從你的照片來看你是把連接到USB HUB的USB線接到了主機前面板的USB插孔。
基本上不建議將USB線接在前面板,因為前面板的USB插孔通常是從主機板另外拉線出來的。
而且線材本身不會用得太好另外前面板的USB插孔品質也不會太好,我有幾隻USB隨身碟都是幫人修電腦時接前面板USB插孔燒壞的。
我個人認為可能是前置USB插孔造成短路把你的線材跟HUB燒壞的,跟你的MSP100和新加上去的線材應該沒有甚麼關係才是。
主機板後內建的USB插孔或是使用獨立的USB擴充卡在供電穩定性和安全性會比前置USB好上許多。
建議你以後把USB線材改接到後方主機板的USB插孔上會比較安全一點。
原來還有前後面板的差別,受教了這樣看起來我把MSP100再重新接到DDC上好了,感覺應該是部會燒掉,謝謝!
熱插拔如果是在電腦上是可以的,不過其他的電源供應器不建議用熱插拔,要插拔設備之前建議都要先把電源供應器的電源斷掉會比較保險,尤其是大電流輸出的電源供應器更是如此..
這種燒焦看起來應該是插拔瞬間的短路造成大電流輸出造成,鐵殼HUB如果插上還能動作,應該算幸運,不過也不知道有沒有內傷?
我今天有測試鐵殼接上一般的連接線,接上去感應的到,不過插上鐵殼後電腦變得會不定時LAG(滑鼠突然卡一下這樣),拔下來又不會了,我猜鐵殼應該是內部有內傷了。
賽口兄,你好,
請問一下,雙CAT要如何連線?
已經設立好的兩部電腦硬體如下:
Control PC : i7 , Z170X-UD5 , Cool Master 1200W電源, Win 10 , JPlay
Audio PC : i7 , Z170X-UD5 , AX1500i電源 , Win 10 , JPlay , Digitimes 2 , Nona DAC
因為Z170X-UD5底版有兩個LAN的連接位, 是否可以用一條Lan線連接兩部電腦,或者是要用一個高速的Router將兩部電腦連接起來?
還有沒有其他設立上應該注意的地方?
前天收到了送修回來的Benevo USB3.0 hub,雖然可以聽了,但是先接上MSP-600-12後,再開通MSP的電源,仍然會使MSP的輸出電壓異常(和之前一樣的老問題),看了之前教授等人的說明,現在不太敢熱插拔,怕又燒機。
這一陣子是用ifi micro iusb3.0當作usb hub,目前先使用它隨附的9V電供ipower,是否能使用msp-600-12的12V,我目前沒有找到確定的答案(說明書上沒寫,但網路有些資料說可以),還不敢試。但是就這一陣子聽下來的結果,對比剛送回來的beneno,我很確定是回不去了。當然,ifi micro iusb3.0的價格是benovo的三倍以上,CP值是不高的,但聲音這種東西,好像又不是錢可以精確衡量的。
此外,目前intona usb isolator還是接在ifi micro iusb3.0之後,有它,聲音感覺又好一些。雖然它真的會挑線,但是麻煩一些還算值得。
我最近還在考慮 uptone UltraCap LPS-1當做DDC的USB分離線電源,我對使用「超級電容」的電源供應還滿有興趣的,原本是想買audiobyte hydra ZPM,想不到uptone出了這個感覺更好的電供,如果真有下手,再和各位分享。
淘寶上是有,但是我之前是在 對岸 京東購物網 買的,當時京東的價格比淘寶少RMB 300,但是購買的流程,淘寶比較方便,且今日是雙11我看到目前淘寶上的價格比當時買的還便宜,要買在淘寶買就OK。
賽口兄,
謝謝你的提點, 一路跟著你提供的方法, 聽歌系統在加上cat之後有莫大的提升, 所以你並不是在放毒啦!反而讓我省下很多左試右試的時間。在升級 AUDIOMAT TEMPO 2.8 或2.6 之前我希望把把雙CAT 加以完善才有意思,眼前所遇到的困難是我的電腦未能走3.0協議, 我已經試過很多方法了包括買一個新的3.0hub , 還有把USB線的d- 或 d+ 貼掉等等方法都未能讓電腦抓到時代2, 我想請問除了賽口兄之外,有沒有其他同好在不用光釺線的情況下,能夠成功走3.0協議的? 如果有成功的話,請指導一下。
另外請問一下賽口兄,在兩部電腦之間加上Router 的問題, 由於雙c a t 不打算上網是否加上一台Gb級的 Lan Hub 就已經得到Router 一樣的功能? 還是Router有其他Lan Hub做不到的功能,而這些功能使聲音得到提升?
1、不能走3.0?Nu兄你可能要詳細說明一下,因為這是很複雜的電腦問題,要很多資訊才能判斷.....(blush)
2、先定義名詞,我所謂加上一台router或交換器,是指這種『沒有ip分享功能』的東東(pchome 稱為網路交換器。):
http://24h.pchome.com.tw/store/DRAF2I
再者,能『對外上網』、ip分享、CABLE MODEM、4G分享.....我稱為『IP分享器』如下東東(pchome 稱為IP分享器&基地台。):
http://24h.pchome.com.tw/store/DRAF57
能無線上網的多半是『有無線功能的IP分享器』,IP分享器幾乎都內建『網路交換器』。
好,名詞定義後我們來看看以下情況:
一、兩台CAT直接網路線相連,聲音最差,不討論了。
二、兩台CAT的網卡都設定為『固定IP』,中間接一台外接MSP電供的『網路交換器』,這台『網路交換器』只有接這兩台電腦而己。OK,這是聲音最佳的唯一解。但是,不知何故?常常會發生『首次開機』時抓不到IP導致CONTROL PC抓不到AUDIO PC、或者JPLAY播放音樂時莫名奇妙中斷..........所以有可能系統不穩是致命傷。
三、第二情況,再接一條網路線連接任何對外上網的裝置,此時就鐵定系統很穩了!但是聲音會明顯變差一截,而且,如果『對外上網的裝置』分配的網域不是192.168.1.*,你就得自行重設固定IP,很麻煩。看不懂這段話放棄無妨,直接看下一個。
四、『本人獨家發現的密招』,買一台『IP分享器』,它最好是純粹有線的,不要有任何無線功能,使用『IP分享器』對外的WAN網孔連接對外網路,再把外接MSP電供的『網路交換器』拉一條網路線接上『IP分享器』的其他網路孔。
這種情況下,『IP分享器』必定會分配 192.168.1.* 的網域,固定IP永遠沒問題了。
1、如果很懶,那條網路線選好一點(就是REAL-CABLE啦!懷疑咧?便宜又大碗),『IP分享器』的電供升級MSP600,OK,對聲音的影響只有五十萬音響才要計較了!!然後電腦通通可以隨時上網玩。
2、進行 JPLAY,把那條網路線拔掉,這下子變成最完美的第二情況,而且莫名奇妙的,系統變穩定了!!??而且真的如此,還省下一個MSP電供,『IP分享器』的電源用原廠的就好。當然了,乖乖聽音樂休想上網。
3、『IP分享器』的電源關掉,效果極為接近2,也是偷懶法。
五、最後,以上所有精進方案的最重要前提就是,先有MSP級電供才能再說,如果使用原廠的爛電供,千萬千萬不能玩!.....(devil)
1、tetsuka 的主機板是什麼?我非常肯定 INTEL 晶片組內建的 USB3.0 孔聲音遠遠大勝任何USB3.0的擴充卡喔!!當然,可能因為我在第二個內建的 USB3.0 孔接上 USB接地線 連到香堡大地盒??
2、Etron USB3.0 相容性超級爛千萬不能用。
3、除非真的需要很長的傳輸距離,否則使用AOC光纖線的是事倍功半無誤,建議是完全不要使用,用長芯盛就好.....(angel)
報告教授我的主機板是AMD晶片組的,因為AMD晶片組的USB3.0也不怎麼樣所以還是要外加NEC 3.0的擴充卡。
之前因為沒有使用MSP600所以雙CAT是用網路線直連的。現在有了MSP600可以考慮加一台GIGA HUB來試試看音質是否有改善。
另外日本PIONNER準備要推出USB電源噪訊整流隨身碟。http://av.watch.impress.co.jp/docs/news/1025607.html
等12月份最便宜的APS-DR001發售後會請朋友從日本帶一個回來試試效果如何。以上資訊給網友們參考一下。
引用:
1、不能走3.0?Nu兄你可能要詳細說明一下,因為這是很複雜的電腦問題,要很多資訊才能判斷.....(blush)
賽口兄,
謝謝你的指教, 我儘量提供硬體資料和接駁的方法,如果有不清楚的話,請提出
硬體如下:
電腦:i7 6770K / 嘉技Z170X-UD5 / CoolMaster 1200W 電源 / Win 10 /
長芯盛 x 2 / BENEVO 7 port USB 3.0 Hub / DT2 / Nano Dac /
Real Cable: 香濃RCA / An7510同軸 / UNIVERS USB 線 / PSOCC 電源線 /
明緯msp-600-5 兩台
現在的接駁方法如下:
PC > (A公 to A公3.0+2.0 USB線) > 1號長芯盛 > (3.0+2.0 A公 to B公 外接5Vmsp USB線)> 3.0 Hub > (3..0+2.0 A公 to B公 外接5Vmsp USB線)> 2號長芯盛 > (2.0 A公 to B公 外接5Vmsp USB線) > DT2 > NANO Dac
現在遇到的問題是:
a) PC 到 1號長芯盛 所用的USB線,只要一斷開2.0的d- 或 d+ 電腦便會抓不到DT2
b) 1號長芯盛 到 BENEVO 7 port USB 3.0 Hub, 只要一斷開2.0的d- 或 d+ 電腦也會抓不到DT2
以上紅色字部分 (PC 到 1號長芯盛 ) 和 (1號長芯盛 到 BENEVO 7 port USB 3.0 Hub) 所用的USB3.0+2.0+5Vmsp供電的USB線 的Ground 都是相通的, 也就是A公頭的4號位接上5Vmsp的負極, 再接到B公的4號位。附件 30652
所用硬體的接駁方法,已經儘量按照賽口兄你所教的來接駁,
1. 我是否有在一些沒有注意到的地方接駁錯誤了?
2. 我用來接駁的USB線都是用3C線改裝的, 盡量做到穩定不出錯, 先接通了之後才升級
3. 如果以上,我所用的線材和接駁都沒錯的話,我是否需要添加什麼硬體?
tetsuka兄,引用:
不知道Nu兄有沒有使用長芯盛?基本上就算不用光纖USB線沒有長芯盛的話是不可能做到USB3.0 only的。
在我的系統上,有用到兩個長芯盛了, 但就是抓不到DT2
To Nu兄
雖然我目前因谷津C13 DDC不相容U3TT的原因, 未使用U3TT方案,但我有完整的U3TT元件,線材我有橘色光纖線及Lindy Cromo usb3.0 A-A線(後來才買的), 為了Nu兄的困擾, 我使用lindy線材、2個長芯盛及Benovo USB3.0 hub來重新測試U3TT方案。
另外, 我有一個可能你沒有的yu-studio USB3.0 only 電訊分離轉接頭(A公toB公,電源外接msp-600-5)
在我的系統中, 你的以下這二個問題我都沒出現:
a) PC 到 1號長芯盛 所用的USB線,只要一斷開2.0的d- 或 d+ 電腦便會抓不到DT2
b) 1號長芯盛 到 BENEVO 7 port USB 3.0 Hub, 只要一斷開2.0的d- 或 d+ 電腦也會抓不到DT2
a的測試方式是, 我自製了一個USB 3.0 A公-B母的轉接頭,USB 3.0的五條線路全接, USB2.0的4條線路,我只焊上GND這路,即+5V, D+, D-沒焊上,這轉接頭是放在第一條usb3.0線及第一個長芯盛之間,確定就是usb3.0 only.
b的部分就是使用yu-studio的usb 3.0 only分離轉接頭,要外接msp-600-5。
即使是 a+b也沒問題的。
我自己的經驗,最正確的U3TT方案,在第二個長芯盛之前,是全部不需要usb2.0 D+, D-的線路的。
從你的問題看來, 我「推測」你之前跑的可能不是USB 3.0, 而仍然是usb 2.0。
但我也不知為何會如此,目前唯一想到是線材的問題,建議你可以試試yu-studio的usb 3.0 only 轉接頭(這個頭我自己目前還不知正確的製作方式), USB3.0線就使用lindy cromo usb3.0系列。
請問各位前輩 有推的atx機殼嗎?因為是靜音風扇高16.5cm 不太好找
我從使用 Tapatalk 的 E6853 發送
想請教一下,U3TT,可以抓到03USD嗎?
升級CPU+主機板,與
升級U3TT,哪種比較有感?
感謝frorefire大分享新東西
讓小弟又不小心掉坑 (?
從淘寶訂的ifi micro iusb 3.0終於到手上
對它的期望只是想說能不能再有一點提升感
結果是好的出乎意料
簡單說一下對比Benevo hub 3.0 4port的感受差異
整體氛圍變得生活起來
人聲情感更加鮮活
會不自覺隨著音樂上下起伏
這是好一陣子沒再體會的感覺
整體控制力又更好
而且很明顯會覺得相較Benevo 4port
聲音都很"穩"
不再是薄薄一片、懸浮、空虛...
聲音也變得偏暖了些
Coolgear和Benevo在我系統上都算是稍偏冷
很意外ifi micro iusb 3.0是稍偏暖的聲底
開始RUN還沒10小時
其他音響性的提升感目前沒感受出來
不過就目前表現感覺是很不錯的
但是價格也高出Coolgear和Benevo不少就是了
感謝分享。
microrendu + uptone LPS-1應該是很主流的用法,雖然microrendu也是我想嘗試的設備,但是它的價格...會讓人好好思考一下。
不過也因為您的提醒,我想到之後LPS-1除了當作DDC的電源之外,也可以用在我的Raspberry Pi上, 因為microrendu好像和Raspberry Pi有類似的功能,差別是mircrorendu可以用USB輸出,而Raspberry Pi的USB輸出不行,須要再加上hifiberry digi用同軸輸出(就不能∕不必要接DDC了)。
如同您所說的, LPS-1使用上超級電容,在我的門外漢的想像中,能提供 結合線性電源的乾淨以及MSP-600的大動態的 優點。
事實如何? 期待LPS-1到來。
frorefire 與 a00tch00 兩位同好太客氣了!!!.....(angel)
我現在正在興建音響室,為了儘可能"親民",所以是買了一間很便宜的電梯大樓再打通成七坪左右的專屬音響室,到時就可以對外開放歡迎踢館,順便開始販售新天新地那些偉大唱片的世界第一流RIP檔(故意要氣人的!真的想買那一定比實體唱片還要貴很多....(devil)(devil)),屆時就可以直接PK看看各家的CAT理念。
所以現在忙著音響室,等到蓋好了再來玩上述這些東東....(clapping)(clapping)
之前介紹ifi audio micro iusb3.0時,其實心裡面還是有心虛的,雖然這台hub在香港及國外是有不少好評,但是都沒看過和benevo usb3.0 7port hub的比較,自己聽起來雖然是有差異,但其實比較並不完全公平,原因之一是這一段時間我在系統內又做了一些調整,有些搭配方式在ifi可以,但在benevo不行,比如說,我使用的labkable USB電訊分離線在ifi可以使用,但是接benevo時就常接不通,很難有一致的AB test。不過還好有 baimoo00也分享他的使用經驗。
另外,在這段時間,一直測試labkable USB分離線的同時,我也發現了另一個有關MSP-600供電的問題,這也是我要再請教各位的(文長,請耐心看完)。
因為之前一直使用Meanwell的MSP系列,加上Yu-studio的各種轉移頭,來讓USB線路達成電訊分離,但是過去一直會遇到一種狀況,那就是USB的供電狀況不穩定,一樣的接法,一樣的線材,有時候開啟電源後就是無法正常通電(嚴格說是抓不到DDC),以我的系統中,intona 到DDC(不論是DT2, C13都一樣),用USB線直接接上幾乎每次都可以成功接通,但是如果在這個時候,換上多加yu-studio的轉接頭(usb 2.0 B母to B公+DC座) 來接msp的電,有時就無法成功接通。常常需要反覆再插拔或者是重開關線電源(我的MSP和及音訊設備是接在平衡式隔離變壓器上),才能順利接通(我的感覺是運氣運氣)
這段時間,因為用ifi micro iusb3.0 hub的關係,我的labkable USB電訊分離線就直接直接ifi上面的其中二個usb孔(ifi本身也有電訊分離的功能),這樣的搭配是OK的(benevo就不行),我的labkable的下行端是接到intona usb isolator,再用一條usb接到DDC。後來我就想再買一條真正的USB電訊分離線,用在intona和DDC之間,但是過去多次的經驗因為labkable不能接在Intona之後,所以這次我選擇了管迷工坊的TM-U11 usb電訊分離線,和labkable一樣接頭都是2個A公(電、訊分離)到1個B公頭。這二條USB的電源A公頭,我試過很多種接法,其中每次即使是熱插拔重新接上也沒問題的方法是接在ifi的usb孔,或者是接在行動電源的usb供電孔上(題外話:我有一顆鋰鐵電池的行動電源,接上去聲音也很好)。但是若是要由MSP供電,就要透過轉接線/頭,當透過轉接線(USB母座-Y插或者是USB母座-DC座),接到MSP上,仍然有時出現不能正常接通的狀況。
這些USB母座的轉接線或轉接頭是我自製的,也許問題是出在轉接線上(我一開始的作法,就是單純的二條電線,分別接在+V及GND上),後來在網路上尋找可能的答案,我找到一個可能的問題點,那就是轉接線/頭的USB母座金屬外殼有沒有接地?(或者是之前曾在此討論串出現的MSP共地?)
所以後來,我又試著做出另外一種連接MSP的轉接線,就是除了二條Y插的電線分別接USB母頭內的+V及GND接點外,另外自USB母座金屬外殼上直接銲一根電線接到GND接點。接下來,同時在MSP上接上二種轉接線,一條外殻有接GND,一條沒有,果然,在多次的熱插拔測試中,外殻有接通GND接點的,每次都可以成功通電、辨識出DDC來,而沒有接地的轉接線,則常常不能正常通電。
@@@當晚修正:我今日問了一位懂電學的同事,他表示外殼接地應該不會是影響因素, 所以我今晚把之前沒接地的轉接頭再接上GND,結果果然不像另外一個有接地的, 依然無法熱插拔後正常接通,所以應該只是原先這個沒接地的轉接線本身就有問題,看來問題仍然是沒有找到確實的解決方法。
但是我還是有很多問題,包括真正的原理是什麼?USB母座外殻這樣接是完全正確的嗎?有沒有其他方式?這樣接會不會產生出其他問題?
希望有電學高手可以指導一下,解決我多日以來的困惑,感激不盡。
小弟我的是Benevo 4port
和7port在規格上有不小的差異在(wasntme)
不過就單比ifi micro iusb3.0和benevo 4port來說
前者表現的確更好
而且這還是在前者是用原廠變壓器iPower
(同樣還不敢亂接 因為是吃9V)
這問題小弟從一開始跟著討論串玩就發生了引用:
另外,在這段時間,一直測試labkable USB分離線的同時,我也發現了另一個有關MSP-600供電的問題,這也是我要再請教各位的(文長,請耐心看完)。
因為之前一直使用Meanwell的MSP系列,加上Yu-studio的各種轉移頭,來讓USB線路達成電訊分離,但是過去一直會遇到一種狀況,那就是USB的供電狀況不穩定,一樣的接法,一樣的線材,有時候開啟電源後就是無法正常通電(嚴格說是抓不到DDC),以我的系統中,intona 到DDC(不論是DT2, C13都一樣),用USB線直接接上幾乎每次都可以成功接通,但是如果在這個時候,換上多加yu-studio的轉接頭(usb 2.0 B母to B公+DC座) 來接msp的電,有時就無法成功接通。常常需要反覆再插拔或者是重開關線電源(我的MSP和及音訊設備是接在平衡式隔離變壓器上),才能順利接通(我的感覺是運氣運氣)
這麼長時間下來累積地經驗是
這個問題應該是訊號和供電不同步的現象
由於長芯盛、Benevo、Coolgear、Regen、iPurifier、iusb3.0...
這類型產品都是hub類
它們如果啟動的比PC還要早
會讓PC無法正確抓到裝置
這時候把電訊分離的電部分拔掉重連
這樣PC就能正確抓到
或是就先讓PC啟動再通電USB裝置的部分
至於真正原因是什麼
或許和Yu-Studio轉接頭的設計有關
詳情可能要親自詢問才知道
小弟的電學和手作都不強引用:
這段時間,因為用ifi micro iusb3.0 hub的關係,我的labkable USB電訊分離線就直接直接ifi上面的其中二個usb孔(ifi本身也有電訊分離的功能),這樣的搭配是OK的(benevo就不行),我的labkable的下行端是接到intona usb isolator,再用一條usb接到DDC。後來我就想再買一條真正的USB電訊分離線,用在intona和DDC之間,但是過去多次的經驗因為labkable不能接在Intona之後,所以這次我選擇了管迷工坊的TM-U11 usb電訊分離線,和labkable一樣接頭都是2個A公(電、訊分離)到1個B公頭。這二條USB的電源A公頭,我試過很多種接法,其中每次即使是熱插拔重新接上也沒問題的方法是接在ifi的usb孔,或者是接在行動電源的usb供電孔上(題外話:我有一顆鋰鐵電池的行動電源,接上去聲音也很好)。但是若是要由MSP供電,就要透過轉接線/頭,當透過轉接線(USB母座-Y插或者是USB母座-DC座),接到MSP上,仍然有時出現不能正常接通的狀況。
這些USB母座的轉接線或轉接頭是我自製的,也許問題是出在轉接線上(我一開始的作法,就是單純的二條電線,分別接在+V及GND上),後來在網路上尋找可能的答案,我找到一個可能的問題點,那就是轉接線/頭的USB母座金屬外殼有沒有接地?(或者是之前曾在此討論串出現的MSP共地?)
所以後來,我又試著做出另外一種連接MSP的轉接線,就是除了二條Y插的電線分別接USB母頭內的+V及GND接點外,另外自USB母座金屬外殼上直接銲一根電線接到GND接點。接下來,同時在MSP上接上二種轉接線,一條外殻有接GND,一條沒有,果然,在多次的熱插拔測試中,外殻有接通GND接點的,每次都可以成功通電、辨識出DDC來,而沒有接地的轉接線,則常常不能正常通電。
但是我還是有很多問題,包括真正的原理是什麼?USB母座外殻這樣接是完全正確的嗎?有沒有其他方式?這樣接會不會產生出其他問題?
希望有電學高手可以指導一下,解決我多日以來的困惑,感激不盡。
所以都是訂購Yu-Studio的特製轉接頭
這方面就無法解答
另外想說的是
iusb3.0的供電孔品質頗佳
小弟的電訊分離轉接頭的供電頭全是製作成USB A公的形式
之前是採用2A的行動電源供電
但後來改插上iusb3.0的供電孔測試
發覺整體有說不出來的"穩定感"
雖然沒和MSP-600比較過
也算是個意外的小驚喜
frorefire只是比較了ifi audio micro iusb3.0與benevo usb3.0 hub聲音的差別,不知有沒試過把兩者都同時接上(一前一後),看裝置能不能正常工作以及聲音會不會有進一步的加成?雖然看起來似乎比較荒誕,但是這個討論串提倡的不就是勇於試驗的精神嗎?很多看起來不可思議的做法其實卻被證實是非常的有效。
因為ifi micro iusb3.0這產品,我原本就是認為是usb3.0 hub,連二者所使用的usb3.0晶片都是一樣的(VL812),我本來就想一定是二選一,所以也沒想過要串起來用,幸好baimoo00有幫大家測了。
但是即使二者加起來用真的有比較好聽,最後可能還是會看看差距有多大,如果差距不大,如85和87分的差別,可能我也不會合併使用,畢竟合併使用又可能會多了一些使用上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