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後面接hub也抓不到,移去另一台電腦aoc+長芯盛接隨身碟也讀不到...
可列印查看
是否可能用msp-600-12替換psu 之12V會得到更好之效果?用它更加單純才對
msp-600-12系列可以並聯到psu的12V嗎?這樣是否會變好呢?
滿腦子亂想,不敢實驗
了解,感謝您的說明。
有同好私下問說真的需要用到 AX1500I這麼頂級的電供嗎?我自己是還沒有買,因為我已經用到海韻x1250了,換到axi1500意義不夠大。
但是如果是從無到有、從零開始的 CAT,一萬五仟元的電供(AX1500I)老實說相對便宜,能直上是最不麻煩的!.......(angel) 就算懷疑AX1500I,總之沒有1000瓦以上,那就不必談高品質的CAT了。
當然了,整套音響價位不高、預算有問題,那麼選擇的方法很簡單:同一價位下,瓦數越低就是質感越好,瓦數越高就是HI-FI越強。以4000元而論,白金的高品質電供聲音質感一定最好,但是雜牌的1000瓦一定在很多HI-FI特性強電高質感的電供。如何選擇?自行決定.....(clapping)
私下循問的正是我
目前使用的是450W左右的海韻
很好奇上萬元的電源到底會是怎樣的表現
謝謝教授的詳細解說
我從使用 Tapatalk 的 LG-D838 發送
我來交功課了!
先說答案,ASUS一點都不比技嘉弱,這是肯定的!
目前ASUS(M5G,Z77,i7 2600K)搭配的是海韻P1200Wxp3,單機使用的聲音富有水份,音場深度比橫向音場好,但解析略差。(以上結論是跟新組的電腦比較)
不過雙機一上就不用比了,這大家應該都能了解,差異實在太大,也不需要盲聽。
這不過是新拋使用不到一個月的心得,未來性可期!更何況新的電源線也還沒run開,喇叭加上Real Cable的角錐之後空氣感又好上許多,整體一直在進步,這種感覺有點爽!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先別興奮,來,測試一下:
以技嘉CAT當成CONTROL PC,ASUS CAT當成 AUDIO PC,對比:
以 ASUS CAT當成CONTROL PC,技嘉 CAT當成 AUDIO PC,
最好的CAT,會造成放在AUDIO PC就一定贏。不過,你的技嘉CAT是使用貴一截的Z68-UD7與 貴很多的AI1500I,勝之不武啦!.....(devil)
我過去的經驗是 ASUS的聲音會比較死板、動態略差一點點,至今還是不懂為何會如此?我個人是恨不得ASUS一定要贏,因為我實在太賭爛寶嘉這個糟糕的代理把偉大的PEUGEOT車系搞爛了............(angry)
可以試試看單機雙電供
基本上是反對搞雙電供,理由是一個1000W的>>>750+460>>>>兩個460W,甚至1000W >= 1000W自己+460W;所以高水準的電供是一切,加上任何次級電供都是拖累。當然了,如果錢夠,N顆同等級的高水準電供 > 單一顆 無誤.....(angel)
這句話欠揍嘛!拿中低階的亂比.....鬼才知道偷料偷到那里去?華碩我不知道,我看技嘉設計主機板,往往都是先出最頂級的,再開始COST DOWN出次級的,或為了賺錢開發超高等級的,所以看了半天就是UD7的最超值。
真的欠揍喔!999.9999 W的聲音比 1000.111111 W好啊!因為 9 > 1......(devil)
過去這一年多來,小弟嚐試過Gigabyte J1900N-D2H Mini-Itx小板子雙機雙電源(每組均配置P1200加一台有優質DC線的線電);小板子單機雙電源;大板子(Gigabyte 990FXA-UD7 Ver.3)單機單電源及大板子單機雙電源(雙P1200)…。試驗的過程就不再詳述,僅分享一下歸納後的心得:
1. 雙電源主要功效:對設計良好的高品質主機板(電路設計、用料…)而言,高品質單電源已經有非常好的聲音表現,雙電源最大的效用在增加動態,但增加的幅度並不大,約在2成以內;
對一般品質的主機板而言,雙電源的效用大的驚人。可能因為小板的電路設計和用料普遍比較差,電路之間的干擾大,所以主板和CPU分開供電後,電源雜訊干擾大幅降低,除了動態大幅提升外,音場寬闊度、立體感、層次感都會大幅提升。
2. 關於JPlay雙機(我的心得是基於小板子雙機,和大板子雙機可能有某程度的誤差):
a. 雙機的硬體要求同等重要。別以為ControlPC可以用一般電腦或筆電就好,它對軟體優化、硬體條件、電源供應的要求,和AudioPC機乎沒兩樣,任何在ControlPC的升級都會反應在聲音上。
b. 沒有最高規格配置的雙機(兩台電腦的零組件、電源、網路卡、網路線、網路交換器…),表現可能不如"高規格配置"的單機。
3. 電腦的電源雜訊處理:CAT的電源雜訊不是選擇線性電源就一了百了,CAT雜訊的產生,除了電源供應器是一大惡源之外,主板上的穩壓、高頻處理元件更是頭號兇手。見識過部份網友選用非常高檔的線性電源,噪感的確低了點,但整個動態是大打折扣,聽人聲可以,但聽大編制就推不出輝宏的氣勢,有一好沒兩好。
那麼CAT使用交換式電源,是不是就得接受"噪感"這個事實?答度肯定是否定的!不過,除了要配置高品質的PSU外,更需針對雜訊做處理,而這包括雜訊的吸收及震動的處理。當這些工作都落實後,極度類比,但卻保有高度解析的聲音是觸手可及的。(有些高手選用高頻量感較低的線材或器材來降低噪感,雖也是有效提升耐聽度的方法,但被壓抑折損掉的高頻,除了降低活生感外,更大幅降低音場營造與結像的雕塑能力。)
教授:
這段有點不懂?
"以4000元而論,白金的高品質電供聲音質感一定最好,但是雜牌的1000瓦一定在很多HI-FI特性強電高質感的電供。如何選擇?自行決定"
1000瓦以上,相同瓦數,
白金的高品質電供質感好
雜牌HI-FI特性強
?
是這樣?
感謝如此頂級的分享!........(clapping)
最重要的事你似乎沒講:J1900N這麼CPU與主機板雙雙最低級的 CAT,經過你的電供加強後,與 UD7 比起來如何?糟糕有很多非常大的混淆變項是:以 JPLAY 而言,INTEL CPU狂電 AMD CPU,單核性能指標越高越好,AMD Sempron 140 單核遠勝 J1900,但是如果經過MYAV P900派降頻,那結果就不知道了?無論如何,敬請分享看看?
再者,我之所以毫不在乎CAT轉盤的躁感,與我熟悉『正確的歷史錄音』有很大的關係。192X是什麼爛錄音,雜音一大堆,但是只要正確轉錄,高明的音響系統就可以把背景躁音與音樂訊號徹底分開,讓欣賞音樂任何細膩細節完全不受到192X爛錄音的影響。LP也是一樣,高級的LP播放,雜音應該在物理量測上明明『越清楚』,但是心理感受上卻是雜音越小,因為不影響音樂欣賞呢!而這都是很簡單的自然科學級之心理現象,195X就有『信號發覺論』把這現象都講清楚了。
所以只要CAT的暫態夠正確、細節夠多,那麼躁感變大或背景雜音變大就不是問題了 ── 只要從 DAC後端開始音響系統夠正確,那些躁感就會自動完全不影響音樂欣賞。但是如果欣賞的唱片本身錄音是加料的,那麼躁感就會混入音樂訊號無法分離,導致躁感嚴重影響音樂欣賞。因此我常常開玩笑:會在乎躁感的,是唱片錄音水準太差......(giggle) 也可能是音響系統的正確性有問題。
這就是我為何要投資四十多萬元買 AUDIOMAT MASTRO 3 REFERENCE DAC的原因了!只要DAC後端夠猛,CAT就可以永無止境地進步......(angel) 也正因為如此,凡是新天新地派追求正確錄音的,都會一致性地發現三星藍光轉盤的聲音遠遠大勝任何二十萬元的CD轉盤;理由就是後者只有躁感特優,暫態性能卻被藍光轉盤狂電,然後遇到正確錄音,就出現如此情況了。
首先,試試看把 AUDIO PC的RAM拔掉兩隻或三隻,聲音的改善可能會嚇你一跳!
再者,你的AUDIO PC還是明顯比CONTROL PC好很多.....(devil) 反正等你聽感分享了!.....(clapping)
我的意思是:4000元可以買到高級電供的400W,也可以買到低等級電供的1000W;然後就會出現我說的選擇。最正確的方法只有1一個:直接買高等級電供最高W數的......(giggle)
(END)
我嘗試把Audio PC與Control PC角色互換,才發現這是一個很白癡的測試...
PSU不一樣,這樣測試的結果根本不準啊...我就是因為AX1500i勝出才把它放在Audio PC嘛!
awuwa以及psycho所提到的最高規格論是非常肯定的,兩台PC不能有太大落差,我的部分已經做到將兩台規格相近的PC兜在一起,事實上華碩這張板子與之前用的Z68-UD7可以說是等級相當,i7-2600K與i7-6770K也不能說天差地遠,目前待改善的應該是網路的部分。
預計會換上i350t2以及增購一條Real cable的網路線,嘗試兩台PC對接而不透過交換器,看看會不會有更好的聲音!
不過Psycho提到的信號發覺論我也非常認同,這幾年有兩次經驗發現LP與CD一樣好聽(第二次沒有同版位的CD對比),雖然炒豆聲依然清晰可聞,卻完全不影響音樂帶來的享受,第一次就不提了,最近一次是在Joy Audio聽蕾菲布,那真是極品享受!(這樣的結論放在數位播放的躁感來說也是同樣的)
Audio PC
附件 30193
Control PC
附件 30195
JPLAY Setting
附件 30194
數字時代2仍然只能到這個數值,之後就上不去了...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日後會做比較詳細的分享,但還是先簡述一下:
J1900 雙機(皆P1200+線電雙電源、WS2012 + AO + JPlay + FidelizerPro + Foobar, AQ Vodka網路線, 龐大網路交換器-改TCXO)的環境在音響性表環極佳,音場寬廣,結像可在兩喇叭之外,動態極大,遇到大編制的齊奏時也不軟腳。但最大的缺點就是常會遇到 高頻偏刺的躁感,人聲一飆高或宏亮時,常有近似白熱化的聽感,分辨不太出音色,且中低頻偏瘦、薄。這種聲音常被朋友評價為音響性破表,音樂性不及格。
990FXA- UD7單機(雙P1200、AMD 170u開雙核、海盜2000C8 2G X 2、Intel X25-E、WS2012 DIY優化 + JPlay + Foobar)的配置,若未進行降頻降壓,整體表現其實和J1900雙機差不多。但若以P900 CAT家族的BIOS建議值做CPU及DRAM降頻降壓,其餘大部份採容許的最低值或最低值次一檔,則寬鬆感大幅提升,高頻刺感大幅降低,且中、低頻的量感也稍有改善。不過這一部份,在我多次與多位P900 CAT的用家交流後,個人覺得這樣的提升還是不足。
個人發現除了USB優化、 電供選擇外,其實CAT要輸出最精確的訊號,在電源處理、雜訊處理、震動處理上還得下很多功夫。這些領域,小弟投入很多的精力去改善,也都或得非常大的效果,但刺感係舊在、幾度眼框紅。後來驚覺震動處理的要求等級,超乎我的預期之外,當然,處理好之後的效果更令人驚豔:高頻刺感幾乎快連根拔除,既使近12 點鐘的音量,音樂還是可以非常舒服的享受,而且音場變得更立體,結像大幅靠前,中頻厚度和低頻量感也一次到位,這應該是源頭端輸出更精準的訊號給DA,使 得三頻表現更均衡,細節表達更豐富的結果。
另外,請問教授:「以 JPLAY 而言,.....單核性能指標越高越好」這說法的理由何在?
小弟所言的躁感並非錄音所收錄進去的背景底噪。而是硬碟或主機板各元件因電源不淨、電磁或震動干擾產生雜訊後,竄流進音樂訊號,引起高頻刺、中頻薄、低頻瘦…的久不耐聽聽感。
小弟的後端是 Audiomat管擴 + PE Leon Kantor,教授應該不陌生這樣的配置。;)
小弟領教過Tempo 2.6,Audiomat的DA真的強大,絕不懷疑MASTRO 3 REFERENCE的價值!(clapping)
教授好,最近注意到Audiobyte hydra Z(DDC) +hydra ZPM(線性電源)這個組合,hydra Z是一款評價不錯的DDC,但是它搭配的hydra ZPM倒是讓人注意,因為它使用了二顆310F的超級電容,在之前的討論有提過,這樣比較不會有動態壓縮的問題。不知道教授對這種設計的線性電源有何看法?是不是追求動態及純淨聲音的兼顧的選擇?以及類似的電源供應放入教授目前架構的系統中是否仍有燒機的可能?
http://review.u-audio.com.tw/reviewd...?reviewid=1056
首先解釋一下『躁感』:
一個是錄音本身的背景躁音,一個是播放器(例如LP)本身的躁音,但是我原文專指『高級的交換式電源』與『高級的線性電源』相比之下,幾乎肯定『高級的交換式電源』的躁感會比較強。原先我也以為這是交換式電源的天限,後來DAC水準夠高後,才發現它竟然跟LP的雜音完全一樣:只要後端音響越正確,交換式電源的躁感就越聽不出來。
至於 awuwa 所謂的:『小弟所言的躁感並非錄音所收錄進去的背景底噪。而是硬碟或主機板各元件因電源不淨、電磁或震動干擾產生雜訊後,竄流進音樂訊號,引起高頻刺、中頻薄、低頻瘦…的久不耐聽聽感。』......這個就比我更hi-end了,我還沒有玩到這地步....(blush)
既然也是 PEL,那我很懷疑上述J1900的聽感:『人聲一飆高或宏亮時,常有近似白熱化的聽感,』這句話如果沒有理解錯誤,我在很多音響系統都發現是某個音響環節有明顯的加料,加到某個頻段突然能量過高所致........這只是紙上談兵;不過看到以我觀念 J1900這種最低等級的CAT系統居然可以『音響性』特優,實在很好奇!......(clapping)
再者, JPLAY需要單核性能指標越高越好這是我個人的體驗,不知道其他玩家有沒有發現?當然直接用最高級的 I7 就毫無懸念了,這只是我習慣幫窮學生找便宜方案而發現的....(giggle)
I5 很多 CPU 的單核性能是輸給 I3的,的確用這種I3的JPLAY播放效果明顯大勝 I5 非常多,從此我就知道高CP值的CPU可以不必用到I7,單核性能極高就夠用了。
改網路交換的晶振啦!其實我覺得把網路交換器的電供變成 MSP600級的更簡單.........(giggle)
這個我試過很多次喔!除非你用的是交換器本身的低階電源,否則只要MSP一上,直接對接應該完全比不上透過交換器才是喔!當然歡迎打臉!.....(clapping)
線性電源是直接接在USB DDC本身的供電系統,而不是直接從 USB孔灌入,這樣子是永遠不可能出現燒機問題的,你可以放心!(angel)
但是 Audiobyte hydra Z 有沒有比樂之邦更HI-FI我則不大敢說......只能說樂之邦在我的調整簡直是天下無敵 (blush) 所以其他 USB DDC 我都懶得試了。所以它接上專屬線性電源會如何?我不知道.....(blush)
不過,這也是我的音響室可以亂七八糟接一大堆垃圾的原因,如果在乎視覺上清爽的,犧牲一點點電腦性能而選擇這些音響性能絕佳又好看的器材,我到是很贊成。那一天被老婆下令不准把房間弄得像垃圾堆時,我說不定也要在這些USB DDC找對象了。
因為 pawaslider 提出華碩主機板也不,我只好試試,把辦公室裡一台 G1840 + 內建顯卡 + ASUS Z97M-PLUS + 4G 金土頓1600最便宜RAM + SANDISK EXTREAM PRO 240G 十年保 + 900元機殼 帶回中壢音響室,加上一顆海韻 X400。
結果......我還真的懷疑你們這用華碩的有沒有出錯耶!.......(devil)(giggle)
簡單的說,至少以這塊板子的INTEL網路卡來說,不調整網卡,雙CAT聲音 <<< 單CAT!
單CAT是本台華碩CAT => 內建 USB 3.0孔 => 電腦USB 3.0線 => COOLGEAR 3.0 HUB => AQ CARBON 線 => 樂之邦 03 USD => REAL CABLE 同軸線 => AUDIOMAT DAC。
雙CAT則是上述華碩 CAT => 內建網卡 => 把先前的雙CAT之網路線上去 => 後面一大串..............
雙CAT一播....幹這是什麼鳥聲音?用華碩的果然是音痴............想試試看到底華碩有多爛,改用單CAT,這下子下巴掉下來!何時單CAT把雙CAT電到爆??
ASUS CAT己經灌CANDY 10+完整優化了,唯獨妆沒有進行網卡優化;一試結果,完全天翻地覆!!奇了,在技嘉板沒有這麼誇張啊!?
總之,進入網卡的硬體設定選項:
附件 30205
再進入:
附件 30206
再來就是把左邊的選項,值通通設成DISABLE就差不多,有些不能設,貼太多圖煩死了!誰來幫?我只簡列表如下:
1. Disable
2. Enable
3. D ==> 最重要!
4. 設為 Force Master Mode
5. D
6. 設為 Exteme
7. 不管
8. 不管
9. 不
10. 不
11. 不
12. D => 個人認為這個很重要!!
13. 不
14. D
15. 不
16. 不
17. 100 Mbps Full Duplex ==> 本人密技,信我者得永生,而且 audio pc要同步變更。這時我可以保證不用網路交換器聲音一定遠遠輸給用router的!!
18. 不
19. 不
20. 不
21. 不
22. 不
23. 設為 on
24. 最後一個不管它。
這時完成了優化(你不會忘了把網卡『省電功能』關閉!?該打!),再使用雙cat一聽,沒錯,雙cat狂電單cat.............(angel)(angel)(clapping)
所以華碩主機板不知道什麼原因,網卡沒有優化,拿它當cat會有嚴重的混淆變項,在此提醒同好!......(angel)(clapping)
至於華碩cat與技嘉相比嘛......似乎可以把討厭的寶嘉丟一邊了!!.........(blush) 不過,最完整的比較還是得拿完全同等級的主機板相比。只是,如果你的 usb解決方案跟我一樣完善(滿屋子垃圾的概念),那麼我可能也會賭華碩與技嘉的先天差異會變小了!要不要去賭最後那一點點小差異(尚未確認)?鬼才知道!.....(devil)(devil)(devil)
賽口哥用的這張等級應該相當於技嘉的UD3,換等級更高的主機板確實會更好!
另外我最近更想嘗試的是USB卡,魔音USB與PPA的V2,switching hub以Audio思考的似乎只有PPA,剛好我有一台一模一樣的交換器,可以比對一下PPA到底多強!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教授,Interrupt moderation跟Interrupt moderation Rate應該是連動的,
你把Interrupt moderation關閉之後,Interrupt moderation Rate應該是無用的.
且若要設定Interrupt moderation Rate,以你雙電腦,網路遠端控制播放的方式,
應該是要把Interrupt moderation Rate設定到最低才對.......根據Intel提供的說明
文件,Interrupt moderation Rate設在越高Level,對網路封包管控的程度就越高,
他的機制是將封包堆積之後再一次送出,降低網路對CPU的Interrupt頻率,對應的結果
就是會拉高網路傳輸的延遲.
所以以結論來說,單CAT,不使用遠端控制功能來說,Interrupt moderation應該打開,
Interrupt moderation Rate拉到最高.但雙電腦遠端播放下,Interrupt moderation
應該關閉,Interrupt moderation Rate如果有關閉功能一樣關閉,否則選最低,雖然我
覺得Interrupt moderation Rate應該會跟Interrupt moderation連動才對.
我絕對是先懷疑你的電腦功力,毫無疑問.
然後要測華碩,先找張ROG Hero來試吧,
我那時候還沒有Hero能選,所以裝了Gene,
現在要再組一台ROG的話,我會選Hero系列.
喔對,要設定intel網卡的話,先啃一下人家的
說明文件吧.
http://www.intel.com/content/www/us/en/support/network-and-i-o/ethernet-products/000007219.html?_ga=1.192707822.573493051.1457704739
http://www.intel.com.tw/content/www/...000007219.html
洋文跟中文都給你了,不過中文翻譯品質很爛就是了,有興趣的還是讀讀洋文吧,有沒提到的選項可以再Google看看,
Intel說明文件還挺多的.
Higuma 豬頭哩!.....(devil)
我才懶得研究網卡資料,我只要每更動一項就試聽一下:有明顯差距就留下,沒差就跳過去。雖然沒有任何學理依據,但是卻是最現實的了!
至於理論,留給你傷腦筋就好....(devil)(angel)
賽口哥 不研究理論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性...
因為你測試是一個一個按照排序測試,所以遺漏了太多可能性,24個變數的排列組合可以多到測試不完,而且聽感累積到一定量(大概也沒多少量)就變得無參考價值。所以,參考理論再來進行有目標的調整也許更科學,不是嗎?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CAT 煩死人的鐵證!
今天終於有時間把新竹音響室的雙CAT升級成WINDOWS 10系統,反正你們都知道我是用那一家的精簡版.....(angel)
先前己經把 AUDIO PC 升級 WIN10 並優化過。今天升級CONTROL PC,只剩下最後的系統服務還沒優化,人就懶了!開始聽音樂。
慘了!!!為何雙CAT情況下,JPLAY 使用最頂級聲音的 170 Hz 就會無聲??一定要降到 20 hz 才會有聲?audio pc單cat明明正常啊!
試了半,火冒三丈不管了,耐著性子把caontrol pc的系統服務優化,如以下連結: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8019
喔.......幹!!~~~~~~~~優化後,雙CAT就完全正常了!!可以使用最頂級的 170HZ/0.01SEC 了!
這下子知道走向極緻的CAT有多麼煩死人了!?如果我要販賣這樣的一套雙CAT,工錢至少也要收個十萬元才夠本,不然不幹!......(devil)(devil)
教授..............有工具軟體能備份系統服務的設定檔,
假設你win10已經設定過一次,備份起來拿去另一台直接載入設定即可.
不過win10能用的工具軟體你要自己找一下或問有在摸win10的人.
我手邊是win7在用的.
賽口豬.....哥!
我的系統沒優化前就可以用170/0.01了耶!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剛剛收到PPA的Zyxel Switching hub,很明顯細節多出很多而且確實,聲音厚度增加,三頻目前聽起來還沒有特別的違和感,希望是真的平衡!
晚點再把USB卡加入測試~
(最可惜的是沒有5.5/2.1的power外部輸入...只能用ATX power分電給它吃了)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USB卡加入!
但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不如交換器剛上的時候那種驚艷的感覺,而且好像吃掉一些解析。
過一段時間再來報告。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一路爬文下來, 裝上推薦的鐵殼USB + MSP 600-5 + USB電源分離線 + USB DAC,
低頻質感與量都有明顯提升, 整體的音場與能量感也有提升.
小弟僅是耳機用家,電腦用ITX主機板+Win 7未優化,就一般用途兼音樂影片使用,
計畫再昇級電源供應器. 爬文結果看使用經驗上, AX1500i似乎優於HCP 1300,
特別是在中高頻之解析質感與分離度上, 但不知低頻與音場表現是否也有提升,
後續使用情形能否繼續分享, 以便有所參考.
三頻平衡度 AX1500i > HCP1300 > P1200XP3
解析度 AX1500i > HCP1300 ≒ P1200XP3
低頻量感 P1200XP3 > AX1500i ≒ HCP1300
縱向音場 AX1500i > P1200XP3 > HCP1300
橫向音場 P1200XP3 > AX1500i ≒ HCP1300(這點很奇怪,需要再測試)
以我現在想出掉所有設備重整系統的情況底下,我會留AX1500i,
音場的部分,使用耳機應該不用太多考慮才是。
現在三顆POWER都還在我手上,而且都在RUN IN當中,想測試哪個部份快點跟我說,我手上的設備很快就要出清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