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st Days of Telarc
我覺得高解析檔案在hi-end市場會pk掉cd 與LP
因為"母帶一出, 誰與爭鋒"
CD與LP再怎樣都有誤差, 一句"這是母帶"就打死了
其他的只是時間問題
:o8)
看來經過這次的民調,代理商會有點信心了......
就像好多LP沒被翻成CD。我猜很多CD也不會有高解析檔案可以下載或購買。好錄音爛演奏還是爛錄音好演奏?我想我寧願忍受爛錄音好音樂。
當年看音響論壇跟著買了不少發燒片。大部分聽的次數一隻手就數完了。
年近半百,不急著跟流行了。先把手邊的唱片,CD再聽完一遍再說。
順便提一下,Psycho大師推薦的大部分都蠻耐聽的。上禮拜春假,全家開車出去玩了一個禮拜。一路上聽梅耶彈夏布里耶連小孩都說好聽。在高速公路上開著箱形車,音響當然很爛,但是好聽的音樂還是好聽。
只要市場有了,唱片公司要推出高解析檔案的成本比LP容易多了
類比母帶轉成高解析檔案大部份情況會比CD好很多
除非母帶損毀了
最差的情況是也是會在CD品質之上...
其實若這些大廠願意數位化,許多的音樂會更容易被"更有品質"的分享出來
例如已絕版的CD或是只有LP版本.......
SACD的失敗之處就是音樂不夠多、成本過高、製作麻煩 (SONY 專利)
然而高解析數位檔比較沒這問題
這邊許多燒友同時也是音樂愛好者的
從supply面還有一個可觀察的指標
如果唱片公司發現願意花錢買CD的人越來越少
發行CD越來越無法生存時 (其實現在已有這種趨勢)
那麼直接發行成本低廉許多的高解析檔案與壓縮的mp3,或是未來不得已之選擇
而且可將過去絕版的音樂以高解析檔案發行 (這是比較可行的作法)
近來amazon又恢復了mp3的購買下載
在短、中期應該是CD、mp3與高解析檔案並存 (5~10年內)
那麼藝人吃什麼?
開演唱會、代言........將是主要收入來源
在高解析檔案下(數位)
CD(數位)相較於LP(類比)的價值就低上許多了...
所以為什麼LP永遠不死.....
但若發行的母帶本身就是DDD過程,那麼LP也會失去意義
LP的價值在於欣賞類比母帶,而非數位母帶
數位的未來趨勢
影像:VCD=>DVD=>Blu-spec(高清)
聲音:CD、SACD...=>檔案(高解析、mp3)
只是聲音的市場推展部份沒辦法像影像那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