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Daphile在RIP時先RIP WAV檔到RAM之後才轉換為FLAC到指定的存放地點真的算是一大敗筆。
目前CD想要完美RIP的話或許還是只能靠優化後的WIN10+EAC了,除非未來EAC推出Linux版後才可能有機會超越了。
不過gangster.tank兄在Daphile上使用數字時代2會沒有聲音就有點奇怪了。
小弟特地早上出門前在Daphile主機上接上U3TT+DT2後測試確定是可以正常發聲的,不知道會不會gangster.tank兄
的Daphile系統有甚麼地方沒有設定正確?
可列印查看
sam兄您好
非常感謝您提供piCorePlayer固定CPU工作頻率的設定選項給小弟。
不過小弟在實際設定測試過後發現raspberry pi 4的CPU工作頻率似乎必須設定為整數才行。
以下是設定為arm_freq=882的畫面
附件 33383
這是設定為arm_freq=800的畫面
附件 33384
當設定arm_freq=882時可能是CPU不支援這個頻率的關係,看起來最後系統自動將CPU的工作頻率改為900。
雖然當CPU設為800而RAM為DDR4-3200(1600)時CPU:RAM倍率會變成0.5:1或1:2。只是不知道CPU跟RAM要成為整數倍的原則一定要CPU的整數倍率大於或等於RAM才可以,還是像像這樣子CPU:RAM反過來成為1:2也可以符合整數倍原則?
另外雖然raspberry pi 4官網上RAM的規格是DDR4-3200,但是這有可能只是標示使用的DDR4顆粒的規格而以。其實真正運作時搞不好根本就不是以DDR4-3200速度下去跑,所以我也在想看看有沒有辦法知道實際運作時的DRAM頻率。不過很可惜的小弟上網查到的Linux系統下查詢記憶體工作時脈的指令,在實際使用SSH連線進piCorePlayer後並無法使用。看來應該是piCorePlayer使用的Linux系統太過精簡的關係,小弟也在開始嘗試安裝完整功能的Linux系統來確定DRAM的實際工作時脈。
我是在CD Ripper的設定畫面有打勾將log檔存在RIP好的資料夾中。
雖然我也是指定RIP到外接USB硬碟中,但是我看過log檔內容之後就知道Daphile在RIP時是先RIP WAV檔到RAM DISK。
cdparanoia-paranoia -d /dev/sr0 -v -e --force-overread --force-read-speed 2 --log-debug=cdparanoia.1.log 1 /dev/shm/cdrip_tmp.78WY/track1.wav
上面log中的內容顯示將RIP下來的wav檔放在/dev/shm之下,而/dev/shm就是Linux系統所產生的RAMDISK暫存資料夾。
至於數字時代2我也只是接上Daphile主機就自動抓到,我沒有另外對數字時代2的設定畫面做修改就能播放出聲音了。
附件 33385
1. 這是我目前的設定:
附件 33386
附件 33387
ssh 是可以的喔!
ssh [email protected]
password: piCore
附件 33388
指令:sudo cat /sys/devices/system/cpu/cpu[0123]/cpufreq/cpuinfo_cur_freq
可以看到現在CPU的頻率,所以你的是正確的,是跑882沒錯
2. RAM和CPU頻率整數倍的問題,因為我現在才玩數位播放,不知這個規則好,還是用44100的倍數好,過兩天試試看。
3. 我測試的聽感,arm_freq=1764 比 882 較佳,另外用Custom Squeezelite聲音更好,但不支援D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