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太膽小了,沒有人測試這個 TI晶片(不知是啥?)、目前最貴的 USB 3.0 HUB:
http://24h.pchome.com.tw/prod/DCAD5R...20?q=/S/DCAD0W
BENEVO UltraUSB工業級 7埠USB3.0集線器,具固定螺絲孔/第三代晶片/BC1.2 (BUH387)
剛好我需要一個 3.0 HUB,一狠心,買下去了!!等我的測試結果.....(angel)
可列印查看
大家都太膽小了,沒有人測試這個 TI晶片(不知是啥?)、目前最貴的 USB 3.0 HUB:
http://24h.pchome.com.tw/prod/DCAD5R...20?q=/S/DCAD0W
BENEVO UltraUSB工業級 7埠USB3.0集線器,具固定螺絲孔/第三代晶片/BC1.2 (BUH387)
剛好我需要一個 3.0 HUB,一狠心,買下去了!!等我的測試結果.....(angel)
謝了!
我喜歡跟著教授一起賭
再請較主機板,市面上Z97的選擇超多,請問該如何選,中高價位的, 謝謝
cub bb 兄:您買比較高的CPU,主機板是選最初階的,why?
收到後在中壢測試,隨便就把一千元上下的 3.0 HUB 幹掉,例如 ORICO 或 BROWAY 的12V接口之HUB。
剛剛在新竹測試,與原廠未改的鐵殼 3.0 HUB 相比,應該贏,但是贏多少?因為RUN得還不夠很難說;總之多花了兩仟元值不值得?錢夠用還是可以賭了!.....(angel)(angel)
最討厭的是它的12V接孔不是一般的 5.5/2.1,而是小型化的(數值不知道?)頭,幸好跟我手上己有的筆電EXPRESS卡上的外接電源孔相同,所以手上早有轉接頭。
3C產品真的越貴越好......(angel)
沒有賭 UltraUSB工業級 4埠USB3.0集線器,具固定螺絲孔(BUH334) 是因為它外接電源是5V,經驗上12V會比較好。
沒有賭 UltraUSB工業級 7埠USB3.0集線器(BUH377) 是因為它用什麼16V的.....(devil)
目前看來它是最安全的選擇了,只是貴了一點......(giggle)
有人試過這個牌子 嗎?
我知道他瓦數不夠
但是他看起來還不錯.....因為很漂亮
http://www.minmax.com.tw/_chinese/02...list.php?MID=2
http://www.minmax.com.tw/upfiles/all...1408087545.pdf
規格書看起來,ripple等級蠻一般的,70mv~120mv.
是不是測試條件更嚴苛就無法確認了.
一直想說這麼高等級的 USB 3.0 HUB 為何國外沒有在賣?用 BENEVO UltraUSB 或 BUH387 當關鍵字都只找到台灣,該不會只有台灣賣?
今天想到可能在國外是代工貼牌,於是把 http://www.amazon.com/ 查詢一下,果2然看到最高價的 USB 3.0 HUB是:
Vision 7 Port USB 3.0 Screw Lock Interface Super-Speed Industrial Hub
http://www.amazon.com/Vision-Screw-I...5&keywords=3.0
看起來幾乎完全一模一樣,看樣子賭對了!這個 HUB 果然是 3C級產品中最高價的,越高價的越可靠.....(devil)
還沒有買 3.0 HUB的燒友,我主張應該無條件只買這個 HUB,免得夜長夢多;已經買了鐵殼HUB的燒友呢?進步的幅度約等於拿兩仟元升級 REAL-CABLE線材,形同拿一萬元升級一般音響發燒線材,所以.....(giggle)
jplay 6時代來了!
cool gear裡頭也是made in Taiwan
也許都是BENEVO做的也說不定…
拆開BENEVO來看
layout可能也差不多
BENEVO的USB3.0 HUB有4 port的版本,應該不需要買到7 port的吧?
有點傷本~
話說之前COOL GEAR的HUB有人要收嗎?
教授一推薦新的東西 舊的恐怕就沒人要啦~
我這個HUB目前網路上毫無內部圖,我還不敢拆.....(blush)
不過以 BENEVO的型錄看來,COOLGEAR那台應該不是他們代工的..........
我前面都說過了:
所以我不會花時間去賭那個只用到5V的4 PORT HUB.....(devil)引用:
沒有賭 UltraUSB工業級 4埠USB3.0集線器,具固定螺絲孔(BUH334) 是因為它外接電源是5V,經驗上12V會比較好。
沒有賭 UltraUSB工業級 7埠USB3.0集線器(BUH377) 是因為它用什麼16V的.....
至於要不要升級?新買的一定推薦,舊換新我就不知道了,我自己一定會換....(giggle)
JPLAY 6 的時代真的來了!!
今天有空在新竹好好測試了一下JPLAY 6.0版。
他們提出 DAC LINK 的觀念又保密到家,我基本上是懷疑他們可能找到跟 P900 CAT團隊類似的程式手段,讓PC的時鐘要求減到最低,而從 USB DDC或USB DAC端直接合成時脈。
這個重大的變革導致以下幾個與前代程式完全不同的情況:
1、雙CAT的要求變得更嚴苛!以前CONTROL PC可以隨便一點,現在CONTROL PC如果不夠優化,會被單一 PC狠狠打槍!
2、樂之邦的 ASIO被JPLAY 的 KS狠狠打敗了..........(devil)
一直以來我堅持使用 ASIO模式,理由是樂之邦自己寫的ASIO水準太好了;現在JPLAY的程式水準終於超越了樂之邦,JPLAY 的 KS 模式其實就是 JPLAY 自己定義的聲音通道,過去水準比不上樂之邦,所以被ASIO打敗;現在贏過樂之邦,所以 KS狠狠打敗 ASIO了。
3、更清楚知道 XTREAM、ULTRAXTREAM 在幹麻........(giggle)(giggle)
簡而言之,就是增加泛音與殘響,所以會被我從 bchsieh那裡領悟到的『殘響測試』狠狠打搶.....(angel) 前陣子有一台 Metrum Ocatve DAC 也是類似聽感。ladder dac與這種播放程式的神似性真是一件有趣的事....(angel)
至於 classic 到底是 BEACH 還是 RIVER?鬼才知道!
4、我設定的數值是:DAC Link:~170Hz PC Buffer:0.01 seconds
dac hz數越少,越傾向 XTREAM走向的聲音,但是我的usb ddc不能設定成350與700?....(angry)
pc buffer越長,聲音越髒。
5、原先我力推 前 CANDY 8.1 後 CANDY 7 雙CAT,現在似乎被翻盤.....(angry) 前後皆 CANDY 8.1 聲音略好一點。單一PC的話,唯一推薦 8.1。
CANDY 7 與 8.1 都有 H模式出毛病的情況,猜想應該會很快地出更新版才對。
整體而言,聲音表現贏了 JPALY 5.0b版一截,所以只好乖乖更新了,又是一陣與電腦奮戰的日子.....(blush)
儘管用msp-600-5這麼大電流的power,通過改制的各種USB線材引出5V插座來接5V供電,最終還是要經過usb3.0那插座與插頭,更況且那焊點很小,大電流的提供就有限了,打了折扣!爲什麼不把usb HUB內部的usb3.0插座的5V引出比較粗的,好材料的線材來接msp-600-5?
psycho 大大,
還有個Jplaystreamer 模式呢。大大可有評語?
問個笨問題:
Jplay 6在Hibernate模式下,一次只能播一首歌嗎?
每次我點整個專輯,但都只播一首就跳回畫面了!
目前聲音最好的三C級 USB 3.0 HUB,內部照有點那個用料XXXX...........
附件 28019
手機拍得太欄,簡而言之是 VLI812晶片,全部貼片電容,跟上面 cui_bb 那台 ORICO 的用料梘比實在差真多,也比鐵COOLGEER的鐵殼HUB差;但是人家聲音就是好一大截?鬼才知道!....(giggle)
輪到改造樂之邦03usd,方法同上,效果也是明確正面!!!
現在從CAT---》HUB,從HUB---》03usd都是完全信號和電源分離。
感謝P教授的 jplay+“電源信號分離”解決方案,現在完全分離帶來的聽感是很HIFI的走向。
真的推薦:如果你也有這些器材,有一點點的動手DIY愛好,一定要把5V電源引出來。
附件 28035
我的电源外供DIY方案是:
1.拆掉不用的BNC插座;
2.改用两芯航空插座;
3.剪断HUB的USB口+5V。
請問USB分離線可以不經USB HUB直接03 USD? 電源端接MSP-600-5,這樣接不會燒機吧? 因為Order的HUB還沒到貨,想先試試看
我的也是jplay6 03usd ks 170 0.01設定下最好聽,沒有出現播放中突然沒聲。win7系統,部分優化(具體什麼?沒記錄)。
兩台msp電,由於功率不同,發現msp-600-5接03usd,msp-300-5接hub比反過來要好聽。
msp-600-5的AC電源線我用3.5CM寬度的銅箔疊起,每條絕緣套管,一層火一層水,共做了6層,1M長度,中線單拉,最後絕緣套管加溫弄年緊。過程沒拍圖。
而且在ultra stream/ks設定下,無論buffer放多大,ㄧ開始播放的那一瞬間,都會爆音一下,但asio就不會,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再請問,最近地盒好像還蠻紅的,適用於CAT上嗎?接那最有效果?
Sent from my iPad using Tapatalk
如果可以, 應該要把數位的迴路與類比的迴路分開
也就是兩邊不要在同一個插座, 甚至不要在同一條線路, 但是不太可能來自不同的電箱...
我在PC部分有接濾波, 先是tripp lite的排插, 還加上了noise harvester
HUB和DDC和DAC的MSP們, 以及AMP都暫時被我歸類在類比的迴路, 目前只用接地盒(STSD版)
用了接地盒, 最直接的改善就是, AMP的音量只要過去的6成左右就夠大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