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又來請教各為了
目前我已經把東西都準備齊了 不過有一點尷尬的是買了 樂之邦才發現身邊沒有同軸線
想請問一下大家 樂之邦=>NANO DAC這一段的同軸線有很要求高品質麻?
還是買個1M 150原地來先擋一下就可以了
目前也有看到 MS AUDIO 的純銀同軸
不知道連接這一段需不需要這麼高級的線材
謝謝
還想再問一個問題
還是大家有推薦的同軸線 用於這一段的連接
可列印查看
不好意思又來請教各為了
目前我已經把東西都準備齊了 不過有一點尷尬的是買了 樂之邦才發現身邊沒有同軸線
想請問一下大家 樂之邦=>NANO DAC這一段的同軸線有很要求高品質麻?
還是買個1M 150原地來先擋一下就可以了
目前也有看到 MS AUDIO 的純銀同軸
不知道連接這一段需不需要這麼高級的線材
謝謝
還想再問一個問題
還是大家有推薦的同軸線 用於這一段的連接
囧囧~剛剛在沒有同軸線的情況下亂亂接(我分離縣目前只有一條)
電腦==>一般USB線==>鐵殼HUB==>分離線(MSP200)==>樂之邦 03 USD==>用NANO的RCA線當同軸接到 NANO DAC==>RCA轉3.5接頭==>接X300A
結果變成一個感覺不知怎麼形容奇特的聲音= =
想說一個同軸線有影響這麼多
少一條分離線影響應該沒有這麼大吧@@
又是殺音響現象,我真的要出書了!....(devil)
而且,隨著你的數位端與類比端雙重進步,我賭你下一個要拔掉的就是這兩個:
1、Noise Harvester => 隨便插一條空接的電源線即可。
2、Tripp Lite的濾波排插 => 隨便一條三C級的多孔延長線都可以。
等著驗證看看我有沒有賭對?....(devil)
同軸線的影響本來就非常大!!而且,NANO DAC 附贈的RCA線當同軸線,效果與同級(價差一些)的數位線一樣(我聽不出差異),所以這應該是你首度使用聲音正確的同軸線;那可能殺音響、也可能被嚇到,再來就是音響要升級了!....(clapping)(devil)(devil)
這兩天在想Metal USB 3.0 Hub的事情, 其中Hub內部的Jumper設為"Bus"
若接上USB分離線, 且只有外接12V電源, 則PC抓不到Hub
湊巧手邊沒有多的DC線, 只好拆下USB分離線, 讓Hub接收來自PC的5V電源
所以我想, USB分離線需要再接5V電源, 供給Metal Hub本身, 另外的12V電源, 才是供給外接硬碟等USB裝置使用
也就是一個Metal Hub需要5V及12V各一方可運作, 這個猜想等我補充線材後再來印證!!!
網卡與SWITCH『一定』都要是GIGA級的聲音才會好沒錯!....(clapping) 而我設定成100M全雙工,單純只是像CPU與記憶體的經驗一樣:3.2G的CPU,最好降一點如3.0G,聲音的HI-FI完全不受影響,質感卻可以提升很多。所以能跑 1000M 的降成 100M,似乎也應該如此。
但是牽一髮動全身,現在要再測試到底1000M好聽還是100M好聽己經懶得測試了....(blush)
我有點看不懂?原本就是 5V 與 12V都要外接電源啊?
觀念上要把 AUDIO PC 當成只能跑聲卡,其他什麼都不能做的電腦。所以它只需要最強的電腦性能,而容量則是夠用就好的RAM與SSD即可,例如說,使用最高速的RAM,但只要2G就夠用了;使用最高級的SLC SSD,但是只要12G就很夠用了。
聲音檔只有放在 CONTROL PC才能讀取沒錯....;)
kungfutofu大的意思是不是說,Metal Hub本身那個12V的電源輸入不接的話,Jumper跳在Bus則使用分離線時,分離線的DC端不接電供,HUB便不會作動。
PSYCHO教授,請教usb3.0 HUB 採用 VIA VL811主控芯片的聲音正確性如何?能====NEC的嗎?
教授及各位網兄新年快樂!
請問一下:
03 USD的規格達32BIT/384KHz,但NANO DAC規格則只有24 BIT/96KHz,這樣會不會搭配不起來啊(可惜了03 USD的高規格)?
好像有更大的問題?...(blush)
USB分離線接HUB,一定要接上來自PC端電源地線(或稱水線),才能啟動 HUB。至於來自PC端的電源(或稱火線),可接可不接,接上就會受到PC端電源的污染,所以我使用的分離線或轉接頭都是『只有正極不接』,這也是PTT所謂的貼5V方法。
如果『只有正極不接』,那麼分離線另一端一定要灌電源,否則HUB或其他裝置都無法啟動。
少數USB DAC器材,可以做到分離線另一端『不必灌電源』也可以啟動;但是依我的經驗,這樣子聲音『反而變差!!』,不如還是從USB端分離後接高級交換式電源,聲音(HI-FI)最佳!.....(angel)
OK,我猜你說的是:
1、Jumper設為"Bus",5V與12V都要接才能啟動;
2、Jumper設為"Self", 12V不必接,只要接5V就可以啟動;
那麼我使用HUB的情況應該都"2",一直到使用了高級12V,才把5V與12V都接上,並且確定兩者都接上聲音最佳,只是多加12V的CP值不高,5V最重要。
OK,那麼你該不是要說:Jumper設為"Bus",聲音比較好吧?我還沒有試過......(blush)(blush) 不過猜想效果有限?
3.0 HUB 除了目前只有一家用 T1 晶片外,高級機種都是使用 VIA,而且聲音都是狂打正NEC 2.0 HUB;所以不必擔心VIA,反而要擔心便宜的HUB是不是使用創維的GLXXXx(記不住),那就聲音不對了....(angel)
這個觀念要離清.....:}
1、我的確主張『相同的技術背景』下,規格越高聲音一定越正確;就算我狂愛audiomat dac,但是使用 es9018 的 rendzaw改裝dac 還是在很多性能上略贏一點點 audiomat dac的 pcm1794;只是整體音響效果狂輸而已。
2、但是第1指的是技術層次,不是『實作』;我的意思是,ES9018絕對規格最佳,但是『實作』不佳,它的聲音會比 TDA1541更不HI-FI;所以高規格能不能『高實作』?那完全是另一回事。用另一句話來說,就是高規格會殺音響。
3、03 USD是超高規格,所以它超極殺音響。01 USD瘋狂流行,03 USD卻默默無聞,理由就是因為大家都不懂電腦如何正確播放,結果就被03 USD痛宰了,反過來怪 03 USD比不上 01 USD....有看這裡的燒友最幸福了!根本不必懂太多,花3000元買個JPLAY就夠用了....(angel)
4、NANO DAC規格當然絕對跟不上03 USD,跟得上才有鬼,因為能正確播放 44.1 的 DAC都極少了,何況是192或384?但是,在NANO DAC的規格水準以內,它是極正確又最超值的唯一解,這才是重點。
5、而『高實作』是要用錢堆出來的.....(devil) 全套音響沒有一百萬元以上,192或dsd都是在聽它的偶次諧波失真污染,絕對聽不到任何高規格的真正水準啦!
因此除非錢真的非常多,否則越是偏向類比端的東東,越是絕對不能妄想滿足高規格;原因就是最簡單的:真的是沒錢萬萬不能!....(devil)
幸好我們欣賞的音樂或玩音響,44.1就可以玩不完了!.....(angel)
我今年的確會好好研究dsd,因為終於有錄音夠正確的sacd了;但是我應該不會發表在這個討論串,因為真的是類比端沒有砸個一百萬,sacd(或192或dsd)根本毫無任何正確認識可言.....(giggle)
不是DSD,但現在很多都有176.4 or 192取樣頻率的檔案。紅螞蟻是什麼意思呢?不懂,請賜教,謝謝!
UPDATED:
不好意思,現在才看到教授的回覆
謝謝教授的詳細說明,懂了。
Sent from my iPad using Tapatalk
請問一下
之前似乎有問過但沒得到答覆
請問大家有在選擇rip的光碟機嗎?
友推薦的嗎?這兩台如何呢?
http://www.techbang.com/posts/22390-...y-of-16x-speed
http://www.techbang.com/posts/21918-...the-enthusiast
我會忘了回你?我真的老了.....(angry)
基本上只要是外接式藍光燒錄機就可以了!原因是它目前價格最貴,所以最不會COST DOWN地太離譜....(devil)
重要的是使用方法,如果聽得出 rendzaw的rip方案有差並且是正向的,建議不要浪費時間直接花錢買下他的改裝方案即可!這是極緻要求,花費可能上萬(詳情自行問rendzaw),但是還是比音響材便宜太多...;)
如果不需要該極緻方案或音響美學方向不合,那麼最低標準如下:
1、請用優化cat再加 eac程式 rip光碟。
2、使用usb 3.0 式外接藍光燒錄機,把它當成音響器材就是正確的使用方法。
3、必需使用完整的『usb解決方案』,並且hub上的12v一定要接!
4、有發燒的usb 2.0線就使用轉接頭,無發燒usb線的話目前唯一推薦 audio reality的『真正usb 3.0傳輸規格的usb3.0分離線,訊號端直出直入,電源端 5.5/2.1母座』。
不知道為什麼,明明03 usd是跑 usb 2.0的傳輸規格,但是使用『真正usb 3.0傳輸規格』的usb 3.0分離線,讓 usb hub被辨識成 usb 3.0 hub 而不是 usb 2.0 hub,結果又是hi-fi性能爆增!雖然還是比不上高級usb 2.0線,但是狂電 audioquest carbon線的以下等級之 usb 2.0線毫無問題,只能說在3c中高規格一定是高傳真....;)
由此可見,使用usb 3.0線接 usb 3.0 hub再接 usb 3.0藍光燒錄機是最佳解。所以我也敢直接猜測,捨得花大錢使用audioquest dianmond usb 3.0線來 rip的一定最好!可惜它好像只有micro b規格?
最後,如果 pioneer燒錄機 for audio,理論上是最好的,問題是『不知道』它有沒有聲音加料?rip唱片會把cat系統的音響特性通通rip到檔案中,所以cat如果墊木頭而聲音柔化,其rip的wav檔就會聲音柔化。現在只剩下有沒有認同我的hi-fi理念之同好,親身測試看看pioneer燒錄機 for audio的音響性能是不是加料的.....(giggle)
我是記得您好像是有回啦
說是usb3.0的都可以
我主要試想問有沒有其他網兄已經確定是買了哪一台ok的
試來試去真的是很累啊 !!!
細看了數次P教授的理論,買回來
z97x-UD3H
I5-4690K
KINGSTON-V300-120G
KINGSTON-sacage-ddr3 1600 4G*2
seasonic G650
安裝了WINDOWS 7、footbar2000、footbar2000XA、HQPLAY、JPLAY
音樂檔案放在USB3.0移動盤
首先直接usb2.0線世界白金星接上北極星解碼,播放
第一感覺:換了新的computer後,力度大了許多。
中間串orico a3h4 3.0hub,接12v行動電
音色清晰度提升,聲場開闊了,位置感變好,原來的優點沒減少
買回來03usb
買回來usb3.0成品線和多個usb3.0 B公頭,dc5.5*2.1,自行改制電源分離線
現請教:
3.0電源分离线 原A公頭保留,另一頭剪掉換自diy 3.0B公頭,在B頭焊接拉出紅黑電源線,A頭過來紅黑線剪掉不接只接。
3.0A頭過來綠、白(D-、D+)就只接這兩條線到B頭?其他線還要接嗎?
上面提到的B頭獨立拉出的紅黑電源線中的黑線也要接上3.0A過來的黑線嗎?(電源地鏈接)
謝謝回覆!
自己動手改造了usb3.0線,電源水線(黑色)兩頭一定要接,否則找不到設備!
做了兩條,一條cat---》3.0hub
一條3.0hua---》03usd,同軸出線接dac
5V電由一台msp-300-5提供(風扇聲音真的可以忽略)
usb3.0 hub一定要接12V電,否則也是找不到設備!
初步聽感:動態、能量感上面進步一些
下一步優化win7試試
經過煲煉,新買的CAT等器材和自行DIY的電源分離usb線漸漸進入狀態!
聽感:
tosi的小提琴和與他搭配的鋼琴音色變美了,距離聆聽位置遠了,形體變小、凝聚、纖細(和自己改造的線性電源BDP-150比較)。尾音會從相反的方向傳來,這是否就是空間感?
雷菲布奶奶的鋼琴真好聽!前後敲擊中間的泛音把這些音符連接了起來,就像小豆芽蕩漾在水中。但她的鋼琴明顯感覺比tosi的cd裏的鋼琴形體大一些。擺放的方向也不一樣。
對比後:貴得嚇人的原廠usb2.0高價線材被經過電源分離的usb3.0線打了,開始製作【usb電源分離轉換頭】,讓這些高價線材享受分離的樂趣。
orico3.0hub沒有出現播放時斷續的問題,前面提到的不知是否個案。
msp-300-5對電源線材很敏感,通過更換電源插頭就發現分別,下步diy銅箔電源線實驗一下,絕緣材料還在考慮中。
進階問題:
1.裝載數據文件的移動硬盤是否也需要電源分離USB線?
2.移動硬盤接在hub好還是直接接cat好?(自己沒聽出區別)
認真的實作,又都是DIY,請受我一拜!.....(clapping)(clapping)
0、我傾向我們用大瓦數分離供電可能對於3C級的HUB要求太高,可能有些3C可以通過的HUB在這裡情況就出毛病了;所以,視為踩到地雷.....(devil)
0.1、MSP對電源線的確敏感!咦?你沒被我下毒更換法規電源全套?....(devil)
1、移動硬碟使用分離供電的確聲音也會好,幅度真的比較小就是了.....(blush)
2、一定要接HUB上喔!不過,要接在另一個HUB上....:D 接
在接 03 USD的HUB上,反而會嚴重干擾音質喔!
當然,這個第二個HUB的影響力小很多,我也不會強求一定要用很好的HUB.....(giggle)
以上的 第1、2,用在雙CAT效果又會更小一截....(angel)
P教授,經過:認真+嚴格+詳細地實施“走向超值而極致的HIFI電腦訊源”後,已經深刻體會到了CAT的真實能力和方向,也很喜歡這種大動態真實感的聲音!非常感謝您經過許多的摸索得出的“方法”造福大眾,讓愛樂者少走許多彎路,這是大功德。
經過這些愛恨交錯的折騰之後(也燒掉過一些設備,獲得了一些新知),討論串也反復看了多次,感覺應該還有提升的空間,要極致就要不斷折騰!
現請教P教授:
1.採用msp-600-5如果100分,我現在用msp-300-5,不知道差別會有多大(有多少分)?需要再投資升級這個3C醫療用電源嗎?儘管您提到功率越大越好聽。
2.如果用兩個醫療電源,每條USB3.0線分開供電,比用一台大功率電源並聯使用,提升又會有多少呢?
3.使用的3.0usb HUB的12V電源,更換成這種大功率電供,提升又有多少呢?
4.現在自己改制的BDP-150用的是5V、12V、-24V獨立線性供電,現在5V大概有5A的穩壓供應,換成MSP-300-5醫療電後感覺也是正面的,但還是感覺沒能達到理想,如果換成600系列提升會有多少呢?
感謝P教授的不吝教誨,謝謝!
這個應該要問自己的耳朵了,太多情況難以判斷.....(blush)
很簡單,把數位當成類比就對了,多一個輸出當然多一點污染與消耗能量.....(giggle)
我覺得很難『量化』改善幅度呢!....(blush)
如果經濟問題不大,全換就是了,CP值不會低。
以你列舉的4情況而論:
第4的改善效果應該最大,不過不知道你對BDP-150的改裝是否正確?有可能會造我猜錯了;如果BDP-150原廠未改,那麼這個改善效果理論上最大。
第3最小,接12V改善效果比較小。但是還是值得投資就是!
優先更換 MSP-600,一台 MSP 600 絕對會勝過兩台 MSP-300;但是兩台 MSP-600就會勝過 一台 MSP-600了。
若論效果最好, 首選"解焊", 用不到的功能都拆掉, 萬一日後想要脫手(升級)只要重新焊接即可
經不住P大放毒,已下單採購msp-600了,可惜商家要月底才能提供到給我。
另以下方法也許又能提高不少:
在5V電源供應增加功率,經過改裝的ubs3.0線材,由於usb3.0B頭焊點很小(相對於usb2.0,3.0版更小!),不可能
使用比較“粗壯”的線材,這個位置就成了短板!
我拆了usb3.0 hub,03usd,發現它們的usb3.0B母座其實是可以改造的
1.把這個座子焊下來,只剪掉+5V腳,然後焊接回去。
2.用兩小段好線材(比如r-c)緊緊絞合,焊在電路板上,一條接B母頭對應的+5V,一條接B母座5V電源負極
3.好線材另一頭焊接5.5/2.1電源母座,極致點就在機殼上轉個孔將它安裝好(注意區分清楚3.0hub的12V電
源輸入,插接時弄錯了一定燒!所以可以用不同規格插座。03usd因為本就沒有電源孔,可以放心用,放心插)
按以上方法做好,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隨意使用不需要轉接頭或改裝的usb3.0線材了,就可以方便實驗不同線材
的聲音,而且已經是真正全“電源分離”usb3.0高速線!
P教授,你也來改造吧:-),為了極致,不要保固!哈哈
原本diy的usb線材都是買回成品線材改造,今晚無事,做一條完全自己DIY的usb線玩一玩
發現買回來改的成品線的問題:
1.線芯太細
2.平行走線,數據線加層屏蔽就已經算不錯了。
高速網絡線都是按一定角度絞合,以抵抗干擾。usb線也是走數據,速度也不低,何不也用絞合線?
找出特氟龍鍍銀線3條,將它們絞合,手工製作,看自己能力,能多緊密就多緊密。
線材一頭焊接usb3.0A頭:電源負極、D-、D+(電源正極不用接)
線材另一頭焊接usb3.0B頭相對應:D-、D+,並另剪兩小段線焊接電源正極和電源負極,然後將兩端的電源負極合併一起焊接到5.5/2.1電源母座,同時焊好電源正極線。
一條usb電源分離線材就做好了!
!!!最重要的是用他表測量有沒有問題,才好上機測試!!!
今晚插上USB3.0hub 到03usd,一開聲,排除心理作用,閉着眼睛都能輕易分辨出聲音的提升!下一步就要將它用特氟龍膠帶紮好紮實,裝扮一番。
附件 27905
我直接用雙層屏蔽的純銅 Cat7 網路線 DIY 成 USB線. 比較省事....
會diy真是強者!你們真厲害!....(clapping)
但是有問題:用網路線做usb線,是因為以3c級產品而言,網路線的電腦性能水準高於usb 2.0線,所以用網路線diy成 usb 2.0線會很好。
但是 sata線應該對於電腦性能要求更高!而且sata不能長距離傳輸,抗干擾能力會比網路線差很多;但是在其規範內例如60公分,它的性能應該高吧?
那麼,有沒有diy瘋子要不要試試看用 3m 或安費諾或其他....拿來做 60公分的 usb 線?說不定....(devil)
可能我無法DIY,不然早就試試看了!....(blush)
想再請問一下:
1.10萬以下的等級,NANO DAC真的是首選嗎?實在很好奇小小的BOX能有怎樣的表現?
2.聽說Win2012 SERVER也很不錯,不曉得與Win7/8比起來如何呢?
再請較教授,為何是選g3250,而不是g3440這顆,兩者價位相差很小,但3440的記憶體可支援1600,且記憶體頻寬較大,不曉得是否有何特殊考量?
請問一下 雙機\PLAY中
有提到要多加PCI-E網路卡 非常重要
但是原文我只看到Conrotl PC要加
Audio PC也要嗎?因為恰巧我Audio PC已沒多的PCI-E插槽
如果沒必要就太好了
我是選 G3258,可以超頻的CPU;可能正因為可以超頻,所以其單核性能的評比超極高!
Intel Pentium G3258 @ 3.20GHz 2,189
Intel Pentium G3450 @ 3.40GHz 2,004
Intel Pentium G3440 @ 3.30GHz 1,943
https://www.cpubenchmark.net/singleThread.html
所以我直接『賭』G3258的 CP值最高....(devil) 其實,最安全就買 i7 或 Intel Xeon E3,但是我就是喜歡『賭』.....(giggle)
日後只要上述連結網頁出現誰的排名更高、單價更低,馬上就會與時俱進了;所以不必執著在為什麼是g3258,只要知道『單核性能』最重要、『可超頻性』最重要,這樣子就八九不離十了。
為什麼『可超頻性』很重要?通常越能超頻的,表示cpu品質越高,尤其是供電這個主宰音響好壞的最重要指標。
需要多加pci-e網卡是因為主機板內建的網卡性能通常太差,如果用到萬元級的主機板那就有可能得用到四仟元網的網卡才有改善效果。
而你的audio pc沒有多餘pci-e?是太低階的主機板嗎?那麼不需要換網卡浪費錢,先換高階主機板是唯一解。當然了,如果非換不可,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辦.....就湊合著聽吧!換主機板的改善效果 >>>>>>>>>>> 換網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