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快的看過一便這個提案,
收集了很多文獻, 但是要做的東西與前面的文獻看不出有相關?
最後用一個我以為很簡單的方法來做實驗,
我以為很虎頭蛇尾,
當然這篇提案沒有提到後續要怎樣用simulation, 以及要如何資料處理,
很有可能是我太武斷.
您舉的溫度的例子, 我自己感受很深,
以前我待的地方冬天零下1~20度是很正常的,
但是現在我在台灣反而穿的比當時還多,
觀兄台的言論我以為兄台是要提倡感受是可以量化的, 而且科技已經有很大的突破的了,
但是以這篇提案所收集到的文獻我看不出這個相關性,
或者我該說劉大提到的燒友常常說的"密度", "速度"等, 是看不出研究人員將如何量測將之定量化(連定性都沒有),
我不會去懷疑這些東西可以量測的宣稱,
但是我希望看到更多的研究成果, 而非一人之言
以上若有冒犯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