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840.imageshack.us/img840/8517/197879a.jpg
Uploaded with ImageShack.us
http://img402.imageshack.us/img402/462/19781979b.jpg
Uploaded with ImageShack.us
http://img96.imageshack.us/img96/9918/197879c.jpg
Uploaded with ImageShack.us
賞析:
2009年,紐約現代美術館史無前例推出當代藝術中最大變數形式的「行為表演」展覽單元,第一檔展覽名為「行為藝術之一:謝德慶」,主推台灣出生、旅居紐約的行為藝術大師謝德慶,展出其三十年前的代表作「一年行為」系列作品《籠子》(1978-79)的記錄與物件。
這件表演行為在謝德慶的紐約工作室,期間從1978年9月30日到1979年9月29日為止,整整一年時間將自己鎖在一座木籠子內,裡頭只有一個洗手台、燈、馬桶和一張單人床。期間不與外界交談、不閱讀、不書寫,也不收聽廣播或看電視,一位朋友每天來照料食物、衣服並處理穢物,且拍照紀錄。全程由律師公證,確認絕無離開木籠。每天可開放參觀,時間自早上11點到下午5點。一年過去,他在牆上留下366條計算日期的符號,以及「SAM HSIEH 93078-92979」的刻痕。
當年,謝德慶將時間的藝術和身體的剝奪兩種元素推至新的極限。紐約現代美術館謝德慶個展的策展人珍妮.施林卡茲曾說過:「謝德慶作品的傑出之處,在於它們需要極長的時間持續性與極大的身體損耗。以嚴峻的訓練和耐力,藝術家創作出生命和藝術同步的狀態。在他的作品中,藝術時間與生命時間之間的世俗區分已經不具意義。」
簡曆:
出生於屏東。1967年高中肄業後開始繪畫。謝德慶曾在臺灣的美國新聞處畫廊舉辦個人畫展。隨後開始了一系列行為作品,包括《跳》,在其中他折斷雙腳腳踝。從1978至1986年起完成五件「一年行為表演」系列作品,依序是《籠子》、《打卡》、《戶外》、《繩子》和《禁止談論藝術》。「十三年計劃」完成於1999年,在1986-1999這13年他完全不發表自己的作品,直到2000年發表了一個《我存活了》的作品。展覽:2010年「韓國光州雙年展」,韓國;2009年「古根漢在新竹─新竹國家藝術園區美術館開館首展」,台灣:2009年「行為藝術之一:謝德慶」,紐約。
謝德慶被尊稱為行為藝術教父
已經變成一個傳奇
他的五件行為藝術作品在30年前就已經完成
包括
一整年孤獨禁閉 無任何交流溝通
一整年一天24小時 每個小時準點在打卡鐘打卡
一整年沒有庇護 遮罩的街頭上生活
一整年與藝術家蒙塔諾近身束縛在一起確不相觸碰
一整年不做藝術及不參與任何藝術活動
十三年創作藝術卻不公開展示
其中又以一整年每小時打卡一次最讓人震撼
這代表一年不能睡超過一個小時 不能離開打卡鐘一個小時外的距離
幾乎是挑戰人類的極限了
在上面籠子這件作品中
謝德慶美添在牆上刻上一痕
可以看出隨著他的心情起伏
刻痕的痕跡也有不同的規律
亞謝德慶預見了我們的時代,
他讓時間成為他的媒材。─ Hans-Ulrich Obrist一整年孤獨禁閉、無任何交流溝通
一整年一天二十四小時,每個小時準點在打卡鐘上打卡
一整年在沒有庇護、遮罩的街頭上生活
一整年與藝術家蒙塔諾(Linda Montano)近身束縛在一起卻不相觸碰
一整年不做藝術及不參與任何藝術活動
十三年創作藝術但不公開展示
1970年代晚期與1980年代早期,曼哈頓下城區生氣蓬勃的藝術場景中,台美藝術家謝德慶(Tehching Hsieh)創造了一系列罕見的藝術作品。謝德慶執行了五件不同的一年期行為表演,這些作品運用的身體難度歷經極端時延,將藝術與生活作為同時過程的絕對概念,均屬史無前例。
在這些展開的系列計畫中,謝德慶從一年的孤獨禁閉、無任何交流溝通,到持續一年每個小時準點時在他工作室的工人打卡鐘上打卡,到一整年在沒有庇護遮罩的街頭上生活,到一整年與藝術家琳達.蒙塔諾(Linda Montano)近身束縛在一起卻不相碰觸,以及最後,一整年不參與任何藝術活動與相關影響。1986年,謝德慶宣告他要花十三年來創作藝術,但不公開展示。這件最後的生命作品——自我肯認與自我抹消的龐大行為——在千禧年的轉折點宣告結束。
對許多人來說,謝德慶是他們崇拜的人物。其藝術的嚴格與奉獻精神激發熱情,同時,其行為表演的難以捉摸與史詩般特質也引人深思、蔚為神話。經過了多年近乎隱遁的狀態,謝德慶現在與身為作家和策展人的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Adrian Heathfield)合作創作了這一冊細緻而令人注目的全紀錄,收錄了1978至1999年他的所有藝術作品。
《現在之外》也是對於這些特異作品首見的全面批評。希斯菲爾德機敏的沈思,輔以與這位藝術家的密集交流對話,以及來自最優秀的藝術理論家佩姬.菲蘭(Peggy Phelan)與卡蘿.貝克(Carol Becker),和廣受讚許的藝術家瑪瑞娜.阿布拉莫維琪(Marina Abramovic)、桑提亞哥.席耶拉(Santiago Sierra)、提姆.艾切爾斯(Tim Etchells)的一系列信件。中文版亦收錄台灣藝術理論家龔卓軍(Jow Jiun Gong)的專文。
這本經過精心編纂的集冊,對所有傾心於新近藝術史、概念藝術、視覺文化與行為表演實踐的讀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讀物。
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是行為表演與視覺藝術的作家與策展人,以及倫敦羅伊漢普頓大學(Roehampton University)行為表演與視覺文化教授。
作者簡介
謝德慶(Tehching Hsieh)
1950 年生於台灣南州鄉。父親謝情,是一位地方鄉紳、無神論者,母親謝洪素瓊,是虔誠的基督徒。謝德慶在1967年從高中輟學,開始學習繪畫。服完義務兵役(1970-1973)之後,他在台灣的美國新聞處畫廊舉辦了第一次個展,之後停止繪畫。他做了第一件行為表演「跳」,並摔碎了雙踝。後來他受訓成為海員,循此途徑進入了美國。1974 年7 月,謝德慶抵達費城特拉華河附近一個小鎮的港口。他在美國當了十四年非法移民,直到1988 年受到大赦。從1970年代末期開始,謝德慶在他位於紐約的工作室內外,創作了五件「一年行為表演」和一個「十三年計畫」,在其中他運用長時延,讓藝術與生活同步。早先的四件一年行為表演,讓他成為紐約藝術圈一個常見的名號;後來的兩件作品,有意自藝術世界隱退,設定了一個持續不可見的基調。自新的千禧年以來,免除了十三年不展示作品的限制,他在北美洲、南美洲、亞洲與歐洲展覽作品及出席講座。他的作品由紐約西恩.凱利畫廊(Sean Kelly Gallery, New York)代理。謝德慶和他的妻子,李芹芹,現居紐約布魯克林。
王天德作品很令人驚艷
他先用墨在第一層宣紙上畫山水 寫詩詞
再用香在第二層宣紙上焰燒出另一幅山水詩詞畫
透過兩層不同的作品交疊出視覺效果
很有意思
王天德
1960年 生于上海1960年 生於上海
1988年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8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现任 复旦大学艺术设计系 主任,教授現任復旦大學藝術設計系主任,教授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传达设计学院 院长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傳達設計學院院長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博士研究生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博士研究生
個展:
个展:
2008 《王天德个展》,Xerxes Fine Arts,伦敦2008 《王天德個展》,Xerxes Fine Arts,倫敦
2007 《天德再制造》,前波画廊,纽约,美国2007 《天德再製造》,前波畫廊,紐約,美國
2005 《香火》,艺术空间,温哥华,加拿大2005 《香火》,藝術空間,溫哥華,加拿大
2004 《王天德个展》,Galerie 99,德国2004 《王天德個展》,Galerie 99,德國
聯展:
联展:
2008 《水墨演义》,北京当代艺术馆,柏林,RAAB GALERIE2008 《水墨演義》,北京當代藝術館,柏林,RAAB GALERIE
2007 《延承、演绎、渗透——墨,单色的世界》,旧坡本,东京(07.11.10-07.11.30)2007 《延承、演繹、滲透——墨,單色的世界》,舊坡本,東京(07.11.10-07.11.30)
2006 《照耀中国艺术的一代》,Palazzo Caponi,佛罗伦萨,意大利2006 《照耀中國藝術的一代》,Palazzo Caponi,佛羅倫薩,意大利
2005 《艺术崛起》,加拿大多伦多国际艺术博览会2005 《藝術崛起》,加拿大多倫多國際藝術博覽會
2004 《上海摩登》,Museum Villa Stuck,德国2004 《上海摩登》,Museum Villa Stuck,德國
2003 《东方既白:中国二十世纪绘画展》,金门宫,巴黎,法国2003 《東方既白:中國二十世紀繪畫展》,金門宮,巴黎,法國
2002 《墨分五色》,前波画廊,纽约,美国2002 《墨分五色》,前波畫廊,紐約,美國
蘆葦大,
圖有點小, 可以上大一點的圖嗎? 感謝~~~
http://img580.imageshack.us/img580/6451/19405684.png
Uploaded with ImageShac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