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hiend.com/kib/1001108/B087615.jpg
可列印查看
真希望以後其他廠也能出類似機種來嘉惠我這種沒空間的人~~
貼紙電壓120V
不是說台灣公司貨會改為台灣適用的110V嗎?
泡泡也到手嚕...^^"
等等下班再去音悅拿另一台~XD
拍的真美~!!
打開後發現一張CD,這個應該就是音悅的小禮物。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601
不過開箱後有點小失望,表面有明顯的刮痕、端子未置中、毛邊未修等等的狀況,難道因為是Made in china的低價位產品,所以就沒有日本人對於產品品質要求的堅持嗎?跟BLADELIUS USB DAC當初拿到的感覺差好多喔,現在只希望聲音不要也是屬於低價位產品的感覺就好,畢竟當初延後上市是為了調音,哈哈。
表面塑膠區域的傷痕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605
底部的類似鏽蝕的痕跡與刮痕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604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603
貼不上圖耶!(sweat)
http://imageshack.us/g/52/dsc0148lyy.jpg/
下午去拿的,還遇到侯姐,侯姐還是都沒變,那麼美麗!當然漂亮的櫃檯小姐好像就是千金吧?!:o
受侯姐吩咐,拍了開箱,但我台北這邊租的地方,燈光不美氣氛也不佳...
等回台南再拍看看,不過我還不曉得要把這台放在哪兒,雖然它很輕小,但放置也得要講究,而且我還會再處理它內部電磁波跟靜電消除的作業...
我個人初步感覺,似乎塑膠感有那麼些明顯,跟廣告照片可以說有落差,但還好還ok,我想如果是全黑色版的應該就會更好一些!
看到jslin兄的,我趕緊再拿出來看,還好我的看起來都是新新亮亮的,jslin兄的看起來好像有些誇張:O!那是不是看看能不能換?
我是有打卡而拿到贈品,但沒jslin兄的那張CD:^),不過沒差,這類的CD我實在少聽,而反正這次我也自己從HMV買了周慧敏跟陳潔儀的新專輯,這也就夠聽了!:P
jslin兄拿的到那台真的很誇張,看來品管有點問題喔,我覺得應該可以換吧
UD-H01 < 專屬驅動軟體的下載網址 >
http://www.teac.co.jp/audio/software_teac_e.html
別像偶一樣不看說明書還到處找Driver
接到電話時,人正在台中往雲林客戶的路上
回到台北已經七點半,趕回家吃完晚餐,到音悅已經8點40了...
拿了東西趕緊回家,開箱文已經有網兄詳細的附上
小弟就來些搭配照 ^^"
訊源 : CDP / 數位流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607
擴大機 / 喇叭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611
同場加映 : 劇院 / PJ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610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609
結論 : 好多遙控器 Orz
http://www.my-hiend.com/vbb/picture....ictureid=17608
PS : 感謝my-hiend ; SB Touch 跟 TEAC的資訊都是看這邊得到的。還有那一張CD也是....^^"
好好喔!!! 北部的網兄們都已經入手了,我的還不曉得上車了沒....>"<
感謝myhiend....感謝葉大哥
讓小弟在此論壇...搶先得夠好器材和認識許多音響相關知識
換購USB AG版線就是站長和幾位前輩們用心分享的決定
這條也是小弟買得起的~XD
才補差價就有優質好線....
不太會貼圖不然也想貼幾張與大家共襄盛舉^^"
匿名觀看 my-hiend 很久了!! 到了今天才註冊... :P
家裡的二聲道系統自己覺得弄得蠻滿意,至少小提琴的纏綿聲、鋼琴大珠小珠律動感、大提琴的憂傷感動聲、小喇叭近乎失控的即興吹奏聲、管風琴低沉到讓人快要窒息的聲音、阿姆斯壯、蔡琴迷人的低沉嗓音、喉音... 聽起來都算是很舒服!!
於是有一天,突然想到應該也可以將家中另一套家庭劇院升級,除了播放電影有震撼感、臨場感外,撥放數位音樂、mp3 也可以聽得輕鬆舒服! 這聽起來的挑戰更大:因為預算只有另外一套二聲道系統的 1/5 ~ 1/10,另外數位音樂播放也是蠻新的嘗試!!
將原本的家庭劇院稍做簡單的試聽後,總覺得聲音空虛、細膩度差、聲音呆板... 於是想到加個 DAC 和用線材來調整看看,剛好 TEAC UD-H01 DAC 預購,想說試試看,至少新的技術解析不會太差,TEAC 也算是老牌公司,應該不至於亂搞... 昨晚接上稍微試聽後,和朋友借得便宜 DAC 相比確實好了不少、和另一套二聲道比也頗有水準,我沒有打算會有多高的細節呈現,畢竟為了方便我也會聽 mp3,但是音樂的耐聽、活生感、情感表現、質感、空氣感... 是我注重的!! 確實新的組合也都達到我基本的期待... 試聽 TAA 18屆自己轉成 FLAC 的版本:李斯特 "鐘" 這首鋼琴曲,雖然還是有一點點 "緊" 的感覺,但是至少整首曲子暢快的的感受:前面溫柔、後面刺激、琴鍵粒粒分明... 都算是有表現出來,不會覺得聽起來情感乏味、也不會變成糊糊不清不知所云的鋼琴演奏,潘越雲聲音的感情、厚度也算有表現出來... 很妙,若是少了那一點點的厚度,就會聽起來偏向有一點點花腔,至少這台 DAC 算是有做到...
我的試聽組合:
- 便宜的數位多媒體播放機 (RealTek solution) => 因為不到三千,我也沒有特別要求
- 惡堡同軸線 => 聲音中規中矩,低頻尚可、高音較為缺乏
- TEAC DAC ==> 高音解析不錯、低頻量感夠
- SILTECH 便宜電源線 (for DAC) => 之前從耳擴試聽這台線,高音不錯、有感情、低頻較為缺乏
- 古和舊的訊號線 (DAC vs AV 擴大機) => 高音甜度不錯,低頻量感也不錯,算是乾淨聲底
- ROTEL 舊款 AV 擴大機 (設成 by pass mode) => 噪訊高了些、控制力算不錯
- Oydia 電源線 (for 擴大機) => 聲音算甜、細膩、溫柔
- Usher 入門落地 DMD 單體喇叭 => 高音還不錯,整體偏向德國中規中矩的感受
- 喇叭線 (多年前二手喇叭線) => 解析普通,聲音算柔
- 古和排插 => 厚度少了些、高音可
和我的二聲道系統比,應該有 60~70% 水準,空間感、更細膩質感、更感動人的音樂表情... 一定是弱項,但是,這樣的入門組合&價錢,能聽到算是耐聽、有情感的數位音樂,我覺得可以接受!! 讓有興趣的人參考看看... 改天有機會再試試 USB IN 的效果... :)
說好的開箱呢?
貼圖不難啦
上圖前記得把寬縮小到1000內
【教學】如何使用本站相簿與貼圖
TEAC UD-H01 DAC 用的時候,有一個現象實在惱人...
當播放十首 FLAC or MP3 時,每換下一首時,TEAC DAC 都會偵測一次取樣頻率,然後切換燈號,但是在切換燈號的時候真的會出現非常大的切換聲... 不知道是不是數位多媒體播放器透過同軸和此台 DAC 連接,訊號傳遞 Protocol 出了問題?? 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有類似問題!!
另外,不知道這個切換器有沒有壽命問題?? 不知道用了多久會有掛點的危險??
友站連接看到,貼過來的,有些開箱圖片.
http://forum.coolaler.com/showthread...32#post2970532
這台的用料真的有夠節省
只看到一只OS電容,其他就是一般電解同一般的塑料電容
單就電容而言,換一些耦合的,就可以得到較寬的音場和延昇
通通給換掉(有些要換成OS,有些要換成洋牌的鉭電容,有錢點換成無極性)
保證100%脫胎換骨
那只 有源晶振也是極普通, 得改裝(有TXCO/OXCO/外皆高精度word clock)
我中間再接usb hub的話foobar會當機耶
現在只能直接從電腦接usb到ud-h01
再次感謝myhiend....感謝葉大哥........Orz
讓小弟在此論壇...搶先得購好器材和認識許多音響相關知識
換購USB AG版線就是站長和幾位前輩們用心分享的決定
這條也是小弟買得起的~XD 才補差價就有優質好線....
TEAC UD-H01 DAC 比想像中的小...
剛到手還沒有太多時間去聽
簡單接一下測試...
感謝友人資深前輩出借那貴重線才讓小弟測試^^"
如此信任倍感溫暖...深深感謝.....Orz
先貼個幾張與大家分享~
還幫友版版主買了一台...所以要跑2個地方~XD
剛到手還在測試所以先拍幾張和大家分享^^
再次感謝友站站長...超疼小弟~
熱情出借2對貴重線材測試...一條廠線一條R大製作....
http://a6.sphotos.ak.fbcdn.net/hphot...11603411_n.jpg
斯杯秀...加購換美國 kimber kable B BUS Ag 純銀導體USB傳輸線(Type A-B 1.5米)
http://a4.sphotos.ak.fbcdn.net/hphot...58653037_n.jpg
TEAC UD-H01 DAC
小黃蜂自製電源線
美國kimber kable B BUS Ag 純銀導體USB線
Siltech SQ-88 Classic MK2 [G5] XLR
http://a7.sphotos.ak.fbcdn.net/hphot...66234570_n.jpg
http://a6.sphotos.ak.fbcdn.net/hphot...61977805_n.jpg
http://a2.sphotos.ak.fbcdn.net/hphot...50102815_n.jpg
音悅音響訂購
MYHIEND會員專屬CD贈品
http://a8.sphotos.ak.fbcdn.net/hphot...37151250_n.jpg
記得索取發票..!!
http://a2.sphotos.ak.fbcdn.net/hphot...78065716_n.jpg
先來個幾張...簡單凝聽幾首常聽的歌比較起來...
空間感與空氣感添加了些味道...似乎減少了數位僵硬感...
唯一確定的是細節變多了~不知道是不是換USB銀線關係
但拿起一般幾十元USB線接上去...感覺就是聽起來有點雜...不輕柔耐聽...
線RUN一下...器材多認識一下....
小弟聽個幾天再來分享^^"
因為目前代理商也沒有貨了,所以侯姐先讓小弟退錢,但贈品仍讓小弟保留在手中,待下次到貨後再購買。
十分感謝侯姐的協助,只可惜現在我只能看各位大哥的分享文,不能聽聽看這台的聲音了,嗚嗚...誰叫我運氣那麼好,該去買樂透了,哈哈。
本文移到用家俱樂部嘍~~~~~~~~
這台剛剛在載完驅動後有聽了一下...在USB輸入的條件下,曲目更換時機器會有啪啪啪的聲音出現
而機器在接上耳機後,不撥曲目的情況下,VR由小轉到大,皆聽不出有不該出現的底噪,算是背景乾淨的,初聽的感覺是聲音蠻乾淨的,細節不少,線條也清楚,不過較為骨感(在用一般的USB線及原廠電源線的情況下),在線材搭配上,可能得找較有厚度及水份的,而其與較暖聲的耳機可能會較搭,推力並不很大,驅動低阻耳機(Grado SR80及Sony R10)得轉動VR至1~2點鐘方向,而能否推動高阻耳機....等等再來測囉:)
請問各位,192升頻的部分,是否只適用於USB輸入呢?
小弟沒打算從PC端接USB來聽,本以為可以從機器調整,但是似乎沒看到控制的部分
目前用CDP + 同軸跟SB Touch + 光纖輸入,細節算是不少~~
至於耳擴部分,目前沒有耳機 雖然未來有打算入手,只是是打算拿來接手機聽歌而已 (目前看過了一些,比較中意Sennheiser 耳罩式,款式還在挑,由於剛入門聽耳機 應該5K已內)
未來買了耳機大概也不會接上這台,拉條長長的耳機線感覺怪怪的....
大概是偶而試試看而已...
是只要插usb就自動升頻了嗎??
我播放的時候都只顯示44.1khz~
剛灌驅動程式(Win7 32bit)一直不順,來來會會灌了三次才OK:@。
後來發現恰巧用拿來測試的專輯檔案在這台機器剛好不支援
(而此檔案是24x96在North Star dac32則可正常播放),怪哉:^)?
造成NB當機,到底是UD-H01硬體的關係?還是驅動程式的關係?目前尚不得而知(sweat)。
第三次重灌後,換了其他高解析檔案(包含24x96或24x192)就可正常播放了:D。哇哈哈!搞定!
目前採用Ultrasone ED8 Ltd試聽,並直接捨棄原廠所附之線材,
USB線採AudioQuest Coffee,電源線採Siltech IQ80,
就其初次聽感來說,
聲音有其厚度,並不會單薄,但比較硬一點,刺激一點,
目前音場感覺較窄一點,或許還須Run個幾天吧!
與先前購買的Furutech ADL GT40聽感完全不同,
UD-H01初聽較澎湃熱情(或許刺耳一點),GT40較為柔滑平順,完全不同調性。
尚未接到音響系統,run個幾天再跟North Star dac32比較吧。
:D:D:D
請問一下foobar的output要怎麼設定呢?
用ds輸出好還是asio4all或wasabi呢?
如果要原廠自動升頻是用ds輸出嗎?
貼個亂七八糟桌上耳機系統:P
http://img267.imageshack.us/img267/4613/p1010399d.jpg
Uploaded with ImageShack.us
是直接從控制台改成輸出192這樣嗎@@??
還是只要餵一般的44.1k給udh01他自已解呢?
泡泡設定這裡...就可以嚕^^"
http://a8.sphotos.ak.fbcdn.net/hphot...12144959_n.jpg
我的檔案大多是16bit,44.1k的而已
也是一樣改成24bit 192k嗎@@??
從控制台設定是會把"升頻"這個動作交給硬體做還是作業系統自已做呢??
泡泡是電腦輸出24/192...DAC會自動切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