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noy的規格很有趣,截止都標示-6db,不曉得-3db在什麼地方?(think)
前面的淺號角提高中低音單體效率,兩側的背號角低音,
要很大的空間,一般家庭環境根本沒辦法再生背號角深沉的低頻,
只會得到量很多又不沉的低頻,不好搞阿...|-)
可列印查看
先恭喜Stone準備升級power amp8)
超高音有別於一般的擺法,反而是靠喇叭表面的後端,主要是若擺前方時,臭酸石頭會感覺到超高音的存在,不太自然,前方的布是原廠就有附的,不過臭酸石頭並非放在上面,而是另外訂製了黑金石來擺放,並用止滑墊,超高音到GLENAIR的跳線使用的是Nordost Flatline,另外一條紅色的則是接地線,連接到GLENAIR,TANNOY的喇叭都有設計接地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8a/CRW_4881t.jpg
臭酸石頭將超高音設定在最低的分頻點14kHz,效率也設在第二小的值,90.5dB,主要用意是讓超高音從最低的頻率就可開始作用,但又不要作用的太明顯,臭酸石頭不喜歡過於強烈的高音,不過因為調整很方便,臭酸石頭特定將效率調高讓我比較,說實話,我自己是比較喜歡效率高一些的表現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8a/CRW_4946t.jpg
從這張較近的照片可看出GLENAIR的網罩真的非常細緻,不過三層的設計對聲音的確是不太有利,反正平常要聽的時候是將網罩拿下來的,臭酸石頭當然是石頭的愛用者,GLENAIR下方墊了由三片2cm疊起來的黑金石,為什麼不乾脆用一塊6cm高的就好了呢?答案是,太重啦,一個人絕對搬不動,需要6cm高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GLENAIR的高音位置才會跟人耳差不多齊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8a/CRW_4908t.jpg
將面罩拿下來的GLENAIR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8a/CRW_4917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