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juiyang111兄,要比較取能相應類屬才有意義.
http://img403.imageshack.us/img403/613/dvdaudiovscd.jpg
可列印查看
hojuiyang111兄,要比較取能相應類屬才有意義.
http://img403.imageshack.us/img403/613/dvdaudiovscd.jpg
許多人對家影的認知誤區很多,家影與雙聲道立體聲是不同的兩種系統,在電聲與室內聲學處理上,也是有所別,合理的空間需求也有所些差異,以雙聲道立體聲而言,其較合理的最小空間,是較小於家影,然而在台灣,一般人能擁有可以獨立重播雙聲道立體聲的空間就不易了,更別說是家影.還有許多的經銷商.銷售人員或雜誌,對於家影與雙聲道立體聲的認知也常存有許多誤區,也有為了銷售考量,有的甚者銷售人員或商家其實不是很清楚,因此將家影與雙聲道立體聲的許多觀念混雜.以致於網路上一堆混淆與奇怪的說法或建議常常見到.
家影相形於純音樂的欣賞,更需面對多挑戰,其並非只有單純的聲音,尚有視覺的部分,因此視與聽上便不斷與科技與時俱進,以求得更多對人體感官的享受與刺激.
拙見是..
就大前提~回歸現場/傳真取向..兩者應該不遠矣.
純LP..CD音樂/現場-表現.認真要究之.誤差也很大.!
懶如在下.一年聽不了幾次現場.也馬上發現~新鮮/罐頭-的不小差異噎.
錄音.帶我輩去~到不了的現場(或說現場也不一定夠的-聆聽條件..)
BD劇院水準~更加把我們帶到..現場也達不到的觀賞角度.(根本有如導-視/聆.).音效模擬..
基本上加分更大.!
看過+實接觸.一些..純audio二聲道測量"印證"後有一個心得..
盲目飛行(光聽.)..誤差(實測.)一定不會多小..
劇院效果-就拿最簡單感受來說..
不夠"理想"的純音響(2CH).你有辦法忍受..幾dB的音壓而安坐..(大部燒友都是..)
換到調整基本理想的劇院(反正都有DSP.校正..)..
隨便(輕挑語.)~也能唱好90dB以上音壓..even 100dB音壓.
但是.務請你~將主2聲道SP當成R/L主聲道..同時用夠格的Amp推她..
降講-可否.版主..?
雖然都有DSP校正,但是環繞擴大機附贈的小塑膠麥克風的精確度(尤其在中低頻段)能信賴否?還有,我自己的小小體驗,測量校正過後的環繞系統,也不見得能唱出兩聲道輕鬆的聲音。相較之下,很多「盲目飛行」的系統卻可以。
有沒有想過,很多音響迷能在頻響有好幾個dB的誤差的系統中安坐,很可能只是因為....它很好聽?
就算是30元一對的紅黑線,測試起來20-20kHz的響應也絕對平直。有些線聽起來中低頻飽滿渾厚、有些線則聽起來清瘦,但是它們拿去測頻響都一樣平直,絕對看不到任何可聽範圍內頻率響應的變化。
錄音樂用的麥克風大部分響應也都不平直,但是就算現在數位錄音如此普及,我也沒看到有錄音師針對麥克風頻響在錄音中做補償。
頻率響應也許是很容易可以測得重複結果的一個項目,但是我們是否該先問問:它跟聽感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劉名振
Yeh捨兄所寫內容,由於小弟文學造詣不佳,因此看不是很懂.且其詢問對象似乎為版主,小弟非版主.
小弟竊以為Yeh捨兄所言的「盲目飛行」並非單指頻響而言.
至於兄所言輕鬆的聲音為何,小弟不知,如此的感官用詞,也許大家都會用上,不過可能同詞所用卻感受不同.
以影院為主的環繞擴大機與以純音樂為主的環繞擴大機,小弟相信此點在設計上因會較有所不同.如真想表現好影院與真想表現好DVD-Audio的環擴,其設計應會有所差異.
許多人皆能在誤差好幾dB或失真頗豐的系統中坐立,早期的電台廣播播送著失真極大.誤差極大的聲頻,大家仍能坐立聆聽,是否為好聽也不一定.
線材的量測非僅頻響,一般有量測數據資料的多為非發燒線材或一般線材,以專業線材較有.(30元一對的紅黑線其頻響測起來是否平直,抱歉小弟沒見過其量測數據資料過,因此小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