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列印查看
引用: 作者: 小葉 對對對,好好研究...:*:*:* 研究的好煩了...這幾個月來一直在研究...:| 上次Boulder老闆來時我也問他關於這方面的問題,他說這是潮流,今年市場上會推出相當多的機種,但他們暫時不跟進因為潮流歸潮流但規格尚未統一及穩定,這也是我一直遲遲未完成架構的主因(說穿了還是牽涉到使用者的習慣與模式)|(|-
我是覺得差不多了ㄟ 就是(無壓縮Flac、Wav、AIFF)+(24bit/96K以上DAC)+(類比線路)+(軟體介面) Linn、Bladelius、Naim....早就老神在在了 沒出的原因 我一直是懷疑有些地方該廠尚未能克服8) 引用: 作者: musk 研究的好煩了...這幾個月來一直在研究...:| 上次Boulder老闆來時我也問他關於這方面的問題,他說這是潮流,今年市場上會推出相當多的機種,但他們暫時不跟進因為潮流歸潮流但規格尚未統一及穩定,這也是我一直遲遲未完成架構的主因(說穿了還是牽涉到使用者的習慣與模式)|(|-
引用: 作者: 小葉 我是覺得差不多了ㄟ 就是(無壓縮Flac、Wav、AIFF)+(24bit/96K以上DAC)+(類比線路)+(軟體介面) Linn、Bladelius、Naim....早就老神在在了 沒出的原因 我一直是懷疑有些地方該廠尚未能克服8) Nope... 事實上 "就是(無壓縮Flac、Wav、AIFF)+(24bit/96K以上DAC)+(類比線路)+(軟體介面)"這都不是重點,這些都該是基本,重點在於非技術性的部分...
非技術性? 有例子嗎?:P 引用: 作者: musk Nope... 事實上 " 就是(無壓縮Flac、Wav、AIFF)+(24bit/96K以上DAC)+(類比線路)+(軟體介面)"這不是重點,這些都該是基本,重點在於非技術性的部分...
引用: 作者: 小葉 非技術性? 有例子嗎?:P 事實上很簡單,單從這次活動內的幾個主角相互比較,你可發現什麼?
功能 or 設計 角度不同..... 我覺得王道是Linn or Bladelius這兩種方式 USB DAC......就..........:| 引用: 作者: musk 事實上很簡單,單從這次活動內的幾個主角相互比較,你可發現什麼?
引用: 作者: 小葉 功能 or 設計 角度不同..... 我覺得王道是Linn or Bladelius這兩種方式 USB DAC......就..........:| 正解! 100分!(party)(clap) 就活動主題"讓電腦與音響自然的發生關係"來說,USB DAC當然可列要角,但以數位媒體檔案播放器的觀點來看,其使用上不夠生活化,沒事還得在音響旁裝一部PC來污染電源,ok,即便將連接線拉遠一點或使用無線但操作介面仍然很呆,這類商品仍是站在PC的角度來看世界而忘了做的是音響產品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在AV音響系統上看DVD,大多數人會使用HTPC還是DVD PLAYER來觀賞影片?! 別忘了"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一切當"以人為本"
不過....再換個角度 不談High End (除非USB 3.0上市) USB DAC市場會比較大:D 引用: 作者: musk 正解! 100分!(party)(clap) 就活動主題"讓電腦與音響自然的發生關係"來說,USB DAC當然可列要角,但以數位媒體檔案播放器的觀點來看,其使用上不夠生活化,沒事還得在音響旁裝一部PC來污染電源,ok,即便將連接線拉遠一點或使用無線但操作介面仍然很呆,這類商品仍是站在PC的角度來看世界而忘了做的是音響產品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在AV音響系統上看DVD,大多數人會使用HTPC還是DVD PLAYER來觀賞影片?! 別忘了"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一切當"以人為本"
引用: 作者: 小葉 不過....再換個角度 不談High End (除非USB 3.0上市) USB DAC市場會比較大:D 嗯,這是一定的... 不過我認為只會在初期 P.S.所有討論均以家用音響為主體的前提下
引用: 作者: 小葉 有目標了嗎 8)8)8) 觀望中啦,等待更多相關產品出現,我是比較偏向單純數位檔案播放機:D(bl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