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空間處理:ESR Diffusor
別以為背牆只是單純的裝潢佈置而已,這可是大有來頭的,來自於希臘ESR的產品
有效覆蓋頻率從17Hz到20000Hz,並包含了低頻陷阱功能
有興趣進一步瞭解的可以上原廠網站看看
資料之豐富保證您會大吃一驚
www.zainea.com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707/CRW_1042t.jpg
-
此生必聽
沒有一套系統是完美的,要完美真的很難...不過不完美不要緊,如果您有機會聽到類似這樣的系統時,就會明白我的意思了,就像男人在挑女人品頭論足一樣,總是會讓人覺得有不滿意的地方,如果再高一點、腳再細一點、氣質再好一點...不過一但喜歡上了,這些都不是問題,因為,好的女人總是能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魅力來吸引男人的目光...
YG就是這樣的一對喇叭,一聽就知道這是當今世界的極品,活生感是給人的第一印象,這邊我所說的活生感是指一種現場的感染力,好的歌手一上台,就很自然的會吸引你的目光...
忠實監聽是YG給我的第二個印象,給他什麼曲目,他就依照樂隊(器材與周邊)的配合來做最完美的演出,你可以很清楚分辨來自音樂(CD)、訊源、前後級、線材、周遭環境的搭配
最後特別要提的是平衡,YG的低音是要花心思去調的,不過這並不要緊,平衡主要是指各頻段的銜接很順暢。
當然,還是有些缺陷的,擺位上可能還不是最佳的狀態,在舞臺的定位上雖然立體空間已非常清楚,但給人還未接近實際舞台的感覺,不過也沒辦法,單支200Kg的重量,調整擺位實在不是一個人就可處理的,不過這並非系統本身的問題,旗艦級的表現,如果這輩子有機會,是必聽不可的,雖然沒辦法擁有江山美人,至少也要曾經欣賞過...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707/CRW_0991t.jpg
-
-
潛力無窮、再度超越的表現
這段時間在"稍為"調整之後,小葉前往第二次拜訪,聲音又大幅的提升許多。先來說說做了那些調整。首先的重點當然還是擺在喇叭上,由於早就知道YG Acoustic Anat Reference每聲道重200Kg,要調整擺位沒有人幫忙可說是不可能的,加上當初擺位的調整原則上也沒什麼問題,所以重點當然是放在主動式低音的調整上。
YG Acoustic Anat Reference的主動式低音由左而右的調整旋鈕分別是分頻點(Crossover)、低頻增強(Bassboost)及Subwoofer(輸出電平)。上次的分頻點約設定在25Hz,這次往上提高至30Hz左右,讓主動式低音在更高的低音頻段就開始運作。低頻增強也從原來的11點鐘方向增加到11.5,輸出電平則依然維持不變。整體調整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在強化低頻的頻段作用,讓YG Acoustic Anat Reference更具有權威與重量感。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707/CRW_1017t.jpg
還有另外一個就是小道具架線器的使用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707/accabletower.jpg
-
接近真實的還原
第一次聽到YG Acoustic Anat Reference的時候,就已經為其表現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第二次做了這些調整之後,YG Acoustic Anat Reference的表現更成熟了,在撥放Nils Lofgren "Band Live"這張專輯時,其真實度就像在現場參與一般,"Bass & Drum Intro"這首把這次調整的功力發揮的極至,讓我感受到如真的低頻還原、是那麼的飽滿與紮實,背景也比上次來的靜與黑。當然不可錯過的是Nils Lofgren最拿手的吉他表現,保證會讓您聽的如癡如醉。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707/nilslofgren.jpg
-
看到了樂器
這張Faro自從Joy Audio引進以來,幾乎是人手一張了,在場的友人因為也比較熟悉,指定了這撥放這張專輯,老實說,這張專輯之前在Joy Audio聽過,雖然覺得錄音不錯,但總覺得曲調並非很合,所以一直沒有購入。這次在這裡撥放,讓我對這張專輯也重新賦予新的評價。
吉他與大提琴的高雅質感,是這張專輯最出色的地方,YG Acoustic Anat Reference不僅讓我感受到樂器就在眼前,連輪廓都快要可以畫的出來,音場定位一目瞭然,層次感相當清楚,很容易就陶醉在這張專輯的情境當中,好的系統可以帶你進入現場,我想當聽過YG Acoustic Anat Reference這套系統後,這樣的說法是一點也不誇張。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707/faro.jpg
-
嬌嫩的人聲
"Close to You"是我開始聽Susan Wong的第一張專輯,不少人一定會跟我一樣,馬上就被Susan Wong的歌聲挑逗心中沉寂已久的心動感覺,雖然這張專輯的曲目是了無新意,但經過重新的編曲、發燒的錄音及不同人的詮釋,讓人有重新的感受。
原本會想說在這樣一個嚴肅的系統上,這部份的期待不用過高,但一聽就知道,我猜錯了,這套系統真正做到"還原傳真"這四個字,'Fly Me to The Moon"的嬌柔一下就讓人心情盪漾起來,不過在注意聽絕美的人聲與吉他時,可別忘了左方有一個清楚的答答聲,是感受空間感與層次的最佳測試點,手上有這張專輯的不仿感受一下,系統這部份的表達能力!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707/susanclose.jpg
-
有感覺了,嗯.還不差吧?但訊源不會是來自CD。如果是那就太好了。
-
聲儒滿周歲了 !
http://i67.photobucket.com/albums/h2...Xu/hehua10.jpg
轉眼間很快的整整一年已然到來,下筆的此時已經是聲儒音響成立整整365天。
感謝站長小葉在聲儒音響開張不久後隨即 繞 好友一行人來舎下行禮。
過去一年裡喜樂煩惱參半,不過這一遭下來感受如何?這是許多熟朋友熱切關心的話題。
我實話實說~值得 !
天下間從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發展需要時間累積。信念也隨環境變化備受考驗。特別是在這個已然面臨窘境的Hi End市場裡更小空間的 Ultra Hi End中,能找出立足點嗎? 這個問題除了是市場問題,其實和哲學問題差不多。 您能看出雲端上面還有更高的雲端嗎?您能掌握那群人的想法而不被自身處境困住思考上發展的可能性 ?
時間是相當有限的,端看重點放在那裡。
個人為了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音樂,放棄了作為一個年輕人都懂的社會語言。但我卻因此挖到寶山。
個人為了追求對器材運用以及品牌的立足點,我家裡已經超過一年4個月沒看電視。這不是啥麼稀奇的事,但一切最後讓我能心境清明專注下來。
純二聲道設備製造出來的音樂情境也能帶給每一個人體驗這份魔力,如此迷人引人入勝。
滿周歲的感言,特別要感謝長期以來默默支持的發燒愛樂朋友。以及我的妻子~潔西卡小姐。
更要感謝接受我音樂音響理念的客戶,若少了你們的實質支持,聲儒的發展必定受阻。
聲儒音響代表著一份在理念上不願被束縛的堅持,同時也代表著一份對高品質追求的嚮往,這是我們共同的一份理想,更是夢想。
在未來的日子裡,不單單僅止於器材設備,而在於市場行銷的新模式的運行。聲儒音響會帶給支持朋友們更多驚喜以及更多的發燒話題。
耑此
順頌時祺
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