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很多廠家對機箱都有他們的技術和調音的秘寄在裡面
像我以前用的 mbl 1531 頂板就是一塊很厚的mdf板
可列印查看
我看趁這次音響展,大家給小胖的高音打個分數好了... (talk)
老實說啦
再怎麼貴一公斤也漲不了多少
你把線材裡面的線抽出來
拿去賣我看賣不了幾百塊
但是......廠家就會編一堆理由...原物料漲價...工資漲...
然後一推出新款時順便就把價格漲一翻
我覺的很可惜...水漲船高的售價讓音響再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消費的起
舉個例
以前一對B&W M801 當出也才10來萬....那時就已經是HI-END的境界
不過約莫10來年 由N801 >> N801D
實售價格由原來快40 又漲到快 60
薪水有漲這麼多ㄇ?
我喜歡的gryphon 前級由我剛接觸的 line stage 10初頭萬的價格...
改款新的Sonata前級...漲到30左右
再到現在面版可分離的MIRAGE漲到牌價90左右...哎...
我們又不是musk......預算無上限.........
越來越高的價格加上現在mp3的盛行
導致越來越小的HI-END圈
他們只好越來越往高價走來維持公司的營運和收入
上次用dy c2喇叭
我拆下單體看過裡面
老實說.......我只能用失望透頂來形容
虧他以前的廣告都還用木匠當封面來強調他的優質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