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大居然還有新的發現,這真的是太棒了!!期待新的文章發表 也感謝psycho大的用心回文
可列印查看
psycho大居然還有新的發現,這真的是太棒了!!期待新的文章發表 也感謝psycho大的用心回文
請教黃大有沒有試過新天新地CD?
有可能又要把話吞回去....:P CAT 與 藍光轉盤 之爭
我原先認為 JPLAY CAT 是數位播放的極緻方案,無任何轉盤可以與之相提並論,現在可能要吞回去..........(blush)(blush)
都是因為 AUDIOMAT!這個法國小廠真的太可怕了,擴大機與DAC極緻也就算了,連數位轉盤都能做到極緻?真的是在懂音樂與科學的高手面前,音響硬體就是會不斷地進步。
這是 AUDIOMAT D1 轉盤把我嚇到的,它使用藍光讀取機構,真是高手所見略同,其他內部資料我一概不知道,只知道聲音。
http://www.stsd99.com/audio/D1.jpg
Audiomat D1 Drive
一直以來,轉盤系統最大的罩門就是『震動』,無論多麼微小的震動,就是會正回饋進讀取機構,造成數位播放的污染,表現在高頻、低頻都會多一截偶次諧波失真的泛音結構。因為是偶次諧波,不懂的人會以為變好聽、變輕鬆......而且越爛的唱片越好聽,原理就像你我難聽的歌喉唱卡拉OK一定要加ECHO才能聽是一樣的道理。一直以來無論多高價位的轉盤,這個偶次偕波失真問題永遠躲不斷。LP系統則是更嚴重,更好聽,還可以彌補錯誤唱片的先天缺陷,讓明明不怎麼樣的老版位LP變好聽而價格高漲。
昨天到了新天新地二代唱片行,試聽了 AUDIOMAT D1,使用2006的ZZT與殺人放火的 SOLSTICE/FY 雍根 打算讓 7000歐元的轉盤出醜,結果......真是嚇死我了,『第一次』聽到可以躲這個問題的轉盤,這原本是JPLAY CAT最最最大的優勢呢!
幸好,幸好要花到三十萬元才有這種與 JPLAY CAT相提並論的能力,而我這個相當瘋狂的 JPLAY 雙CAT玩家也才花大概十萬元,CP值還是高了一點....:D 但是要說極緻嘛......找天來個真材實料的比試看看.....(angel)(angel)
從SACD拷貝僅能收到CD層格式16bit 44.1k
經過優化的CD格式可以挑戰SACD.24bit88k母帶的聲音,
http://www.my-hiend.com/vbb/attachme...6&d=1407120917
MES30A-1P1J 到手,另外请初中同学从美国带的cool gear usb hub 3.0到手,准备尝试P兄的方案。
是的! 感謝您的回覆^^
想請教一下,若如大大所述,目前理想的組成是如以下所列嗎?
電腦→Aq DIAMOND→轉接頭→鐵殼3.0→Aq DIAMOND→轉接頭→03USD→AN7510→NANO DAC→CHENONCEAU RCA→擴大機→HD-TDC→喇叭
-----------------msp-200-12↑ ---------------------------MSP-100-5↑--------------------MSP-100-5↑
另外想請教一下鐵殼3.0、 03USD 和 NANO DAC 可以怎麼改呢?(已購入)
還有電源的部分,目前看了本版、新天新地等各站的資料,還是看不太懂= ="
像是poki921大為什麼電源線要買兩條 (PSOCC、 CHAMBORD)?排插、壁插? 還有小木盒的功用?
還請您不吝賜教^^
哇!你問的太多了,要不要一個一個來?.....(giggle)
首先我現在推薦的 usb線材 是 REAL-Cable 的 usb線,不再是 aq diamond了;當然了!如果己經買了,沿用即可!<== 我會說可以沿用是很嚴謹的,有些線材我會主張應該砍掉重練.....(blush)
再來,鐵殼3.0 加12v你知道應該插那裡吧?插到 usb孔會燒hub的!再者,沒有改裝過的 3.0 hub,不建議加上12v;只要從 usb孔灌 5v即可!
如何改裝?目前我只有試用過新竹 rendzaw 的改裝品,可以向他購買。查本站 rendzaw 的 id 即可。我會建議『先不要改裝』,聽習慣了再改,這樣子比較不會走偏方向。
電源線是為了每顆明緯電供都要使用real-cable的電源線才會有極緻hi-end的音質,那是錢太多才要發燒的起肖行為,剛開始玩不是很建議;當然了,如果你己經很燒了,歡迎加入!....(devil)(clapping)
排插是因為 real-cable只出法規電源頭,而我們又測試過法規頭>>>>台規(美規),所以才會使用法規排插,再起肖就會像 poki921一樣使用法規壁插了!連我自己都沒有那麼起肖。....(angel)(blush)
接地盒是另一個故事,先不必管它,而且現在也買不到。買得到的音響廠牌其他產品我沒聽過,不敢保證。
diy的二級穩壓xmos ddc~~
聲音還滿不錯的~~
看示波器的波形,就明顯比pc供電平滑很多~~
接下來還要做一個二級穩壓9V給SWITCH HUB用....效益應該很低~~
在我的系統裡,電源迴路裡有交換式電源聲音就會變調.....MOD和手機充電都會.........
http://www.amonkey.net/IMG_20140815_140917.jpg
波兰供应商从德国仓库把明纬 MES30A-1P1J发到我家,终于能配合Cool gear USB3.0 HUB。听感是音乐更加有力。不过人声如张学友的台湾学友光年演唱会,人声不是太靓。但是听女声如stacey kent不错,改天把音量调高再听。非常感谢P兄的文章。
9月初real cable的网线 和PSOCC 电源线会到,到时候把主动式音箱 EVE audio SC305的电源线换掉,再分享效果。
问下P兄,USB HUB 上面有4个输出口,不知道哪个比较好,需要一个个试吗?以前看到一篇文章关于选择MAC的4个USB接口。
不知哪位采用USB解决方案时用了明纬的MES30A-1P1J,小弟刚刚用了之后,听音乐每隔几十秒,有一声轻微的电流声。不知是接入MES30A-1P1J的电源线有特殊要求?
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喔!....(devil) 原因很簡單,OS 與 USB 之間有軟、硬體的起肖現象,無法預測,只能土法煉鋼來解決。
第一、先試試看 USB HUB 接在電腦主機上不同的 USB孔,應該有不同的孔可以解決問題。高明一點的是,查出不同USB是連接不同的晶片組,使用不同晶片組的USB孔就對了。
第二、避免使用主機板內建的 USB 3.0孔,最有可能起肖。
第三、完全都試過了還不行,試試看這個高級方法,副作用是讓你的CAT聲音水準『暴增』...(giggle)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8020
第四、完全無效的話,再考慮試試看接一片 PCI-E 的 USB擴充卡,記住嚴禁使用 ETRON晶片的 USB卡,與樂之邦絕對互衝。
第五.......不知道會不會是 HUB 或 電供 本身有問題?這個我就沒輒了.....(blush)
不客氣......(angel) 但是我沒看懂:雜音的問題是上了法規插座就自動變好了嗎?
1、那一個USB孔最好?除了雜音或抓不到硬體這種1的問題外,真的只能用聽的,而且無法預測....(blush)
2、筆電有 EXPRESS卡轉USB 3.0,而且可以外接電源,效果絕佳喔!!
3、AO這麼好?連這種設定也幫忙做了?不錯!(clapping)
4、我的配置很簡單:主機板找最貴的,CPU找『單核性能』最高的,電供找最大瓦數的,RAM、SSD找速度最快的,機殼找最大又重的,USB卡與網路卡都找最貴的,顯示卡找最便宜的.....而且前後順序就是重要性的順序....(angel)
所以沒有標準答案,以電腦的產品週期,最慢每半年,上述列表的標準答案就要變動了!....;)
5、對音色的特殊喜好,也可以從CAT的播放軟體去調整喔!例如人聲,把JPLAY的 BEACH模式改成 RIVER模式,應該會比交換式電源換成線性電源還要變化更大!.....(angel)
高解析音樂檔有沒有問題?
先前我早就說過,依線上購買高解析音樂檔的商業模式,生產唱片但無法提供檔案買賣的唱片公司,極可能會出現詭異的情況......
我設法弄到一個88.2/24的 ZZT 音樂檔,是以鋼琴演奏蕭邦。一聽之下,好像是MP3轉成88.2/24的聽感!真實情況是如何我當然不知道,唯獨可以百分之百保證:買CD才是安全的!
為什麼提這張呢?因為它被放在網路上給很多外國燒友下載,很多人都回饋:哇!高解析音樂檔很發燒.....天啊!我也發燒了.....(devil)
別種廠牌的CD唱片或音樂檔會如何我不知道,但是如果在我射程範圍的唱片,大家千萬要小心!CD唱片真的比較可靠,而且可靠非常多。
1.若是請rendzaw大改裝的話,03USD和鐵盒大概各要多少呢?可否方便問一下@@? (因下班回來的時間很晚,打電話似乎不太好,SKPYE洽詢部分 rendzaw大似乎沒在用= =)
2.小木盒我買了= =" 但只要插任何一個接地孔都有效果嗎?還是...@@?
3.電腦輸出時若多一個USB3.0的擴充卡是否會更好? 若是,最值和最佳您會推薦哪一款呢?
電腦→?→AN7510→轉接頭→鐵殼3.0→AN7510→轉接頭→03USD→AN7510→NANO DAC→CHENONCEAU RCA→擴大機→HD-TDC→喇叭
------------msp-200-12↑ ---------------------MSP-100-5↑--------------------MSP-100-5↑
使用 usb 網卡,要不要試試看組第二套usb解決方案來餵 usb網卡?說不定有奇效.....(devil)
4、不是。在我的系統,usb擴展卡的影響比較不夠大,所以有用就好了,沒有很講究。
5、那.....就賭看看線性電源了....我是覺得線性電源反而丟了很多音樂訊息.....(giggle)
1, 這個直接問本站的 rendzaw 即可,我常常半夜1:00 還跟他連絡的.....(giggle)
2, 小木盒的接地效果是整體音響系統的問題,要考慮的因素會講不完啦!.......(blush)
3, 多一個 usb擴充卡絕對是正面效果,但是要不要使用很好的卡就看情況了。因為我使用改裝的usb hub,所以高級usb擴充卡與3c級的相比之下提升效果很有限。
請教現在應該買樂之邦哪個版本的聲卡呢?01,02,03還是06MX?
我試用過不少各式各樣的 usb ddc,最推薦的還是樂之邦 03 usd,不過一定要使用我定義的 usb解決方案才能保證真的是第一推薦....(angel)
您的 dac 我完全不懂.....(blush) 但是usb線要三公尺是『嚴重不利!』,如果非得要三公尺,那一定得『加一套usb解決方案』,最簡單的方法是買一條 usb 3.0規格的『usb訊號延長線』,它的本質就是把一台 usb hub與usb線做在一起,所以使用方法與優化方式與usb解決方案完全一樣。
我會推薦如下:電腦 => usb延長線 => aq usb線 => hub => 第二條 aq usb線 => usb ddc。
至於CINNAMON和Forest兩個型號區別大嗎?這個.....不知道......(blush)我自己推薦的 real-cable線比較超值,所以我現在都建議要嘛直接買 real-cable,否則就用 $ 決定買什麼線就好了....(angel)
都已經用到725 EUR的DAC了, 為何執著於PC+DDC+DAC, 再加一個HUB應該不算費事吧
軟體是Jriver+Jplay(單機)
硬體是龐SIR USB擴充卡+RC USB線+HUB+06 MX+NANO DAC+RC 百元訊號線+RC 切售喇叭線
擴大機因為打算換管擴所以懶得提...
喇叭是Atohm Sirocco 1.0, 最近忙著調整擺位, 直到加入"Toe-in"後才比較明顯的聽到前端所表現的聲音
用了HUB的聲音, 比起未用HUB的時候, 減少了一些數位感或生硬感
由於是第一次聽到, 所以對我來說那是種難以形容的美感
至此才開始體會"psyco"的優化方案
请问K兄接入USB hub的时交换式电源还是线性电源?
我是用了明纬的MES30A 1P1J的交换式电源,有啪的电流声,人声比不加USB HUB 暗了点,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我用鐵殼的USB 3.0, 選最便宜的4-Port而已, 目前先用附贈的變壓器(12V)
不過"MES30A-1P1J"的輸出是5V吧, 會不會是電壓的不同所產生的差異???
這個問題有幾個前提:
1、光纖不是不能用,而是合格的光纖一定很貴!我用的最便宜的同軸線是 real-cable的才600元,就讓我非常滿意了!但是光纖線目前還沒有聽過三仟元以下的能聽的.....(angel)因此 1.5m 應該用同軸線,否則會比3m的usb線還糟。
2、如果用同軸線,那麼 1.5m => usb ddc => 1.5m 可行,請注意原則是:同廠牌同價位下的usb線一定比同軸線還要低一等級,所以這算是安全設計。
3、無論是 usb線還是同軸線,超過 2m 就可能因為器材本身的設計問題導致性能變差;所以無論是 2.0m => usb ddc => 0.5(或1.0)m 或 0.5m => usb ddc => 2.0m 通通不建議。除非保證自己的音響器材不會有性能變差的現象,這個就沒有通則可言了!....(giggle)
4、如果 1.5=>ddc=>1.5 真的夠長就算了,如果要再加長一點,那百分之百使用 usb延長線 是唯一解....(angel)
哇!真的是被我放毒成功的全套音響系統耶!.........(devil)(devil)
Atohm 的 Sirocco是平價系列,我一直想收一對二手的試試看能不能找到另一個超值喇叭系統,請多多分享你整套音響系統的聽感喔!....(clapping)(clapping)
對耶!12v 還是 5v?
不過如果未改裝過的 3.0 hub接原廠的12v變壓器,依我的聽感是會吃動態喔!要不要再確認一下?前提是hub的前後usb線都外接5v電源喔!.....(giggle)
感謝回覆!!
我的光纖線是audioquest vodka 1.5M, 美金售價是228美元(美國amazon),而我的DAC沒有同軸輸入,這個級別光纖線是否可以嘗試下?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B00...?ie=UTF8&psc=1
http://www.audioquest.com/fiber-optics/vod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