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老師很快你就會知道為何TELOS用家都是西裝一套了8):D
理由好幾個你自己慢慢體會吧
可列印查看
對了有篇最新的馬來西亞的評論給老師看看
讓你看看老師的聽感是不是也跟其他國家人一樣.
http://desirableaudio.blogspot.com/2...s-reviews.html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有收拾整理東西的經驗
樂友在整理愈來愈多的唱片時
相信也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或心得
我不是那種亂中有序過目不忘的人
自然是常常要做一些收拾整理的工作
空間是最貴的東西
每一寸空間都應該善加利用
我現在是把客廳霸占為音響室
雖有遷移的想法
一來工程浩大需時過長
二來設計建造音響室又是一大筆開銷
三來即使做好了卻又變成個人的鳥籠
非常不利和家人甚至朋友間的往來互動
言歸正傳
我整理唱片經歷的過程是先按照作曲家的曲目來分
後來是按照音樂類型和演奏表演者來分
接者是按廠牌來分
最後是按先來後到
聽過再來想放哪邊
總要聽過一遍比較好吧.....但這也愈來愈難....唱片多於聆聽能力時就該收手專心聽就好了
人生幾何
先聽了再說吧....
現在聽的是一盒mono唱片
The Art of Dinu Lipatti EMI RLS749
一片片聽下來十分令人愉悅
老錄音還是用mono頭來聽對味
頻寬和音場定位真的不是那麼重要
當您不去care 音響效果的時候(常常也是因為音響效果已經很好了夠好了!!)
天籟般的音樂一直不斷的流洩出來
那感覺真是heaven on earth.....:o
早年聆樂
尤其是大學時期
經驗與能力所限
並不刻意追逐版本
而以擴充曲目
盡尋音樂中的感動為主
(慎重選擇版本的工作交給唱片聖經企鵝評鑑和尚音唱片行)
幾百種CD和錄音帶聽下來
最後逐漸最常聽的曲目是巴哈(巴赫)
尤其宗教音樂之氛圍真是令人感動
馬太受難曲是我非常非常喜歡的
但是太沉重的序曲和壯烈成仁的感動並不是每天都適合聽的
而莫札特則是一聽那些平和輕快的協奏曲便覺得有中年的心境氛圍
但當然幾首小調的莫札特是令人印象深刻而深受吸引的
年輕氣盛得我仍舊鍾情於貝多芬的雄渾氣勢
尤其是柴可夫斯基德佛札克更是深得我心
旋律真是美
而布拉姆斯雖不得我愛樂社摯友陳兄之緣
然或許繁複又壯闊之風情亦深得年輕之我心
第四號交響曲的壯闊氣勢
和柴氏的四號五號一樣
讓我第一次在山崖上看到大海便想去指揮他!!
純然尋求感動的愛樂者不在乎載體而在乎內容
但退伍後的第一份教職的月薪還是拿去買了一對Spendor LS 3/5A和MF A-1S
因為那聲音符合大聲不吵小聲清晰的好音響基本原則
從此伴我十多年....直到搬新家換空間
但我那時聽來聽去還是聽巴哈
真的贊同貝多芬說的
巴哈不是小河
而是大海
一聽巴哈的音樂
似乎便可以收攝其他的樂念
而專注於他的虔敬之中
頗有以音樂禱告之感
一切終歸於造物主
於我而言
巴哈的音樂
是樂之大者
大如不辭細流的大海
竟如一切音樂最初的起源也是最終的解答
音樂之父是上帝
藉著巴哈的音樂
我見證到了神蹟!
這次又麻煩了陸老師 (blush)(blush)(blush)
感激不盡
http://www.my-hiend.com/leoyeh/2008d/IMG_6014t.jpg
小葉太客氣了
我才是沾了您的光呢!:D
我是隨時歡迎您再下來玩的...多出來活動一下也紓解一下身心的疲勞
看看這次的家訪多麼精采!:)
Michael99兄:
闊別多日
近來可好?
有空也歡迎下來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