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廳等大型聲學空間才較有可能去進行 1/10模型聲學測試,這造價成本不便宜,一般的視聽室或音響室並不宜如此.
可列印查看
直言惹波..請勿怪.
以在下行業接觸.建築體or獨棟宅..做模型是"必殺技".業主少能抗拒.把你未來的獨棟房子弄出來給你看~還能一層層分開組合.既實際又滿足每個人童年的夢ㄚ.
音樂演奏廳通常有好預算.所以有$$可以燒.模型雖不能保證將來成功.但大錯一定能避免啦.
的確.電腦輔助設計/模擬早已是主流且必要.倒是好奇..以現代科技去研析以往~無電腦時代做成的"好音樂廳"..所得結果為何. Thxman兄應該頗有研究.但請勿太學院舉例ㄜ.
家用hi fi.還是務實點.反正從一開始到~發聲..都是模擬出來的.只是形式/方法.各有各愛啦.!
毋怪.小弟學淺,皮毛知見,淺簡雜言,請各大家海涵.
建築模型多在展現造型性.功能性.設計感.質感.動線等,它與聲學模型有許多的不同,同一建築模型在材質上可以用保利龍.壓克力.塑料.木材...等構成,只要它能展現出設計者所想要表達給人的設計感即可,當然有從事過建築方面的學經歷工作者便可以了解,建築模型的製造有一好處,若當建築模型於製作時連模型都製作不出來的設計,那這個設計就會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在模型製作上做的出來的設計,現場就不一定能完全做的出來了,更何況模型製作還做不出來的設計,那在現場更是製作不出,若這樣的設計再交由土木技師或結構技師進行結構設計,正常的話是會被打回票的.
聲學模型與建築模型上,這兩者需求目的有許多不同與差異,聲學模型在尺規上需符合外,在材料也得符合所需,因此這樣的情況下,許多材料的選用就很重要,當材料要置入模型前便需將它先進行測試,以了解這材料的聲學性能是否符合我們所需,因此在音樂廳等大型廳堂類建築外,一般的家庭hifi光在經費上就已不足以去進行這模型測試.
約莫一個世紀前好的音樂廳建造幾為碰運氣加上建造者的經驗,其與當代的建築學風與樂風相呼應也有關係,因此失敗的案例相當的多,到了近代物理學與科技的推進與發展,約莫一個世紀前聲學廰堂的建造便由碰運氣與經驗的方式推進到科學研究的學科與經由科學方式的設計,進而開啟了建築聲學的學科發展,以現代科技研析以往"好音樂廳",便是以現代科學的基礎將好音樂廳能帶給人較好的感受因子解析與研究出來.
深刻感受到..近期 網兄網弟們..
越來越能接受~音響空間測量的觀念.不論是兼用或專用.高級~中級~普級~甚至無級(最高級?!?)..
其實有關測量這方面..用家很有需要(知己.之缺).店家其實也一樣需要(既知己又知彼.)..
接觸過一些實案例後..會發現~測量其實不可怕.更無神話..能夠測量出一個基本水準.圖表.解讀資訊..等等的相關器材~早就存在已久也夠"成熟"許久了...
本站相關文章/測例報導分享還是--居於領先的..嗯!!!
有時測量反覆驗證自己前進的方向,這是很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