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353
可列印查看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352
技術上的多次曝光,時間的多個介面在圖像中不斷重疊,從而造成一種迷離撲朔的魔幻效果,在搖曳的形象中,一個生命週期的運動節奏得以保存,虛幻的表像下隱藏著最為真實的生命質地。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395
胡培烈先生在圖像的選擇和處理上體現出個人特有的優雅和唯美趣味,內在的思維活力與生命張力也得以充分的彰顯,在胡培烈先生的攝影作品前,可以充分感受到“細雨如洗、芳芬無邊”的古詞意境,又可以嗅到青澀和蠢動的性感氣息。
胡培烈先生是用雙鏡頭反光膠片相機,一個250MM和一個500MM折返鏡頭。你很難相信用膠片相機可以拍出如此出神入化的照片。他一直用反轉片,原因就是因為數位相機完成不了多次曝光,無法達到胡老先生想要的境界。他說他覺得現在“燒器”的現象很不好,那有志於走攝影創作之路的人燒器材是不對的。攝影不僅僅靠的是大光圈價格昂貴的鏡頭,而靠的是鏡頭後面的那個自己。我對他笑著說,看了完他的展的人回去要找回廢置多年的膠片相機,重拾那被遺忘多年的感覺,胡老先生和我都笑了。
胡老先生說他幾年他的鏡頭都給了花卉,就是這樣形象地演繹了人生和藝術的週期。這是一種嘗試,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肯定。他還跟我們說,一心一意地去做好一件事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好的,特別是年輕的一輩,最重要的是自己,不管是否從事攝影。
最後,再次謝謝大家觀賞!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560
美麗 · 性感 · 迷人
復活節假期拍靚妹之二
底片機已變成一種藝術創作的工具
為什麼復活節有這麼好康的:P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642
假期沒事試鏡頭,沒想到D80+ ZEISS 50/1.4拍人像出來的效果有點超出我的預期:)
雖然它的焦外和色彩,或多或少總會給人帶來點遺憾,但還算是一支比較實惠的手動鏡。
上星期也差點要買Canon的50/1.4....
不過還是忍了忍
接在D3應該表現會更驚人吧
確實如此。
下面再介紹一位我二十多年曾合作過的朋友徐沛先生的作品。他到現在為止一直都是只用底片機拍照,多次曝光是他的拿手好戲。有人問他,利用多次曝光的片子與利用後期疊加的片子,如果效果相同,你會用什麼觀點評論呢?他回答說,雖然採用前期“多次曝光”與後期電腦製作從畫面上看有異工同曲之效果,均無可非議。但兩者不同之處:前者強調了藝術作品的唯一性、稀世性,而後者的數量卻是一個天文數字。就像人造大理石做工再好,它的價格也難以與天然大理石去比拼。
http://my-hiend.com/vbb/picture.php?...pictureid=4643
徐沛先生1977年開始從事專業廣告攝影工作,1987年赴日本留學,1991年日本大學寫真系研究生畢業,現旅居日本東京。他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旅日攝影家協會會長。92年在日本榮獲“91年度佳能攝影賽”金獎,94年在日本東京柯達展覽廳舉辦個人影展。2006年榮獲首屆“廣東十大攝影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