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 USB Cable 還是要分流比較理想,這是電腦 USB 輸出的最上游,一開始就分開信號與電源是好的策略,不會浪費的。為何?雖然 iFi 不取用 USB cable 傳來的 5V DC,但不分流的 USB Cable 裡頭不乾淨的 5V DC 還是會把音樂信號傳導給染髒的。我 PK 了 iFi 附的隨機線 與 Dynamique Magellan USB Cable,隨機線輸太多了! (Entreq 沒聽過,無法講)
買了一個國產阻抗匹配器非常有效,音場回復正常了。廠方說明 signal loss 大約5db ,但是不是transformer type signal loss 只有0.x db?
在網上可以買到嗎?
請問師兄的iUSB 是不是給dCS系統用,看你相片好像只給iphone 和另一款解碼用。。。
Transformer type 做工、規格都漂亮,但我沒聽到好聲,Canare 有出品 50 & 75 Ohm 焊接式 BNC 頭,可參考看看。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請問師兄現在iUSB 下游是用原廠雙頭還是acoustic revive的雙頭USB線,效果好嗎?
是的,我使用的 iUSB Power 下游是 Acoustic Revive 2 X USB A type -> USB B Type 線,雖然是純銅線,它的聲底是凝聚迅速硬朗的,另外還有:
Kingrex
http://www.6moons.com/audioreviews/kingrex12/1.html
iFi 自家也有:
http://noblehifi.blogspot.tw/2013/10...le-review.html
可惜我沒試過可參考看看。
哇,一個rohde schwarz阻抗匹配器,在ebay 售12000台幣。。。。。有那麼大分別嗎。。。。
剛沒在 eBay 找到 karsonkwan 兄說的 rohde schwrd 阻抗匹配器,我建議還是耳朵驗收比較實際。
回顧了三年前的實驗,台灣 Symmentricom 代理商麟瑞科技,帶來我家的兩種阻抗匹配器用來評估銣時鐘的經驗,簡單型的規格差但聲音卻勝出。無法用製造品質或規格來解釋。
可能第三種建議要試試,50Ohm BNC -> 75Ohm BNC,線越短越好!
附件 24997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315#post145315
Rohde & Schwarz RAZ 2700MHz Matching Pad 50ohm to 75ohm
http://www.ebay.com/itm/300999368149
師兄當時用Symmentricom駁的是DCS 嗎? 是用TTL OR AC coupled?
上網找到呢篇介紹
Transformer matching pads
‧ Used mainly in AC coupled application, where no meaningful DC content exists.
‧ Such wideband applications include audio and video.
‧ Generally has a lesser loss than the resistive types.
‧ Does not work at DC.
Resistive matching pads
‧ Used in wideband application, insuring good impedance translation.
‧ Passive elements only.
‧ Works from DC onwards.
如果我係DCS MASTER CLOCK 要用10M REFERENCE CLOCK 的話, 我要在DSC master clock menu 選擇 BiPolar "AC coupled"
TTL 是SYNC不到我的REFERENCE CLOCK
咁即係我要Transformer type 先合DCS用? ....但找了三天還是找不到
當時下游是 dCS 992 mater clock, 設定 bipolar, 因為 10M 輸出是 Sine wave, 如10M 輸出 Square wave, 那就是設定 TTL, 兩種 reference clock 波型 dCS 都可接受,比較後 bipolar 比較好聲,TTL 比較有些火氣。現今我用 dCS Scarlatti Clock 也是一樣。
你有用紅色強調廠方文件也用 AC 與 DC, 我不能説這不對,只是我不慣用,例如 TTL 是 0->5V 的方波,並沒有負半波,要說它是 AC (Alternate Current) 是勉強的, 即然是叫 阻抗 (Impedance )不叫電阻 (Resistor) 匹配器就是給 "有頻率" 的信號用的,或是廠方文件寫的AC用,高階的匹配器會標示頻寬,這就與價格成正比了。
並不覺得 transformer 型式才合用,還是那麼說,用耳朵聽再決定阻抗匹配的問題選哪個方案。
第一次看到 Aurender W20 是在台北的一位外籍發燒友家裡,他知道我也在玩 CAT (Computer As Transport),雖然是首次見面,就非常慷慨的要我抬回家聽,因為不好意思,就此失之交臂到現在!就先分享今晚的開箱照吧,容後再說 Aurender W20 有多厲害。
附件 25109
附件 25110
附件 25111
附件 25112
附件 25113
附件 25114
附件 25115
附件 25116
這不是一台數位音響器材嗎?是的!也是一台不折不扣的電腦,專門為各種格式的數位音檔播放而設計的電腦,Hi-end 到頂的 CAT,目前我沒看過任何可匹敵的對手!
附件 25117
最近對 CAT (Computer As Transport) 用的 USB Cable 比試的心得是,
不管是 A type X 2 --> B type 的 Y 型 cable ,或是 A type -> B type 一對一的,
信號、5V直流供電分流就是更寧靜!背景更黑。
Dynamique 英國手工純銀 USB Cable 旗艦 - Magellen ,
在音悅音響聽到了唯一的一條試用線,就被電到,
這純銀線的高頻還有水分!訂了一個多月終於到貨。
附件 25166
用家才有機會得到的好康
附件 25171
Send from Sony Z2 by tapatalk app
8/14 台北圓山國際音響展第一天晚上,因 dCS 代理傑富國際的安排,有機會與 dCS 主事者 Mr. David Steven Jr. 餐敍,我問到了為 dCS 數位類比轉換的核心是
5-bit 環型架構可解 PCM 又可解
DSD 有何特別的設計理念?他回英國後回了一封 eMail,原文與大家分享!
The Ring DAC(tm) Board - How Does It Work?
After oversampling and digital filtering, the audio is re-encoded as 5 bits
of noise-shaped data and passed to the Ring DAC(tm) Board. Here the 5-bit
binary data is mapped onto the array of 48 latches and precision resistors
which are at the heart of the Ring DAC(tm) topology.
The mapping algorithm is carefully designed to avoid any mismatches between
the latches or resistors appearing as errors correlated with the signal,
ensuring excellent linearity, even at low signal level.
The latch outputs drive balanced currents through their associated precision
resistors which are combined by a balanced mix amplifier / filter stage. The
filter removes any unwanted images and switching artefacts, leaving
balanced, high-quality analogue signals.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沒說為什麼選5呀???
Weiss 是選6
Send from Sony Z2 by tapatalk app
上次 Weiss 大中國代理 Kent Poon 來 My-Hiend 音響室演講有說到,同一錄音製作成 multi-bit, 1-bit 或是 LP 在聽覺的味道都會不同,也都有個人喜好,但好的錄音還是最重要。技術上,DAC 內部其實並不一定是用消費者認知的 bit 數運作的,多少 bit,我認為是他們的商業機密,下次可以好好問問。
這張最常聽的 CD,音樂與音響性皆優,也是平常調音的工具片之一: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 謝霖 · 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絃樂團,
從 1997 年有了極少量的 Philips 日本版 24 bit format 壓製成 CD,
沒多久就成了絕版,等待了 17 年 ...
白天剛收到簡訊通知,今晚專程去買 Esoteric SACD/CD 母帶由 Decca 授權重新製作版本。
終於有 SACD 版本了,此片還多加了 貝多芬羅曼史 1 號 與 2 號,
在我的系統聽全面優於 CD 版,Bravo!非常、非常感謝!
附件 25752
Esoteric SACD真的是越做越好.........................
自己掃的 300 dpi 封面。
絕響再起 - 謝霖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附件 25753
John925兄,我的 CD 唱片封面掃圖訴求很單純,只是個 "翻拍" 的想法 - 接近原圖。CD 封面是印刷品,細看甚至有網點,要求比原圖更好是不合理的投資,在電腦顕示器或 iPad 上看到比原 CD 封面更大仍然保有原圖細節,甚至到 LP 封面一樣大就非常震撼了。
1. 用 300 dpi 掃圖,接近 Apple 宣布的 326 ppi Retina 顯示器視網膜無法單獨分辨單一像素的解析度。
2. 掃圖時直接存成 jpg 檔,大約 700KB ~ 1MB,還不算是太消耗硬碟容量。如果是有帶 Tag 區域的音檔,是每首 3~4 分鐘CD 規格無壓縮音檔,把圖檔掛入每首歌曲約 2% 的硬碟空間,應該是合理的容量使用。
3. 掃描器看品牌及驅動軟體,我的是 Epson 4990 (老機器了),我在軟體上 (Apple iMac 內建),可直接預覧,調整亮度、對比、色調,勾選自動去麈之類的也很好用。
原則上,我傾向 "一次到位" 掃描 CD 封面圖檔的作法。極少數機會,可能那天人龜毛到了,看不順眼原封面上的折痕、磨損,就會去用 Photoshop 修補。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Chord Hugo 隨身 DAC 耳擴,終於有衣服可以穿了。
http://tapatalk.imageshack.com/v2/14...15c43de23b.jpg
http://tapatalk.imageshack.com/v2/14...9c2282d64d.jpg
使用 iPhone 6 Plus 拍攝
Sent from my iPhone using Tapatalk
跟原廠一起特別帶來給您的吧!
皮衣買的啦。
Chord 真是要得,Hugo 全球訂貨破萬台!
為了研發 Hugo 差點轉不過來,現在又忙到來不及交貨。
好東西不寂寞嘍~~~~~~~~~
我是想說原廠順便帶來,當然您是真金白銀買入的!
Hugo 的皮衣是正港 的 MIT,也是台灣之光吔。
MIT? chord有眼光啦..............................
恭喜Eton兄,終於能體會到人聲口型錄得偏大的問題並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在合理的音壓之下,人聲本就不應該血盆大口.
只是,很多人都認為那樣才是人聲溫暖的表現!!
我的體會是其實血盆大口的錄音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