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好!不愧是站長.
可列印查看
人耳最敏感(接受頻率強度最容易/聽與感受.)..
記得是~4khz.
越高越遲鈍.越低越更遲鈍一些..
而這是年輕/正常的耳力..
越老還越退化..
若是油性耳朵或工作居住環境吵雜..
耳垢的定期清理也重要.
影響超高音頻接收力..甚巨.!!
說實話 對於一些理論和技術 我並沒有相當之熟悉和研究
而音響我相信它也必需臣服於一定的物理通則
你說那超大型的喇叭 他要多有速度應和細緻感??
而小喇叭它多有自然感 和低頻???
那絕對是 不可能的
一個單體的面積越大 他就越需要更多的反應時間
而面積太大那低音的就免不了會慢和糊 面積太小 那自然寬鬆度和低音的沈度就不夠
這是一個物理特性原則 那單體面積的大小
一定只有一個範圍的甜蜜點 太小或太大都不是好的
而擴大機也是 針對hi-power的擴大機就是容易失真
大家狂推hi-power 真的有這麼強嗎? 這期五月的音響論談 總算把實話說出來了
所以 有時有些是昧著良心說話或是他根本不願承認事實
音響再怎麼神 它還是依照著物理規則在走
有些是就技術和金錢也無法克服的
所以買音響 買的是質感和學問而非迷信與品牌
當然 我不可以否認有些人就是喜歡大管的聲音 它會讓你得到一個爽字
衹有Thanks 如果能有可投 反對 功能的話 功效更佳。
低音單體的反應時間與大小無關, 與質量比較有關
再者, 擴大機的質量也是需考量的因素之一, 也並非大瓦數就一定易失真
優質的商品很多, 唯一的問題是$$$$$...
所以大喇叭才會有這麼多單體,所以也才需要分音器
有時真累 一些沒經歷過的 確說了一些自己都不知道的 大道理
總之一句老話: 貴的不一定好, 好的肯定不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