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的DRC測試是針對喇叭退後50cm擺法,
http://1.bp.blogspot.com/-bsW4teGJa3...5A6IR+full.png
http://4.bp.blogspot.com/-_kxYYEbLJK...R+full+ETC.png
看來間接音的峰值校正量不高,但這是以高頻而言,若看中低頻校正量就很大
這趟的DRC測試是針對喇叭退後50cm擺法,
http://1.bp.blogspot.com/-bsW4teGJa3...5A6IR+full.png
http://4.bp.blogspot.com/-_kxYYEbLJK...R+full+ETC.png
看來間接音的峰值校正量不高,但這是以高頻而言,若看中低頻校正量就很大
謝謝drunkenlife兄今天來幫我測我家空間與喇叭, 我真的受益良多, 幾個鐘頭的時間了解自己喇叭頻響, 更重要的是在空間上可加強的部份.
我家空間較厚重因為200Hz左右的中低反射音太多, 我再來會朝這方向調整. DRC模擬後讓那點轟聲減少而使得音樂較明亮清晰也更能感受音樂中的表情. 今天的測量印證耳朵聽到的會顯示在數據上.
我也很感謝KEN來幫我測試,這幾天也陸續收到相關測試圖
包括經DRC校正過的曲線
只是這些測試圖要能完全理解,恐怕仍得由KEN兄再進一步說明
當天除KEN兄來之外,葉捨與徐sir也一道來
他們都建議朝電源線與喇叭線更換,可能會有改善
但線材種類如此多,更換恐也無從下手
還好,葉捨表示有空先帶些線來試驗看看,
在此,也先表達對他們的感謝之意........
測試當晚,我與內人也到了葉捨家聆聽
我內人在回家路上一直對其聽大編制音樂不像家裡那麼吵的情形感慨不已
以前以為是我的空間太小,對大編制音樂消化不良所致
但葉捨家空間比我的還小
但不吵且音場深度也大,層次,定位,細節都更棒
所以也很感慨,音響的調整也真是~~萬底深坑
要能摸索出更佳的情形,絕對不是所謂三年四個月就可達成的
再次要向他們致謝
也感謝MY-HIEND提供這樣好的平台,謝謝!
其實才要謝謝 dean兄.大嫂..熱情招待又豁達大度!
府上~非常令人..羨慕/舒適-的全功能專用視聽空間..希望將來自己也能有.
而舍下有"偷雞"用到數位EQ..算是還有發揮功能啦..嘻.
感謝KEN星期二抽空來幫我測試,今天也收到測試圖
這些測試圖我無法完全理解,希望KEN兄抽空進一步說明
另外改善方法也要聽聽Ken的意見
由於是DRC測試後的發展,所以在此PO上希望不影響KEN的專業主題
葉捨在5/28晚上有帶些電源線來試驗看看,
其線材與家中所使用的聽感區別
比較的軟體則是用站上團購蔡琴HQCD版淡水小鎮的第6首
敝人朋友林sir說兩組線材感覺像是高梁酒與伏特加,各有濃烈的風味
內人直覺家裡的線聽感較刺耳,葉捨帶的電源線較順
我個人聽感是覺得葉捨的線較有光澤感
聲音延伸較長,細節也變多了,聲音覺得穩一些
而家中所使用的線材聽感是力道較強而似乎顯得太衝,聲音收得也比較快,
但是聲底背景可感覺較黑一些
這樣一來,就讓我有些迷惑..........
高音光澤感多應該會較刺耳,但我老婆卻說較順耳
所以高音光澤感要能清亮又不刮耳是有可能的
聲音延伸較長,細節也變多似乎是好的追求目標
但這樣子又顯得聲音不夠乾淨,聲底的黑度感不足
這倆者是絕對衝突抑或是線材本身還有進一步改善空間?
抑或是再用一些調音小道具做輔助?
我這樣子初入這領域的門外漢,實在有太多太多的不足
更感覺到站上眾多前輩們辛苦得來不易的經驗
又能不藏私的提供建議與分享
實所難得
與葉捨的交流經驗
更讓我感受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美妙處
不亦樂哉!
上次也請ken到桃園來親自體驗到DRC的神奇效果,實在令人難忘,不過竟然如果DRC可以改善家裡擺設甚至空間所造成的不良影響,那麼是不是其實家裡的空間根本不需要做大規模的整治?例如 喇叭中間牆面擺擴散板等等...吸音柱 魔鐘這方面的東西,只要用DRC就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又或者使用了上述這些產品以後,DRC所能改善的聽感就小很多?板上的音響終極達人 將軍不知道有沒體驗過DRC的效果?我很好奇 在將軍這樣細緻或者說是嘔心瀝血打造出來的終極視聽室,DRC是否也更進一步提升了整體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