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小心股市的黑天鵝常出現在九月或十月,如美國911,及1987的10月19日股災,台灣的921,1988年中秋假期郭婉容部長的恢復課征證所稅,.....以及昨晚美國股災,稍提早了點。
要小心股市的黑天鵝常出現在九月或十月,如美國911,及1987的10月19日股災,台灣的921,1988年中秋假期郭婉容部長的恢復課征證所稅,.....以及昨晚美國股災,稍提早了點。
美國股災 道指狂跌500點
http://udn.com/2010/images/linedot.gif【中央社╱綜合外電報導】
2011.08.05 06:05 am
美國股市今天暴跌,三大指數跌幅都超過4%,道瓊指數狂跌逾500點,原因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蔓延和美國經濟疲弱,令人憂心世界經濟將出現二度衰退。
道瓊工業指數終場下跌512.76點,跌幅4.31%,收在11383.68,比起今年7月創下的高點已跌掉逾10%,超過1200點。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136.68點,跌幅5.08%,收在2556.39;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60.27點,跌幅4.78%,收在1200.07。
羅克威爾全球資本公司(Rockwell GlobalCapital)的分析師卡迪羅(Peter Cardillo)表示,歐洲債務危機與美國經濟數據令人失望,在在讓人「憂慮經濟將出現二次衰退」。
稍早,倫敦股市金融時報百種股價指數(FTSE 100)終場大跌3.43%,收在5393.14,回到2010年9月以來未曾見過的低點;德國法蘭克福股市DAX指數大趺3.40%,收在6414.76;巴黎股市CAC 40指數大跌3.90%,收在3320.35。
葡萄牙股市下跌3.26%,西班牙股市跌3.89%,瑞士股市跌3.61%,荷蘭股市跌3.9%,瑞典股市暴跌4.6%,芬蘭股市暴跌5.05%,義大利股市的跌幅為5.16%。
二次衰退? 歐美股連兩天重挫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投資人擔憂歐美疲弱的經濟可能使全球經濟步入二次衰退,以及歐元區的債務危機可能失控,歐美股市連續兩日下跌,四日更是全面重挫。
紐約道瓊指數早盤大跌三百點,跌幅逾百分之二點五;那斯達克跌幅近百分之二點九;倫敦和法蘭克福股市均重挫達百分之三點四,巴黎股市大跌百分之三點九。
日本阻升日圓,兌美元匯率四日重貶逾百分之四,創二○○八年以來最大跌幅。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三日致函歐元區各國領袖,指出歐元區紓困機制須進一步提升,包括擴大紓困基金規模,才能有效遏止債務危機蔓延至義大利和西班牙,他並警告歐元區的債務危機已經蔓延超出歐元區。
曾任歐巴馬白宮最高經濟顧問的桑莫斯警告,美國經濟至少有百分之卅三的機會會陷入二次衰退。
桑莫斯也預測到明年底,失業率將高於百分之八點五。 投資人大舉逃離股市,買進黃金,金價大漲百分之一,漲至每英兩一千六百八十一美元新高價。
感覺沒有持久旺的電子股
最輝煌的時期大多屬炒股期
過了就等待末日黃花了
股價大縮水, 買東西都要縮手了 呵呵~~~
我是沒影響...手.........一直沒伸出去過............@@
還好早就空手啦:P:P
要是股價占收入的大部分那就..........
這些電子業的員工不都是持股很多
現在股市充滿很多不確定性,美國歐洲都是,系統風險太高了!
最主要還是多頭走2年多了,在高點盤那只有等跌而已
股市有句名言:盤久必跌:P
盤不上就是在等大利空嘞:o
美債信評等遭降 央行強調僅供參 考
2011年08月08日 22:29
美國標準普爾信評公司日前將美國債信評 等由最高的AAA調降至AA+,加深全球市場 恐慌,我中央銀行今晚發出聲明表示,信 評公司的評等具個別主觀性,無法反映一 國真正的經濟規模與舉債能力等,只能當 成參考,投資人無須恐慌。
央行表示,標普公司給部分城市型或經濟 規模小的國家像是香港、新加坡及丹麥等 的債信評等高於美國,甚至給予CDO等衍 生性金融商品最高的AAA評等,事後卻證 明這些商品均無投資價值。
央行聲明中也指出,標普被美國財政部糾 正數據算錯後,卻改以政治理由調降美國 的債信評等,其可信度及公平性令人質 疑。
今天到目前為止又是環保取向
一片綠油油:P
綠油精.. 一瓶又一瓶.........
綠色顧眼睛.......
顧眼睛... 害心臟..........
台股今天收盤前倒數1小時,大盤指數在半小時內,上下百點震盪,疑因 受到陸股、韓股重挫等亞股影響,中午12時32分盤中一度急殺逾400點, 隨即逢低點反轉向上,不到20分鐘,指數拉抬逾120點,再度站回7500 點。
台股今收跌300.33點、報7552.80點,跌幅3.8%,量能新台幣1671億元。
美國聯準會(Fed)決議維持低利至2013年中期,美元應聲走跌;非美貨幣則是全面走漲,瑞士法郎和人民幣雙雙創下新高。
台幣匯率方面,受美元走弱激勵,儘管外資昨天匯出逾3億美元,但大型出口商狂砍美元,台幣升破29元,最高衝到28.935元,升值1.15角;尾盤央行進場干預,終場以29.01元收盤,升值4分。累計本周以來外資共匯出近14億美元(約台幣406億元)。
外幣投資專家分析,美國Fed決議2013年中期前採低利率政策,「這表示在一、兩年內美元都是偏弱,亞洲貨幣持續看好,特別是人民幣;專家建議,保守型投資人可持有本國貨幣,積極的投資人則可考慮逢低布局澳幣。
匯銀人士表示,中國大陸昨天公布7月出口持續成長,加上美元短中期趨貶,人民幣連續攻破1美元兌6.43、6.42元兩大關卡,終場以1美元兌6.4181元收盤,大漲0.19%。
同時,最近飆翻天的瑞郎,在美元趨貶之下,吸引資金持續湧入避險,昨天一度飆到1美元兌0.7178元歷史天價。瑞郎兌台幣匯率昨天攻破40元大關,台銀的瑞郎現鈔賣價40.43元價位,與歐元的41元左右僅一步之遙;銀行指出,「瑞郎快跟歐元一樣貴了,可能取代英鎊和歐元,成為全世界最貴的貨幣。」 昨天人民幣、韓元、日圓、澳幣、紐幣、新幣及歐元等非美貨幣全面大漲;日圓再度升破1美元兌77日圓,衝到76.69日圓,勁升0.81%,歐元飆漲1.20%,回到1歐元兌1.4379美元價位。
美國華府鑄印局遊客中心9日陳列一隻美鈔做成的玩具龜。聯準會9日討論金融政策,因應經濟衰退的可能。
(法新社)
還好握有ETF: IAU
看來今天要開高脫手收黑嗎...........
感覺還沒到最低.........還有要蹦出來的壞事
真金白銀喔~~~
國際金價昨天漲破每英兩一千八百美元,國內銀樓每台兩黃金也跟著突破六萬元台幣大關,來到六萬四千四百元。銀樓老闆大嘆:「廿年前,誰料得到黃金會漲到今天的價格?」
黃金不僅具避險、保值功能,是當前最火紅的投資工具,更是曾經歷戰爭、逃難者的「護身符」。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撤退來台,當時貨幣不斷貶值,黃金因而成了最保值的「貨幣」,也讓許多眷村老伯伯養成「拿薪水換黃金」的習慣。
資深銀行員回憶,民國八十五年中共對台試射飛彈,台海關係緊張,當時國人狂買美元和黃金,「銀行一開門,就看到門口大排長龍,很多人都衝進來搶黃金條塊。」
黃金飆漲的多頭從二○○五年底開始,經過二○○八年金融海嘯來襲,市場恐慌性避險買盤的推波助瀾下,二○○九年站上一千美元大關,之後「金金漲」行情全面啟動,絲毫沒有回頭的意思,投資人都望「金」興嘆:想買,怕追高;不買,又眼睜睜看它上漲。
廿年前金價只有現在的五分之一,每台兩約一萬三千至一萬五千元之間,如今飆升至六萬四千元,台北市金銀珠寶同業公會理事長李文欽說:「連專家都想不到會漲那麼多!」若將時間拉長至四十年來看,金價更是狂漲四十九倍。
不過,黃金美景曾一度中斷,金價回落至低檔,盤整超過廿年;黃金不但會「貶值」,而且還沒有利息,在民國七、八十年代被視為「負報酬」的投資工具,讓不少人失去投資興趣。當時民眾只會在結婚、滿月等重要節慶時才會買黃金,因此金市以飾金、紀念金幣為大宗,民眾不愛將無法「生利息」的金條、金塊做為投資工具。
由於金價失落了很長一段時間,李文欽表示,許多人在兩年前金價漲到每台錢兩、三千元時就脫手了。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沒想到金價如今已高不可攀,而且看回不回。
圖/聯合報提供
講個跟黃金有關的真實故事,在民國67、68年時,記得因為石油危機,黃金漲到當時的天價,一兩黃金約台幣四萬多元,我一 位資深男同事把黃金都賣掉,換了一輛車子;另一位女同事,剛好要訂婚,擔心貨幣貶值,結果就把上班積蓄全換成黃金.後來過了二、三十年,黃金最低曾跌到一兩不到一萬元.直到最近幾年才解套與獲利.
所以黃金到底是不是好的投資,可能是跟股票一樣,要留意影響其價格因素是否有變化,也要注意時機對不對.
該跑的時候,也是要跑的.天下太平,可以買股票,天下動蕩不安,就可以買黃金.
以上是個人淺見.
貴金屬飆漲是普世對"價值", "購買力"的重新定義
不敢說貴金屬會漲到天上, 但是要回去十年前的低價位已經是不可能了, 紙幣原本就沒有價值, 尤其是信心崩潰時更是如此......
要操作賺錢的話, 只要現在不是報章雜誌都在報導買黃金如何賺大錢, 而電視上的名嘴也沒有在鼓吹大家買黃金之前, 應沒有大回檔的疑慮, 至少現在還沒有......
外資大倒貨 5天狂殺1266億元
- 2011-08-13 01:01
- 中國時報
- 康文柔、沈婉玉╱台北報導
歐美股強勢反彈,一掃陰霾,台股昨日跳空開高,但外資持續瘋狂倒貨, 摜壓台股走勢溜滑梯,終場由紅翻黑下跌82點,收在7637點,外資昨賣超達200億元,重要電金權值股,通通變身提款機,總計本周5個交易日外資狂賣 1266億元,創下史上外資單周賣超台股最大金額!法人對下周行情看法保守,短線慎防停損賣壓。
外界關切近期政府四大基金、公股行庫等最新動向,財政部長李述德昨表示,各機關本於權責辦事,股市非常敏感,有些事情不是他可以透露,他只能說「密切觀察、審慎因應」,財政部將會在職權範圍內,做好應做的事。
在歐美股大漲激勵,昨天台股開盤跳空衝破7800點後,高檔賣壓大舉出籠,中場急挫翻黑,台股溜滑梯最低點作收,上沖下洗相差200點,外資昨再賣超200億元。
外資砍殺台股毫不留情,總計本周減碼1266億元,寫下史上外資單周最大賣超金額;自8月以來,累計外資賣超金額逾1653億元,台股跌幅 11.65%。政府基金集中拉抬的權值股,不分電子、金融檔檔都是狙殺標的。過去台股慘跌時,最受青睞的資金避風港中鋼,外資狂賣近34.6萬張,賣超台 積電、元大金都逾20萬張。
政府對抗外資發動金錢戰爭,「爛尾」作收。本周台股震盪達700點,指數收復5日均線,本周單周下跌216點,單周跌幅2.75%、周線連續三週收黑。
摩根富林明JF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指出,外資大賣台股,並非台灣基本面變差,是為應付國外基金贖回壓力,不過,賣壓已有減緩趨勢;短線來看,國際變數仍大,外資將採觀望態度。
葉鴻儒指出,台股其實擁有止跌條件,例如第7次江陳會可能再釋利多,且政府有意開放外資入主官股行庫,提供市場想像題材。由於台灣已進入升息循環,有助推升金融股走勢,而電子股也因跌深,投資價值日益浮現。但短線受制國際股市震盪,需防反彈後的賣壓。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對後市保守看待,他說,這波修正回檔的走勢可能還未結束,指數再探第二隻腳的壓力頗大。漲多的傳產股,籌碼凌亂,金融股處在風暴中心,短線走勢受壓抑,倒是電子股因跌深,下檔空間較小。
大陸富豪 全球買豪宅像買白菜
- <LI class=ui>2011-08-16 <LI class=ui>旺報
- 【記者楊慈郁/綜合報導】
大陸富豪界掀起海外置產旋風,且往往豪擲千金。有一對大陸夫婦花了2千萬美元,只為在曼哈頓念大學的女兒購置公寓。英媒日前還曾報導,大陸投資者近2個月在倫敦買房金額高達1.2億英鎊(約56.3億台幣),推高了英國房價,惹來民怨。
《中華工商時報》報導,大陸富豪到底有多富有?若干年前人們形容他們「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買房就像買白菜。」但很快,這個形容就過時了,富豪們開始漂洋過海,到美國、加拿大、澳洲、歐洲一擲千金,買房甚至買地。
數據顯示,大陸民眾2010年透過房產仲介,赴海外買房的資金保守估計有50億人民幣,如果加上那些直接去海外買房的人,實際的資金規模就大多了。
《紐約時報》報導,大陸富人日益喜愛到紐約曼哈頓買豪華寓所,價位從50萬到1千萬美元不等,平均約花費145萬美元。柯克蘭集團(Corcoran Group)執行長潘蜜拉.黎布曼說,大多數買主購買公寓是為了自用,當做第二個家,或供在紐約念書的子女居住。她說,絕大多數購買的公寓都是低價位,但也有特例:一對大陸夫婦花了2千萬美元,為在曼哈頓念大學的女兒購置公寓。黎布曼說,大陸買主偏好現代化的玻璃外牆大樓,像是時代華納中心(Time Warner Center)。此外,在紐約置產的大陸買主多為現金交易,占50%至75%。
為了能夠爭取商機,房地產商偏好聘用會說華語的經紀人,不只要會說普通話,最好還會說廣東話和台語。從業人員也努力增加對風水和中國文化的了解,以掌握買主的愛好,避開他們忌諱的事情。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這有點像80年代的日本人.......
200億人民幣公債 一小時賣光
http://udn.com/2010/images/linedot.gif【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2011.08.18 03:57 am
香港金融市場為認購大陸財政部發行的人民幣200億元,可以說是搶破頭,昨(17)日上午開放競標,僅一小時就全數認購一空,且市場超額認購高達4.6倍。
路透、道瓊社及新華社報導,在昨天上午對投資法人發行的150億人民幣公債,總計吸引了690億人民幣的市場資金認購,可見在大陸經濟茁壯帶動人民幣匯率升值,以及歐美陷入債務危機的背景下,人民幣公債成為國際投資機構的最愛。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長曾俊華就說:「在全球金融動盪之際,機構投資者(對大陸公債)出現排山倒海的反應,顯示出(大陸)主權債券是安全又高素質的投資。」
大陸財政部昨天下午表示,對投資法人發行的人民幣150億元公債,已於17日上午透過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的債券投標平台成功發行,發行額為150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年期公債60億元、5年期公債50億元,以及7年期公債30億元。
聲明中指出,這次人民幣公債的發行期限更豐富,考慮到香港投資者多元化的投資需求,並有助完善香港人民幣公債的收益率曲線,為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發展提供定價基準。
香港一位從事債券市場業務的銀行家說:「看看這次債券標購吸引的需求有多少,就知道有多麼成功,因為整個競標才持續不過一個小時,而且收益率非常不錯。」
圖/經濟日報提供
大摩下修GDP 歐美股打趴
- <LI class=ui>2011-08-19 01:13 <LI class=ui>工商時報
- 記者林國賓、王曉伯/綜合報導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00_T_01_02.JPG 2011年經濟成長率預測
受摩根士丹利調降全球經濟預測、最新指標顯示美國經濟持續疲軟與歐債危機等利空因素影響,歐美股市周四全軍覆沒,狂跌暴挫,跌勢之重,有專家形容是「全球買方發動罷工潮」,凸顯當前投資人對全球經濟前景信心之薄弱。
周四美股早盤狂跌不止,道瓊指數重挫逾400點、跌幅近4%,並跌破11,000點關卡;歐股跌勢更重,法股重挫5.7%、德股狂墜逾6%,英股下跌3.7%。資金湧入金市避險,帶動金價再創歷史新高。
摩根士丹利以債務危機政策回應不足、信心弱化與財政前景看縮為由,調降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今年成長率由原先預測的4.2%下修至3.9%。摩根士丹利並警告,美國、歐洲經濟已瀕臨衰退。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也由原先預測的5%降至4.2%,明年則由4.2%降至3.6%。
大摩新估今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分達3.9%與3.8%,低於前估的4.2%與4.5%。
摩根士丹利全球經濟研究小組共同主管費爾斯(Joachim Fels)表示:「根據我們修正過的預測數據,美國與歐元區未來6到12個月將徘徊在接近衰退的危險境界。」
費爾斯指出,摩根士丹利經濟成長預測並未以美國與歐洲出現經濟衰退為基本假設,因為企業部門目前看來體質仍算是健康,低通膨有助於減緩消費者的物價壓力,聯準會與歐洲央行等各國央行預料也將會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
但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指出:「近來政策方面的錯誤,特別是歐洲在主權債務危機的政策反應過慢且不足,以及美國舉債上限問題的僵局,已對金融市場帶來衝擊,並侵蝕企業與消費者的信心。」
有鑑於此,摩根士丹利下修10大工業國集團(G10)的經濟成長預測,這10大已開發經濟體今明年的成長率預估均僅1.5%,低於原先預估的1.9%與2.4%。
費爾斯表示,「我們原本就預估已開發市場經濟復甦會呈現顛簸、低標與脆弱等三大特性,如今看來,這三大特性會比我們原先預期更為明顯。」
費爾斯強調,新興市場無法獨善其身,新興經濟體的成長率預估將從去年的7.8%下滑至今年的6.4%。
據摩根士丹利預測,新興市場在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角色上將更為吃重,全球經濟成長今明年有高達8成,得倚賴新興國家貢獻。摩根士丹利維持中國今年成長率可達9%,明年則下修至8.7%。(相關新聞見A3、A7、A9)
再爆裁員潮 華爾街人人自危
- <LI class=ui>2011-08-23 <LI class=ui>新聞速報
- 【中央社】
瑞士信貸集團7月中開始大開殺戒,準備裁掉2千人,而美銀、匯豐和高盛等大型金融業者也搭上開鍘列車。華爾街這波裁員潮,將導致近2萬人飯碗不保。
路透社報導,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減支計畫,將涵蓋旗下眾多子公司。
此外,匯豐(HSBC)、巴克萊集團(Barclays Plc)、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以及紐約美隆銀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都已經宣布,將在近幾個月裁掉數千人。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總裁莫乃漢(Brian Moynihan)18日也寄出備忘錄給資深主管,透露公司準備再砍3500名員工。
查林傑公司(Challenger, Gray and Christmas)指出,若加上美銀預計裁掉的人數,今年金融界的失業人數將達到1萬8252人,較去年同期高出6%。查林傑是1家關注解雇消息的新職介紹公司。
達拉斯招募公司Kaye/Bassman International財富管理專家懷特(Tim White)指出:「他們砍完肥肉,現在準備殺到見骨。」
部分公司甚至今年稍早就開始裁員,像是匯豐已經砍掉約5千人,更有逾2萬5千人等著在明年底前捲舖蓋走人。高盛也表示,裁員行動將於年底前展開。
這一切導致員工士氣低落,客戶服務也將大打折扣。
1名華爾街員工說:「管理階層胡亂花錢,卻要讓上千人回家吃自己。」
現在工作時間拉長、交易大廳的空位愈來愈多,年輕新面孔開始進駐高階主管辦公室。
招募主管表示,薪水最優渥的員工,現在最可能成為公司下手的目標,因為留住他們的成本太高,而年輕一輩則更渴望取而代之,即便領取較低薪資也無妨。(譯者:中央社蔡佳伶)1000822
集團獲利不好, 管理階層酒照喝舞照跳, bonus一樣拿的爽歪歪, 基層人員卻有接近一半的人一毛錢都拿不到, 難怪大家都想當官 呵呵喝~~~
爆炸發展 穆迪降日本債信評級
http://udn.com/2010/images/linedot.gif【聯合晚報╱記者彭淮棟/即時報導】
2011.08.24 09:15 am
債信評鑑公司穆迪24日將日本政府公債的債信等級從Aa2調降為Aa3,根據道瓊Newswires,調降的理由是日本的「龐大預算赤字,以及2009年全球衰退以來日本政府的負債不斷增加」。
【中央社】 全球重量級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今天調降日本主權債信評等至Aa3,讓搶著修復財政的日本政治領袖再承受新的壓力,全球經濟也勢必再受到衝擊。
根據道瓊新聞社(Dow Jones Newswires)報導,穆迪說,他們以「龐大的預算赤字與日本國債自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後與日俱增」為由,將日本國債評級從Aa2調降為Aa3。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Service)說,他們將於日本時間下午3時(格林威治時間0600)舉行記者會,說明調降日本長期債信評等的原因。 穆迪說,資深副總裁柏恩(Thomas Byrne)將出席東京的記者會。
直直落..............
我看到6千~6千五就來進場 :D
老師說,下跌時不要預設低點。現在要看的是明年的景氣與產業狀況。今年的獲利已表現在股價上,不要用今年的預估獲利去設算股價應該是多少,應該好好想一想公司明年會賺多少,那才是大家要留意的。
以上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王振堂道歉 宏碁今年虧定
- <LI class=ui>2011-08-25 <LI class=ui>工商時報
- 【記者詹子嫻/台北報導】
營運跌入谷底的宏碁,利空消息接踵而至,昨(24)日公佈的第2季稅後虧損高達67.9億元,金額之大、震撼業界,每股淨損2.57元。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表示,受到歐美需求不振,第3季仍將持續虧損,全年損益兩平已無望。
宏碁昨日舉行線上法說會,董事長王振堂、全球總裁翁建仁及財務長杜哲民一同出席。杜哲民表示,先前認列泛歐通路銷貨折讓之營運損失1.5億美元、精簡組織成本3,000萬美元,加上因應景氣清理庫存,並支付高階主管離職金等因素,導致第2季大幅虧損。
宏碁公告第2季虧損達67.9億元,是先前多數外資預估虧損金額33~39億元的2倍,等於再度丟出震撼彈。
王振堂在法說會上4度提及,「嚴重程度比預期大很多」,對先前「第3季獲利將好轉,全年有機會小賺」的說法感到抱歉。他坦言,第3季全球經濟持續不佳,需求不振導致NB出貨量下滑,宏碁將努力縮小損失,但第3季仍將出現虧損,第4季有信心會好轉,但主要PC大廠(惠普和戴爾)均保守看待,市況很難預估,全年損益兩平是不可能了。
王振堂認為,平板電腦熱潮已經平緩下來,先前下修平板出貨目標至200~250萬台,目前仍維持目標不變,第3季NB出貨量與營收約與第2季持平,預估明年筆電加小筆電,以及平板電腦均有兩位數成長。
宏碁第2季合併營收約1,020.9億元、年減32%,上半年合併營收為2,298.9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6%,稅後虧損約56億元,每股淨損2.12元。宏碁表示,庫存處理後,目前庫存水位趨近健康狀態,歐洲約8周、亞洲約4~5周,先前認列1.5億美元的費用,截至7月底僅使用5,000萬美元,剩餘費用第3季仍將繼續用以打消庫存。
先前執行長蘭奇離職後,業界認為蘭奇人馬恐出走,昨日宏碁也證實,宏碁行銷業務全球副總裁蔣培羅(Gianpiero Morbello)及宏碁手持智慧事業群總裁艾瑪爾(Aymar de Lencquesaing)已確定離職,宏碁行銷業務則由全球副總裁林顯郎接任。
今年歐美地區受債務陰霾壟罩,買氣下滑,宏碁第2季各市場營收比重也出現變化,歐洲佔比從47%衰退到32%,汎美地區則維持28%,亞洲地區雖從17%成長到22%,但大陸市場卻從17%衰退至15%。